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贵阳市1377例中青年体检人群空腹血糖受损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罗钰;聂四平;冉利梅;刘帝

    目的 探讨贵阳市体检人群空腹血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1377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调查,其中男768名,女609名,年龄20~59岁.获取其空腹血糖、血脂(TG、TC、HDL-C和LDL-C)、血压、体质量指数(BMI)、一般情况和既往病史,并分析空腹血糖与相关生化和体格指标的关系.结果 本次调查中,空腹血糖异常共170例(12.34%),其中空腹血糖受损(IFG)检出105例(7.63%),血糖升高检出65例(4.72%).对各生化指标和体格指标与空腹血糖比较发现,除HDL-C外,空腹血糖、BMI、TG、TC和LDL-C均有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中,不同性别、年龄、BMI、血脂、血压均影响空腹血糖水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男性、超重和肥胖、高TG、高TC、HDL-C降低及血压异常为IFG的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关注空腹血糖受损相关因素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预防IFG和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 孕早期体质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么亮;肖永红;孙贺;李霞;张淑娟;高彦梅

    目的:探讨本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 )发病率与孕早期体质指数(BM I)的关系,为孕期GDM监测和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于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唐山市丰南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选取孕18周前孕妇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于孕24~28周行GDM 的筛检试验,统计GDM 发病率,分析孕早期BM I与GDM的关系。结果纳入有效研究对象1485例,其中76例孕妇被诊断为GDM ,GDM发病率为5.12%,低BMI组、高BMI组GDM发病率均高于正常BMI组(P<0.05或 P<0.01),高BMI组GDM 发病率高于低BMI组(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首诊体质量、首诊BMI、首诊腰围、首诊髋围、首诊股围与GDM 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用孕妇身高、首诊体质量、首诊腰围、年龄对BMI与GDM 的关系进行调整,结果显示孕早期BMI与GDM的关系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早期BMI与GDM发病率具有相关性,孕早期高BM I孕妇具有更高的GDM发病风险。

  • 某高校学生体质量指数与血压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国辉;葛福金;周彩艳;李达;徐芳

    [目的]了解某高校学生的血压与体质指数(BMI)的分布,探讨学生体质指数(BMI)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对1760例在校学生的身高、体重、血压的资料进行整理,将受检对象分为偏瘦、正常、超重及肥胖四组,分析比较BMI与血压的关系.[结果]一年级至五年级BMI值肥胖的学生人数比例为:1.84%、0.90%、0.00%、0.59%、0.60%;一年级至五年级血压偏高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为:4.97%、7.42%、11.40%、7.96%、6.95%;随着BMI增高血压有增高趋势,肥胖组>超重组>非超重组(P<0.01).[结论]所调查的昆明某高校1760名在校大学生,BMI与血压密切相关,随着BMI的增大血压呈增高趋势.BMI能有效反映体脂增加的百分含量,可用于衡量肥胖程度.

  • 云南农村居民糖尿病患病与体重指数和腰围的关系

    作者:游顶云;李青;张小飞;刘跃翠;杨洪祥;蔡乐

    目的 了解云南省农村35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现状及与体质指数和腰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云南省大姚县抽取2 479名≥35岁常住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大姚县农村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为6.1%,其中男性为7.1%,女性为5.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1),随收入的增加而降低(P<0.01).女性的低体重率和中心性肥胖率比男性高(P<0.05);低体重率和中心性肥胖率有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P<0.01);中心性肥胖率随收入的增加而降低(P<0.01).糖尿病患病的危险性均随腰围和BMI指数的增加而增加(P<0.01),肥胖者和中心性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体重人群的2.285倍和2.98倍.结论 应采取措施减少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发生,从而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

  • 体格测量对围绝经期糖尿病患病风险的预测

    作者:朱长艳;李秦莉;肖青;蔡莉;邓淑玲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人体测量参数对2型糖尿病( T2DM)患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体检中心参与体检并符合纳入标准的637例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T2DM患病筛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 WC )、臀围,计算体质指数( BMI )、腰臀比( WHR )和腰围身高比( WHtR );采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T2DM患病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有20.3%的调查对象患T2DM;随着BMI(χ2=9.64,P=0.008)、WC(χ2=8.99,P=0.010)、WHR(χ2=18.78,P<0.001)和WHtR(χ2=10.97,P<0.001)反映肥胖程度的增加,T2DM患病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年龄差异之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BMI≥28kg/m2( OR=2.61,95%CI:1.22~5.56)和WHR≥0.85(OR=2.35,95%CI:1.43~3.88)与T2DM的发生相关。 ROC测定结果显示,4项指标单独用于预测血糖异常状况的效果均不理想,WHR和WHtR相对较好,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和0.64,BMI差,为0.60。结论腹型肥胖指标WHR和WHtR对围绝经期女性T2DM的预测价值优于BMI和WC,其为该时期女性T2DM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了合适的参数。

  • 孕前不同BMI孕妇孕早期及孕晚期血脂水平的变化

    作者:蔡江美;夏亚娣;王国华

    目的 探讨孕前不同体质指数(BMI)孕妇妊娠不同时期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为有效避免孕妇妊娠期出现高血脂症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绍兴市中心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500例进行常规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孕前BMI分为正常组(BMI <25)、超重组(BMI≥25).对孕妇进行妊娠期随访调查,比较不同BMI孕妇妊娠早期、晚期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同时对两组孕妇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超重组较正常组孕妇文化程度低(x2=8.196,P<0.05)、年龄大(t=3.178,P<0.05)、孕前BMI高(t=20.855,P<0.05)、孕期体重增长少(t=4.2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组与正常组妊娠晚期血脂指标水平均高于妊娠早期,超重组孕妇妊娠早期血脂指标HDL-C含量低于正常组,甘油三酯、胆固醇、LDL-C含量高于正常组(t值分别为3.267、2.679、2.507、2.041,均P<0.05),同时超重组孕妇妊娠晚期血脂指标HDL-C、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正常组,甘油三酯含量高于正常组(t值分别为1.743、2.636、1.992、1.874;均P<0.05).结论 妊娠早期超重孕妇的血脂HDL-C水平低于BMI正常者,妊娠晚期超重孕妇甘油三酯含量高于BMI正常者,同时孕妇的文化程度低、年龄与患者出现高血脂有关.

  • 末次月经时间对孕期增重干预效果的影响初探

    作者:敬新苗;印德娇;王秀梅

    目的:研究现有营养干预手段下末次月经时间对孕妇孕期增重( GWG)和孕晚期血脂水平的影响,为改善孕期体重控制的营养干预手段提供依据。方法以在重庆市北碚区妇幼保健院营养门诊接受干预的27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末次月经时间所在月份分为4个季度组,通过问卷和膳食调查,制定孕期增重标准和食谱。比较各组体重增加值、符合美国医学研究院(IOM)孕期增重标准的体重控制率以及孕晚期血脂水平。结果根据IOM 2009年标准272名孕妇中117人(41.9%)体重控制良好,末次月经时间在不同季度的孕妇间孕期体重控制率和孕晚期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98,F值分别为1.073、1.314和0.170,均P>0.05),而第一季度组孕期增重高于其余3个季度(F=2.981,P=0.032,LSD均P<0.05),孕晚期血清TG和LDL-C增长幅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521和0.464,均P>0.05)。结论末次月经时间对孕期增重干预效果有影响,末次月经时间在第一季度的孕妇是孕期体重管理的重点人群。

  • 减肥重要的是瘦腰

    作者:骆文书

    减肥不仅仅是降低体重.因为腹部肥胖者比全身肥胖者更易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体脂含量是与肥胖相关的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体质指数(BMI)不能准确反映体脂分布情况,而腰围是更合适的衡量指标.腹部内脏脂肪含量与高血压有更强的关联,腰围正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指标.

  • 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宜早

    作者:印慨

    周小姐32岁,肥胖给她带来了诸多的麻烦:高血压、高血脂、双侧膝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在试过各种方法,诸如饮食控制、体育锻炼甚至服用减肥药、抽脂、拔火罐之后,效果却不明显,体重在稍减之后反弹.于是,周小姐来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希望通过微创手术治疗肥胖症.经检查评估,周小姐属于腹型肥胖,身高1.63m,体重120.4kg,体质指数45.3,腰围132cm,血压145/90mmHg,而血糖、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无明显异常,查脑垂体核磁共振、肾上腺CT等均未见明显异常.经评估,周小姐符合手术减重治疗2型糖尿病的条件.

  • 体质指数正常的儿童青少年中腰围对血压偏高的预测作用

    作者:孙嘉鸿;马传伟;梁亚军;席波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BMI)正常的儿童青少年中腰围(WC)对血压偏高的预测作用,为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1993-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横断面合并数据,选取BMI正常的7~17岁儿童青少年9 038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指标包括性别、年龄、WC、收缩压、舒张压和血压偏高患病率.校正性别和年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血压水平随WC水平增加的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压偏高患病率随WC水平增加的变化趋势以及患病风险.结果 随着WC水平的增加,BMI正常的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和血压偏高率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收缩压/舒张压:96.0/63.1 mmHg~102.4/68.0 mmHg;血压偏高率:6.9%~21.8%,P均<0.001),结果均独立于性别与年龄.以WC<P25组为参照组,随WC水平的增加(P25≤WC<P50,P50≤WC<P75,P75≤WC<P90和WC≥P90),血压偏高的患病风险分别为1.39,1.70,2.21和3.10(P均<0.01),结果独立于性别与年龄.结论 WC可作为预测BMI正常的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重要指标.BMI指标应与WC指标联合应用,从而更有效的预防儿童血压偏高风险.

  • 儿童户外活动及体质指数与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关系研究

    作者:秦振英;梁冠禹;胡幼芳;符艳蓉;杨梓;赵艳;秦锐

    目的 了解江苏省0~6岁儿童维生素D(VitD)营养状况,探讨户外活动时间及体质指数与VitD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12个地区0~6岁健康儿童5 289名,常规体检,测量体重、身长/高,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1)江苏省0~6岁儿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66.59±30.27) nmol/L,以25-(OH)D<75 nmol/L作为VitD缺乏和不足的标准[1],VitD缺乏和不足者3 471例(65.6%);2岁以上儿童VitD水平[(61.65±27.57) nom/L]明显低于2岁以下婴幼儿[(70.25±32.55) nom/L].2)在校正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后,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户外活动时间、BMI与VitD水平相关,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达4h以上者VitD水平佳,随BMI增加,VitD水平呈上升趋势(F=4.168,P<0.05);以BMI>P 97th为肥胖标准,本研究中肥胖儿童409例(7.73%),肥胖儿童血清VitD水平[(65.94±29.56) nmol/L]低于正常儿童[(66.65±30.34) n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4,P=0.650).结论 江苏省儿童VitD营养状况处于相对缺乏状态,2周岁以上儿童VitD水平显著低于2岁以下儿童;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有利于维持较好的VitD营养状况;在未达到肥胖标准时,儿童BMI与VitD水平呈正相关.

  • 室内环境对学龄前儿童超重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姚旭辉;任臻;王立鑫;张寅平

    目的 了解北京市部分地区学龄前儿童超重的检出率及室内环境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学龄前儿童超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于2011年3-5月采用问卷对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和丰台区部分幼儿园中3~6岁学龄前儿童的父母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身高、体重、性别以及室内环境等信息.根据判断超重程度的体质指数(BMI)以及调查问卷分析学龄前儿童超重的影响因素.结果 32.9%的儿童处于超重状态,其中女童有25.8%处于超重状态,男童有35.6%处于超重状态;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龄前儿童超重受某些室内环境因素影响,如地板为瓷砖、儿童房间有电脑、房间有大量塑料制品是学龄前儿童超重的影响因素;此外,性别同样对BMI指数有一定影响.结论 学龄前儿童超重检出率较高,超重的发生与性别和某些室内环境因素有关.

  • 母亲对学龄前儿童体重感知偏差与其喂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楚琳;宋道平;孔德辉;丁晔;李芳芳;朱大乔

    目的 初步分析母亲对学龄前儿童体重感知偏差对其喂养行为的影响,为今后干预家长采取科学、正确的喂养行为提供一个新途径.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两所幼儿园250名学龄前儿童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特征、母亲对子女感知体重水平和母亲的喂养行为.结果 53.54%的母亲能够准确感知子女的体重水平,且低估体重水平者(38.89%)远多于高估体重水平者(7.58%).在体重水平正常组中,正确评估子女体重水平的家长更可能担心其子女今后体重超重(t=3.793,P<0.001,β=0.435);在体重水平超重组中,低估子女体重水平的家长不太担心子女的体重问题,更可能采取逼迫进食而不是监督饮食的喂养方式(对子女超重的担心:t=2.823,P=0.008,β=0.681;监督饮食:t=2.142,P=0.039,β=0.539;逼迫进食:t=-2.006,P=0.052,β=-0.376).结论 母亲对学龄前儿童的体重水平的感知准确性较差,且有低估儿童体重水平的倾向.母亲对子女体重感知偏差可能会导致其采取不合理的喂养行为.

  • 胎龄别新生儿体质指数分析

    作者:宋培歌;潘迎;武明辉;安琳;庞汝彦

    目的 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胎龄别新生儿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百分位数修匀曲线.方法 对2009年11月1日-2011年1月21日期间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和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体重和身长的标准化测量,采用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法修匀其出生BMI百分位数,并进行不同地区研究间的比较.结果 获得顺义区胎龄别新生儿BMI修匀曲线,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随胎龄增长呈现升高-平缓-轻微降低的趋势,中国新生儿BMI正常范围低于巴西新生儿.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北京市顺义区胎龄别新生儿BMI百分位数修匀曲线,可以为新生儿出生体格发育评价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 超重幼儿血清瘦素水平与体质指数关系的研究

    作者:谢颖;骆彬;杜丽梅;李增宁

    [目的]研究超重肥胖幼儿瘦素(leptin,LP)水平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关系. [方法]采用卧式身高仪测量儿童身高,电子秤称量体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LP水平.采用t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秩转换的方差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统计数据. [结果]共检查238例(男121例,女117例)健康幼儿,正常组152例,超重组6l例,肥胖组25例;三组间血清L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血清LP水平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有正相关性(rs=0.718,P<0.05);三组间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男、女童BMI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随着BMI增加,血清LP水平呈上升趋势,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表明肥胖幼儿可能存在LP抵抗.

  • 出生体重与儿童体质指数、腰围身高比关系

    作者:韩效艳;万燕萍;张晓敏;徐仁应;陈之琦;汪佳璐;谈韬;蒋莹;蔡威

    [目的] 以儿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作为第一种肥胖(obesity-1)筛查指标,以腰围身高比(waist-to height ratio,WHtR)作为第二种肥胖(obesity-2)筛查指标,分析出生体重与两种肥胖相关性. [方法]选择上海市3所初中和3所小学3 960名7~1 8岁在校学生.遵循自愿原则,对所有合格入组学生(共3 687名)进行体格检查,并对学生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出生体重≥2 500g的儿童中,出生体重每增加1 000 g,其儿童期发生obesity-1的危险性增加1.3倍(OR=1.32,95%CI:1.1~1.59,P=0.003);发生obesity-2危险性增加1.22倍(OR=1.22,95%CI:1.0~1.47,P=0.041). [结论] 在出生体重≥2 500g的儿童中,出生体重增加,发生两种肥胖危险性均增加.

  • 青少年发育状况及塑料制品使用习惯现状的研究

    作者:陈瑶;沈理笑;黄红;吕莹波;李峰

    [目的]了解初中生体格发育水平、遗精/月经状况及塑料制品使用习惯;探讨体格发育对初中男生初遗/女生初潮年龄的影响;首次尝试了解塑料制品使用习惯对初中男生初遗/女生初潮年龄的影响. [方法]以体质指数(体重/身高2)作为评价体格发育的指标;逐一询问男生遗精、女生月经是否已发生,并记录初遗/初潮发生年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初中生塑料制品使用习惯并计算得分;分析不同体格发育水平初遗/初潮年龄间的差异;了解塑料制品使用习惯与初遗/初潮年龄的关系. [结果]本组调查学生中超重率和肥胖率远超过低体重率,且男生超重与肥胖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学生中普遍存在不合理的塑料制品使用习惯.不同体格发育水平男生初遗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体格发育水平女生初潮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塑料制品使用习惯得分与初遗/初潮年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控制体重对青少年青春期发育至关重要;塑料制品使用安全知识应得到普及;应有选择性地开展青春期性教育课程.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危险因素的评估

    作者:李俊义;徐华林;姜彦;李娜

    [目的]研究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中的危险性因素,并探讨肥胖、扁桃体肥大及腺样体肥大与儿童OSAHS的相关性. [方法]对182例儿童OSAHS患者及160例无OSAHS儿童进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扁桃体大小及腺样体大小进行评价.对全部儿童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以无OSAHS儿童作为对照组. [结果] 患有OSAHS儿童的体质指数、扁桃体肿大程度及腺样体肥大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并且两组患儿的OSA评分、呼吸暂停指数、低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童OSAHS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肥胖、扁桃体肥大以及腺样体肥大均是儿童OSAHS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从病因着手控制儿童OSAHS的发生.

  • 西安市城区中学生静态活动与超重肥胖现状

    作者:胡美琴;曾令霞;颜虹

    [目的]了解西安市城区中学生静态活动现状,并探讨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法调查西安市三城区三所完全中学737名学生,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采用"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结果"和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标准划分低体重、正常、超重、肥胖.在校日和周末每天的静态活动时间及睡眠时间由学生自己填写问卷获得,学生的出生日期、父母信息通过家长自填问卷采集.[结果]西安市中学生每天总静态活动时间为(5.7±2.7)h,睡眠时间为(8.4±0.9)h,而看电视、做作业时间分别为(2.1±1.5)h、(2.3±1.1)h.西安市中学生总超重肥胖率为12.6%(超重率8.8%,肥胖率3.8%).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并调整性别、年级、居住地、父母文化,发现看电枧时间每增加1 h,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增加37%(OR=1.37,95%CI为1.00~1.88).以BMI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控制混杂因素后发现看电视每增加1 h,中学生BMI将增加0.07 kg/m2.[结论]看电视可能与西安市青少年超重肥胖相关.

  • 同龄同性别腰围第85百分位值对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价值

    作者:万燕萍;徐仁应;方华;陆丽萍;张晓敏;蔡威

    [目的]了解在校学生(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检出率及腰围百分位值对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预测价值. [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6~14岁学生1 180名进行检查.所有学生采集人体测量指标(体重、身高、腰围、臀围)、体脂含量和肝脏超声. [结果] 1 180名在校学生NAFI,D发生率为2.1%(25/1 180).男生NAFLD检出率远高于女生.体质指数正常学生NAFLD检出率仅为0.6%(6/934),而超重和肥胖学生则分别为3%(4/137)和13.8%(15/109).6~9岁和10~14岁女性/男性儿童腰围P85分别为63/70 cm和72/72 cm.同龄同性别腰围P85值对NAFLD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0%和86.9%. [结论]上海地区6~14岁在校儿童NAFLD总检出率为2.1%.同龄同性别腰围P85值可作为儿童NAFLD的早期预测指标.

1277 条记录 58/64 页 « 12...55565758596061...636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