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成像质量的评价因素及其改善方法
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分辨率是评价超声成像质量的两个关键因素。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这两个关键因素;然后,深入分析了改善超声成像质量的幅度变迹、编码激励和谐波成像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对图像的改善程度;后,讨论了超声成像方法的发展趋势。
-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脐膨出合并脉络丛囊肿一例
患者女,41岁,妊娠26周,孕1产0,无家族遗传病史,来医院行常规产前检查.查体:T 36.5℃、BP 12 kPa/8 kPa,心肺(-),宫底高度脐上3指.常规超声检查:单胎,头位,颅骨光环完整,双顶径6.7 cm,脑中线不偏移,侧脑室无扩张,羊水大深度5.9 cm.胎儿心率140次/min.三维容积断层超声成像(tomographic ultrasound imaging,TUI):双侧脉络丛处各探及一囊性回声区,大小分别为1.2 cm×1.1 cm、 1.4 cm×1.1 cm,壁薄、光滑、边界清晰、内透声好、后方回声有增强(图1);膨出物与胎儿腹部的关系可清晰显示见图2.三维超声检查(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3DUS):胎儿腹部可见一圆形物体向外膨出见图3.TUI和3DUS提示:胎儿脉络丛囊肿;胎儿脐膨出.临床医生在超声引导下行脐血管穿刺术,快速染色体核型分析为18-三体综合征.胎儿引产后,尸检所见:婴儿颅内紧靠双侧脑室体部见囊性肿物,胎儿脐膨出.
-
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超声研究进展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且病因不明的血管炎,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中、小动脉炎,冠状动脉损害是其为严重的病变,是影响KD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对KD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超声图像分辨率的提高,超声组织定征技术以及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IVUS)等新技术的应用,超声检查在KD冠状动脉损害诊断及判断预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其应用进展作简要综述.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内超声评价
目的采用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技术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45例ACS患者和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罪犯血管行IVUS检查,对病变部位IVUS图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测定指标包括病变部位和参照节段的血管面积(EEMcsa)、管腔面积(Lcsa,)和斑块面积(EEMcsa-Lcsa),斑块负荷=(EEMcsa-Lcsa)/EEMcsa×100%.血管重构指数(RI)定义为病变部位EEMcsa与参照节段平均EEMcsa的比值,RI>1.0者为正性重构,RI<1.0者为负性重构.结果与SAP患者相比,ACS组病变部位的EEMcsa[(15.4±4.6)mm2比(11.8±3.7)mm2,P=0.001],斑块面积[(11.9±4.1)mm2比(8.0±3.0)mm2,P<0.001]和斑块负荷[(77.1±10.8)%比(65.0±12.0)%,P<0.001]均显著高于前者,正性重构较SAP患者更常见(68%比38%,P=0.02),其RI(1.05±0.11)也高于SAP(0.98±0.14),P=0.025.ACS组病变以软斑块为主,占73%,明显高于SAP患者的28%(P=0.001),更多斑块破裂(38%比11%,P=0.012)和血栓形成(24%比0%,P=0.005).与负性重构病变比较,正性重构病变中软斑块占的比例较高(70%比34%,P=0.004),钙化较少[(18±37)°比(45±52)°,P=0.017].结论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常见形态特征为软斑块,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和正性重构.冠状动脉的重构形式与病变的组成有关.
-
超声断层显像技术在胎儿心脏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近年来,超声诊断新技术不断涌现,超声断层显像(Tomographic Ultrasound Imaging,TUI)技术正是其中之一,其可将三维容积数据"切割"成一系列平行切面并同时显示.同时,胎儿心脏超声的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胎儿心脏筛查的临床价值已得到充分证明.
-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易损斑块内新生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多数的急性心脑血管意外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继发血栓所致.新近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有关[1].超声造影能实时观察组织的血供情况,为评价斑块的稳定性提供了一项无创性检查方法.
-
注射用超声显影微泡(囊)的研究进展
超声成像诊断是应用方便、无创性医学影象诊断技术.传统的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探测细小血管及深层组织以及对病变组织分辨率的能力有限;对肝、肾、心(脑)血管畸形或栓塞等诊断缺乏相关病理学指标.目前,心血管超声成像诊断研究的热点是生物降解型超声显影微泡(囊)剂(microbubbleses,gas-filled microspheres, contrast agents for ultrasound imaging),超声显影微泡(囊)剂中包裹气体,静脉注射后含气微泡(囊)顺利地通过肺毛细血管床、抵达左心系统.在体外超声波的作用下,含气微泡(囊)通过改变声衰减、声速和增强后散射等,改变声波与组织间的基本作用(吸收、反射和折射),使得所在部位的回声信号增强[1,2],超声显影对比更加明显.如美国FDA批准的Albumin X,所用的囊材是蛋白质.另外,还尝试在微囊囊壁分子上结合一些特定的药物或抗原-抗体、基因或DNA片段,在超声显影的同时实施靶向释放[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