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丝虫病防治成就

    作者:孙德建

    丝虫病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疟疾、血吸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麻风病等6种危害人类严重的热带病之一.全球现有73个国家和地区有淋巴丝虫病流行,共有病人1.19亿.淋巴丝虫病虽一般不直接致人死亡,但其引起的橡皮肿、乳糜尿、鞘膜积液和反复发作的急性淋巴系统炎症可使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第二大致残病因.

  • 新疆喀什地区人群内脏利什曼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立英;曾祥嫚;伍卫平;付青;童苏祥;侯岩岩;伊斯拉音.乌斯曼;凯赛尔;官亚宜

    目的 通过对新疆喀什人源型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当地人群内脏利什曼病的感染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在喀什地区伯什克拉姆乡的3个大队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住户,采用Ka24单抗抑制ELISA法测定居民血清抗利什曼前鞭毛体可溶性抗原Ka24抗体.结果 调查1 642人,人群内脏利什曼病血清学阳性302人,阳性率为18.39%;既往利什曼病病人血清学阳性率为48.76%(59/121),无病史者阳性率为15.98%(《243/1 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26,P<0.01).距发病时间越近,检测的阳性率越高(x2=11.55,P<0.01).而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利什曼病患者血清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喀什人群利什曼病血清学阳性率较高,该地区仍为利什曼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需加强防治力度.

  • 南方11省区白蛉亚科昆虫调查

    作者:张玲敏;冷延家

    目的:掌握南方11省区白蛉亚科昆虫的蛉种、地理分布及其栖息环境.方法:光诱粘蛉法和吸蛉管法.结果:发现白蛉30种,分属白蛉属、异蛉属、秦蛉属和司蛉属,其中有1新属和13个新种.调查发现一些省区白蛉分布较广,如广西、安徽,所调查县市均有白蛉存在.结论:一些地区有传病种--中华白蛉和四川白蛉存在,提示有内脏利什曼病传播的潜在危险.

  • 小儿黑热病50例分析

    作者:吐尔干巴依;阿依夏木古;肖玲;艾孜则江

    对我院2002~2005年收治的小儿黑热病5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8月龄~13岁.其中8月龄~2岁11例,3~8岁24例,9~13岁15例;农村49例,城市1例;春、夏季发病8例,秋季26例,冬季16例.病程3个月~1.5 a.均符合<黑热病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关键词: 利什曼病 内脏
  • 播散型组织胞菌病误诊为黑热病1例分析

    作者:杨俊;韦柳;王勇;姜华

    对播散型组织胞菌病误诊为黑热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29岁.因腹胀、腹泻2个月,发热、皮肤丘疹6 d于2005-03-06入住本科.流行病学资料:无静脉吸毒史,无输血及血制品使用史,无冶游史;5 a来曾多次到思茅地区居住,本地曾有过黑热病报道.查体:T 39.3 ℃,P 119次/min,R 18次/min,BP 110/80 mm Hg;发育正常,营养差,体质消瘦,神志清楚,精神差,急性病容,贫血貌.

  • 肺结核合并黑热病1例

    作者:李玲;田尚玉

    1 病例报告男,26岁.2000-08曾患肺结核,服用抗痨药物症状减轻.2001-01因发热t38.5℃~39.2℃之间,就诊治于某地区结核医院,服用抗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并出现恶心、乏力、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的症状.于2001-03-07转入我院.查体:发育正常,精神尚可,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略黄染.t38.0℃,P82次/min,R18次/min,BP98/60mmHg,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 cm可及,质中、缘钝、触痛.B超提示:肝大,巨脾.实验室检查:GPT168U/L,WBC2.6×109/L,Hb97g/L,RBC3.26×1012/L,PLT76×109/L,TBIL31.6μmol/L,DBIL15.4μmol/L,ALB25.9g/L.痰涂片抗酸染色阴性.X线示:右上肺结核,部分纤维硬结.骨髓像示:骨髓增生活跃,G∶E=2.41∶1,粒系增生活跃约占58%,红系约占24%,血小板无成堆,散在易见,观察全片在片尾及网状细胞中可见到成堆利杜氏小体.血清3T试验阳性.诊断为肺结核合并黑热病.

  • 北京输入性黑热病1例报道

    作者:王利;秦恩强;邱波;张新伟;赵敏

    1病例报告患儿,男,1岁6个月,湖南人.曾于2010年5-10月居住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矿山区,期间有昆虫叮咬史.因"反复发热16d"于2011年4月21日入我院.患儿于2011年4月5日出现发热,体温高38℃,无其他不适,按感冒治疗2d,无效,后给予"头孢甲肟、白霉素"等药物输液治疗5d,每日仍有不规律发热,体温高39.5℃.4月12日血常规:WBC 3.9×109/L、中性粒细胞0.21%、淋巴细胞0.73%、单核细胞0.06%、RBC 4.03×1012/L、HGB100 g/L、PLT 47×109/L.肝功能:ALT 81 U/L、AST94 U/L、CRP 14.5 mg/L、ESR 80 mm/1h.再次先后给予头孢哌酮、头孢吡肟、阿奇霉素和美罗培南等药物治疗7d,体温继续升高,高40.1℃,行骨髓穿刺涂片未明确诊断,随即转来我院.入院后查体:T 40.5℃,P128次/min,R30次/min,体质量10.5 kg.

  • 黑热病夫妻患者合并脾梗死临床分析

    作者:雷飞飞;李儒贵;李芳;谭华炳

    黑热病亦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经由白蛉传播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严重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属于丙类传染病,其预后差,病死率高,预后取决于是否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未经有效治疗的患者病死率可达95%以上.近年来,黑热病在我国西部六省呈散发态势,其中新疆、甘肃和四川三省新发病例多.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先后诊治夫妻间隔一年均以"长期发热、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就诊;丈夫(病例1)以"发热待查"就诊,脾切除后体温恢复正常;在妻子(病例2)确诊为"黑热病"后,对丈夫相关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黑热病".除以上特点外,2例患者的共同之处就是"脾梗死"丈夫PET-CT疑诊为脾脏恶性肿瘤,但脾脏病理学提示"脾梗死",妻子在治疗过程中轻微腹痛,增强CT提示"脾梗死".现报道如下.

  • 23例儿童黑热病临床分析

    作者:金丽;高利红;舒敏;李黎

    目的 总结23例儿童黑热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黑热病的认识.方法 选择2005年3月至2017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诊断为黑热病的2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儿童黑热病的临床特点.对于发热、咳嗽、贫血等临床表现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结果 ①本组23例黑热病患儿,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2~3岁,占56.5%(13/23);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九寨沟县和黑水县,占39.1%(9/23);发病时间散在分布于全年.②本组23例黑热病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依次为:发热(100.0%,23/23),咳嗽(73.9%,17/23),乏力(65.2%,15/23);主要体征依次为:贫血貌(69.6%,16/23),脾大(60.9%,14/23),淋巴结肿大(52.2%,12/23).③本组23例黑热病患儿的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全血细胞减少为85.7%(18/23),肝功能异常为30.4%(7/23),凝血功能异常为8.7%(2/23),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结果可见利杜小体为90.9%(20/22),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检测结果呈阳性为80.0%(16/20).④本组23例黑热病患儿主要采用锑剂治疗,在本院治疗的1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并且无复发.结论 对于有发热、贫血、肝脾大的患儿,早期完善骨髓穿刺涂片检查、血清抗体检查等,是减少儿童黑热病漏诊及误诊的关键.临床对该病的规范治疗,有利于改善该病患儿预后.

  • 儿童内脏利什曼病相关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四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霞;陈娜;王天有;周晨燕;李强;高举

    目的 总结分析4例内脏利什曼病(VL)相关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的临床资料,提高继发性HLH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两家医院近期诊断的4例VL-HLH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结果 本组4例患儿男3例、女1例,均来自于明确VL疫区或具有明确疫区生活史.以长期发热、肝脾肿大、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显著临床表现,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均符合HLH诊断标准.2例患儿接受HLH化疗并有效,表现为体温恢复正常和脾脏回缩等,但持续贫血为突出临床特征.病程早期骨髓检查和(或)rk39免疫试纸条法检测均无阳性发现,是导致漏诊和误诊的重要原因.结论 VL是导致继发性HLH的1种少见基础疾病.对来自VL疫区或具有疫区生活史的患儿,HLH鉴别诊断时应充分考虑VL可能性,需反复骨髓检查和(或)免疫学检查,早期诊断,及时予VL特异性治疗.

  • 特比萘芬口服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愈皮肤利什曼病一例

    作者:王爱平;赵作涛;涂平;陈伟;李若瑜

    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主因右小腿皮损伴瘙痒6个月,于2012年4月23日就诊.6个月前患者外援到伊拉克,期间在当地被昆虫叮咬右小腿皮肤,之后皮肤出现2处皮损,伴瘙痒,搔抓后皮损逐渐扩大、溃烂,伴有渗出.回国后在当地医院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描述为表皮角化不全,毛囊角栓,棘层增厚;真皮内血管增生,管壁肥厚,大量密集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多核巨细胞及红细胞外溢,过碘酸-雪夫染色(PAS)阴性.给予患者口服咪唑斯汀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遂就诊我科.发病以来,患者无发热、关节疼及黏膜损害,二便、饮食、精神尚可.否认工作的同伴中有类似疾病,既往体格健康,否认去过新疆地区.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被忽视的热带病的口岸卫生检疫对策

    作者:吴海磊;钱吉生;张纯;陆永昌

    被忽略的热带病(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NTD)即在炎热和潮湿的热带气候地区尤为常见的常流行于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的疾病,是"古老的、安静的、被隐藏起来的和被忽视的疾病".这类疾病的提出一是由于过去的10多年中发达国家只关注"三大疾病"——艾滋病(HIV/AIDS)、结核和疟疾,对慢性致残性、致死性的热带病严重忽视;二是由于NTD造成的疾病负担在所有传染病中仅次于HIV/MDS,其造成的伤残甚于三大疾病中的任何一个,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且可供开发的药物和疫苗极为有限[1-3],于是这些被严重忽视的疾病就被归为一类,统称为NTD.流行严重的NTD有血吸虫病、淋巴丝虫病、沙眼、盘尾丝虫病、恰加斯病和利什曼病6种[4].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被忽视热带病呈地方性流行的国家和地区达149个,影响着世界上14亿的赤贫人口,威胁着约10亿人的生命.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国际上已形成了一系列策略和措施,以加强对全球NTD的防治.美国热带病专家Ho-tez博士认为帮助贫困国家防治NTD应作为美国重要的外交政策之一[5].

  • 气候变化与蜱等媒介传染病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中;黄琳

    媒介传播传染病(vector-borne infection,VBI)由吸血节肢动物(主要是蜱和蚊)叮咬后携带的寄生虫、细菌或病毒传播.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全球气温升高了大约0.4℃,温度升高使原来能够限制VBI扩散的"天气屏障"受到重大影响[1],随着疾病及其宿主、媒介的地理分布、流行状况和病原体的性质改变,新发疾病随之出现,比如在加拿大部分地区莱姆病(Lyme disease)作为一种新发疾病出现;一些已被消灭或者减弱的疾病如Q热立克次体等又重新流行.现有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对莱姆病、蜱传脑炎(TBE)、土拉菌病等蜱传疾病,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等白蛉(Sandfly)类传播疾病,锥虫病等舌蝇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产生了影响.上述疾病在不同地域如欧洲、北美等地的分布,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程度和特点也有不同.

  • 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黑热病1例

    作者:唐建发;沈扬;武莉丽;刁兰萍

    患者,男,29岁,石油工作者,居住于甘肃敦煌地区,曾到四川等地旅游居住.患者初于2006年4月25日劳累后出现午后发热,胸部X线示双肺纹理增多,超声示肝脾肿大,血常规白细胞(WBC)2.5×109/L;生化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421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65 U/L,碱性磷酸酶(ALP)716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439 U/L,乳酸脱氢酶(LDH)608 U/L;骨穿示增生性骨髓象.

  • 婴幼儿黑热病误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三例原因分析

    作者:张鹏;宏霖;杨云莲;王彩花

    目的:探讨黑热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黑热病误治为噬血细胞增多综合征3例的临床诊疗经过。结果本文3例均因不规则发热,脾和(或)肝增大,在外院经相关检查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予足叶乙苷(VP16)方案化疗,疗效差。转我院后经骨髓涂片检查找到大量利杜小体,重组抗原γK39免疫层析试验阳性,确诊为黑热病。给予锑剂治疗,体温正常,肝和(或)脾脏缩小,出院后复查血常规、腹部B超无异常,重组抗原γK39免疫层析试验阴性,痊愈。结论临床接诊以发热、肝脾增大、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者,应详细询问流行病学资料,尽早行黑热病相关病原学检查,以减少误诊误治。

  • 黑热病误诊为肝硬化及白血病

    作者:肖贵宝

    [病例] 男,36岁.因阵发性发热10天,右侧鼻出血7天入院.患者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每日3~4次,发热无规律,高体温40℃,无皮疹、抽搐、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在个体诊所治疗(具体治疗不详),体温正常1天.入院前7天,患者再次发热,体温38℃,并右侧鼻出血,未经处理出血自止,此后发热、鼻出血反复发作.

  • 黑热病误诊为伤寒及恶性组织细胞病

    作者:周翔

    [病例] 男,41岁.因发热、乏力、面色苍白10余天入院.患者10多天前受凉后出现反复发热、畏寒,体温高达40℃,用药后体温下降,3个多小时后体温复升,伴乏力、食欲缺乏、头痛、寒战,无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咳嗽、咯痰、腹泻、腹痛.

  • 黑热病多次误诊一例分析

    作者:李向明

    1病例资料男,22岁.因发热、乏力、头昏、鼻出血4个月入院.5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伴关节肿痛,在外院诊断为急性风湿热,经治疗后症状缓解.4个月前无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40℃,踝关节水肿,伴恶心、乏力,在外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治疗无效,仍发热并反复鼻出血入我院.既往体健.查体:体温40.4℃,脉搏110/min,呼吸23/min,血压80/60 mmHg.呈重度贫血貌,皮肤无黄染、出血点、淤斑、结节,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 利什曼病误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原因分析

    作者:程俊文;何军儒;景金花

    目的 总结利什曼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 方法 回顾分析误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利什曼病1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本例病初以不规则发热、血三系细胞减少为特征,先后在两所医院住院治疗,诊断考虑利什曼病,行重组抗原γK39免疫层析试纸试验及骨髓涂片检查排除利什曼病,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予环孢素及地塞米松治疗后症状仍迁延不愈. 病程4个月时转我院,经骨髓涂片检查找到大量杜氏利什曼原虫小体,经甘肃省疾控中心地方病研究所复查骨髓涂片和重组抗原γK39免疫层析试纸试验阳性,确诊为利什曼病,予锑剂治疗后病情痊愈. 结论 利什曼病与噬血细胞综合征容易混淆而误诊,临床应根据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及治疗效果多次行重组抗原γK39免疫层析试纸试验及骨髓涂片检查,方可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 利什曼病并HIV感染1例

    作者:陈娅

    HIV病毒与利什曼原虫均能感染单核-巨噬细胞,在疾病发生发展中互相作用,利什曼原虫/HIV共感染已被单独命名为一种新的疾病类型,逐渐改变了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病学特点[1].我们在临床诊治中收治了利什曼原虫并HIV感染1例,现报告如下.

66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