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寒”、“热”在温度感觉与中医学之间的概念隐喻

    作者:杨晓媛;贾春华

    温度感觉是人体基本的感觉之一,“寒”、“热”作为中医理论系统中一个基本的构成,贯穿于辨证论治的过程中.本文以“寒”、“热”基本温度感觉词为纲,立足于中医学语言这一层面,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揭示温度感觉词与中医理论有关“寒”、“热”概念之间的认知映射过程.结果表明,在始源域为温度感觉的寒、热语词及目的域为中医理论的“寒”、“热”概念映射中发现了两者的相似性.中医学理论中“寒”、“热”知识的形成起源于人身体与自然环境长期的交互作用,中医学中的“寒”、“热”是一种概念隐喻.

  •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六淫”概念隐喻研究

    作者:谷浩荣;贾春华

    应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研究中医病因学说中的“六淫”,发现“六淫”是6个“范畴”而非6个“实体”,是以自然界“六气”为原型形成的概念隐喻,是范畴化的结果,从“六气”到“六淫”是对语言的跨域应用.因此,理解中医六淫概念不能仅仅将我们的视线集中在文字表象上,必须探究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 基于概念隐喻的中医“时脏相应”理论研究

    作者:谷浩荣;贾春华;马子密;郭瑨

    “时脏相应”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藏象学说的特色之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四时”可以被看做一个与“阴阳五行”同等重要的“认知模型”,“时脏相应”是一种基于隐喻认知,以经验体验为基础,以相似性为纽带,以四时为始源域,以五脏为目标域构建的概念隐喻。关于“时脏相应”概念隐喻的诠释,需要借助“可能世界”理论,以“肾应冬”为例,是以“冬的世界”构建“肾的世界”,是一种隐喻重描。

  • 一个以“木”为始源域的中医概念隐喻认知系统

    作者:庄享静;贾春华

    中医理论是来自身体经验的理论,采用“近取譬”的隐喻语言解释概念,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本文借由探讨中医里存在的一个以“木”作为始源域的概念隐喻认知系统,来了解古人如何经由对木的认识,运用木的自然特性、对人类的贡献、出现偏态或死亡为隐喻,阐释所类比的木形人及藏象配属肝胆的生理特性、脏腑功能、病理现象、以及诊断治疗等中医概念,以双收鱼与渔之利。

  • 一个以“火”为始源域的中医概念隐喻认知系统

    作者:刘惠金;贾春华

    古代中医学家通过自然界来认识人体,“天人相应”这种隐性认知手段,恰好可用现代隐喻认知学使其凸显出来.以“火”为例,从人类所体察的火的特性出发,探讨古代中医学家从“自然之火”到“人体之火”的隐喻认知过程,揭示在中医理论中存在一个以“火”为始源域的中医概念隐喻认知系统.广而言之,中医学研究人体内部世界,其理论形成过程正是一种具身的隐喻认知行为.

  • 中医学理论的“象-概念隐喻”二重性

    作者:温世伟;贾春华

    中医学隐喻理论研究中存在一种尚未被提出过的隐喻现象,即“象-概念隐喻”二重性.从《难经》语料的分析、现代学者的研究观点、以“火”的发生学来看“象-概念隐喻”二重性,从中医学“提壶揭盖”法来考察“象-概念隐喻”二重性四个不同方面论证这种现象的存在和功能,并提出中医学的隐喻认知研究应越过概念隐喻的边界,探索开展用中国本土原创思维工具和媒介来进行认知隐喻理论的创新.

  • 一个以水为始源域的中医概念隐喻认知系统

    作者:贾春华

    从人类所能感知的自然界之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出发,探讨古代中医学家是如何通过对自然之水的认识来认识人体之水的,可以说中医传统理论对人体之水及人体“水家族”的认识是以对自然界之水的认识为根基的.人类对自然界之水的流动性、润湿性、溶解性及其用途等相关知识的体察,被中医学家成功地、隐喻或类比地用于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治疗的说明与解释,中医传统理论是一种隐喻的真.本文试图证明的是在中医理论中存在一个以水为始源域的中医概念隐喻认知系统,并将其勾勒出一个雏形.

  • 概念隐喻的认知观

    作者:马红霞;马红梅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又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和认知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本文介绍了概念隐喻的认知表现和认知功能.阐述了概念隐喻和认知的关系模式以及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希望心理语言学家应该对概念隐喻的认知发展进行更全面、更系统的研究,从而推动整个人类思维的进步.语言具有体验性,这是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中一个十分关键的观点,也是语言重要的性质之一.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我们可以在语言发展的规律中发现隐喻的作用.隐喻同时又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有关隐喻的新理论认为,隐喻不能仅仅被当作一种修辞手段,它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

    关键词: 认知 隐喻 概念隐喻
  • 从概念隐喻角度探讨《金匮要略》黄汗病病因病机

    作者:林佑益;贾春华

    从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探讨《金匮要略》黄汗病病因病机,认为张仲景对黄汗病病因病机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对病人身体经历的观察和临床经验.“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蕴含了“容器隐喻”和“管道隐喻”,说明古人在日常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往往通过概念隐喻的方式对疾病的致病因素和病理机制进行解释和说明.中医理论是一种以身体经验感知为基础的关于解释的理论体系.

  • 从认知看《大学英语》中的隐喻

    作者:邵燕仪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隐喻.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方式.作者就此讨论了概念隐喻的种类,特点,以及隐喻理解的一些要素,并结合《大学英语》课本中的个别例子给予说明.

  • 厌恶启动后垂直空间隐喻加工的时间特征

    作者:朱金富;陈玮;蒲明慧;冯申梅

    目的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和语义启动范式,探讨道德厌恶启动后对垂直空间隐喻加工的时间特征及其神经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河南省某高校22名健康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采用双字词启动范式,先呈现启动词(道德厌恶词、非道德厌恶词),然后再呈现目标词(屏幕上方的中性词、屏幕下方的中性词),要求被试对目标词的字形结构作判断.通过探讨不同组合在脑电指标上的差异来探讨其加工特征.结果 行为数据中正确率的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交互作用显著(F=20.40,P<0.01).脑电数据中与非道德厌恶刺激[P2:(0.81±0.45)μV,N400:(-4.43±0.58)μV]相比,道德厌恶[P2:(-1.31±0.40) μV,N400:(-5.04±0.60)μV]启动后在屏幕下方的中性词出现后在相关脑区所诱发了更大的P2 (F=6.50,P<0.05)以及更大的N400 (F=10.73,P<0.01)波幅.结论 行为与脑电数据共同提示,与非道德厌恶相比,道德厌恶启动后与道德的空间隐喻表现出了较高的语义连接程度,不道德的空间隐喻则表现出较低的语义连接.个体通过更倾向于道德的空间隐喻,以缓解和释放厌恶感,保持良好的自我道德意象.

  • 从认知体验哲学探讨中医概念隐喻的建构

    作者:谢菁;王鼎;贾春华;彭进;倪达常

    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认为人类对世界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结构和意义,研究语言应从人类的经验和认知角度入手.中医语言是基于一种隐喻认知的语言,隐喻于中医药语言中可谓无处不在.从体验哲学的角度来看,中医概念隐喻的运用并不是任意的,而是与古人对身体空间、农业生产、自然气候、政治战争等各种熟悉环境或事物的体验性密切相关.通过隐喻认知的交叉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语言的特征.

  • 方剂名中的概念隐喻及其英译探究

    作者:张晓枚;陈宁;叶青;沈艺

    隐喻的认知特征让人们意识到,隐喻的翻译绝不仅仅是从一种语言符号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还应关注隐喻背后文化意义的传递.中医语言是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 从病因、病机到治疗再到方药无不渗透着隐喻的思维模式.然而,当前中医方剂名的英译存在诸多问题,概念隐喻的英译处理主要以直译策略为主,直接移植隐喻意象,由于文化的差异, 译文往往失去原文所富有的文化意象,在英语中因不能产生原意象所触发的联想而失败.本文从隐喻的认知角度出发,提出对于方剂名中的隐喻翻译,译者的认知能力在隐喻的翻译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译者对方剂名的认识不应该停留在语言层面,还应从认知的角度深入了解隐喻产生的心理基础,充分了解方剂名中可能含有的隐喻,并尽可能再现原文中的隐喻. 此外,由于中医文化的异质性和民族特色,或音译,或加注解,需灵活采用翻译策略.对于结构隐喻采用喻义优先原则,译者应以传达原意象的含义为主要目标,通过意译法摆脱语言形式的限制,通过语义转换传达基本信息,再现隐喻含义.

  • 从认知角度初探中医辨证论治概念隐喻的特征

    作者:谢菁;王鼎;彭进;倪达常

    通过对中医辨证论治语言的列举,探索中医辨证论治概念隐喻的特征,认为中医辨证论治概念隐喻具有普遍性、矛盾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有利于中医辨证论治概念、语言及理论本质的解读.

  • 中医藏象学说隐喻翻译研究

    作者:王娜

    概念隐喻为中医隐喻语言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中医藏象学说中包括了容器隐喻,社会隐喻,自然隐喻等大量的隐喻现象;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译者采用了相应的翻译方法.本文分析了容器隐喻、社会隐喻、自然隐喻的翻译方法.译者应该以保持中医语言特色为己任,尽量保持源文的隐喻特点,在保持中医语言特色的同时,也应尽量兼顾读者的理解,不应一味直译.

  •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黄帝内经》隐喻英译策略初探

    作者:王娜;薛俊梅;王治梅

    从概念隐喻的视角探讨了《黄帝内经》中隐喻英译策略选择问题,认为在认知语言学家Schaffner提出的3个隐喻翻译策略——替代,释意,省略中,替代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译者出于传播中医隐喻思维模式角度的考虑.而释意策略的使用主要出现在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医隐喻不可能得到解释的情况下.相比于前两种策略,省略在《内经》隐喻翻译中极为少见.

  •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中医隐喻术语翻译策略研究

    作者:彭昌柳

    中医名词术语蕴含丰富的隐喻思维和独特的文化特征,本文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中医常用名词术语中的隐喻认知机制及其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中医隐喻术语适用回译性翻译策略以保持民族文化特色,部分特殊征候术语及诊疗术语则适用科学性翻译策略以保留其医理信息避免荒唐,还有部分中医独有概念术语则可采用创造法、硬译法及音译法等规定性翻译策略加以翻译.

  • 从具身视角看道德判断

    作者:叶红燕;张凤华

    道德判断是个体对于某类行为的善恶好坏和是非对错所进行的评价及判断.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兴起,道德判断的具身研究随之展开.道德判断具身性的研究主要围绕身体清洁、厌恶,身体温度及身体动作这3个维度展开.从皮亚杰及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概念隐喻理论和进化心理学3个角度对道德判断具身效应进行了理论解释和探讨.考虑到身体变量会通过情绪、认知因素进而影响道德判断,今后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判断应与道德判断中已有的理论进行整合,同时对其与道德直觉的关系需要深入探讨,并需进一步考察具身效应发生的时效性和动态性问题,探讨道德判断具身效应的调节变量及个体差异,同时要对道德判断具身效应进行跨文化比较.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