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我国钮扣热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作者:毕德增;陈振光;宋秀萍;赵晶;贺金荣;范明远

    1993~1994年我们对福建省宁化县林区健康人群和鼠类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623人份血清标本中有3.9%(24/623)抗康氏立克次体感染,鼠类血清标本中有6.3%(6/95)抗康氏立克次体感染.这在国内属首次报道,推测该地区存在钮扣热自然疫源地的可能性.

  • 云南省大理州发热患者血液中检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作者:亚红祥;王静林

    目的 调查云南省大理州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是否存在斑点热.方法 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患者血液中的立克次体属groEL基因,并进行核酸序列鉴定和分析.结果 20例患者血液中检出1例立克次体核酸阳性(检出率5%),其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Rickcttsia rickcttsii Iowa、Rickcttsia peacockii Rustic、Rickcttsia sibirica等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株的同源性高(为99%).结论 首次证实云南大理地区存在斑点热患者,医疗部门应加强对斑点热的诊断与鉴别.

  • 中国东北地区远东蜱传斑点热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吴益民;张志强;王洪军;杨青;冯立;王建伟

    目的 了解远东蜱传斑点热在东北地区感染情况、分布及其流行规律.方法 选择东北三省9市(县)作为调查地区,采集正常人群血清、鼠血清、游离蜱及疑似患者血液等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蜱传斑点热抗体,豚鼠接种法分离立克次体.结果 调查地区总体人群蜱传斑点热检出率17.46%,除瑷辉县外其余8市(县)人群以黑龙江立克次体抗体为优势;人群当年蜱传斑点热感染率为9.4%,2年内蜱叮咬率林业工人为92.8%,军人为33.5%,抗体阳性率与蜱叮咬率呈正比关系;鼠种调查经鉴定为3科12种,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58.6%,大林姬鼠占13.7%,其他鼠种占27.7%.鼠血清阳性率为27.3%,不同鼠种阳性率各有差异,黑线姬鼠为21.9%,大林姬鼠23.1%,棕背<鼠,平>33.3%,大仓鼠55.6%.从蜱及疑似病例血液标本中分离到黑龙江立克次体共20株,证实远东蜱传斑点热病例16例.结论 东北三省东部与北部普遍存在远东蜱传斑点热感染,存在蜱传斑点热的自然疫源地.

  • 埃立克体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增加;刘博玉

    人埃立克体病(Human ehrlichiosis)也称无斑疹落矶山斑点热(Spotless Rocky Mountain spotted fever),是新近认识的一种危害较大的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自1935年从阿尔及利亚的病犬体内发现第1株埃立克体以来,随着病原种类的增加,人的感染与新病型的出现,该病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日渐突出,在美国掀起了研究热潮,同时亦引起其他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蜱种繁多,分布甚广,与美国携带埃立克体的蜱相近似的蜱种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存在,也发现了埃立克体病例,并从南方和北方的人、犬、蜱体内检测出埃立克体及埃立克体抗体,提示我国可能有人埃立克体病及其自然疫源地的存在.为普及对埃立克体病的认识,提高鉴别能力,深入开展我国人类埃立克体病的系统研究,现就埃立克体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海南省琼中地区三农场斑点热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常丙功;张健之;田小东;蔡军;陆振豸

    目的:了解海南省斑点热流行状况.方法:用补体结合试验,在琼中县大丰、阳江及新进3个农场的健康人群、家畜及啮齿动物中进行斑点热血清流行病学及啮齿动物种群和带蜱情况调查.结果:共检查牛血清18份,羊血清50份,猪血清63份,人血清72份,鼠血清120份,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康氏立克次体、小蛛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羊血清分别为4%(2/50)、2%(1/50)和2%(1/50).猪血清分别为3.17%(2/63)、0%(0/63)和3.17%(2/63),人血清分别为16.67%(12/72)、11.11%(8/72)和2.78%(2/72),鼠血清分别为30.00%(36/120)、10.83%(13/120)和7.50%(9/120),牛血清中未检测出上述抗体.该地区的优势鼠种为黄毛鼠、屋顶鼠、针毛鼠,带蜱率分别为15.91%(7/44)、30%(15/50)、36.36%(8/22).结论:海南省琼中县存在斑点热自然疫源地.

  • 福建宁化斑点热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钟建平;陈振光;毕德增;贺金荣;陈敏;彭一平

    目的:了解近年来福建宁化林区斑点热感染的情况,提供有关斑点热感染方面的资料,有效地控制斑点热感染.方法:对1993~2000年间查明的宁化林区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福建宁化林区斑点热感染率为12.7%,男女差异无显著性,年龄组以10~20岁青少年组高,职业分布以常放牛少年为多,林区农民次之;调查76例感染者中,有蜱叮咬史占65.79%,皮疹史占84.21%,不明原因发热史占65.79%.接触宿主动物主要有野鼠、野兔、麂、野猪,这些病史症状与斑点热感染密切相关.结论:对福建宁化林区斑点热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分析,提高广大林区作业人员对其危害性认识,从而采取更加有效措施来控制山区斑点热感染.

  • 190 kD R.rOmpA基因序列对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检测

    作者:郝永建;曹务春;高淑萍;张泮河;赵秋敏;杨红;张习坦

    目的为探讨190 kD R.rOmpA基因序列对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检测作用.方法从立氏立克次体190 kD外膜蛋白A(R.rOmp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检测的方法,检测了683只蜱类标本和146个鼠类脏器标本,并随机抽取1株森林革蜱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克隆与序列测定.结果从蜱类标本和鼠类脏器标本中检测出了斑点热立克次体DNA片段;所测序列的分型结果表明与前苏联的DnS 14株型别一致,与我国曾经检测出的斑点热立克次体株差异较大.结论190kD外膜蛋白A基因序列可用于斑点热立克次体检测,并可用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基因型或亚型之间的鉴别.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斑点热立克次体的方法建立

    作者:牛东升;杨晓;陈梅玲;王锡乐;温博海

    目的 建立检测斑点热立克次体的群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 根据斑点热立克次体外膜蛋白B(ompB)基因序列设计群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克隆的斑点热立克次体ompB基因片段作为模板,在荧光定量PCR检测仪上建立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法.结果 该方法定量检测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Ct)与模板拷贝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小检出量小于10个拷贝.用该方法检测斑点热立克次体(立氏立克次体、西伯利亚立克次体、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精河株、康氏立克次体、小蛛立克次体、澳大利亚立克次体、派氏立克次体、扇头蜱立克次体、非洲立克次体、阿斯特罕立克次体、斯洛伐克立克次体、日本立克次体、马赛立克次体、猫立克次体和黑龙江立克次体)DNA样本的结果均为阳性,但检测普氏立克次体、莫氏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贝氏柯克斯体、查菲埃立克体、汉赛巴通体以及其他9种病原菌DNA样本的结果均为阴性.用荧光定量FCR检测立氏立克次体、黑龙江立克次体、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精河株感染BALB/C小鼠脾脏组织DNA,均检出不同水平的阳性结果,结果与感染进程相关.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斑点热立克次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群特异性,适合样本中各种斑点热立克次体的快速检测,可用于斑点热的实验室快速诊断和自然疫源地的流行病学研究.

  • 斑点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作者:郝永建;陈晨;廖远祥;高志丹;宋世佩

    本文对斑点热的病原学、致病性、检测方法以及斑点热立克次体在我国的分布状况、流行特点等进行了综述.我国斑点热的流行病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关于斑点热病原体、致病性及临床特异性检测试剂的开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我国斑点热立克次体新种检测及其rOmpA基因序列分析

    作者:张泮河;曹务春;张习坦;戴小红;陈振光;许荣满

    采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特异引物扩增福建南部来源蜱标本和动物标本中的DNA,以发现我国可能存在的新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以立氏立克次体rOmpA基因序列中的相关序列为引物,扩增标本中rOmpA基因部分片段,用pGEM-T载体及其宿主菌进行阳性克隆筛选,阳性克隆经鉴定之后提取质粒DNA,进行序列测定.测定序列用Blast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并采集相关序列,用Bootstrip方法随机取样100次,用PHYLIP软件包进行聚类分析.共检测采自福建宁化地区的越原血蜱100只和野鼠类血标本38份.其中从越原血蜱(不同来源)扩增出斑点热立克次体基因片段,阳性率为15.04%(17/113);并从社鼠、黄胸鼠、褐家鼠扩增出阳性片段,以鼠类为单位计算其阳性率为44.73%.对寄生于野鼠的越原血蜱扩增的阳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新测序列与其它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同一基因片段不同,其与日本立克次体同源性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9%.从病原学角度首次证实我国福建省存在日本立克次体近缘种立克次体,这对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深入研究有重要意义.

  • 我国虫媒病及其防制进展

    作者:许荣满

    我国虫媒传染病主要有蚊传登革热、乙型脑炎、疟疾和淋巴丝虫病;白蛉传黑热病;虱传流行性斑疹伤寒;蚤传鼠疫和鼠型斑疹伤寒;蜱传森林脑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莱姆病、蜱传回归热、北亚斑点热和埃立克体病;以及螨传恙虫病和肾综合征出血热.这些虫媒传染病通过多年的防治,有的得到了控制,如淋巴丝虫病;有的正处于攻坚阶段如疟疾;有的在上升,如登革热;有的则刚刚认识,情况不明,如埃立克体病.

  • 安吉县5例斑点热病例报告

    作者:吴雪;顾时平;黄艺;胡雪根

    目的:分析斑点热立克次体病病例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克次体病诊断与处置手册》(2008版)的诊断标准和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方法,收集并分析2014年安吉县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5例病例分别来自杭垓、上墅两个乡镇的5个山村,发病前均无外出史,但发病前两周内均有上山作业史,其中4例自诉上山后有不明昆虫叮咬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5例)、寒战(5例)、皮疹(5例)和焦痂(2例)。血常规及生化检测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4例)、血小板计数正常(5例),但所有病例血沉、超敏 C 反应蛋白、铁蛋白和相关酶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血清学诊断显示,5例病例恢复期血清斑点热立克次体 IgG 抗体滴度均较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结论安吉县5例病例发病前两周内有作业史的山区可能存在斑点热立克次体疫源地,该地居民存在感染风险,需加强蜱媒传染病监测、健康教育和对上山作业者的个人防护。

    关键词: 斑点热 立克次体
  • 浙江省蜱媒疾病检验方法建立应用

    作者:姜理平;莫世华;程苏云;孟真;罗芸;叶菊莲

    目的 建立开展莱姆病、埃利希体病、斑点热常规监测的有效手段,达到初步掌握当地病原分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杭州 310009布情况.方法 建立了伯氏疏螺旋体病原分离枝术,埃利希体、莱姆病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埃利希体、莱姆病、斑点热PCR技术,在山区农民中开展莱姆病螺旋体检测,收集蜱标本开展莱姆病DNA片段检测.结果 首次用间接免疫荧光在山区农民中检测到莱姆病抗体,阳性率4.1%(6/148);用PCR的方法在蜱标本中检测到莱姆病DNA片段,阳性率0.93%(2/215).结论 浙江省可能存在有莱姆病疫源地.需进一步调查.

  • 我国立克次体研究与立克次体病的流行现状

    作者:张丽娟;付秀萍;范明远

    立克次体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多发生在热带与亚热带国家和地区.目前,在发达国家立克次体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汲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流行性斑疹伤寒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于该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尔干半岛爆发的Q热流行以及东南亚地区恙虫病肆虐流行的教训,在这些国家始终没有间断对立克次体病的研究.美国每两年,国际上每四年召开立克次体专业会议;我国每五年召开一次包括立克次体在内的四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及支原体)学术会议进行交流.当前,美国反对生物恐怖主义(Bioterrorism)已将流行性斑疹伤寒、落基山斑点热以及Q热列在生物战剂名录中[1].

  • 黑龙江蜱传斑点热研究进展

    作者:张丽娟;范明远

    斑点热群立克次本(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是引起斑点热的病原体,该病原体是立克次体目中复杂的一群.1984年版

  • 北京市首例莱姆病合并斑点热混合感染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孟艳;张昕;王丹凤;汤紫荣;窦相峰;张建军;杨霄星;杨军勇;杨洋;武庆锐;武晶;李若曦;冯宝玉;刘璐;聂为民

    目的 分析北京市首例莱姆病合并斑点热混合感染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蜱传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了解患者活动史、发病就诊过程,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提示北京市郊可能存在莱姆病和斑点热重叠自然疫源地.结论 本起疫情是北京市首例莱姆病合并斑点热混合感染确诊病例,建议在相关地区开展人群和病媒生物监测,明确莱姆病和斑点热疫区范围,警惕人群感染蜱传疾病的风险.

  • 立克次体肝损害

    作者:周先志;聂为民;赵蕊;周志平

    我国己证实的立克次体疾病有斑疹伤寒、Q热、恙虫病和斑点热4种,其所致的肝损害临床有增多的趋势.我院近15年来共收治各种立克次体疾病206例,并发肝损害123例,总结如下.

  • 世界新发现的斑点热

    作者:范明远

    立克次体病属于人兽共患的一大类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历史上曾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当今立克次体病仍是造成人类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已纳入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乙类传染病管理.当前美国反对生物恐怖主义(Bio terrorism)已将流行性斑疹伤寒、落基山斑点热和Q热列入生物战剂名录中.

  • 山东省沂源县西部地区恙虫病东方体、地方性斑疹伤寒和斑点热立克次体血清流行病学的初步研究

    作者:迟媛媛;翟慎勇;温红玲;崔峰;王玲;杜俊;王谦;张寿锋;Kandace Schneider

    目的 了解近年山东省沂源县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恙虫病东方体、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斑点热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从山东省沂源县西部乡镇的农村人口中随机收集192份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恙虫病东方体、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斑点热立克次体抗体.结果 恙虫病东方体、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斑点热立克次体抗体血清阳性率分别为56.77%(109/192)、79.69%(153/192)和69.79%(134/192).结论 山东省沂源县西部农村人口中恙虫病东方体、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斑点热立克次体的感染率较高.

  • 安徽省不同地区人群和家畜蜱源立克次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曹明华;刘红;张永根;史永林;王俊;张丽娟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人群和家畜蜱源立克次体病感染状况和分布特点,为科学防治蜱源立克次体病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4~5月在安徽省广德县、明光市和怀远县采集农村人群血清613份,家畜血清150份,使用试剂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斑点热(SGF)、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HME)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抗体,并进行不同地区、年龄、性别比较.结果 613份人血清中,SGF阳性血清250份,阳性率40.18%;HME阳性血清98份,阳性率15.99%;HGA阳性血清17份,阳性率2.77%.SGF血清抗体存在年龄、性别和地区差异,HME血清抗体存在地区差异;150份家畜血清中,SGF阳性血清91份,阳性率60.67%,HME阳性血清33份,阳性率22%;HGA阳性血清4份,阳性率2.67%;家狗血清HGA阳性率显著高于羊和牛,家畜sGF和HME血清抗体存在地区差异.结论 安徽省农村地区存在蜱源立克次体病自然疫源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