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鼠型斑疹伤寒病原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明确玉溪市红塔区是否为鼠型斑疹伤寒疫源地.方法 采用微量室温补体结合法,对红塔区人群和鼠类进行鼠型斑疹伤寒(莫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检测,用鼠、鼠体外寄生节肢动物标本接种豚鼠进行病原体分离,并调查鼠密度和鼠蚤指数.结果 调查的7镇14个调查点人群血清抗体均检出阳性,总阳性率28.92%(96/332),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0.83,其中发热患者和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86%(72/226)和22.64%(24/106);男女阳性率分别为26.71%(43/161)、30.99%(53/17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0~6岁29.63%(8/27)、7~18岁18.06%(13/72)、19~39岁39.62%(42/106)、40~59岁27.50%(22/80)、60岁以上23.40%(11/47),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个调查点捕获的鼠类均检出抗体,阳性率为44.95%(89/198),GMT为30.30;从11组鼠类标本中分离到5株莫氏立克次体,从6组蚤类标本中分离到3株莫氏立克次体,病原体分离率为44.44%(8/18),其中鼠类为45.45%(5/11)、蚤类为50.00%(3/6);1组螨类标本接种豚鼠未引起豚鼠发病;确诊1例鼠型斑疹伤寒病例;褐家鼠和黄胸鼠占捕鼠总数的99.49%(197/198)、印鼠客蚤占捡蚤总数的74.26%(303/408),鼠蚤指数为2.06,鼠密度为11.13%.结论 红塔区人群和鼠类中存在鼠型斑疹伤寒,且处在较高感染水平,可认定该区为鼠型斑疹伤寒疫源地.
-
中国吸虱昆虫研究现状
吸虱(sucking lice)是寄生于真兽类哺乳动物体外的一类专性体外寄生虫,在动物分类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虱目(Anoplura).业已证明,吸虱中的人体虱(Pediculus humanus)能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流行性回归热及战壕热.寄生于其他兽类的吸虱虽然不能直接在人与野生动物之间传播人兽共患病,但却可以在近缘动物宿主之间传播和保存如鼠型斑疹伤寒、野兔热乃至鼠疫等疾病的病原体,在流行病学上具有保存、扩展疫源地的特殊意义[1,2].
-
立克次体病的生态学变化
立克次体是一类天然寄生在一些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并通过节肢动物叮咬传播给人或动物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菌.立克次体与吸血节肢动物的相互关系是几千年生物进化高度适应的结果,正是由于这种相互关系造成了立克次体生态学的离散、立克次体基因的高度保守及立克次体病的自然疫源性特征.一般来说在自然界中野生动物、节肢动物与立克次体三者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生态循环,这种相对稳定的生态循环决定了立克次体病疫源地的相对稳定性,一旦这种相对稳定的生态循环遭到破坏,就有可能造成立克次体病的发生和流行,20世纪40年代鼠型斑疹伤寒、70年代落矶山斑点热和90年代埃立克体病在美国的急剧上升及流行性斑疹伤寒在布隆迪难民营的暴发,无一不证明这些疾病与生态学的改变有着强烈的关联.近年来,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业的发展及人们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的扩大,不仅导致了在过去20年来已经控制的已知病原体的重新出现,而且导致了一些新的疫源地、新的病原体的出现及某些立克次体在自然界循环中发生变化.本文就近年来立克次体病的生态学变化进行总结和回顾:
-
河北蚤类研究回顾
蚤类是医学昆虫中的重要类群之一,它们除了吸血、骚扰外,有些种类是鼠疫、鼠型斑疹伤寒等疾病的传播媒介.为此,多年来我们开展了蚤类的调查研究工作,摸清了蚤类的分布、数量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为基础科学理论、鼠疫疫情监测、控制疾病发生、防治措施的制定、科学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可靠资料.
-
3 例地方性斑疹伤寒报告
地方性斑疹伤寒也称鼠型斑疹伤寒,是莫氏立克次体经蚤媒介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南涧县血防站于2006年7~10月分别收治了3例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后确诊为"地方性斑疹伤寒",现报告如下.
-
毒饵灭鼠技术的若干问题
鼠类能传播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鼠型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国际卫生条例>将其列为必须严格控制的媒介生物,明确规定了对鼠类的防范要求、措施,各成员国都应忠实履行该条例的规定.
-
西安地区鼠型斑疹伤寒诊疗效益评价
[目的]了解1982年至今我市流行鼠型斑疹伤寒(简称"鼠斑")病例临床症状和诊疗效益.[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我市不同类型的四所医院鼠斑诊疗水平和效益进行评价.[结果]各类医院间存在明显差异;在住院天数上存在差异非常显著(x2=65.49,P<0.005),经两两比较除唐都医院(A)与长安县医院(C)间差异无显著性外(x2=8.86,P>0.25),与军工三院(B)和西医一附院(D)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分别为47.87和20.07,P<0.005).7 d治愈率高的是A院41.48%,其次为D院24.14%,C院20.0%和B院13.64%,调查医院平均住院天数(x=12.32 d),低于全市平均水平(x=14.86 d);75例住院费用调查总计费用8 404.87元,平均为112.06元,人均费用低的是A院(68.80元),其次是C院(73.85元),D院(118.88元)和B院(170.06元).[结论]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的原因在于临床医生对鼠斑流行缺乏认识.各类医院在病例诊断中因实验室诊断条件、方法、水平和医疗技术管理的差异,造成各院在住院天数、医疗费用上的差异非常显著,表明我市各类医院在深化体制改革,节约医疗费用上将有具大潜力可挖.
-
河北省蚤名录
蚤类是医学昆虫学中的主要类群之一,它们除了吸血、骚扰外,有些种类是鼠疫、鼠型斑疹伤寒等严重疾病的传播媒介,更有少数种类是某些人畜共患病的中间宿主.特别是传播鼠疫方面蚤类起主导作用.在多年来的调查中,将所获得的蚤标本进行整理、分析、鉴定,迄今共发现71种,隶属6科、35属.发现新种(亚种)6种,即:狭板多毛蚤河北大锥蚤、窄板额蚤华北亚种、窄指额蚤指名亚种、柳氏怪蚤、常氏杆突蚤,这些新种的发现,对研究我国及世界蚤类的区系和进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难得的参考,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发现省内新记录种(亚种)25种,现有固定标本18400多张.名录如下:
-
鼠型斑疹伤寒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鼠型斑疹伤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和防治,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地方性斑疹伤寒45例临床分析
地方性斑疹伤寒亦称鼠型斑疹伤寒,是莫氏立克次体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多,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1996年3月~2003年4月所收治的病人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45例病人家中多有老鼠活动情况而无蚤虱寄生,其中男32例,女1 3例;15~20岁5例,20~40岁35例,40~50岁4例,>50岁1例;农民39例,工人2例,学生4例;全年散发,1~3月份5例,4~6月份8例,7~9月份1 3例,10~12月份19例.发病至就诊时间为3天~18天,多在5天~7天.
-
斑疹伤寒的诊断和治疗(下)
2地方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nic Typhus)又称鼠型斑疹伤寒(Murine Typhus),是由莫氏立克次体(R,Mooseri)引起,由鼠蚤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发生原理、临床表现及治疗与流行性斑疹伤寒基本相同,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并发症少及病死率很低.近年来我国仍有本病发生,1982~1984年报道一些地区如西安、河北石家庄及河南洛阳有本病流行.
-
东北地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展望及对策
东北地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有近20种之多,其中有古老的或较久远认识的病种,也有解放以来以及近年发现的病种.前者包括鼠疫、炭疽病、布鲁氏菌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狂犬病、鼠型斑疹伤寒、疟疾和黑热病等;后者有土拉弗氏菌病、Q热、北亚蜱传斑点热、钩端螺旋体病、莱姆病、恙虫病、弓形虫病、肺吸虫病和华支睾吸虫病等.
-
鼠型斑疹伤寒342例
1985年4月~2000年9月,我院收治鼠型斑疹伤寒342例,我们通过病历分析,探讨鼠型斑疹伤寒的流行病临床诊治情况.
-
我国虫媒病及其防制进展
我国虫媒传染病主要有蚊传登革热、乙型脑炎、疟疾和淋巴丝虫病;白蛉传黑热病;虱传流行性斑疹伤寒;蚤传鼠疫和鼠型斑疹伤寒;蜱传森林脑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莱姆病、蜱传回归热、北亚斑点热和埃立克体病;以及螨传恙虫病和肾综合征出血热.这些虫媒传染病通过多年的防治,有的得到了控制,如淋巴丝虫病;有的正处于攻坚阶段如疟疾;有的在上升,如登革热;有的则刚刚认识,情况不明,如埃立克体病.
-
063猫型立克次体感染负鼠与人鼠型斑疹伤寒的地域相关性
-
一起鼠型斑疹伤寒爆发疫情中患者血清恙虫病抗体检测
目的:筛查一起鼠型斑疹伤寒爆发疫情患者血清中恙虫病抗体。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20份爆发疫情病人血清进行鼠型斑疹伤寒和恙虫病IgG抗体检测。结果20例患者中,鼠型斑疹伤寒抗体阳性13例,阳性率65%;恙虫病抗体阳性2例(同时鼠型斑疹伤寒抗体阳性),阳性率10%。结论该起鼠型斑疹伤寒爆发疫情患者中存在恙虫病感染,临床上应加强对鼠型斑疹伤寒与恙虫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鼠型斑疹伤寒误诊为坏死性淋巴结病1例
患者女,26岁,因右颈淋巴结肿大伴发热4天,于2000年11月13日就诊,入院后查血常规:WBC 2.9×109/L,GR 60.8%,LY 36.1%,MO 3.1%,RBC 4.18×1012/L,HGB 123g/L,PLT 129×109/L.
-
2009-2012年河北鼠型斑疹伤寒流行概况及实验室调查分析
目的 对2009-2012年河北省斑疹伤寒高发地区临床报告病例进行实验室调查分析.方法 按我国卫生部《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诊断标准》(WS 215-2008)在临床可疑病例高发地区设立哨点监测医院并收集病例.临床病例进行个案登记并进行发病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液标本的收集.实验室检测按WHO推荐的立克次体血清学诊断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人血清IgM和IgG特异抗体.以急性期血液DNA为模板,采用巢氏PCR扩增斑疹伤寒群立克次体热休克蛋白基因groEL基因并测序.通过NCBI Blast平台同源比较序列并使用DNAsTAR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在辛集市、定州市和迁安市共收集877例临床报告病例,2009年报告病例数多(441例),迁安市病例数多(510例).急性期血清莫氏立克次体IgM抗体阳性率为72.8%(73/101),IgG阳性率为78.2%(79/101).12人通过血清IgG抗体4倍升高或降低明确诊断.PCR扩增阳性率为21.7%(22/101),成功测序的17人groEL(209 bp)基因100%同源,与其他地区序列存在较大变异,与标准株R.typhi Wilmington (AY191590)核苷酸97.0%,氨基酸只有93.9%同源,进化分析与其他菌株遗传关系较远.结论 河北省辛集、定州和迁安地区存在鼠型斑疹伤寒流行.进一步调查传播媒介及宿主对该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加强该病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必要.
-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鼠型斑疹伤寒暴发的调查
目的:阐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鼠型斑疹伤寒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云南省鼠型斑疹伤寒病例资料。于2011年6-9月在西双版纳地区采集鼠型斑疹伤寒临床诊断病例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并在发病地区的居民区捕鼠,采集鼠血液和脾脏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患者和鼠血清中的鼠型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IgM和IgG抗体,用实时荧光PCR试验检测急性期病人血块和鼠脾脏中的鼠型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热休克蛋白基因(groEL gene)。结果2004-2011年,云南省共报告鼠型斑疹伤寒病例8361例,所有州(市)均有病例报告,其中西双版纳州发病数和发病率高(86.6/10万),占全省总病例数的73.1%(6111/8361)。发病数具有逐年上升之势,全年均有病例发生,6-10月为主要流行期。2011年云南省共报告鼠型斑疹伤寒1369例,其中西双版纳州报告病例1157例,发病率为102.10/10万,病例数占云南省病例数的84.51%。勐海县、勐腊县和景洪市分别占全州病例数的79.95%(n=925,278.74/10万)、18.06%(n=209,74.10/10万)和1.99%(n=23,4.42/10万),勐海县发病率显著高于勐腊县(χ2=346.3, P<0.001)和景洪市(χ2=1369, P<0.001)。对2011年的80例病人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在80例急性期病人血清标本中有63例为Ig M抗体阳性;75例病人双份血清标本中有61例的恢复期血清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及以上;80例患者急性期血块中有8例为PCR阳性。依据实验室诊断标准,74例被确诊为鼠型斑疹伤寒,其中血清学诊断73例(包含7例同时为分子诊断),分子诊断1例,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符合率为92.50%(74/80)。黄胸鼠血清鼠型斑疹伤寒立克次体IgG抗体阳性率为14.0%(14/100),脾脏的PCR阳性率为9.0%(9/100)。结论西双版纳州存在较为严重的鼠型斑疹伤寒流行,其中勐海县流行为严重。
-
鼠型斑疹伤寒与人口密度相关性分析
鼠型斑疹伤寒(下称鼠斑)是一种借助鼠蚤、螨类在鼠间流行的自然度疫源性传染病,当鼠间流行波及人类时可发生人间鼠斑病例。西北地区历史上为流行性斑疹伤寒疫区,多因群众生活贫困、卫生习惯不良、居住拥挤或战争等因素在冬春季发生流行。1982年以来西安地区出现建国后第三次斑疹伤寒流行,并经MA、CF、WF和病原分离出莫氏立克次氏体而证实为鼠斑流行。在此基础上我们对1982~1998年疫情报告中观察到该病有城区、郊区多发,而农村特别是远郊农村少发现象。为了解此种现象是否有意义,进行此项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