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口中有怪味中医来帮忙
口中的怪味是指口苦、口甜、口咸、口酸、口臭、口淡. 一、口苦多为肝胆有热所致.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候,治宜清泻肝胆郁热.方药选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5克,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当归、栀子各10克,生地黄、黄芩各12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苦、甜、咸、酸、臭、淡口味的中医解决方案
龙胆泻肝汤--对付口苦的方药口苦多为肝胆有热所致.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状,治宜清泻肝胆郁热.方药选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5克,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当归、栀子各10克,生地、黄芩各12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儿童善太息的诊疗经验
善太息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主要表现为儿童常自感胸闷气短,频繁叹气(长出气)以缓解胸闷,可见于多种疾病中.太息是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与叹气同义.正常人也会有间歇的深呼吸,若频频叹气,则为病理状态,称为"善太息".笔者辨证求因,将善太息分为肝胆郁热、心气不足、痰阻气机等证型进行施治.
-
浙贝母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浙贝母苦寒,入肺、心经,以清热化痰,开郁散结而功著,多用于风、燥、痰热咳嗽,以及瘰疬、瘿瘤、痈疡疮毒等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浙贝母为主组方,治疗肝胆郁热,痰浊内扰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每获良效.今举病案如下.
-
老年人便秘的中医辨证施护
据统计老年人便秘发生率为20%~30%[1], 而多数便秘者不经辨证,随意选择泻 药,不仅 长远效果不理想,而且带来不少副作用。我们通过对便秘实行辨证分型后施护,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便秘患者84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3例,年龄在60~89岁,且符合下列条件:①3日内 自发排便少于1次;②病程1年以上;③可得到随访观察3个月以上;④胃肠均无器质性改变 。其中辨证施护组42例,常规护理组42例。1.2 辨证分型标准[2]1.2.1 热秘:16例,老年体实者多见。素体阳亢或胃 热、肝胆郁热者、嗜酒、喜食辛辣食 物或热病之后的人。16例均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有的面红心烦,或有身热,或有口 干口臭,或有腹胀、腹痛。舌红苔黄燥,脉滑数。1.2.2 气秘:15例,以气滞为主。10例患者都有生气 ,情志不和、忧愁、思虑过度病史, 另外,老年人久坐少动、中风、瘫痪、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手术等均可使气机郁滞,大肠传导 失职,糟粕内停,不能下行所致便秘,常表现为大便干结或不干但排便无力,嗳气频作,脘 腹痞闷、胀痛,舌苔白腻、脉弦。1.2.3 虚秘:8例,分气虚、血虚和阴虚三种。 气虚秘指气虚、运化失职、大肠传导无力,粪便不一定干硬,虽有便但难以排出,伴气短 、乏力,一般指肺气虚、脾气虚发生的便秘。血虚便秘则表现大便秘结、劳倦,产后、病后 以及年老体虚气血两亏,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不寐、舌淡、脉沉细。血虚津液不能滋 润大肠而导致大便排出困难,以致秘结不通。阴虚便秘则表现大便干结、口干口渴、手足心 热、舌红少苔、脉细。
-
慢性胆囊炎的饮食疗法
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当以清利肝胆、疏肝行气、调理气机为治.中医辨证食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
龙胆泻肝丸治嗜眠症
嗜眠者多精神萎糜不振,记忆力极差,对学习、工作有严重影响,必须治疗。
根据内经肝有郁热则嗜卧多睡之旨,对患者投以清泻肝胆郁热的龙胆泻肝丸(或片),每能收到良效,用量为半至一丸或二至四片。晚睡前服。症重者可续服一、二日。药效可保持五天至半个月。症状复现时可如上法再服。 -
常见症状的辨治(十四)
失眠(二)六、痰热扰心证:痰是病理产物,与热邪互结即成痰热.又因热邪能郁而化火,故痰热积久可成痰火,因此本证也称为“痰化扰心”.痰由津液运行受阻,积聚而成,多与脾不健运有关;而火热之邪煎炼津液也能生痰,并且可直接形成痰热或痰火,故而有“痰为有形之火,火为无形之痰”之说.火热之邪可因感受外界寒邪入里化热所形成;可因嗜食辛辣肥甘所酿生;也可因情志不调,气郁过久所化生.就失眠的症状而言,辨证为痰热扰心者,主要因肝胆郁热与痰浊互结所形成.其临床表现的特点是:心烦不寐,口苦泛恶,胸闷嗳气,头重如裹,目眩眼花,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以上症状中,口苦、眩晕系肝胆郁热;头重、胸闷、恶心、嗳气等则是痰阻气机,胃气上逆.
-
养心安神汤治疗顽固性失眠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乐安定联合养心安神汤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75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口服舒乐安定,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养心安神汤,疗程为1个月,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间临床症状及舒乐安定用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舒乐安定联合养心安神汤治疗顽固性失眠有较好的效果.
-
大柴胡汤新用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组成。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用于治疗少阳、阳明合病。近代以该方化裁治疗胆囊炎、胰腺炎已屡有报道。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细菌性痢疾等胃肠疾病亦收到较好疗效。兹举例如下。1 胆汁返流性胃炎 王某,女,43岁,1998年5月6日初诊。患者因情志不遂于8个月前始感胃脘胀痛,纳食减少,口干口苦,经常吐出胆汁样的胃内容物,大便干结、2~3天1次。经服吗丁啉、雷尼替丁等治疗,病情未见改善。症见胃痛拒按,舌质尖边红,舌苔薄黄,脉弦滑。胃镜检查:胃粘膜黄染,幽门口有胆汁返流,胃粘膜组织学检查为浅表性胃炎。证属肝胆郁热,横逆犯胃。治宜疏肝利胆,通腑和胃,方选大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黄芩、枳实、制半夏、白芍、青皮、陈皮、黑山栀各10g,大黄、丹皮各6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5剂,症状明显好转,守方治疗1个月,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粘液色澄清,幽门口胆汁返流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
“肝胆郁热,脾胃虚寒”病机理论发微
关于“肝胆郁热,脾胃虚寒”病机理论,虽然我们可以从前贤所立诸方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如仲景半夏泻心汤、黄芩黄连干姜人参汤、黄连汤,以及后世黄连温胆汤,都是寒热并用、肝脾同治之例,但明确提出“肝胆郁热,脾胃虚寒”病机并且加以系统论述者甚少.近年来,笔者通过对中医学肝胆脾胃相关病症以及诸多慢性疑难杂病发病机因的探求,发现很多疾病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兼具“肝胆郁热,脾胃虚寒”之寒热交错并存的病理状况,期间或肝胆郁热较甚,或脾胃虚寒为重.
-
徐经世“肝胆郁热,脾胃虚寒”学术经验举要
徐经世,号筱甫,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顾问、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先生临症50余载,学验俱富,对肝胆脾胃诸多病症的论治颇具心得,并根据临床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肝胆郁热,脾胃虚寒”的学术思想,以此指导临床实践,每获良效.今对此做初步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
观舌苔知宝宝健康
舌头发红症状舌头发红指的是舌质比正常的淡红色较深,在中医主热证.鲜嫩而红为虚热,嫩红无苔为阴虚火旺,舌尖红为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郁热.临床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口苦、脘腹胀满、心烦不眠、小便短赤等症状.如果伴有颜面淡色白斑、巩膜出现兰色斑点,下唇或出现颗粒样大小白点,提示宝宝可能有蛔虫症.对策生地黄粥 取新鲜生地黄适量,洗净后切段,每次榨取生地黄汁约30毫升,或用地黄30克煎取药汁,粳米加水煮沸后加入地黄汁煮成稀粥,早晚空腹服用,连服5天.
-
柴芩升降散临床应用举隅
近年来,笔者喜用柴芩升降散加减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由肝胆郁热所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效如桴鼓.兹举数例,以飧读者.
-
曹玉山教授分证辨治失眠经验
曹玉山教授将失眠的病因分为虚实两端,认为失眠的病机与阴虚火旺、痰热扰心、肝胆郁热、瘀血阻滞有关,运用黄连阿胶汤、交泰丸、黄连温胆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血府逐瘀汤等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胆郁热型老年不寐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胆郁热型老年不寐的作用.方法:收集肝胆郁热型老年不寐患者60例,口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粉3 g/次,3次/d,7 d/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给药前后临床体征、舌脉的变化.结果: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显著改善肝胆热型老年不寐,总有效率达90%,同时能显著改善l临床症状与舌脉,临床疗效随疗程的延长而增强.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胆郁热型老年不寐疗效显著.
-
针刺治愈突发性耳鸣
患者魏××,女,62岁.就诊时间:2001年2月15日.主诉:双耳突发性耳鸣2天.两天前患者因发生家庭纠纷,突然出现双侧耳鸣,声响如潮水,鸣声不断,按之不减,以致夜不能寐,痛苦不堪.经五官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给予药物治疗(药名不详)无效,故来我科求治.诊时患者觉双侧耳鸣,鸣声较甚而不绝,伴口苦、烦躁,舌红苔黄,脉弦略数.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诊断:耳鸣.辨证:肝胆郁热.
-
张林主任医师治疗乙肝经验浅述
张林主任医师据其乙肝的证候,按中医的证因、病机和发病规律,以及辨证分型,根据乙肝初、中期,即肝气郁滞、肝郁脾虚、肝胆郁热之证型,以疏肝实脾解毒汤为主方,并辨证加减调治,严格将息调护,临床收到满意疗效.
-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治疗进展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胆汁反流入胃,削弱或破坏胃黏膜屏障功能,消化液作用于胃黏膜,产生炎症、糜烂、出血和上皮化生的病变。就近年来中医治疗BRG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BRG属中医“胃脘痛”、“痞证”等范畴。病因多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病位在胃、胆,与肝、脾密切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单兆伟认为以脾胃虚弱、运化不利为本,肝气郁滞、胆邪逆胃为标,病机概括为肝胃不和,气机升降失常[1]。周学文认为中气不足、升提无力是本病发病的内在因素,依据“邪在胆,逆在胃”(《灵枢?四时气篇》)、“肝胆之火逆入于胃”(《医宗金鉴》)的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认识认为其病机特点可概括为胆邪逆胃,胃络损伤[2]。姜树民认为本病乃毒热之邪(反流之胆汁),逆行于胃,灼伤胃之脉络而致;以脾胃虚弱为本,胃失和降、胆火上炎为标;病机概括为脾胃虚弱、胃失和降、胆火上炎[3]。朱西杰认为肝胆邪气逆乱则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原因,病机为胃失和降、胆气上逆、胆汁反流入胃。强调腑气不通,肝胆郁热犯逆脾胃,使脾胃升降失常,胆汁随胃气上逆,虽表现于胃,其实在于肝胆与肠腑之气不通[4]。刘启泉依“热客于胃,目赤欲呕,呕酸善饥”,“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其主要病机为浊毒内蕴、瘀血阻络,气滞、湿阻、浊聚、热郁、浊毒、络瘀、阴伤为发展规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