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在穴位敏化不同时间节点相关穴区的肥大细胞研究

    作者:王巧侠;王鑫;丁宁;姜婧;刘潇潇;秦萍萍;许艺元;胡嘉同;李志刚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在穴位敏化的不同时间节点相关穴区局部肥大细胞(mast cells,MC)变化与穴位敏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150~160 g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生理盐水组(NS)、模型组(KOA)三组,每组按照0天、7天、14天、21天、28天随机再分为五组.在右侧膝关节腔内注射单碘乙酸盐(MIA)制备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于造模的第0天、7天、14天、21天、28天时取1.5 mm×1.5 mm×1.5 mm体积的鹤顶、阳陵泉、委中穴区局部皮肤组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MC.结果 在造模后的第7天,KOA组大鼠鹤顶穴区MC的数量及脱颗粒率高于N和NS组(P<0.05),MC数量高于0天、21天(P<0.05);第7天、14天MC脱颗粒率均高于0天(P<0.05);造模后第14天,KOA组大鼠阳陵泉穴区MC数量及脱颗粒率明显高于N和NS组(P<0.05),MC数量和脱颗粒率高于同组的第0天和7天(P<0.05);而委中穴MC数量及脱颗粒率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相关穴位在疾病过程中某一时间点发生了敏化,敏化效应持续一段时间;穴位敏化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并且敏化伴随了穴区MC的募集和脱颗粒;穴位敏化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特异性.

  • 功能性肠病和肠癌患者的穴位敏化和大小的变化

    作者:漆学智;陈李圳;阚宇;张晓宁;何伟;宿杨帅;王晓宇;景向红;朱兵

    目的:比较功能性肠病便秘患者和腹泻患者以及肠癌患者的穴位敏化出现部位,并对敏化穴位的大小进行比较判断.方法:采用电子Von Fray测定了功能性肠病、肠癌以及健康受试者的与胃肠疾病相关的13个穴位及其周围1寸、2寸、同神经节段的参照点的压痛阈值,并和穴位异神经节段的参照点进行比较,获得穴位的相对压痛阈值,再和健康志愿者的相对压痛阈值进行比较,分析功能性肠病和肠癌患者体表相关穴位压痛阈的变化和敏化面积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的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曲池等穴位,其压痛阈值显著低于健康受试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穴位的敏化.其中以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穴的敏化范围扩大,在旁开2寸处,仍出现显著痛敏,和健康受试者的痛阈值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池穴的穴位敏化范围主要集中在旁开1寸区域,和健康受试者比较痛阈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旁开2寸处压痛阈值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癌组的大肠俞,阴陵泉两穴出现显著的穴位敏化和敏化范围的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功能性肠病患者的此二穴痛阈值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功能性肠病和肠癌患者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出现穴位敏化和面积增大,此外肠癌患者在曲池,大肠俞及阴陵泉出现穴位压敏和面积扩大.

  • 功能性肠病患者敏化穴位的分布

    作者:漆学智;吉长福;石宏;何伟;尚红艳;王晓宇;景向红;朱兵

    目的:临床验证穴位在疾病状态下是否存在痛觉敏化及穴位面积的改变.方法:采用电子Von Fray测定了正常人、功能性肠病患者与胃肠疾病相关的13个穴位及其周围1寸、2寸、同神经节段的参照点的压痛阈值,并和穴位异神经节段的参照点做比较,求得其穴位的相对压痛阈值,和正常健康志愿者的相对压痛阈值进行比较,分析功能性肠病患者体表相关敏化穴位的分布和痛敏感度变化.结果:功能性肠病患者的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的压痛阈值显著下降(P<0.05),其旁开1寸和2寸及其同神经节段非穴位点的压痛阈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阴陵泉穴位及其旁开1寸的压痛阈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下降(P<0.05).功能性肠病便秘患者在疾病状态下,曲池及其同神经节的压痛阈值、大肠俞的压痛阈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处于痛敏感状态.结论:功能性肠病患者会出现某些穴位的痛敏和痛敏的范围增大,说明穴位处于敏化状态.敏化的穴位不只是一个点,而是一个相对敏感的功能区域,其在病理状态下反应更加敏感,反映疾病的功能增强.

  • 延髓背柱核在穴位敏化现象中的作用

    作者:荣培晶;李霞;李亮;余玲玲;朱兵

    目的:探讨内脏病理状态下穴位敏感程度的变化;观察电针刺激对延髓背柱核(DCN)神经元激活效应在正常和内脏伤害性传入情况下反应的量-效变化,阐述穴位敏化的中枢机制.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直结肠扩张(CRD)作为内脏伤害性刺激,记录延髓DCN神经元活动,观察不同强度CRD刺激前后电针刺激"足三里-上巨虚"穴区对DCN神经元的激活作用量-效反应的不同改变.结果:内脏的伤害性传入可以在DCN神经元观察到敏化穴位针刺的反应强度,并随着内脏伤害强度的增加,针刺对DCN神经元的激活作用也随之增加.结论:穴位可随内脏功能的变化而变化,当内脏功能受损时,体表相应反应点的数量、穴位感受野的大小和穴位的敏感程度也发生相应改变.

  • 电针敏化穴位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功能的影响

    作者:雷成成;李亮;张虹;李佳;张青;刘诗琴;田野野;田浩;余玲玲

    目的:比较敏化穴位和非敏化穴位调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肠运动功能的疗效差异.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敏化穴组、电针非敏化穴组,各组10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加番泻叶灌服法建立D-IBS模型,通过观察D-IBS大鼠体表伊文思兰(EB)渗出点与穴位的相关性来确定敏化穴位.电针敏化穴组、电针非敏化穴组分别选取敏化穴“大肠俞”和非敏化穴“心俞”进行电针治疗,分别观察造模前后及治疗4、7d各组大鼠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BSS)、稀便率、腹泻指数的变化.结果:D-IBS大鼠体表EB渗出点与双侧“大肠俞”具有高度相关性,提示双侧“大肠俞”穴是D-IBS疾病状态下的敏化穴.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BSS评分、稀便率以及腹泻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在治疗7d后,电针敏化穴能有效降低D-IBS大鼠BSS评分、稀便率以及腹泻指数(P<0.05).电针非敏化穴对D-IBS大鼠BSS评分、稀便率以及腹泻指数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电针“大肠俞”能有效改善D-IBS大鼠肠运动功能紊乱,其疗效优于非敏化穴“心俞”,为电针治疗D-IBS提供了选穴依据.

  • 穴位敏化现象的实验动物观察

    作者:邢贝贝;黄猛;陈国辉;张迪;丁光宏

    目的:发展一种适合穴位敏化现象研究的动物模型,观察心肌缺血导致的体表穴位处力敏变化,探讨穴位敏化的现象及发生机制.方法:新西兰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改进的气囊阻塞可控心肌缺血模型.在造模前后检测心肌缺血引起的Ⅱ导联变化,通过心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确定心肌坏死程度.分别在心肌缺血模型制备过程第8、14、20天检测清醒家兔不同体表部位机械痛阈值.结果:可控心肌缺血模型制备过程中模型组Ⅱ导联变化一致,在气囊充气阻塞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缺血)时ST段抬高(P<0.05),气囊放气后ST段恢复,表明家兔心肌缺血刺激可控.心肌TTC染色示模型组心肌坏死程度为(9.37±0.19)%.3个检测阶段模型组与对照组家兔在足底及"太溪"穴处均无明显机械痛阈值改变(P>0.05);心肌缺血刺激14 d后模型组"内关"处及心肌缺血刺激20 d后模型组"神门"和"内关"处机械痛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的家兔可控心肌缺血模型适用于疾病前后穴位敏化现象的力敏研究.心肌缺血可导致"神门"和"内关"处力敏降低,内脏疾病可导致相关临床治疗穴位发生敏化.

  • 内脏伤害性传入易化穴位对大鼠脊髓广动力型神经元的激活效应

    作者:余玲玲;李亮;秦庆广;贲卉;荣培晶;朱兵

    目的:探讨内脏处于生理和病理的不同状态,体表穴位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脊髓机制.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22只,给予持续1 min的80 mmHg直结肠扩张(CRD)刺激作为内脏伤害性刺激,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L13节段脊髓背角广动力型(WDR)神经元活动,观察CRD刺激前后,不同强度电针(1 mA、4 mA、7 mA、10 mA)同侧“足三里”穴对WDR神经元激活率的效应.结果:CRD前,电针对WDR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激活率分别为(18.12±13.56)%(1 mA,P<0.05)、(152.38±36.19)%(4mA,P<0.001)、(231.21±49.74)%(7mA,P<0.001)、(331.54士61.89)%(10 mA,P<0.01);而CRD刺激后,电针对WDR神经元的激活率分别为(226.78±39.59)% (1 mA,P<0.01)、(282.80±47.54)%(4 mA,P<0.001)、(343.06±58.35)%(7mA,P<0.01)、(338.62±80.04)%(10mA,P<0.01).与CDR前的电针效应相比,CDR后,1 mA、4 mA、7 mA的激活效应进一步增加(P<0.001,P<0.01),而10 mA的激活效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内脏伤害性传入可以易化穴位对大鼠脊髓广动力型神经元的激活效应,表明体表穴位的功能和敏感程度在内脏病理状态下会增强,但是,这种穴位敏化效应在电针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时又会达到一个平台期.

  • 心绞痛牵涉痛与穴位敏化的关系

    作者:施静;王健;王渊;刘坤;付勇;孙建华;赵吉平;邵晓梅;冯斯峰;杨有为;李杰;曹乾安;何勋;刘梅芳;陈璐;崔翔;吴江昀;吴媛媛;高昕妍;朱兵

    目的:观察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牵涉痛分布区域与穴位的关系,并结合动物实验探讨局部敏化出现的规律.方法:临床研究部分,观察1 04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压痛敏感部位、局部皮肤形态异常改变,并测量了77位患者疼痛阈值的变化.动物实验部分,以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4h为心肌缺血模型组(n=14),以假手术为对照组(n=4),分别用在自然光下拍摄观察和活体荧光成像的方法,记录大鼠尾静脉注射Evans Blue后体袁出现蓝染的部位,并检测痛阈变化.结果:心绞痛患者压痛部位以及皮肤局部组织结构的改变多分布在左侧胸前区、背部、肩部、上肢尺侧部;右侧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压痛点出现在穴位上、穴位附近和穴位以外.心肌缺血的大鼠模型出现类似的变化.结论:心脏发生缺血性病变时,其相应节段(T 1~T 5)神经支配皮节区域发生规律性的牵涉性的“敏化”反应,这些敏感度改变的部位与“穴位”形成有关.

  • 肠癌患者痛敏穴位的分布

    作者:漆学智;陈李圳;张晓宁;韩明娟;何伟;宿杨帅;王晓宇;景向红;朱兵

    目的:探索肠癌患者是否存在某些穴位的痛觉敏化及穴位痛敏面积扩大现象.方法:共纳入30例肠癌患者与30例健康受试者,采用电子Von Fray检测仪测定与胃肠疾病相关的13个穴位及其周围1寸、2寸和该穴位相应的同神经节段的参照点的压痛阈值,并与该穴位异神经节段的参照点压痛阈值比较计算痛阈的相对值,和健康受试者的相对压痛阈值比较,分析肠癌患者体表相关穴位压痛阈的变化.结果: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曲池、大肠俞,肠癌患者的压痛阈值较健康受试者均显著下降(P<0.05,P<0.01,P<0.001),在这些穴位旁开1寸和2寸及其同神经节段非穴位点,其压痛阈值也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P<0.01,P<0.001).而阴陵泉穴的敏化区域集中在穴位及其旁开1寸,其同神经节段非穴位点也出现敏化(P<0.01,P<0.001).结论:肠癌患者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曲池、大肠俞及阴陵泉穴出现穴位压敏和面积扩大现象.

  • 肠易激综合征穴位疼痛阈值检测

    作者:张赛;杨丽娟;贾思涵;晋志高;郑斌

    目的:比较健康人与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相关经络穴位疼痛阈值的差异.方法:选择无心理和生理疾病的健康成年人34例为正常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为IBS组.采用疼痛测量仪分别测量正常组与IBS组大肠经、小肠经、胃经、脾经、胆经和治疗IBS的临床常用腧穴等经络穴位处的疼痛阈值,重复测量3次,穴位主要选取每条经络双侧的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募穴、下合穴、原穴、络穴及背俞穴,并比较两组临床常用穴位的疼痛阈值情况.结果:IBS组大肠经五榆穴、络穴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原穴合谷、募穴天枢、下合穴上巨虚、背俞穴大肠俞穴降低更为明显(均P<0.01);IBS组小肠经五输穴、募穴、原穴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络穴支正、下合穴下巨虚、背俞穴小肠俞降低更为明显(均P<0.01);IBS组胃经合穴足三里、背俞穴胃俞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IBS组胆经合穴阳陵泉、背俞穴胆俞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IBS组脾经背俞穴脾俞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IBS组内关、太冲、太溪、三阴交、气海穴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结论.IBS病变主要在胃经、大肠经、小肠经、膀胱经,但也与肝经、脾经、肾经部分穴位关系密切.当脏腑功能出现异常时,与脏腑相关的穴位出现疼痛阈值降低的现象,经络腧穴从相应的沉寂状态转向敏化状态.

  • 穴位皮肤温度研究之述评

    作者:杨紫艺;周梦媛;汪杏;赵芸芸;陈芷枫;兰益;徐韬;赵煜;赵凌

    对50余年来的穴位体表温度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分析,比较穴位与非穴位以及不同状态下穴位体表温度的特点,各种针灸、拔罐等干预因素对穴位温度的影响,并对这些研究中穴位皮肤温度表现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梳理与总结.健康人体穴位皮肤温度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穴位比非穴位体袁温度高;同一条经脉上穴位的皮肤温度越接近头面躯干,温度值越高;左右侧对称穴位的温度大约相差0.5℃;不同经脉上相近穴位皮肤温度相近.患病后穴位皮肤温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辅助判断.针刺、艾灸和拔罐等治疗方法均可以刺激穴位,改善机体代谢,使人体阴阳平衡,调节穴位温度,对疾病起到缓解或治疗的作用.穴位皮肤温度表现的特异性和规律性可能是经穴效应特异性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穴位敏化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今后的研究还需借助不同疾病的状态和属性,同时结合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采用更加敏感、客观的温度测量方法,通过实验和数学模型更加深入地挖掘穴位温度的相关规律.

  • 穴位敏化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

    作者:朱兵

    机体在病理过程中通过神经源性牵涉反应诱发体表对应部位产生感觉异变,反应部位就是“穴位”.这种感觉异变称之为“敏化”现象,其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穴位是动态的,其“开/合”状态和功能强弱会随着内脏功能的变化而改变;穴位是反映和调节内脏功能状态的特定部位,具有诊断及治疗内脏病变的双重作用.穴位从“沉寂”(生理状态)到“唤醒”(病理状态)的过程即为穴位敏化,主要表现为穴位位置、大小及其理化环境的动态变化,也是机体自稳态调控的触发点.

  • 近十年足三里穴位敏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作者:罗廖君;李涓;陈姣;晏明熙;杨晗;周玉梅;谢天宇;赵凌;梁繁荣

    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足三里穴位敏化的研究现状.方法 检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足三里穴位敏化相关研究文献,对其年份分布情况,试验设计(样本量、研究类型、研究方式),研究内容(敏化形式、系统疾病的敏化情况、各类敏化检测及部位分布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09篇.2007--2011年文献量处于增长状态并于2011年达到高峰,累计文献数46篇,后5年稍有波动,文献数累计63篇.单组样本6~172例,平均40例;研究类型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71篇),其次为病例观察(17篇);研究方式以探索性为主(57篇),干预性为辅(48篇).敏化形式涉及热敏、电敏、痛敏、压敏、化学敏、声敏、光敏,其中以热敏研究为多(82篇);涉及脾胃、肝胆、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疾病等多种系统疾病,其中以气血津液疾病研究为多(37篇);敏化部位主要集中在穴位周边(102次).结论 足三里穴敏化现象研究总体趋势呈现波动状态,在研究内容上相对单一,其试验设计和评定标准有待进一步提升.

  • 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背部敏化穴位的分布

    作者:朱小香;许金森;萨喆燕;万隆;黄倩茹;潘晓华;杨广印

    目的:观察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背部体表伊文思蓝(EB)渗出点的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开展穴位敏化的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6只)和模型组(18只).采用吲哚美辛腹腔注射法制作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造模6h后尾静脉注射EB,3h后观察并记录大鼠背部体表EB渗出点所分布的神经节段和穴位,后剖腹取胃观察胃黏膜损伤指数(UI).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I显著升高(P<0.001),在督脉背段及膀胱经第一侧线处的体表EB渗出点数明显增加(P<0.001),渗出点呈现神经节段分布,T2~k6均有EB渗出点,出现率较高的5个神经节段为:T9>T13>T3>T10=T5,其中“身柱”“神道”“筋缩”“肝俞”“胃俞”等穴位具有较高的EB渗出率.结论:急性胃黏膜损伤可促进EB在体表渗出,渗出点呈现神经节段分布,并与督脉及背俞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提示在疾病状态下,穴位由静息态转变为激活态,穴位局部血管通透性升高可能是穴位敏化的环节之一.

  • 基于深度学习的穴位敏化客观化方法研究

    作者:温川飙;陈菊;贾伟;谭惠娟;吴曦;黄玲;梁繁荣

    目的:通过穴位敏化的客观化规律及现状分析,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穴位解决方法.方法:针对穴位敏化研究缺乏从宏观角度囊括不同敏化形式的大样本穴位敏化综合性的问题,提出采用深度学习技术深入开展穴位敏化的客观化研究的方法.结果:从提取穴位敏化客观动态数据特征、实现穴位敏化特征预处理的深度神经网络设计、建立穴位敏化识别策略权重估值网络的角度,探讨穴位敏化的客观化研究的潜在切入点.结论:通过对潜在切入点的研究,表面中医的整体思维模式与大数据条件下的深度学习技术的结合,必然产生一种不同于实验和实证研究的全新的中医研究方法.

  • 不同病理状态下步廊穴深部肝脏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作者:周歆;谷忠悦;安家瑶

    目的:探讨肝区经穴反映病症的生物医学基础.阐明经穴效应局部特异性对肝区血流变化与穴位下组织形态改变的影响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和定点低频超声方法对比172例不同健康状态患者的步廊穴对应的肝脏解剖组织结构检出率以及门静脉主干血管内径(DPV)、平均血流速度(VPV),计算门静脉充血指数(CI).依据不同健康状态进行资料分组.统计分析步廊穴下组织形态改变与血液动力学数据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慢乙肝组DPV与CI均高于肺结核患者(P<0.05);疾病组步廊穴下门静脉系统分支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门静脉高压患者步廊穴下检出门静脉矢状部比率较其他组升高(P<0.05).结论:肝脏疾病状态中穴位深层解剖结构变异是步廊穴敏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 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相关穴位敏化的肥大细胞机制研究

    作者:王巧侠;丁宁;姜婧;刘潇潇;秦萍萍;许艺元;胡嘉同;李志刚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鹤顶、阳陵泉和委中穴在穴位敏化的第7天穴区肥大细胞功能和形态的变化,说明穴位敏化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选取150~ 160 g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假手术组(NS)、轻度关节炎组(A)、中度关节炎组(B)和重度关节炎组(C)5组,在右侧膝关节腔内注射单碘乙酸盐(MIA)制备模型.造模成功后于造模的第7天取1.5 mm×1.5 mm×1.5 mm体积的鹤顶、阳陵泉、委中3穴的穴区皮肤组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检测MC的募集和脱颗粒;免疫荧光观察MC脱颗粒释放的介质与MC共表达情况.结果:在穴位敏化的第7天,A、B、C3组鹤顶穴区MC数量和脱颗粒率高于N组和NS组(P<0.01),而阳陵泉和委中穴区未见明显变化,A、B、C3组组间比较发现鹤顶穴区MC数量和脱颗粒率随疾病程度加重呈递增增长.A、B、C3组鹤顶穴一些MC脱颗粒有类胰蛋白酶、5-HT、HA的释放,而阳陵泉和委中穴则未观察到这种变化.结论:在第7天时,鹤顶穴发生了穴位敏化,且敏化效应是即时的,敏化过程中伴随了MC的募集和脱颗粒,且MC的变化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穴位发生敏化具有特异性,每个穴位致敏的条件不同,MC脱颗粒所释放的类胰蛋白酶、5-HT、HA可能是穴位敏化发生的细胞分子机制.

  • 肥大细胞响应机械刺激与穴位敏化的生理基础

    作者:顾金涛;杨洪伟;沈周锋;丁光宏

    该文对肥大细胞响应机械刺激的有关文献加以回顾总结与分析, 发现肥大细胞响应机械刺激与细胞外基质、 粘附因子和细胞骨架密切相关, 为探讨肥大细胞在针刺效应和穴位敏化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 腰痹病穴位敏化现象与规律研究

    作者:王旭;李涓;叶静;罗廖君;肖奇蔚;杨晗;沈陈;张亚;李雨谿;任玉兰;梁繁荣

    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方法,整理分析腰痹病的穴位敏化现象与规律,为临床治疗腰痹病提供可靠证据和思路.方法 通过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检索腰痹病穴位敏化现象相关的古代及现代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和数据挖掘方法整理腰痹病的穴位敏化现象,分析腰痹病的穴位敏化规律.结果 共纳入腰痹病穴位敏化现象文献81篇,其中热敏33篇,痛敏8篇,化学敏23篇,光敏2篇,1篇文献同时涉及力敏和热敏,2篇文献同时涉及形敏和痛敏,12篇文献同时涉及热敏和痛敏.涉及敏化腧穴57个,常见敏化穴位为委中、阳陵泉、环跳、大肠俞;其中,委中与阳陵泉常同时出现敏化;常见敏化经络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及督脉;敏化的特定穴涉及五输穴、下合穴、背俞穴等;敏化部位多集中于在腰背及下肢部.结论 腰痹病穴位敏化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敏化穴位多出现在腰背及下肢部;经络分布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督脉为主.

  • 脏腑病和经络病敏化穴位/点的分布特征探析

    作者:侯廷惠;鲁凌云;罗亚男;封秀梅;杨羚;李瑛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探讨脏腑病和经络病敏化穴位的分布特征,总结脏腑病与经络病的穴位敏化点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脏腑病敏化穴位主要分布在特定穴及其周围,经络病敏化穴位主要表现为循经分布和病变局部分布两种形式.脏腑病和经络病的敏化穴位分布符合疾病病因病机,对临床敏化穴位诊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其分布特征缺乏特异性,对临床针对性诊疗的引导存在局限性.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