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与骨骼肌呼吸链电子漏的关系

    作者:夏舒萌;张德琛;吴小晶;于卫江;史辛波;陈立芳;郑戈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骨科常见的病征.它是指肢体在血液灌注停止或不良,即经历缺血、缺氧后,循环重新建立,血供恢复后给肢体组织带来的损伤.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既往大量研究多集中在活性氧代谢物导致该损伤.对线粒体呼吸链在该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报道很少,且局限于心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由于抗氰呼吸是非磷酸化的耗氧,呼吸链电子漏路径的耗氧对氰化物不敏感[1]故本实验通过对骨骼肌线粒体抗氰呼吸的测定,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线粒体呼吸链电子漏的相关性.

  • “8·12”天津滨海特大火灾后现场清理中对3例氰化物中毒患者救护组织与效果

    作者:韩慧娟

    目的 探讨“8·12”天津滨海特大火灾后现场清理时对中毒患者实施组织救治的效果.方法 对3例中毒患者采取现场救治、转运中的护理以及入院后的救治护理,并观察其救治效果.结果 3例患者经过积极救治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成立临时护理部组建现场救护组、质量管理组、后勤保障组等,提高了急救护理能力,为应急救护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氰化物 中毒 救治 护理
  • 1例氰化物中毒患儿长途转运救护

    作者:英义;顾迎东

    目的 分析本例氰化物中毒患儿抢救过程,主要在长途转运过程中的院外急救,为氰化物等剧毒化学品中毒抢救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此例患儿救治过程,按照院外急救流程做到用药、监护,抢救措施三个不间断.结果:在救护车上患儿即意识转清,并及时将患儿送达具备抢救能力医院.结论 对怀疑中毒患者,应立即按中毒抢救原则,尽快明确诊断,及时给予洗胃,应用解毒药等,尽早将患者转运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等处理措施,以提高剧毒化学品中毒患者的抢救水平,挽救生命.

  • 氰化物中毒的相关特征与救治

    作者:朱江;潘亮;金鑫;谢文利

    氰化物是含氰基类化学物质的总称,其广泛应用于金属冶炼提取、电镀、化工、制药和印刷等行业中,常见的氰化物包括氢氰酸、氰化钾和氰化钠等.由于氰化物属于剧毒物质,患者中毒后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加上应用广泛,容易获得,一旦成为恐怖分子的战争武器,将会对部队造成极大威胁[1],因此作为救援医学掌握氰化物中毒相关特征和防治措施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氰化物 中毒 救治
  • 早期干预对氰化物中毒所致脑损伤康复1例

    作者:张健;赵澎;王春祥;张进华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儿,女,2岁,因"误服氰化物后4 h",于2008年2月9日入当地医院抢救治疗,经洗胃、液体疗法等相应治疗后,遂即转入我院急救病房治疗.实验室检查:毒物分析报告示:蜡样状胶囊氰化物实验呈阳性,血液中检出极微量氢氰酸成份,未检出其他毒物成份.经相应诊治28 d,患儿病情好转,但四肢及头颈不自主运动,不能独站,无法独走,转入我院康复科就诊.

  • 亚甲蓝治疗慢性疼痛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作者:严兴福

    亚甲蓝是传统的氰化物解毒剂,也是一种氧化剂,同时对局部有止痛作用.近年来许多学者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疼痛,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 19例急性氯化氰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作者:董洪莲;林春;侯桂霞

    介绍了19例氯化氰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主要是尽早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地给氧;特效解毒药的治疗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护脏器功能,防止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

    关键词: 氰化物 中毒 护理
  • 烧烫伤的急救护理

    作者:龙立娥

    烧烫与烫伤重要的是急救是减轻和祛除伤处的热力及痛楚,同时要预防伤口受到细菌感染,也是创面愈合康复的关健时机。
      1现场急救:(1)无论是烧伤还是烫伤应迅速让伤员脱离致伤现场。(2)消除致伤源。①火焰烧伤的病人应迅速灭火,让病人平卧于地慢慢滚动躯体,或眺入附近的河池、水沟中灭火,或用棉被、毯子等压灭火焰,切忌呼喊,奔跑,赤手扑火。②磷及酒精烧伤:酒精是在空气中越烧越旺,磷的特点是在空气中自然,在皮肤上越烧越深,还可以经创面吸收,致肝肾功能损害及神经系统中毒,磷及磷的氰化物接触皮肤均易烧伤皮肤及粘膜。宜用清洁的湿布覆盖浸入水中冲洗,不宜将创面曝露在空气中,且忌油膏包扎。③各种酸碱的烧伤:应立即脱去衣服、手套、鞋袜,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尽快缩短化学剂接触皮肤的时间。④沥青烧及皮肤亦先用清水迅速冲洗冷却后,再用甘油或汽油洗去沥青。生石灰烧伤时,应在祛除生石灰颗粒后,再行冲洗,以防生石灰遇水产热,加深烧伤。

  • 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生理学特点(续二)

    作者:贾赤宇;邱亚兵;常春娟;常娜;郑淑娟;魏民

    二、吸入性损伤发生的火灾环境.2.氢氰酸.氢氰酸是氰化物的一种气体形态,多由含碳氮成分的物质燃烧所产生,例如木材、丝绸、棉花和纸,同时也有合成物质,如塑料制品和其他的高分子材料.这些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物质会快速地导致火灾现场受害者功能丧失,同时也是致命的.

  • NADH抗肝细胞氰化物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小平;张积仁;李鹏

    为分析NADH在保护正常肝细胞氰化物缺氧性损伤中的作用,在L02细胞组织培养基中加入3mmol/L KCN后立即加入0~600μg/ml的NADH,培养0.5、2、4h后检测细胞凋亡率和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另取L02细胞分3组进行实验,实验组Ⅰ为对照组,实验组Ⅱ、Ⅲ加3mmol/L KCN后分别加入不含和含有NADH(400μg/ml)的RPMI 1640培养2h,检测3组Bcl-XL,Bax,Bcl-2蛋白表达,并取样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显示,NADH对氰化细胞凋亡率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在浓度为400~600μg/ml时达平台,并且能够上调Bcl-2及Bcl-XL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电镜观察可见损伤后细胞呈凋亡和坏死改变.提示NADH具有明显抗肝细胞氰化物损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cl-2、Bcl-XL蛋白表达的上调及和Bax蛋白表达的下调有关.

  • 高原缺氧环境化学毒剂伤的伤情特点

    作者:董兆君

    有毒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若发生泄漏,可能引发化学事故甚至酿成化学灾害.部分剧毒化学物质如沙林、梭曼、氰氢酸等甚至被外军、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用作战争或者恐怖袭击的武器,可造成大批人员伤亡从而达到削弱对方有生力量或威胁社会安全的目的.因此,化学毒剂伤的防治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1].

  • 美国氰化物中毒救治药物研发项目及其进展

    作者:邹仲敏;程晋;叶枫;但国蓉;蔡颖;王健;董兆君

    美国政府和军队近年设立了多项氰化物相关的项目,旨在发生突发性化学事件和恐怖袭击时提供灵敏、快速的检测手段和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漫射分光技术无创,可定量测定有关生理终点指标和治疗反应,一种可野外使用的快速检测血氰化物水平的检测仪正处于立项研究阶段.正在研制的氰化物中毒救治药物主要有钴啉醇酰胺、3-巯基丙酮酸前体及两者的联合用药,较传统抗氰药高效,且可方便地经口服、肌注而达到治疗效果.

  • 高原化学毒剂伤的伤情特点和机制研究

    作者:董兆君;邹仲敏;蔡颖

    系统回顾了高原化学毒剂伤伤情特点和发生机制研究进展.高原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低压缺氧.在既往的20年内,国内外建立了一系列模拟高原缺氧的实验技术和模型.利用这些技术进行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原缺氧复合化学中毒时,缺氧和中毒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使病理生理反应、毒物代谢过程、中毒表现及药物效应等发生变化,常规的救治方案是否合适,值得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 经动脉途径低浓度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栓塞治疗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

    作者:谭华桥;李明华;方淳;王武;程英升;杜倬缨;王珏

    目的 探讨经动脉途径低浓度(14%~25%)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栓塞治疗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DCCFs)的可行性.方法 8例DCCFs患者均经动脉入路,使用微导管嵌顿技术注入低浓度NBCA行栓塞治疗.其中5例为经静脉入路栓塞失败者,3例为不可行静脉入路栓塞治疗者.结果 5例患者术后即刻血管造影DCCFs完全消失;随访6~12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管造影未发现DCCFs复发.3例患者术后即刻血管造影DCCFs残留,但血液分流量减少;随访3个月,血管造影血液分流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改善2例,血液分流和临床症状均消失1例.1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眼部症状恶化、第Ⅵ脑神经麻痹,经治疗后3 d症状消失.结论 经动脉采用微导管嵌顿技术低浓度NBCA栓塞DCCF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经静脉入路栓塞失败或不能经静脉入路治疗的患者,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 乱花时节

    作者:赵安琪

    "吾之美食,汝之鸩毒."世问万物之好坏,从来就没有绝对之说."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春天,在有人品味桃李芬芳之时,也正有人为花粉、柳絮引发的过敏症状而烦恼.过敏一词,妇孺皆知,但其机理究竟如何?发生过敏反应后皮肤的症状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如前文所举例的花粉、柳絮,这些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并非一些公认的毒性物质,也就是说,过敏反应机理与毒药的"毒理"有着明显的区别:毒药进入人体后,会引发机体组织正常生理活动的改变,进而产生损伤,这种 "毒理"对某些物种具有共性,比如说对人类而言,氰化物是公认的毒药.而过敏反应则以"个体性"为突出特征(不同人对不同种花粉过敏就是一个例子).

  • 化学威胁的医学对抗:抗毒药物研究现状和进展

    作者:周文霞;刘港;张永祥

    化学战和化学恐怖是当今人类生存、国家安全所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以特异性抗毒药物为核心的有效医学对抗措施是应对各种化学威胁的关键。近10余年来,世界范围内地区冲突和恐怖活动中化学攻击事件的不断发生,再加上有意或无意的化学事故带来的现实或潜在化学威胁,使得各国重新加强了对抗毒药物及其相关研究的重视和投入,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首先以美国“化学威胁对抗措施(Counter?ACT)”研究计划为例,介绍近年化学威胁医学对抗措施研究的主要动向,进而以几种代表性化学毒剂(毒物)损伤防治药物研究为例,介绍近来抗毒药物研究的现状和主要进展。

  • 注射用硝普钠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使用时间延长至26小时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小明;黄敏;谢培德

    目的 为注射用硝普钠与氯化钠注射液临床合理配伍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3组高血压危象患者,分别静脉滴注配制4h内(A组,n=28)、12~14 h内(B组,n=29)、24~26 h内(C组,n=33)注射用硝普钠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液,检测各组患者血液中氰酸盐含量,并同时进行血气分析,记录硝普钠的用量;对配伍后26 h硝普钠配伍液的降解度和氰化物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按常规配制,使用注射用硝普钠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液26 h内是安全有效的.结论 临床上延长注射用硝普钠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液使用时间至26 h是可行的.

  • 一起尾矿坝泄露对下游居民饮用水影响的调查

    作者:谢朴智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水中氰化物水平,分析平房金矿尾矿坝泄露后,废水流经途中居民生活饮用水情况,提示防治废水污染生活饮用水重要性.方法:在尾矿坝废水流域,以废水污染区域附近居民原有深、浅层水井作为采样点,3~7月每月对各采样点做氰化物检测,3月、7月做全分析,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平房金矿尾矿坝泄露后,对沿途居民生活饮用水危害甚微,6个采样点氰化物的动态观察无明显变化,检出数据远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由于存入平房金矿尾矿坝内的废水废渣未经无害化处理,故市环保局提供的平房金矿尾矿坝泄露时库水氰化物含量数据(257.6 mg/L,标准值:≤1.5 mg/L),超出<含氰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12502-90近172倍,但检测的沿途居民生活饮用水中氰化物含量居于平稳.结论:调查结果分析,此次尾矿坝泄露,对居民生活饮用水未造成污染.

  • 急性氰化物中毒一例救治成功体会

    作者:周连军;李永平

    目的:对一例氰化物中毒患者诊断抢救情况进行分析,对此类中毒的有效救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一例急性氰化物中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氰化物中毒应及时抢救,早期采取有力生命支持,合理应用解毒药,可挽救患者生命。

    关键词: 氰化物 中毒 急救
  • 经动脉途径以低浓度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左权;邓东风;顾斌贤;韩洪杰;潘庆刚;海舰;王飞

    目的探讨经动脉途径以低浓度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低浓度(10%~20%)氰基丙烯正丁酯(NBCA)经供血动脉对18例不同部位硬膜动静脉瘘患者进行栓塞治疗.18例患者中海绵窦区硬膜动静脉瘘12例,顶部硬膜动静脉瘘6例.该技术的关键操作方法是将低浓度NBCA注入静脉端使之闭塞并反流入其他供血动脉.结果18例患者中17例在栓塞后达到解剖治愈,术后临床症状消失.另1例通过海绵窦区硬膜动静脉瘘栓塞后一度症状好转,2 d后症状加重,复查造影发现静脉未完全闭塞,回流静脉发生改变,经压颈10 d后症状明显好转.结论经动脉途径以低浓度NBCA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对于有些病例是较好的选择,其特点是低廉、快捷,疗效满意.

206 条记录 2/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