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核病人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谱的变异,使医院感染成为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了解结核病人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使医院感染率控制在低水平,现对我院1999年3月至2001年3月发生医院感染的结核病人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
腹腔镜器械清洗与保养
腹腔镜手术以创伤轻、切口小、愈合美观、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发生,使腹腔镜手术器械能更好地用于临床手术中,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器械清洗、保养方面有效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
手术室全麻气管插管消毒管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全麻气管插管的消毒管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年至2002年1236例全麻气管插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全麻气管插管消毒措施改进前后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各抽查60根麻醉机螺纹管作生物学监测.结果:全麻气管插管消毒措施改进后,生物学监测麻醉机螺纹管内无细菌生长.结论:全麻气管插管实现整体消毒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重要措施.
-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院内感染通常指病人及医务人员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亦称医院感染.据报道,世界各国医院感染率为3%~12%,美国约5%,日本约5.8%,比利时为10.3%.我国医院感染率尚无准确数据,仅就监测网上各医院以自我监测未经抽样复核的材料初步推断为9.7%[1].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增加费用,也给国家有限的卫生资源带来巨大的浪费,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压力.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治疗操作的增多,以及疾病谱的变化,降低院内感染已成为当今研究的新课题.而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往往把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放在病人身上,而忽视了自身可能的感染.医院的职责使医务人员处于社会中的传染病和医院感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必须引起重视.
-
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治理效果分析
目的:规范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眼科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51 110例接受Ⅰ类切口手术眼科住院患者进行目标监测,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医院感染发病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2011年1月-2013年10月共51 110例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2011年的63.90%下降至2012年的25.93%,2013年1-10月份下降到17.8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1年61.86%下降至2012年25.86%,2013年1-10月份进一步下降到19.41%;在降低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同时,3年间手术部位感染率、医院感染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及未用药Ⅰ类切口手术病例院内感染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多项科学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显著降低了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同时不会增加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
-
唐山市各级医院消毒工作质量监测
为搞好医院消毒工作,预防医院感染,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率,我们于2000~2001年对唐山市辖区内各级医疗单位的消毒隔离工作进行了系统的监测.
-
医院水龙头、肥皂及肥皂盒污染调查
控制好医务人员手的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率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手卫生监测中发现,尽管按要求洗手,但监测结果细菌总数仍有超标,有时还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查清原因,对医院重点部位水龙头、肥皂及肥皂盒进行了细菌污染调查.
-
两种方法对室内空气消毒的效果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外科医疗效果.手术室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与医院感染率有一定关系.我院手术室空气消毒,先后使用了甲醛、乳酸薰蒸,紫外线灯消毒,三氧空气杀菌机等,消毒效果均不理想.后改用循环风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并将其与三氧消毒杀菌机对空气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结果如下.
-
基层医院儿科综合病房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我院为基层医院,儿科综合病房有床位29张.其中,抢救室2张,早产儿室3张,母婴室3张,普通病室21张.1998年,住院儿1886人.其中,传染病占1.54%(29/1886),新生儿占7.69%(145/1886).全年医院感染率较低,为3.29%(62/1886).
-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消毒管理
医院感染不仅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而且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1983年以来,我国卫生部发布了十余项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性文件和标准,对于规范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和促进其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医院感染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下面就天津市医院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及消毒管理经验报告如下.
-
院内感染监测浅析
住院病人院内感染常有发生,已引起了普遍关注.为减少医院感染率,我们对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出院的4087例病例进行了院内感染的监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2889例普通外科住院病例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为了有效控制普通外科的医院感染率,为制定管理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的病例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
芩贝益肺免煎颗粒治疗急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2例
急诊接收的患者多存在相对较重的基础疾病或突发的重度创伤,患者的免疫防御机制会受到损伤,加之重症监护(ICU)病房的环境相对特殊(生命支持更加严格、医院感染率和细菌耐药率较高),使该类患者在救治期间极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本文选取92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急诊ICU患者,观察了应用芩贝益肺免煎颗粒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和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全面护理干预对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率的效果
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其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的效果。方法此次我院所收治的68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4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 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和 Fugl-Meyer与对照组相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使得患者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减少,同时能加速患者康复的进程,进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六味地黄丸预防医院病房感染疗效观察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人的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但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器官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和功能减退,有研究证实老年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较其他年龄组的病人大.为加强对老年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率的控制,笔者应用六味地黄丸给病人常规服用,对预防控制老年人住院医院感染率取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
预防外科昏迷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与管理
目的 探讨预防外科昏迷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与管理方法,旨在降低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率.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入住的昏迷患者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主要护理与管理措施有加强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细节护理预防肺部感染、重视患者各种管道管理、做好口腔护理按照标准预防等.结果 及时的护理与管理方法,降低了昏迷患者医院感染率,提高了临床治愈率,促进了患者康复进程.结论 针对昏迷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原因,实施有效合理的护理与管理,能减少和避免昏迷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机率.
-
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ICU因其特殊的环境、收治患者的特殊性和经常采用的侵入性诊疗操作,而造成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一般病房高.医院感染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是导致危重患者终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ICU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十分重要.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起着关键作用.某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2007年ICU目标性监测结果显示,医院感染率为8.9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尿路感染.在此过程中,针对入住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有利于指导今后的工作,为此笔者进行了相关调查分析,希望有助于临床实践。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率调查与护理管理措施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率进行调查,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2466例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为调查对象,采取目标监测法对所有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2466例新生儿共发生医院感染252例,发生率10.22%.其中呼吸道感染高,上呼吸道感染率44.44%,下呼吸道感染率31.75%;其次为皮肤感染占12.30%;≤1000g新生儿感染率为11.35%;≤28周新生儿感染率为21.32%;>14天新生儿感染率为33.83%.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新生儿体重、胎龄、住院天数等联系密切.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护理部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消毒、隔离、灭菌、无菌技术是切断微生物的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手段,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关系到我院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运用现代护理管理手段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重要途径[1].我院护理部自1994年以来,配合医院感染科进行如下工作,促进了医院感染率由6.8%下降至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