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隔年加强免疫效果观察
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LA-1株)是目前国内用来控制甲肝的主要种类,一剂接种后的抗体阳转率在80%左右.诱导产生的抗体滴度较低,免疫后第3-10周仅有1:8-32,可维持3年.本文报道加强免疫一剂后抗体阳转率、滴度及可能维持的时间.
-
基因工程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基础免疫5-11年后抗体阴性儿童加强免疫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浙江省儿童基因工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5~11年抗体阴性者不同乙肝疫苗、不同针次加强免疫效果.方法 2009年9月在浙江省台州市、丽水市、衢州市选择1周岁内完成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5岁以上儿童4407例,采集静脉血,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选择免前三项指标全阴者2164例,按0、1、6完成3针乙肝疫苗接种.第1、3针乙肝疫苗接种后间隔1个月采血,免后检测抗-HBs.结果 通过对接种第1、3剂次乙肝疫苗后1个月检测抗-HBs,其抗体阳转率大于95%以上,不同疫苗接种3剂次与接种1剂次免疫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实施以来,疫苗免疫效果良好,但抗-HBs阳性率存在随时间推移逐步下降的趋势,建议对5岁以上免疫儿童实施加强免疫会有较好的效果.
-
不同剂次重组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汉逊酵母)加强免疫效果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剂次重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汉逊酵母)(HepB-HPY)加强免疫效果.方法 选择出生时完成乙肝疫苗(HepB)基础免疫的>5岁儿童1981例,采集血清,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对仅抗-HBs阳性者接种1剂次、抗-HBs阴性者接种3剂次10μgHepB-HPY,免后1月采血检测抗-HBs.结果 加强免疫前、加强免疫1剂次和3剂次HepB-HPY后抗-HBs阳性率分别为38.62%、95.66%和99.75%,三者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3.794 ~1736.113,均P<0.05).抗-HBs阴性者加强免疫1剂次和3剂次后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2.93%和9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582,P<0.05);加强免疫1剂次、3剂次HepB-HPY后抗-HBs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783.23 mIU/ml和2463.97 mIU/ml,抗体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4.201,P<0.05).与免前抗体浓度水平<1 mIU/ml的儿童相比,抗-HBs滴度在1~10 mIU/ml的儿童加强免疫1剂后抗体阳转率和GMC都要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结论 采用10 μg HepB-HPY对5~8岁抗-HBs阴性儿童加强免疫1剂次、对9岁以上抗-HBs阴性儿童加强免疫3剂次,免疫效果良好.
关键词: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 加强免疫 效果 -
北京市大兴区2007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麻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疫苗可预防疾病,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开展,北京市人口的发病已降至较低水平,但是随着疫苗的使用和流动人口的增加北京市大兴区麻疹发病特征发生了改变.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免疫规划工作机制建设进展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年我国部分疫苗针对传染病出现局部暴发,特别是2011年新疆发生脊灰野病毒输入疫情,暴露出我国局部地区免疫规划工作出现滑坡趋势.为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工作,我部于2012年7月6日印发《关于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卫办发[2012]50号,以下简称《通知》),并于7月19日召开进一步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完善免疫规划工作机制作出了具体部署.为及时了解各地贯彻落实情况,我部于2012年9~11月组织专家组赴天津、黑龙江、安徽、湖北、广东、重庆、甘肃、新疆等8省(区、市)进行了调研,并向其他省(区、市)了解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做法和经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后,各省(区、市)通过召开疾控工作会、免疫规划专题会等多种形式及时传达会议精神,部署加强免疫规划工作机制建设.有23个省(区、市)印发文件或转发了《通知》,细化各项政策措施.其中,部分省(区、市)在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建立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
伊春市正常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监测
为了解伊春市健康人群的免疫水平,黑龙江省伊春市卫生防疫站对本市504名健康人群进行了百日咳抗体水平监测。 从检测结果看,2~4岁组达到保护水平的仅占34.59%,GMT为1∶91.84,这一组为刚完成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年龄组,其结果说明百日咳菌在百白破三连混合制剂中的免疫效果是较差的。6~8岁和12~14岁组的保护水平分别为23.60%和18.10%,GMT为1∶77.89和1∶72.16,说明随着年龄增长,保护率和抗体水平是下降趋势,成年人达到的保护水平仅为7.79%,GMT为1∶48.31,保护率和GMT在监测人群中低。 目前国内外公认凝集效价1∶320为保护水平的临界,从此次监测的结果看,全部完成基础和加强免疫的幼儿组达到此临界水平和仅占34.59%,伊春市1990、1991两年只发病13例,其中12例是接种过百白破三连疫苗者。由此可见百日咳凝集效价以1∶320作为临界保护水平是否定的太多值得商讨。且以我省近几年百日咳抗体水平监测看,人群抗体水平达到1∶320的人数呈下降趋势。而百日咳发病率也呈下降趋势,这也说明1∶320的临界保护水平是一个值得商确的临界值。(唐云龙张树芹)
-
2010-2012年嘉兴市加强免疫接种数据分析
目的:通过对2010-2012年嘉兴市常规免疫年报中加强免疫接种数据的分析,明确加强免疫的薄弱针次,分析查找薄弱环节和原因,提出对策措施,提升免疫规划工作整体水平.方法:利用嘉兴市常规免疫接种年报数据库,对其中的加强免疫接种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嘉兴市加强免疫接种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每年以百白破第4针为基准比较,发现4周岁的脊灰加强、6周岁的A+C流脑第2针和白破接种次数均明显减少,而且流动儿童比本地儿童下降更明显.结论:在做好基础免疫工作的同时,更要加强适龄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长效管理工作,重视加强免疫接种的全面开展.
-
邹城市7~15岁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为了解邹城市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小学生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免疫效果、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乙肝抗体阴性者不同方法加强免疫的效果,探索疫苗加强接种的时间和方法,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乙肝疫苗接种提供科学依据,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到邹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接种疫苗的7~15岁儿童进行咨询、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儿童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加强免疫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hepatitis A and hepatitis B combined vaccine,HepA and HepB)加强免疫效果,为加强免疫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周岁内完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 hepatitis B vaccine,HepB)基础免疫的5岁以上儿童1 387例,采集血清,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甲肝病毒抗体(抗-HAV),对儿童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一剂次,免后1月采血检测抗- HBs、抗-HAV.结果 加强免疫前、加强免疫一剂次甲乙肝联合疫苗后,抗- HBs阳性率分别为49.32%、93.58%,抗-HAV阳性率分别为63.52%、93.08%,加强免疫前后抗-HBs阳性率和抗-HAV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加强免疫一剂次甲乙肝联合疫苗后,抗-HBs阳转率、抗-HAV阳转率分别为87.34%、81.03%,且5~14岁儿童抗-HBs阳转率、抗-HAV阳转率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加强免疫一剂次甲乙肝联合疫苗后,抗-HBs、抗-HAV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326.97U/L、11.11U/L.结论 采用甲乙肝联合疫苗对小年龄儿童加强免疫一剂次免疫效果良好,对大年龄儿童建议增加加强免疫剂次.
关键词: 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 加强免疫 效果 -
水痘疫苗初免与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 观察水痘疫苗初免后免疫持久性及加强免疫后免疫效果,为水痘疫情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初免1~6年后的儿童300名进行抗体水平测定,并进行不同接种年限的比较;随机抽取约一半对象进行加强免疫,一年后与未进行加强免疫的对象进行抗体水平比较.阳性率比较用x2检验,平均浓度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α定为0.05.结果 初免后抗体阳性率为70%;随接种年限的延长,抗体水平逐渐降低(F=4.529,P=0.012);加免后阳性率明显增高,与初免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84,P=0.016;x2=7.760,P=0.005; x2=10.859,P=0.001).结论 水痘疫苗初免后儿童获得一定的免疫保护;疫苗保护效果随接种年限的延长逐渐减弱;二次免疫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减少或防止突破性病例发生.
-
5岁以上儿童5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加强免疫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不同剂次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酵母)[Hepatitis B vaccine made by recombinant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techniques in polymorpha Yeast,HepB-Y]加强免疫效果,为加强免疫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一周岁内完成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基础免疫的5岁以上儿童1728例,采集血清,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对仅抗-HBs阳性者接种5μg重组HepB-Y一剂次、抗-HBs阴性者接种三剂次,接种后1个月采血检测抗-HBs.结果 加强免疫前、加强免疫一剂次和三剂次后抗-HBs阳性率分别为40.10%、94.04%、99.54%,三者两两之间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阴性者加强免疫一剂次、三剂次后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8.50%、99.4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一剂次后,各年龄组儿童抗-HBs阳转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加强三剂次后,各年龄组儿童抗-HBs阳转率与年龄未呈现相关性(P>0.05).抗- HBs阴性者加强免疫一剂次、三剂次后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s of titer,GMT)分别为450.47 IU/L、664.95 IU/L,抗-HBs阳性者加强免疫一剂次后GMT为3663.68 IU/L.结论 采用5μg重组HepB-Y对5岁以上抗-HBs阳性儿童加强免疫一剂次、对5岁以上抗-HBs阴性儿童加强免疫三剂次,免疫效果良好.
-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后加强免疫效果评价
新生儿按0、1、6免疫程序完成乙肝疫苗(HepB)全程免疫后是否需要加强免疫、初免后多久进行加强免疫为宜,国内尚无统一意见.许多文献报道认为新生儿完成全程免疫后10年内无必要进行加强免疫[1-3];
-
北京市大兴区3~12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加免效果评价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随着免疫年限延长,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均逐年下降,但大量研究证实乙肝疫苗安全、有效,对于阻断乙肝病毒(HBV)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是乙肝疫苗在人群中的免疫持久性,及加强免疫针次和剂量的必要性,为了评价不同针次和剂量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效果,我们于2002年对大兴区435名3~12岁儿童开展现场问卷调查和血清学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龙游县2005年常规免疫接种率可信度评价报告
自建立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系统以来,对加强免疫规划管理和提高免疫接种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解龙游县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的实际情况,根据卫生部<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中的评价方法,对龙游县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结果分析如下.
-
国产和进口重组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效果比较研究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995年开始在我国批量使用.宁波市目前在用的有国产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简称国产疫苗),也有进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简称进口疫苗).两种疫苗价格相差较大.本文旨在观察比较两种疫苗对低抗体水平儿童加强免疫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
成人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目前,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唯一有效的措施,而对其免疫效果、持续时间、加强免疫以及免疫无应答等问题,成人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在某高校连续2年开展了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现况研究.
-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在大学生中加强免疫的效果研究
目的 评价甲型肝炎(甲肝)灭活疫苗在成年人中加强免疫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参加健康成年人甲肝火活疫苗和冻于甲肝减毒活疫苗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基础免疫前甲肝抗体阴性并完成1针甲肝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加强免疫1针甲肝灭活疫苗,免疫前、免疫后28 d采血,检测抗甲肝病毒抗体滴度≥20mIU/ml为阳性.结果 加强免疫前甲肝灭活疫苗组和减毒活疫苗组GMC分别为70.80mIU/ml、50.12 mIU/ml;阳性率分别为94.7%、65.0%.加强免疫1针甲肝灭活疫苗后,两组的抗体阳性率均为100.0%,灭活疫苗组和减毒活疫苗组GMC分别为2 816.09mIU/ml、2 654.55mIU/ml.结论 接种1针甲肝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3年后,甲肝抗体GMC和阳性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灭活疫苗优于减毒活疫苗,两组进行1针灭活疫苗的加强免疫效果明显.
-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菌(107.0TCID50)加强免疫效果,并同活疫苗一针法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在河北省正定县选择42名经事先检测甲肝抗体阴性的易感儿童, 分别于0、2和6个月各接种一剂甲肝减毒活疫苗,并于接种后1、2、6、7、9和12个月采集血清标本,观察免后抗体动态变化.结果 第1剂接种后1个月抗体阳转率达81.4%,第2剂免后抗体阳转率达100%,抗体水平于第3剂免后1个月达高峰,为2739 mIU/ml,以后呈下降趋势,免后12个月抗体阳转率仍为100%,抗体水平下降至979 m IU/ml.结论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能诱导良好的免疫回忆反应,其免疫学效果同史克灭活疫苗相当,而明显高于活疫苗一针法.活疫苗加强免疫中 ,初免是基础.活疫苗加强免疫会提高疫苗保护效果,并延长疫苗的免疫持久性.
-
中国婴幼儿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目的 比较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DTaP-IPV//PRP~T联合疫苗)与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结合疫苗)、注射用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 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A组和B组)分别于2、3、4月龄和3、4、5月龄接种DTaP-IPV//PRP~T联合疫苗,对照组(C组)于3、4、5月龄分别同时接种DTaP、Hib结合疫苗和IPV;3个组均在18~20月龄时加强接种一次.检测每种抗原的抗体滴度,并分别对A、B组与C组的血清保护率/血清转换率进行非劣效性检验.记录每次接种后的安全性数据,并评价疫苗的安全性.结果 DTaP-IPV//PRP~T联合疫苗采用2、3、4月龄或者3、4、5月龄接种程序相对于DTaP、Hib结合疫苗和IPV在基础免疫及18~20月龄的加强免疫,对每种抗原的血清保护率/血清转换率均为非劣效;接种DTaP-IPV//PRP~T联合疫苗后安全性良好,并与对照疫苗相似.结论 DTaP-IPV//PRP~T联合疫苗对中国婴幼儿具有很高的免疫原性和良好的安全性,并与对照疫苗具有可比性.
-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效果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的研究
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流行和传播有效措施,同时也是第一个有可能预防人类癌症的疫苗.国家"七五"和"八五"科技攻关课题研究证实[1-4]:国产乙肝血源疫苗免疫新生儿后,安全性、免疫原性、近期和中期预防效果均很好,但随着免疫后年限的延长,抗-HBs阳性率逐年下降,乙肝疫苗远期预防效果如何及是否需加强免疫? HBV基因变异与疫苗免疫的关系? 如何进一步提高母婴阻断效果? 新型乙肝基因重组疫苗(酵母、CHO)取代血源疫苗的可行性及其免疫反应性和近期预防效果? 及我国长期推广乙肝疫苗的成本效益等关键技术问题,直接影响我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完善及乙肝疫苗的效果和效益,也影响我国预防和控制乙肝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乙肝血源疫苗长期保护效果和基因重组疫苗近期预防效果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