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顽固性皮肤病3例

    作者:郭雪枫;徐俊涛

    目的:观察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皮肤病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总结历代医家对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理论研究,结合临床辨证,观察符合胆热脾寒证型皮肤病患者运用该方治疗的疗效,并对本方的临床辨证要点和加减化裁变化进行总结.结果:皮肤病患者辨证属太阴虚寒又有上热证,症见口干、口苦、便溏等症状时,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内科疾病,还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皮肤病,如银屑病、皮炎、湿疹、荨麻疹、黄褐斑等,只要辨证准确,随证加减治之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 从《脾胃论》探析李东垣治疗内伤头痛经验

    作者:代永佳;王恒和

    目的:探讨《脾胃论》内伤头痛的证治规律,为临床治疗头痛提供新思路.方法:对《脾胃论》有关内伤头痛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梳理内伤头痛辨证论治理论,总结其对内伤头痛规律性认识.结果:《脾胃论》将内伤头痛的病机分为脾气下陷、阴火上冲,热伤元气、寒热错杂,中虚湿伏、抑遏清阳,风痰上扰四种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结论:这种规律性的认识,为临床头痛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 湿病证治规律初探

    作者:徐重明;汪自源;白迎堂

    湿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正常情况下,湿作为六气之一,与燥相对,但在异常情况下,湿则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现就湿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作一肤浅探讨,以期弘扬岐黄之道.

  • 桂枝茯苓丸证治规律探寻

    作者:周明;张丽艳

    目的:研究《金匮要略》中桂枝茯苓丸证治规律.方法:从回顾性研究角度,以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为平台,搜集2017年5月以前发表在国内中医药期刊上有关于桂枝茯苓丸的临床病案566例,进行归纳、分析、统计.结果:桂枝茯苓丸在发病规律、病程、症状及体征、舌象、脉象、用药规律、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疾病分布方面均有规律可循.结论:研究桂枝茯苓丸的证治规律,可以进一步拓宽运用该方的临床思路.

  • 《伤寒论》痞满证治规律研究与应用

    作者:章浩军;刘启华

    目的:探讨《伤寒论》对痞满的证治规律.方法:对《伤寒论》有关痞满的条文进行归纳分析,梳理六经病中痞满辨证论治理论,并以六经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对痞满规律性的认识.结果:痞满一病临床可简要分为太阳病寒热痞、阳明病热结腹满和太阴病脏寒腹满三证,分别运用半夏泻心汤、调胃承气汤及理中汤加减治疗,并配合相应的外治法,疗效较好.结论:从《伤寒论》中寻找痞满的证治规律,然后由博返约,将痞满分为三证进行治疗,此法或可为临床提供有益的辨治思路.

  • 宫内节育器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

    作者:邓高丕;王婉曦;袁烁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中医辨证、治法、方药的规律.方法:选择1997年1月-2007年6月生物医学期刊发表的有关IUD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中医辨证、治法、常用药物进行归纳,并用EXCEL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经统计,常见中医证型共得文献46例,收纳病例3 750例.其中瘀热型29.81%;血瘀型26.96%;瘀热夹虚型14.13%;气虚血瘀型7.44%;气虚型5.47%;其他16.19%.常用治法共得病例3 750例.其中化瘀清热法29.8l%;活血化瘀法26.96%;益气化瘀清热法14.13%;益气化瘀法7.44%;益气养血法5.47%;其他治法16.19%.各证型的高频药物中,癖热证共出现药物计47种,累积频次11 075次:血瘀证共出现药物计40种,累积频次8 994次;瘀热夹虚证共出现药物计41种,累积频次4 998次.结论:①IUD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常见中医证型为瘀热证、血瘀证、瘀热夹虚证、气虚血瘀证、气虚证.②常用治法为活血清热法、活血化瘀法、益气化瘀清热法、益气化瘀法、益气养血法.③各证型均有其常用药物.

  • 属肝系病证月经病论治规律研究

    作者:周毅萍

    运用藏象辨证论治原理,结合医案数据库和数据统计手段,对<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中肝系相关的月经病医案分析研究,总结两部医案中属肝系痛证的月经病证治规律.研究表明,属肝系病证的月经病以月经周期紊乱为特点;伴随症中肝系症状多见目部、耳部、胁部症状;发热、头痛、谵语为有重要诊断意义的症状;常用药物为:丹皮、柴胡、当归、栀予、人参.

  • 调理中气法论治胃脘痛规律探讨

    作者:杨在纲;杨珂;王亨飞;秦忠

    胃脘痛病位在胃脘,多缘中气变动,故对其调治当首重中气,以扶偏救逆、通调气机为主,同时兼顾其他脏腑.其法包括:益气温阳调中法、养阴益胃调中法、辛开苦降调中法、运脾导滞调中法、祛痰理气调中法、健脾除湿调中法、温胃散寒调中法、清热和胃调中法、疏肝和胃调中法、清肝泄热调中法、宣达肺气调中法、调和气血以助中气法等.

  • 《伤寒论》三阳病和三阴病的辨证论治规律

    作者:柴瑞震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用“六病”与“八纲”的辨证纲领和论治准则,明示了“六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一般三阳病正盛邪实,属表、属热、属实,以祛邪为主,多用汗、吐、下、消、清、泄法,兼以养阴生津;三阴病正虚邪恋,以扶正为主,多用温补回阳法,兼以散寒.在施治的原则中,彰显了扶正祛邪、表里先后、正治反治等证治规律.

  • 太阳变证诸虚证的证治规律

    作者:赵桂芝

    张仲景之<伤寒论>很好地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对太阳病变证(坏病)更是提出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在对太阳病变证中诸虚证治疗时,仲景谨察病情之轻重、标本之缓急、以及虚之所在,分而治之.或虽虚而症状轻微,可不药而愈;或细分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虽病机证候相同(或相似),但表现的症状不同,则治疗时方药亦不同;或虽有相同(或相似)症状,但病机证候不同,故治亦不同.

  • 老年失眠症中医证治规律浅探

    作者:孙易娜;章程鹏

    对老年失眠证应首辨阴阳,治疗重在调和营卫.次辨虚实,虚者多从肾、心、脾论治.在肾者多为阴虚,阳虚较少;在心者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皆有,而以阴虚,血虚为多;在脾者为心脾两虚或脾肾两虚.对其治疗应扶正达邪,而以扶正为主.扶正以补心肾两脏之阴为主,若因病程日久而致脏腑虚寒者,亦可温补心肾之阳.因老年人具有体质多虚的特点,故应多用养心安神类药,少用重镇安神之品.

  • 《医学正旨择要》咳嗽证治规律浅析

    作者:杨胜林;马凤丽;聂坚;秦琼;乔磊;张建英;张明

    目的:探讨《医学正旨择要》中咳嗽的证治规律.方法:将《医学正旨择要》中所论述的咳嗽证治等内容逐句分解为586条,依据其各自所论的病因、病机、病位、诊断、治疗等不同,以八纲、脏腑等为据,逐条进行归类分析.结果:经计数统计,《医学正旨择要》论及咳嗽病因病性,属于热者有59条,属于寒者有59条,属于虚者48条,属于实者10条,因于水湿痰饮者共有119条(水25条,湿36条,痰45条,饮13条),因于燥者14条,病位在肺者共140条,在脾者35条,在肾者34条,在肝者13条,在胃者8条;论及治疗该病的方剂113首,其中只出现过一次的方剂有70首,出现过两次的方剂有25首,平均出现频次1.8次,出现次数多的方剂是小青龙汤(11次)和小柴胡汤(11次),出现频次较多的方剂还有二陈汤(9次)、真武汤(6次).结论:《医学正旨择要》认为咳嗽主要分为风寒外袭、风热侵袭、痰湿困阻、燥邪侵袭、肺脾气虚、肺肾阴虚六种证型.诊治咳嗽,在病位上除肺脏外,强调脾肾两脏的重要性;在病因上,强调咳嗽与痰湿关系为密切.

  • 《伤寒论》中四肢骨节疼痛的证治规律研究

    作者:唐瑛

    四肢骨节疼痛在<伤寒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诸篇都可以见到,但以太阳和少阴篇多见,共涉及原文十三条次,汤方六个.一般来说,时间短,疼痛范围广,疼痛程度较轻,并兼有外感症状为太阳伤寒证;疼痛局限于骨节,疼痛较剧烈,兼有少阳证,为太阳少阳合病;四肢疼痛明显,兼有太阴寒湿证,为太阴中风证;疼痛时间较长,病情缠绵,疼痛剧烈,可为肌肉,可为骨节,结合当地气候是否湿邪为患,首先考虑风湿;本为少阴体质,疼痛反复发作,四肢沉重疼痛,兼有水肿,多为肾阳虚衰,水饮内停证;而疼痛剧烈,伴有冷痛,多为肾阳虚,阴寒内盛证.

  • 《伤寒论》暑病证治规律研究

    作者:章浩军;范文东;罗秀清

    通过对《伤寒论》有关暑病之条文系统温习,从暑病之发病机理、脉证分类、治法方药诸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以期探寻暑病证治之规律,完善仲景外感六淫致病观理论体系,并以之指导临床.

  • 辩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作者:张宏亮;李素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缺乏确实有效的药物.笔者自1990年以来,通过对此类患者的临床观察治疗,初步掌握其证治规律,并在辩证分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检查结果,将辩证与辩病相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基于现代医案的黄连阿胶汤证治规律研究

    作者:刘雪瑞;陈明

    目的:探讨黄连阿胶汤在现代临床中的方证特点和运用规律,为古方今用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以“黄连阿胶汤”为主题词,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三大数据库,年限为建库至2017年7月.对符合要求的文献用Excel建立数据表,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22篇文献,共130例病案.经统计发现,临床应用中,常见中医病名:不寐、口疮、崩漏;西医病名:失眠症、复发性口腔溃疡、功能性子宫出血.基本病机为肾阴亏虚,心火亢胜.临床多在原方基础上加味,多加味生地黄、酸枣仁、牡蛎3味药物.结论:当代医家应用黄连阿胶汤的基本指征是失眠、烦躁、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 古代脓毒性休克证治规律研究

    作者:林海骏;周仙仕;唐光华

    目的:探讨古代医家治疗脓毒性休克的证治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数据库内文献为主线,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以古代主要医家医案医论为研究对象,系统搜集整理古代医家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总结.结果:终收集到医案289诊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病因前3位分别是湿热、温热、风热;症状、舌象、脉象前3位分别是发热、烦躁、口渴,腻苔、绛舌、黄苔,数脉、滑脉、弦脉;单味中药、药物分类及常用药对前3位分别为连翘、生地黄、栀子,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栀子、淡豆豉”“石斛、连翘”“连翘、栀子”.结论:脓毒性休克多属于温病范畴,除热邪、毒邪之外,湿邪、风邪是本病致病不可忽视的因素.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祛邪化痰为主,并在攻逐邪气的同时,不忘益气养阴,扶正固本.

  • 基于《伤寒杂病论》结胸证探析胸痹证治规律

    作者:刘爱红;林飞;于冬冬

    《伤寒杂病论》以脉统证,病、脉、证为一体并治贯穿于六经病辨证之中以阐释病因病位病势,指导诊断与治疗.在《伤寒论》结胸病篇中,以六经辨证为主干,以病为主线,以脉论证,病证相合三者相辅辨析结胸病证的病因病机,辨别病位病势.胸痹证病因病机则是痰饮为害,其发展是由太阳病变证为结胸变证,进一步发展则为胸痹,而胸痹涵盖心、肺、气管、食管等胸部脏器,通阳泻浊的治疗原则应用于心系和肺系疾病的临床诊疗之中,应用小陷胸汤、瓜蒌薤白汤类方,并重用瓜蒌、半夏、薤白以通阳散结,宽胸豁痰,体现出《伤寒杂病论》“有是证用是方”的用药原则.

  • 不寐证治规律新探

    作者:潘立文;杨先振;张明;韩朝智

    不寐病位在心,病因多端,病机主要为心神不宁,阳不入阴.其治疗大法应以调整寒热虚实为主,以宁心安神,调和营卫为宗.具体可用清心泻火法、清肝泻火法、疏肝理气法、益气温胆法、清热化痰法、滋补肝肾法、温补心肾法、温化寒饮法、交通心肾法、健脾生血法.此外,还应注重综合治疗,结合中医情志疗法,或采用针灸推拿按摩等治法,才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心病证治规律及配伍用药

    作者:苗小玲

    心系病证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脑,常用心病证治法主要有补益心气法、温补心阳法、补益心血法、滋补心阴法、滋补阴阳法、活血通脉法、通阳宽胸法、化痰安神法、镇心安神法、养心安神法、活血安神法、清心安神法、开窍醒神法、益心固脱法、清心除烦法、清心凉血法.临证常配伍利水药、行气药、健脾消食药、平肝熄风药,常常能事半功倍,收效显著.

170 条记录 6/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