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研究

    作者:姜梅杰;冯莉;赵书平

    目的 明确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RPA)耐药性及各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相关基因、消毒剂与磺胺类耐药基因和质粒介导的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对2006年7-12月临床分离的32株铜绿假单胞菌,用K-B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对庆大霉素等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28种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及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结果 32株MRPA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4%、25.0%、59.4%、68.7%、68.8%、78.1%、81.1%、81.3%、84.4%、94.4%,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0%,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Ⅱ、aac(3)-Ⅱ、aac(6')-Ⅰ、aph(3')-Ⅵ、ant(3")-Ⅰ和aac(3)-Ⅰ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68.8%、62.5%、21.9%、9.4%、9.4%和6.3%,检出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fox、blaIMP、blaVIM和blaDH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7.5%、15.6%、6.3%和9.3%,22株(68.8%)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9株(28.1%)qacE△-sull基因扩增阳性,而其他基因均阴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携带率很高,oprD2基因缺失率高.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作用

    作者:佘丹阳;刘又宁

    目的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对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能力. 方法以10株单纯诱导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和5株诱导产AmpC酶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阴沟肠杆菌为对象,采用肉汤稀释渐进突变选择法筛选突变株,三维试验监测受试菌的AmpC酶产生情况,琼脂稀释法测定突变株的抗生素敏感性. 结果在单纯诱导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中,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对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能力强.在诱导产AmpC酶并产ESBLs的阴沟肠杆菌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能力强.头孢吡肟对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作用较弱,但可逐渐增强部分受试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亚胺培南对高产AmpC酶突变没有选择作用,也没有导致受试菌耐药性增强. 结论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突变的选择能力是不一致的,在治疗由阴沟肠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时,应选择具有高抗菌活性、低选择能力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胡云建;俞云松;张秀珍;陈东科

    目的调查北京医院住院患者2002年1~8月期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耐药情况和各种基因型的流行分布. 方法采用浓度梯度法对86株大肠埃希菌和132株肺炎克雷伯菌对11种抗菌药物进行低抑菌浓度测定,采用酶抑制剂增强法对产ESBLs菌株作确认试验;等电点测定及PCR扩增对产ESBLs菌初步分型,然后对PCR扩增阳性产物测序,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基因型,并做结合实验. 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产ESBLs细菌阳性率分别为18.9%和29.1%, ESBLs菌合计的阳性率为22.9%;ESBLs阳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在50株产ESBLs阳性菌株中,TEM型31株(62%)均为TEM-1型;CTX-M型26株(52%),其中CTX-M-14型11株,CTX-M-22型9株,CTX-M-24型 5株,CTX-M-13型1株;SHV型22株,占44%,SHV-1型5株,SHV-12型5株(4株菌被结合实验结果证实含有SHV-12型基因的质粒),SHV-2a型3株(2株菌含有该型基因质粒),2株SHV-2(2)型(2株菌含有该型基因质粒),未分出亚型7株,同时结合实验也证实不含有SHV型基因的质粒. 结论 CTX-M型和SHV型是北京医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流行的基因型.

  • 阴沟肠杆菌对3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研究

    作者:过毅;金辉;蔡培泉;王春新

    目的 调查阴沟肠杆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复方新诺明3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对20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PCR方法检测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复方新诺明耐药基因.结果 20株阴沟肠杆菌呈多重耐药;β-内酰胺酶基因ACT-1、DHA和TEM的阳性株数分别为14株(70.0%)、9株(45.0%)和11株(55.0%),而其余基因均阴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ant(3″)-Ⅰ、ant(2″)-Ⅰ、aac(6′)-Ⅱ、aac(3)-Ⅱ阳性株数分别为10株(50.0%)、3株(15.0%)、2株(10.0%)、1株(5.0%)、1株(5.0%),而aac(3)-Ⅰ基因均阴性;复方新诺明耐药基因sulⅠ、dfrA1、dfrA17阳性株数为10株(50.0%)、1株(5.0%)、0.结论 我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严重;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复方新诺明3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携带率高.

  • 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检测

    作者:莫非;万珊;费撄;蒋朝晖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AE)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并探讨其耐药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 对20株临床分离的PAE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检测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9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药敏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TEM、SHV、OXA、PER、GES、AmpC、IMP、VIM、oprD2等9种耐药基因,并与相关药敏表型比较.结果 20株PAE中,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阳性率:TEM、DHA的阳性率为15%;SHV和OXA阳性率为10%;VIM和IMP的阳性率为5%;oprD2缺失率为25%,而PER、GES基因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携带TEM、SHV、OXA、DHA、VIM、IMP以及oprD2基因缺失,是导致本组PAE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

  • 4种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作者:陈建中;黄支密;单浩;陈榆;仵蕾;吴晶;糜祖煌;秦玲

    目的 分析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4种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 方法 从临床分离鲍氏不动杆菌60株、铜绿假单胞菌3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9株和黄杆菌属15株,采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9种(群)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OXA、CTX-M群、PER、VEB、IMP、VIM、GES. 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TEM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66.7%;鲍氏不动杆菌有18株(30.0%)SHV阳性,17株为SHV-12型ESBLs(GenBank登录号:AY259163),另1株为一种新亚型,被命名为 SHV-48;铜绿假单胞菌有1株(3.3%)OXA阳性,为OXA-10型ESBLs;其余基因均阴性. 结论 我院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至少存在4种β-内酰胺酶基因,基因型分别为TEM-1、SHV-12、SHV-48和OXA-10.

  • 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ESBLs基因型别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刘红;蒋晓飞;阮斐怡;李敏;艾芙琪;马逸珉;洪秀华;吕元

    目的了解引起医院感染的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ESBLs的分布及流行情况,为控制ESBLs流行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收集了27株不重复的对头孢他啶或头孢噻肟耐药的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采用系列ESBLs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并对PCR产物测序;同时采用ERIC2引物进行rep-PCR.结果对头孢他啶或头孢噻肟耐药的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中为流行的ESBLs是CTX-M-3样(13株阳性,占48%);在我国首次发现肠杆菌科细菌中有VEB-1样β-内酰胺酶流行;产ESBLs阴沟肠杆菌大多具有克隆相关性,它们在流行过程中又分别获得了不同的ESBLs耐药基因.结论上海华山医院引起医院感染的阴沟肠杆菌ESBLs产生率高,是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

  •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作者:朱雪明;周惠琴;赵胜;严茹红;王敬华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E)中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对33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PCR检测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TEM、SHV、OXA-10群、PER、VEB、GES、CARB、IMP、VIM、SPM、GIM、DHA、FOX、MOX和OprD2).结果 33株PAE中TEM阳性33株(100.0%)、SHV阳性2株(6.1%)、GES阳性2株(6.1%)、CARB阳性3株(9.1%)、VIM阳性4株(12.1%),oprD2基因缺失22株(66.7%),其余基因均阴性;2株CARB基因扩增产物经测序、BLASTn比对分析为CARB-3型;2株VIM基因为VIM-2型.结论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oprD2基因缺失率高.

  •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及Ⅰ型整合酶基因研究

    作者:赵书平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RPA)中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及Ⅰ型整合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对34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用K-B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对庆大霉素等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法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TEM、SHV、OXA-10群、PER、VEB、GES、CARB、IMP、VIM、SPM、GIM、DHA、FOX、MOX、CTX-M9-群、CTX-M-1群和外膜蛋白oprD2基因及Ⅰ型整合酶基因等18种主要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 34株MRPA(耐3类抗菌药物的菌株)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堵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哌拉西林、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4.7%、29.4%、61.8%、67.6%、70.6%、73.5%、76.5%、76.5%、79.4%、91.2%、94.1%,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0%;检出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FOX、IMP、DHA和VIM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3.5%、11.8%、11.8%和5.9%,24株(70.6%)外膜通道蛋白oprDz基因缺失,而其他基因均阴性,34株Ⅰ型整合酶基因int Ⅰ 1均阳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MRPA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oprD2基因缺失率高,Ⅰ型整合酶基因广泛存在于MRPA.

  • 耐药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与LAP-2型β-内酰胺酶分子对接研究

    作者:原鸿雁;孙强;尹晶平;高晶晶;苏兆亮;糜祖煌;王胜军;许化溪

    目的 检测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LAP-2型β-内酰胺酶分子对接情况,以了解LAP-2型β-内酰胺酶对11种β-内酰胺类药物水解活性.方法 22种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均为PCR法,在SWISS-MODEL利用PDB数据库作同源建模获得LAP-2型β-内酰胺酶的受体分子3D结构,使用ArgusLab4.1软件中的DOCK模块作11种β-内酰胺类药物和克拉维酸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LAP-2型β-内酰胺酶分子对接.结果 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中18株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阳性率为90.0%,其中TEM阳性率50.0%,CTX-M-1群阳性率65.0%,LAP阳性率5.0%,LA T/CMY阳性率5.0%,OXA-1群阳性率25.0%;LAP-2型β-内酰胺酶催化效率高的为阿莫西林.结论 11种β-内酰胺类药物和1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LAP-2型β-内酰胺酶对接的结合自由能,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和头孢噻肟结合自由能下降为前3位.

  • 头孢他啶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大鼠肺炎的治疗研究

    作者:王苒;孙耕耘

    目的 探讨头孢他啶对体外试验敏感的产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鼠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经鼻内滴入肺炎克雷伯菌菌悬液,制备大鼠肺炎模型;接种细菌后24 h,各组分别给予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和生理盐水,在各时间点测体温、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及肺组织匀浆菌落计数.结果 治疗72 h后头孢他啶组的各项指标分别与头孢噻肟组或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他啶对体外敏感的产CTX-M-14型ESBLs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有较好疗效.

  •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作者:李琳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RPA)中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对34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对庆大霉素等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TEM、SHV、OXA-10群、PER、VEB、GES、CARB、IMP、VIM、SPM、GIM、DHA、FOX、MOX、CTX-M9-群、CTX-M-1群和oprD2.结果 34株MRPA(耐3类抗菌药物的菌株)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哌拉西林、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4.7%、29.4%、61.8%、67.6%、70.6%、73.5%、76.5%、76.5%、79.4%、91.2%、94.1%.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0%;检出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FOX、IMP、DHA和VIM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3.5%、11.8%、11.8%和5.9%,24株(70.6%)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而其他基因均阴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oprD2基因缺失率高.

  • 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与耐药性研究

    作者:王淑峰;戎建荣;Ian Booth

    胺酶活性.结论 从肝脓肿患者不同发病时期分离的7株大肠埃希菌,随着抗菌药物的持续使用,全部产生TEM型β-内酰胺酶,其耐药性不断增强.

  • 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作者:钱小毛;赵仲农;王亚玲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 方法自临床分离的39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耐药基因(TEM、SHV、OXA-1群、OXA-10群、PER、VEB、GES、CARB、IMP、VIM、SPM、GIM、OprD、DHA和OprD2). 结果 39株PAE中TEM阳性1株(2.6%)、CARB阳性12株 (30.8%)、VIM阳性9株(23.0%)、DHA阳性3株(7.7%),39株oprD2基因均为缺失(100.0%),其余基因均阴性. 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VIM及CARB基因携带率高, oprD基因缺失突变是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检出CARB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 高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余秉翔;佘丹阳;马家兰;刘又宁

    目的分析导致高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阴沟肠杆菌所致的各种临床感染病例,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测定各临床病例中分离得到的阴沟肠杆菌的AmpC酶产生情况,回顾性比较两组病例在年龄、基础疾病伴发率、细菌学检查前的住院时间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时间、死亡率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在收集到的全部40例阴沟肠杆菌感染病例中,由高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所致者12例(30%),非高产28例(70%);高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感染患者在细菌学检查前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时间为(9.83±1.93)d,而非高产AmpC酶组为(3.10±0.78)d,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002);两组患者在年龄、基础疾病伴发率及细菌学检查前的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较长时间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导致高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主要危险因素.

  • 广州地区革兰阴性杆菌CTX-M和OXA型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肖庆忠;苏丹虹;江洁华;钟南山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OXA型广谱β-内酰胺酶(beta-lactamase,Bla)的主要基因型别及其流行情况.方法按照NCCLS 2001年标准筛选广州地区临床分离菌株的ESBLs表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和DNA测序法进行ESBL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CTX-M1、CTX-M2、CTX-M9群和OXA的总阳性率在本地区临床分离的临床检测ESBLs阳性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分别为9.96%、0、35.5%和1.6%,同时检出≥两种ESBLs基因的菌株数64株,阳性率为5.9%;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了CTX-M型ESBLs的具体型别,包括CTX-M-3、CTX-M-22、CTX-M-9、CTX-M-14、CTX-M-17、CTX-M-18、CTX-M-21、CTX-M-24、TOHO-2和TOHO-3,其比例分别为3.23%、3.7%、4.99%、3.32%、2.21%、3.69%、2.95%、4.43%、1.85%和1.48%;其中以CTX-M-9和CTX-M-24阳性率较高;在本地区只检出1种OXA型Bla-OXA-2/PSE-2(1.38%,15/1084);另外,还检出了8株无法具体归类的CTX-M-9型ESBLs,占0.74%;CTX-M型基因主要分布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分别占42.8%和36.3%,而OXA基因则主要分布于铜绿假单胞菌中,占80%.结论本地区CTX-M类ESBLs也较为常见,其中尤以CTX-M-9和CTX-M-24为主,暂无CTX-M2群ESBLs,可能存在1种或多种新的CTX-M型ESBLs.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

    作者:闫钢风;曹云;瞿涤;王传清;陈超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其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为控制医院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出的2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2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及环丙沙星耐药率100.0%,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为80.8%~96.2%.26株测试菌株中oxa-51均为阳性,20株(77%)oxa-23阳性,14株(54%)ampC阳性,11株(42%)oxa-23和ampC同时阳性.未检出携带oxa-24、oxa-58、imp-1、imp-4和vim-2基因的菌株.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严重,oxa-23和ampC是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的主要β-内酰胺酶基因.

  • 羟氨苄青霉素联合克拉维酸体外抗菌活性和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作者:许峰;赵平;罗雁红;匡凤悟;刘岚;刘昌林

    目的探讨羟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安奇)的体外抗菌活性并对其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成本进行评价.方法体外测定羟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对常见致病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小杀菌浓度(MBC)和杀菌曲线,并和同类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进行比较.将80例临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安奇静脉注射、安奇静脉-口服序贯疗法、凯兰欣静脉注射、西力欣静脉注射4组, 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安奇对140株实验菌的MIC和MBC值及杀菌曲线结果优于同类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安奇对多种致病菌的抗菌效果优于益萨林、先锋5、西力欣、头孢曲松,特别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效果更为明显.序贯疗法成本-效果比明显小与其它治疗组.结论安奇作为羟氨苄青霉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的联合制剂,比现有同类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具有更广的抗菌谱和更强的抗菌作用,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效果有其优势,提示临床在呼吸道感染,特别是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可选用.安奇静脉-口服序贯疗法临床疗效确切,安全、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奇异变形杆菌寄宿波动的动物实验

    作者:易卫东;黄辉;袁泽涛;丛延广;徐启旺

    近年来,作者在进行生物波理论的研究时,发现当把对氨苄西林(Ampcillin,AMP)敏感的奇异变形杆菌和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同时点种在含AMP的波动培养系统中心,观察到奇异变形杆菌能在大肠埃希菌的保护下,逃过AMP的作用,并且出现两个波动环.作者把这种现象称为寄宿波动(Host-dependent biowave).寄宿波动的机制与其它混合感染基本一致,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β-内酰胺酶分解AMP,使AMP浓度下降.这样,在波动培养系统中心,奇异变形杆菌在低浓度AMP作用下发生潜-生序变化,出现两个波动环,当波动两环后,由于波动培养系统中其它部位AMP浓度高,杀死了奇异变形杆菌,导致波动不能继续进行.本研究用对AMP敏感的奇异变形杆菌与耐药的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小鼠,观察两者在体内抗生素作用下的相互变化,以探讨体内寄宿波动现象发生的机制.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耐药性

    作者:焦力群;曹晋桂;吴镝;冯晓玲;何晓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质粒介导的属于分子生物学分类的A类酶,主要由以肺炎克雷白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由于它能水解几乎所有的β-内酰胺类和单酰胺类抗生素,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使耐药基因在细菌间扩散,造成严重的医院爆发性感染和院外耐药菌株的传播,从而给医院和患者带来极大的威胁,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近年来,ESBLs菌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临床微生物急需研究的一个课题,为了了解和掌握我院ESBLs菌的发生率和耐药特点,治疗和控制ESBL菌的感染和传播,指导和评价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我们对140株肺炎克雷白菌和大肠埃希菌进行了ESBLs的检测,分析其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对各种标本进行了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72 条记录 3/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