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二次供水的卫生安全保障
由于城镇自来水管网的水压或流量不能满足给水要求,用水单位将来自城市集中式供水系统的生活饮用水经贮存、加压或再处理(过滤、软化、消毒)后,经管道输送给用户,即为二次供水.二次供水设施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自来水流入低位水箱(或蓄水池)后,用泵将水从低位水箱提到高位水箱再分配到各用户;另一种是自来水流到低位水箱(或蓄水池)后,采用变频调速或压力罐方式直接将水分配到各用户.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剧增,生活小区日趋密集,原有的供水系统已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二次供水在市政供水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在大城市中已占20%~30%[1].由于二次供水设施分散,其在设计、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水质的污染,进而导致饮水中毒或介水传染病的暴发.因此,如何加强二次供水的预防性卫生监督,控制二次供水污染,是保障居民饮水安全的重要手段.
-
一起自来水管网污染的调查
1997年6月4日,宝鸡市某区自来水用户反映水中有异味,尤以某固控厂的反映较为强烈.接到报告后,进行现场走访、查看、取样检测.检测结果,个别水样中挥发酚含量高值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的5~7倍.认为该地区供水管网确已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
一起乡镇化工厂冷却水倒流污染自来水管网的调查
2000年7月21日大丰市三渣乡西渣村村民举报,自来水有异味,与本村化工厂散发出特殊的海鱼腥味相似,疑受该厂生产污染所致.经调查,该化工厂生产精硝基蒽醌(化学名1-硝基蒽醌),生产后一般无废水排放,但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跑冒滴漏,冷却水可能含有二甲基甲酰胺(DMF)等物质.经调查,该乡自来水源为180 m深井地下水,抽至32 m高水塔后输送各用户.因该厂基本无废水排放,发生自来水异味时,一种可能是地下水受厂里的渗漏污染,但自来水应一直有异味,而不可能只是7月21日水中有异味,故此种可能被排除.
-
大榭港区饮用水卫生监督技术报告
宁波大榭港区生活饮用水及向国际航行船舶供应的饮用水均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网,末梢水水质良好.港区对供水管线和供水点进行了改造,增添了卫生设施设备,建立健全了卫生管理制度,加强了内部管理,确保供水操作规范.卫生主管部门加强监督,严格把关,确保港区生活用水和向国际航行船舶(以下简称外轮)供应的饮用水卫生安全.
-
直饮水与末稍水微生物指标比对分析
直饮水即是以生活饮用水或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指标的水为水源经过过滤、杀菌等过程,进一步净化后可供直接饮用的净水.常见的制水方式是将直饮水机直接安装在自来水管网终端进行制水,所以也叫终端直饮水(简称直饮水).
-
生活饮用水管材卫生安全的调查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自来水管网所使用的聚氯乙烯(UPVC)管材正逐渐取代传统的镀锌铁管管材,为了解不同材质管材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性,我们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对锦州市不同材质管材的生活饮用水进行调查.
-
二次供水的预防性卫生监督
由于城镇自来水管网的水压或流量不能满足给水要求,供水单位自行设置加压和流量调节装置,进行二次加压供水.
-
一起化工物料污染自来水管网致集体中毒案的调查
2005年12月25日15:30时,上虞市人民医院电话报告本市某化工有限公司一工地的部分职工发生恶心、头晕、紫绀等症状事件,我所立即派员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具体情况如下.
-
自来水管网生物膜中的细菌检测及卫生学评价
目的 检测分析自来水管网生物膜中细菌的类群及其可能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为自来水管网生物膜的卫生学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截取某市政自来水管网实际管段,冲刷收集管壁生物膜,共采集10个生物膜样品,参照GB/T5750.12-2006检验方法测定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关于纯化水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测定贫养细菌,使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活菌数目,用志贺菌显色培养基、沙门菌显色培养基、BCYE培养基和TCBS培养基对志贺菌、沙门菌、军团菌和霍乱弧菌分离鉴定并计数.结果 10个生物膜样品中,营养琼脂法检测细菌数目为101 cfu/cm2 ~104 cfu/cm2,R2A琼脂培养法细菌计数为102 cfu/cm2 ~ 106 cfu/cm2,流式细胞法检测的活菌数目为104 cfu/cm2 ~108 cfu/cm2.大肠菌群检出率达80.0%,志贺菌检出率为60.0%,沙门菌检出率为50.0%,未检出军团菌和霍乱弧菌.结论 自来水管网生物膜存在大量细菌,自来水管网生物膜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
-
色谱技术在调查水污染事故中的应用
2001年4月、7月本市城区一居民区和一工业园区相继发生两起水污染事故.经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区内两家工厂(一家为制药厂,一家为化工厂)反应釜的冷却系统与自来水管网相通,由于反应釜出现砂漏、指挥阀失灵及循环冷却水长期使用等原因,在自来水管网压力较低的情况下,冷却水倒灌流入自来水管网造成一定范围内居民及其他用户自来水被污染.
-
自来水管网生境中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目的 分析自来水管网生境中细菌种群多样性.方法 采集自来水管网生境中管壁标本和水体标本(滞留水和流动水),参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GB/T 5750.12-2006)中的方法并加以改良,选择LB培养基分离培养细菌,计算细菌总数;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性对生长的全部细菌进行分类、计数,并进一步鉴定.结果 管壁标本细菌总数为1.0×103 cfu/ml~4.8×104 cfu/ml,检出22种细菌,细菌出现频度50%以上的为类志贺邻单胞菌(6/6),该细菌数量为1.7×103 cfu/ml~4.8×104 cfu/ml;滞留水标本中细菌总数为8.0×10 cfu/ml ~ 3.0×104 cfu/ml,检出23种细菌,频度50%以上的菌包括蜂房赫夫尼亚菌(4/6)、聚团肠杆菌(3/6)、产气肠杆菌(3/6)、霍利斯弧菌(3/6)、黏质沙雷菌(3/6)、脆弱气单胞菌(3/6)、类志贺邻单胞菌(3/6),细菌数量为1.3×102 cfu/ml ~ 3.0×104 cfu/ml;流动水标本浓缩500倍仅3个样本检出少量细菌,细菌出现频度50%以上的为鼻硬结克雷伯菌(3/6),细菌数量为1 cfu/500 ml ~2.2×102 cfu/500 ml.结论 滞留水标本中细菌种群为丰富,但水体标本和管网生境中管壁标本种群多样性存在差异.
-
自来水管网生物膜中细菌的耐药性调查
目的 调查自来水管网生物膜中细菌的耐药现状.方法 根据CLSI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执行标准(ISBN 1-56238-898-3),用MH培养基纸片扩散法测量细菌对常用抗生素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得出细菌的耐药性结果.结果 分离的198种菌的耐药性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中的类志贺邻单胞菌、聚团肠杆菌和黏质沙雷菌对头孢噻吩和头孢唑啉有较强的耐药性.6株不动杆菌属细菌对妥布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已达100,0%.16株假单胞菌科细菌均无耐药性.25株弧菌科细菌中,海鱼弧菌和梅氏弧菌均未耐药;而海藻弧菌对氨苄酉林、头孢西叮、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辛已完全耐药;拟态弧菌和沙鱼弧菌对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辛耐药率为33.3%.脆弱气单胞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已高于50%,舒伯特气单胞菌仅对头孢吡肟产生耐药.结论 自来水管网生物膜中分离的细菌已经普遍产生耐药性.
-
一起由自来水管网污染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
2005年7月30日至8月底,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陆续发生以腹痛、腹泻、呕吐、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病例,发病高峰在8月6~15日.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判定为一起因自来水管网污染引起的经水传播的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引起腹泻的致病菌以福氏志贺氏菌为主.
-
一起水污染中毒事件的调查
2004年2月24日,海门市某农场部分居民饮用自来水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经调查认定是一起擅自将自来水管与河水管道相连接导致自来水管网受污染而引起的饮水中毒事件,现将此次事件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一起亚硝酸盐污染自来水管网的急性中毒暴发事件调查
目的 寻找及分析因井水亚硝酸盐污染自来水管网导致中毒暴发事件的原因.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现场调查资料和水质检验结果分析事故.结果 事故工厂生产工艺需用大量亚硝酸钠和水,生产区有一工业用井水,生产区内井水亚硝酸钠严重超标,井水管道与镇自来水管网相通,事故原因是井水亚硝酸钠污染自来水引起的19例人员亚硝酸盐中毒.结论 工厂违反饮用水卫生规范要求,擅自将井水管道与镇自来水管网相连接,有关部门缺乏对工厂饮用水安全的检查.
-
一起自来水管网维修作业中毒事故调查
现就我市2003年6月10日发生的一起自来水维修工急性二氧化碳中毒事故进行分析.1事故经过和调查结果1.1事件经过:2003年6月10日约20时,梧州市龙新片区一自来水管爆裂,市某公司派出的3名维修工前往抢修时,需到附近的茅山仓路口DN100阀门井关闭水阀,先由1人下井,刚下到距井口约2米处,即跌下井底,另一维修工见状,马上下井去救人,但也跌落井底,第3名维修工意识到井内有异常,即电话求救,因当时天色已晚,正下着大雨,方位不清,待消防队约21时40分赶到现场时3人均已落在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