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黏附分子在EMT及癌细胞干性调节中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周德望;杨勇

    细胞黏附能力及能动性的变化在转移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上皮-间质转化主要发生在胚胎发育期和癌细胞间黏附特性变化的过程中,并且该过程被认为是转移性肿瘤进展的主要途径.近期有关循环肿瘤微栓子的研究指出,在肿瘤进展期间上皮-间质转化(EMT)是逐步的而不是"全有或无"的二元转变.本文综述了细胞黏附分子及其分子机制调控不完全上皮-间质转化状态及癌细胞干性的分子机制.

  • 上皮-间质转化分子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的研究

    作者:许艳艳;李慧杰;李秀荣

    综述了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的分子机制及中医药对EMT发生的抑制作用.参考文献28篇.

  • Yes相关蛋白与结肠癌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作者:高振文;杨淑萍;谢雪雪;宋伟

    目的 探讨新型转录共激活因子Yes相关蛋白(YAP)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4例组织蜡块,其中80例为结肠癌组织,24例为结肠癌转移灶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癌原发灶及其多器官转移灶中YAP及N-钙黏蛋白的表达,应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YAP、N-钙黏蛋白及E-钙黏蛋白在6种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N-钙黏蛋白在结肠癌原发灶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结肠癌转移灶组织(P<0.05),而YAP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AP与N-钙黏蛋白的共同表达仅在结肠癌原发灶中呈正相关(r=0.5003,P<0.001),在结肠癌转移灶中两者的表达没有相关性(r=0.0325,P>0.05).YAP及N-钙黏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肿瘤发生部位、大体形态、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脉管内癌栓无关(P>0.05).在SW480、SW620、SW1 116、DLD-1、HCT116和HT29这6种细胞中,YAP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钙黏蛋白在HT29和SW1116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细胞,N-钙黏蛋白在HCT116和SW620中表达高.结论 YAP蛋白能够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促进结肠癌的发展及转移.

  • 子宫内膜腺癌中 EMT 的发生及 miR200a/ZEB1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张晓晖;颜磊;齐莎莎;路真真;李明江;赵兴波

    目的: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发生,并探讨 miR200a/E 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①分组:取自石蜡切片的子宫内膜腺癌为 A 组(n =45),正常子宫内膜为 B 组(n =22);取自手术中的子宫内膜腺癌标本为 C 组(n =34),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为 D 组(n =15);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A、B 两组间 E 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ZEB1的表达;采用 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 C、D 两组间上述3种蛋白的表达;③ Real-time RT-PCR 法检测 C、D 两组间各蛋白相应 mRNA 及miR200a 的表达。结果① B 组与 A 组比较,E-cadherin 表达降低(P <0.05),Vimentin 及 ZEB1表达升高(P <0.05);② D 组与 C 组比较,E-cadherin 蛋白及 mRNA 表达降低(P <0.05),Vimentin 蛋白及 mRNA 表达升高(P <0.05),ZEB1蛋白及 mRNA 表达升高(P <0.05);③与 C 组数据相比,D 组中 miR200a 表达量降低(P <0.05),D组中 miR200a 与 E-cadherin 的 mRNA 表达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 =0.63,P <0.01)。结论子宫内膜腺癌中明确发生了 EMT 过程,而 miR200a/ZEB1信号通路可对 EMT 过程中重要的分子标记物产生抑制作用。

  • PARP-1及EMT标志物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

    作者:林雪艳;李春艳;侯小满;田永杰

    目的 研究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讨论PARP-1与子宫腺肌病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表达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RP-1和EMT标志物包括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转录调控因子Snail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异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对PARP-1、E-cadherin、vimentin及Snail的表达水平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 PARP-1、vimentin及Snail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比正常子宫在位内膜表达水平高(P均<0.05),E-cadherin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比正常子宫在位内膜组织表达水平低(P均<0.05).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PARP-1的表达水平均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与vimentin及Snail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ARP-1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EMT标志物有相关关系,PARP-1可能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EMT过程.

  • 上皮-间质转化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张红梅;王骥平;陈德利

    目的 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胰腺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47例胰腺癌组织上皮-钙黏蛋白(E-cad)和波形蛋白(Vim)的表达.把E-cad阴性-Vim阳性表达作为癌细胞发生EMT的免疫表型.结果 47例胰腺癌组织中E-cad和Vim阳性率分别为46.8%、23.4%,其中E-cad阴性-Vim阳性表达7例,EMT发生率为19.1%.EMT发生率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和转移有关(x2=6.73、4.06,P<0.05),与临床分期和1年生存率无关(x2=3.56、2.72,P>0.05).结论 EMT在胰腺癌的分化、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肺癌相关lncRNA调控肿瘤细胞EMT研究进展

    作者:曲安娜;何平;牛慧彦

    肺癌发生与进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非常复杂.部分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异常表达,并通过信号通路调节参与上皮-间质转化(EMT).lncRNA亦与其他恶性肿瘤的原位侵袭和远处转移关系密切.本文就国内外肺癌相关lncRNA调控肿瘤EMT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上皮-间质转化与卵巢癌及其相关miRNA的调控机制

    作者:陈雨龙;姚勤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丧失自身表型并向间质细胞转变的过程,微小RNA(miRNA)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调节作用,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耐药等恶性行为.本文对EMT与卵巢癌发生发展、转移、耐药等过程及其miRNA调控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 CXCL1在乳癌MCF-7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作用

    作者:马凯;唐国庆;张倩;沈若武;付兴芹;张蓓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对人乳癌细胞MCF-7迁移能力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癌细胞MCF-7,分为对照组、CXCL1处理组、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抑制剂组,应用CCK8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以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E-cadherin、Vimentin、p-PI3K、p-AKT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E-cadherin、Vimentin mRNA表达.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XCL1处理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F=58.89,q=8.96,P<0.01),CXCR2抑制剂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q=6.31,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CXCL1处理组E-cadherin mRNA表达下调(t=4.07,P<0.01),Vimentin mRNA表达上调(t=3.62,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XCL1处理组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F=8.95,q=2.02,P<0.05),Vimentin蛋白表达上调(F=111.50,q=14.48,P<0.01),CXCR2抑制剂组E-cadherin表达上调(q=2.04,P<0.05),Vimentin蛋白表达下调(q=6.08,P<0.05);与对照组比较,CXCL1处理组PI3K、PAK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F=60.35、28.15,q=10.52、5.37,P<0.01),CXCR2抑制剂组细胞内p-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q=4.65、4.97,P<0.05).结论 乳癌细胞可能通过CXCL1/CXCR2轴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发生EMT.

  • PI3K/Akt通路在子宫内膜腺癌上皮间质转化中作用

    作者:王月松;王蓁;张华玲;解秀杨;王廷恒;王笋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在子宫内膜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12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16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3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磷酸化Akt(p-Akt)、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三者间及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3组内膜组织中p-Akt、E-cadherin和Vimentin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 2=13.91~19.28,P<0.05).且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41、0.047),与肌层浸润程度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676、0.070);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期、肌层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08、0.029、0.026),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640);Vimentin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9、0.012),与肌层浸润程度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647、0.648).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Akt与Vimentin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62,P<0.05),与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67,P<0.05).结论 PI3K/Akt通路可能通过介导EMT参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与转移.

  • 胰腺星状细胞旁分泌HGF对胰腺癌化疗耐药的影响

    作者:徐剑飞;刘尚龙;杨晓鹏;曹守根;周岩冰

    目的 探讨胰腺星状细胞(PSC)对胰腺癌(PC)化疗耐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PSC的条件培养基(PSC CM)和吉西他滨(Gem)处理PC SW1990细胞,通过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术观察PC细胞耐药表型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析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分子标记物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变化.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SC和SW1990细胞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PSC-CM及加入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抑制剂PHA665752后的PSC-CM作用下SW1990细胞内磷酸化c-Met(p-c-Met)表达的变化.通过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加入PHA665752前后的PSC-CM对Gem诱导的SW1990细胞耐药性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方法观察PHA665752对SW1990细胞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的影响.结果 相比于在正常培养基中生长的SW1990细胞,Gem对在PSC-CM中生长的SW1990细胞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值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33.442,P<0.01);而由Gem诱导的SW1990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t=17.439,P<0.01).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显示,PSC-CM能够下调SW1990细胞E-Cadherin的表达,上调Vimentin的表达.ELISA检测结果显示,PSC上清液中HGF的水平明显高于SW1990细胞上清液中,差异有显著性(t=39.528,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SC-CM能够诱导SW1990细胞中c-Met的磷酸化,而c-Met的抑制剂PHA665752能够明显地抑制PSC-CM的上述作用.相比于在PSC-CM中生长的癌细胞,Gem对在PSC-CM+PHA665752中生长的SW1990细胞的IC50值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32.005,P<0.01);由Gem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则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t =13.182,P<0.01);并且PHA665752能够抑制PSC-CM诱导SW1990细胞发生EMT.结论 PSC可能通过旁分泌HGF激活PC细胞HGF/c-Met信号通路,诱导PC细胞发生EMT,从而增强PC细胞对Gem的化疗抵抗.

  • 结肠癌组织中E2F7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作者:陈震龙;支巧明;匡玉庭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E2F7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65例结肠癌组织与15例癌旁正常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E2F7蛋白及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并分析E2F7蛋白阳性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肠癌组织中E2F7蛋白表达与E-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与结肠正常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E2F7、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率高(P均<0.05),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低(P<0.05).结肠癌组织中E2F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结肠癌组织中E2F7蛋白表达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9,P=0.001),与viment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3,P<0.01).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E2F7蛋白呈高表达,其高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生长、转移、侵袭,并参与EMT.

  • HOXA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房德芳;石微;房新建;苏琼

    目的 研究同源盒基因3(HOXA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的影响.方法 用qPCR法检测30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OXA3 mRNA,同时对TCGA数据库中的患者根据HOXA3平均值分为HOXA3高表达与低表达,并通过生存分析比较生存率与转移率的差异.乳腺癌细胞系MCF-7随后分为CON、siRNA1、siRNA2组,分别转染无效siRNA、HOXA3 siRNA1、HOXA3 siRNA2小干扰RNA,48 h后通过q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OXA3 RNA和蛋白表达,筛选出干扰能力较强的siRNA后,将siRNA转染至MCF-7细胞中,以转染无效siRNA为CON组,使用Transwell与CCK8检测细胞迁移与增殖变化,并使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MT标记物Snail、N-cadherin、Vimentin、E-cadherin蛋白.结果 HOXA3 mRNA在癌及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50±1.44、1.0±0.05,二者比较,P<0.05.HOXA3蛋白在癌及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42±0.18、2.57 ±0.04,二者比较,P<0.05.HOXA3高表达者整体生存率与转移率均降低(P均<0.05).转染48 h后,CON组、siRNA1组、siRNA2组HOXA3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 ±0.12、0.62 ±0.01、0.16±0.03,三组比较,P均<0.05.CON组、siRNA2组迁移细胞数量分别为40.57±1.68、18.33±1.01,两组比较,P<0.05;与CON组比较,siRNA2组增殖能力减弱,P<0.05.与CON组比较,siRNA2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Vimentin、N-cadherin、Snail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 HOXA3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转移相关,同时HOXA3表达可减弱乳腺癌细胞迁移与增殖,这一作用可能与EMT有关.

  •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Smad7、Smad4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峰

    目的:观察Smad7及Smad4蛋白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活检留取的正常头颈部组织中的Smad7蛋白、Smad4蛋白、TGF-β1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三者间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①TGF-β1和Smad7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F分别为5.71、7.31),而Smad4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F为14.92),P均<0.05。②随肿瘤分化程度增高,TGF-β1及Smad7蛋白表达呈降低趋势(F分别为11.2、12.8)、Smad4蛋白呈升高趋势(F为7.91),P均<0.05;Smad4蛋白表达与肿瘤直径呈负相关、Smad7蛋白表达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P均<0.05),TGF-β1表达与肿瘤直径无明显相关(P>0.05);Smad4蛋白表达在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转移者(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者Smad7蛋白及TGF-β1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③Smad4蛋白表达与TGF-β1呈负相关(r=-0.32),与Smad7蛋白呈正相关(r=0.39),P均<0.05。结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mad7、Smad4蛋白表达异常,且可能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参与肿瘤的侵袭、分化;检测两者(尤其是Smad4蛋白)可为临床分期、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胃上皮细胞经亚硝基化合物MNNG短时刺激后细胞形态、功能特性的变化

    作者:蔡洁;王梅

    目的 观察胃上皮细胞GES-1经亚硝基化合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短时间刺激后细胞所发生形态和功能特性的变化.方法 将MNNG刺激GES-1细胞0、4、8、12 h后,应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穿膜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N-cadherin.结果 GES-1细胞随着MNNG刺激时间延长,细胞边缘变得不清晰,细胞变细长、变大.GES-1细胞经MNNG刺激0、4、8、12 h时,其细胞克隆数分别为(82.00±1.16)、(89.67±3.28)、(81.33±1.76)、(85.67±1.45)个,各时点GES-1细胞克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穿膜细胞数分别为(83.00±2.89)、(149.00±5.20)、(265.70±6.06)、(491.00±8.74)个,刺激时间越长穿膜细胞数越多(P均<0.05);随着MNNG刺激时间延长,GES-1细胞E-cadherin表达逐渐降低而N-cadherin表达逐渐升高(P均<0.05).结论 以亚硝基化合物MNNG短时刺激能使胃上皮细胞的形态和迁移能力发生一定变化,并且促使胃上皮细胞发生EMT.

  • 宫颈鳞癌组织中 Cripto-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班振英;曾宪旭;张威;党秋红;张欢欢;杜艳敏

    目的:观察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 Cripto-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宫颈鳞癌组织、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24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ripto-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宫颈癌组织中Cripto-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上皮-间质转化标记物( 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宫颈鳞癌组织中Cripto-1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且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宫颈鳞癌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Cripto-1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宫颈鳞癌患者Cripto-1蛋白表达阳性与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1、0.328,P均<0.05),与E-钙黏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68,P<0.05)。结论 Cripto-1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上调Cripto-1蛋白表达调控上皮-间质转化以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

  • RNAi 介导 IGF-1R 基因沉默对非小细胞肺癌PC-9/ZD 细胞株 EMT 的影响

    作者:张曦;张为民;陈蓓

    目的:探讨RNA干扰( RNAi)介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IGF-1R)基因沉默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PC-9/ZD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IGF-1R基因的RNAi重组慢病毒,感染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s)获得性耐药细胞PC-9/ZD;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1R表达抑制效应及IGF-1R基因沉默后EMT相关分子的mRNA表达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变化。结果成功构建靶向IGF-1R基因的RNAi重组慢病毒,滴度为1×106 TU/μL,对PC-9/ZD细胞IGF-1R基因的mRNA抑制效率为71.4%。 IGF-1R基因沉默后,PC-9/ZD细胞形态呈现间质向上皮化转变,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升高(P<0.05),间质标志物Vimentin的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且侵袭转移能力减弱(P<0.05)。结论靶向IGF-1R基因沉默可逆转PC-9/ZD细胞EMT。

  • miR-21在大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作者:胡婷;陈梅香;闫雍容;钟雪云

    目的 探讨miR-21在大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大肠癌SW480细胞培养、传代,分为两组.观察组转染miR-21 mimics,对照组加入同浓度的miRNA mimics negative contro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miR-21的表达情况,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一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转染组miR-21的表达量、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和上皮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明显降低、神经钙黏蛋白(N-cad)和转录因子Slug的表达明显升高,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表达明显降低、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miR-21可促进人大肠癌细胞发生EMT发生细胞迁移和侵袭,其机制为下调PTEN蛋白表达、激活P13K/Akt,促进EMT.

  • 转染tbx2 siRNA对人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作者:房前;杜文亮;王军起;滕井卫;陈跃;肖永双

    目的 观察转染T-BOX转录因子2(tbx2)小干扰RNA(siRNA)对人非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和雄激素依懒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SiLentFectTM Lipid Reagent技术分别转染tbx2 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继续培养4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细胞中tbx2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活性(以OD450表示).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迁移细胞数.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两组细胞侵袭细胞数.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细胞EMT相关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及EMT相关上游转录因子Snail、Twist的表达.另取LNCaP细胞进行相同实验.结果 转染48 h后观察组、对照组PC3细胞中tbx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45±0.016、0.723±0.031,LNCaP细胞中tbx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15±0.006、0.692±0.010.观察组PC3、LNCaP细胞中tbx2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将转染后的两种前列腺癌细胞继续培养24、48、72 h后,PC3细胞对照组OD450值分别为0.487±0.026、0.868±0.031、1.387±0.107,观察组分别为0.315±0.022、0.550±0.027、0.765±0.046.LNCaP细胞对照组OD450值分别为0.388±0.032、0.722±0.032、1.187±0.135,观察组分别为0.251±0.021、0.450±0.037、0.625±0.066.相同时间点观察组PC3、LNCaP细胞OD450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PC3细胞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18.67±6.11)、(292.33±5.03)个;LNCaP细胞迁移细胞数分别为(85.67±4.31)、(192.33±8.07)个.观察组PC3、LNCaP细胞迁移数目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PC3细胞侵袭细胞数分别为(89.00±3.02)、(186.33±5.84)个;LNCaP细胞侵袭细胞数分别为(81.67±3.42)、(232.33±7.42)个.观察组PC3、LNCaP细胞迁移数目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PC3、LNCaP细胞E-adherin表达高于对照组(P均<0.05);N-cadherin、Vimentin、Fibronectin及Snail、Twist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转染tbx2 siRNA可以抑制细胞增殖,降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抑制细胞EMT过程.

  • 二甲双胍对宫颈癌Hela细胞Twist及E-cadherin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汤轶;孙晓红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处理后宫颈癌Hela细胞JAK/STAT3信号通路调节靶基因Twist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宫颈癌Hela细胞培养后分别经IL-6(IL-6组)、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组)及IL-6+二甲双胍(IL-6+二甲双胍组)处理48 h,未处理细胞作对照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细胞坏死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STAT3、Twist及E-cadherin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Twist、E-cadherin mRNA表达.结果 IL-6组Hela细胞向间质细胞表型转变,而IL-6+二甲双胍组Hela细胞未向间质细胞表型转变且细胞坏死.IL-6组、IL-6+二甲双胍组p-STAT3、Twist、E-cadherin蛋白表达及Twist、E-cadherin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二甲双胍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通过阻断JAK/STAT3信号通路降低宫颈癌Hela细胞Twist及E-cadherin的表达.

531 条记录 16/27 页 « 12...13141516171819...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