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行电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行电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宫颈冷刀锥切术(CKC)组和宫颈环行电切除术(LEEP)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病理结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CKC组术中出血量为(32.6±5.3)mL,手术时间为(22.4±5.8)h,创面愈合时间为(45.6±6.7)天;LEEP组术中出血量为(13.4±2.9)mL,手术时间为(8.1±2.5)h,创面愈合时间为(34.2±5.9)天;从上述结果得知,CKC组术中出血量小于LPPE组,同样手术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LE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组与术前病理一致24例,无宫颈上皮内癌变(CIN)和癌2例,浸润癌1例,切缘阳性4例;LEEP组与术前病理一致36例,无CIN和癌7例,浸润癌4例,切缘阳性8例。两种手术方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术后宫颈管粘连发生率低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创面感染发生率和出血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行电切除术治疗CIN Ⅲ级的疗效显著,和宫颈冷刀锥切术相比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随访的研究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紧密联系的一组癌前病变,反映宫颈癌进展的典型的连续病理过程,其发展至宫颈癌大约要10年时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CIN和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根据宫颈上皮细胞不典型的增生程度可分为3级,即CINⅠ: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Ⅱ: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Ⅲ: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
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价值
目的 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取笔者医院科室2015年至2017年收治接受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治疗CIN患者群体并从中随机抽取228例为分析资料来源,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对患者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分析并通过病理检查结果对比以归纳阴道镜宫颈活检对此类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检出情况与病理检查符合比例为75.00%(171/228),在诊断不符合患者中有12.75% 属于诊断过度,另12.25% 属于诊断不足;有6例患者终确认属宫颈浸润癌.结论 对CIN患者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临床诊断方面有值得重视与推广的价值,具备操作方便、经济性价比高与微创可靠优点,但对宫颈浸润癌依然有漏诊情况,诊断过程需要谨慎.
-
463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分析
目的:通过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特点及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来阴道镜下活检463例病理检查结果.结果:463例中发现CIN 52例,占11.23%.浸润性鳞状上皮癌8例,占1.73%.宫颈湿疣30例,占6.47%.结论:阴道镜下对可疑部位定点活检,结合病理检查是早期发现官颈CIN及其癌变的重要检查方法.
-
两种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行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宫颈病专科门诊收治的89例CINⅢ患者的临床料,比较CKC和LEEP两种手术方法治疗CINⅢ的临床疗效.结果:CKC细术中出血量多于LEEP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P<0.05);CKC组手术时间长于LEEP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病灶的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病变复率CKC组低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CINⅢ,LEEP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易于被患者接受,但CKC在减少复发方面优于LEEP.
-
宫颈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78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CIN患者178例行LEEP术,术后均随访,随访时间为平均12个月。结果:手术时间3~34min,平均(9.0±1.8)min。术中出血5~30ml,平均(10.2±2.1)ml。术后病理组织切片与术前相符者156例(87.6%),与术前不符者22例(11.4%),其中病变升级者10例(5.6%),病变降级者12例(6.8%)。结论:LEEP术具有适应证广、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CIN的方法。
-
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环形电切【LEEP】效果观察。方法:依据病变情况决定手术范围和深度。结果:1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长随访3年短随访1年余,无1例复发。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作为宫颈癌前病变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治疗是恰当的,是可以治愈的。
-
人乳头瘤状病毒在宫颈疾病中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状病毒(HPV)在宫颈疾病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57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HPV感染情况的检测,比较不同宫颈痰病HPV感染率的差异.结论:本组患者HPV总阳性率为43.97%.慢性宫颈炎HPV感染率为21.57%、宫颈癌前病变(CIN Ⅰ~CINⅢ)HPV感染率为54.74%和宫颈癌HPV感染率为65%.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HPV在不同宫颈疾病中感染率存在差异.
-
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前后病理分析
目的:对病患在进行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前后的病理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对如何促进宫颈上皮内瘤变合理科学处理方式的提升进行全面探讨.方法:对400例行手术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病理进行分析,并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组织病理.结果:在400例患者当中,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针对其中的70例CINⅡ级患者;而另外330例CINⅢ患者当中,有90例患者采用的是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方式;有240例患者采用的是子宫全切术的方式.浸润的现象没有在手术之后出现,相时于活检诊断而言,其病理诊断出现了高达53.5%的相符率,没有出现比术前高的活检级别.结论: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时,其中一种更为准确的方法就是宫颈锥切法,可以以患者本身是否要保留生育功能以及锥切后的实际病理情况为根据,从而将下一步处理方案制定出来.
-
58例无生育要求CINⅢ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无生育要求CINⅢ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无生育要求CINⅢ5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疾病合理治疗方法.结果:58例无生育要求CINⅢ经诊断性锥切术后,5例行CKC治疗,13例行LEEP治疗,40例行子宫全切术,经严密随访3-18个月,18例锥切术后6月治愈率94.4%%(17 /18),残留率5 6%(1/18),1年复发率5 6%(1/18).结论:无生育要求CINⅢ行较大范围宫颈锥切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结合临床情况决定是否需行子宫全切术治疗.
-
CIN宫颈电环切术后病变残留临床处理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电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后病变残留的处理。方法:2010年4月一2013年3月在我院因CIN行Leep的患者中切缘残留22例,无切缘残留195例。分析22例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患者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将22例患者分成随诊组及治疗组,随诊组8例,治疗组14例。随诊组术后监测宫颈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检查均阴性,治疗组14例均无复发。结论:Leep后且切缘阳性患者应采取个体化治疗;Leep后病理为浸润癌患者应按浸润癌规范化治疗。
-
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
护理干预在LEEP手术中不同宫颈切除深度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效果中的影响
目的:探讨LEEP手术中不同宫颈切除深度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效果的影响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LEEP手术,切除深度不同,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度宫颈狭窄比例77.50%明显高于对照组5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0%/32.50%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切除越深,就越容易导致宫颈狭窄,通过围手术期护理观察,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
HC2-HPVDNA载量值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HC2-HPVDNA载量值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来我院妇科就诊的219例HC2阳性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根据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分:CINI级组、CINⅡ级组、CINⅢ级组,同时CINI级组又称为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组及CINⅢ级组又合称为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按年龄将三组研究对象又分别分为:育龄期组:20~44岁,围绝经期组:45~59岁;老年期组:≥60岁.分析各组HC2-HPVDNA检测值的高低分布情况.结果:CINⅡ级组及CINⅢ级组的HC2检测值明显高于CINI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CINⅡ级组与CINⅢ级组的HC2检测值比较,CINⅢ级组的均值高于CINⅡ级组,但P>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组年龄相比较,P>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HPV病毒载量均值明显高于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HPV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变程度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曲线下面积:AUC=0.656.育龄期组的HC2值明显高于围绝经期组及老年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绝经期组的HC2值明显高于老年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V病毒载量值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下降,但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严重程度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HPV的载量值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高度相关,高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的HC2值明显高于低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的HC2值,当HC2的检测值偏高时,应引起临床重视.
关键词: HC2-HPVDNA载量值 宫颈上皮内瘤变 年龄 -
中药保妇康栓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保妇康栓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效果研究.方法:根据宫颈脱落细胞学(TCT)病理诊断为宫颈低度上皮内瘤变(CINI)115例患者,结合临床是否采用保妇康栓治疗分为治疗组(95例)和空白组(20例),利用PCR-反向点杂交法,评价宫颈HPV转阴率、CIN疗效率.结果:利用保妇康栓对宫颈HPV转阴率为64.0%,对CINI治愈率61%,治疗组优于空白组,组间比较,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较空白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P<0.05.结论:中药保妇康栓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进而达到治愈目的.
-
应用iTRAQ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差异蛋白
目的:探索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联合液相质谱(LC-MS/MS)技术筛选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组织间差异蛋白方法.方法:通过优化对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宫颈癌组织标本的酶切、标记处理方法,对第一维高pH-RP液相分离和第二维反相液质联用质谱分析(RPLC-MS)试验条件的探索,寻找适于人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组织的蛋白质样品处理及筛选方法.结果:宫颈癌较其癌前病变组织表达丰度相差1.5倍以上,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蛋白质共66个,其中38个蛋白点较正常组表达上调,28个点表达下调.结论:iTRAQ联合液相质谱技术能有效筛选出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组织间差异蛋白.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蛋白质组学iTRAQ技术 -
阴道镜联合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选择阴道镜+高频电波刀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4月~2016年05月收治的1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分组通过抽签展开;对照组:高频电波刀;观察组:阴道镜+高频电波刀;对两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治疗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优于对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非常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阴道镜+高频电波刀,有效体现出治疗的高效性、简便性以及安全性,从而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疗效提高作出有效保证.
-
宫颈电圈环切术锥切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宫颈电圈环切术锥切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冷刀宫颈锥切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宫颈电圈环切术锥切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两组的二次手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之间的康复率和复发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颈电圈环切术锥切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该手术对患者损伤小,可大量临床推广。
-
探讨 LEEP 手术中不同宫颈切除深度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刀(LEEP)手术中不同宫颈切除深度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 LEEP 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宫颈切除深度为20-25mm,观察组宫颈切除深度为15-20mm。对比两组宫颈狭窄程度;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宫颈狭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 <0.05)。结论LEEP手术中切除深度为15-20mm 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效果更好,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痊愈率。结果120例宫颈病变患者经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痊愈112例,痊愈率93.33%。平均手术时间(14.28±2.7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14±2.34)ml,术后5例出现宫颈脱痂的少量出血,术后定期随访无复发。结论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可行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