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8-2012年吉林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描述2008-2012年吉林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吉林省手足口病发病变化趋势.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吉林省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吉林省共报告手足口病95 907例.2010年发病率高(105.27/10万),之后呈下降趋势.发病高峰在6-8月,呈单峰分布.年均发病率高的是通化市(108.11/10万).男女性别比1.48∶1.5岁以下儿童占79.72%.散居儿童占所有病例的60.94%.2008年和2011年阳性标本中EV71病毒所占比例在60%以上.结论 吉林省手足口病呈明显季节分布,男性所占比例较高,5岁以下儿童是发病主要人群.散居儿童所占比例较高.不同年份优势毒株不同.
-
2008-2011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疾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相关的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8-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年发病率分别为45.75/10万、96.80/10万、307.48/10万和349.36/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街道均有发病,以龙岗街道、坪地街道、布吉街道发病率较高,分别为420.37/10万、356.06/10万和259.83/10万.发病主高峰集中在4-7月,病例数占59.59%,次高峰集中在9-11月,病例数占23.14%.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职业以散居及托幼儿童为主.学校和托幼机构时有暴发.重症病例数逐年增多,2008-2011年分别为2、14、31和55例.4年间共死亡19例,2008-2011年死亡病例数分别为2、5、8和4例.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疫情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该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切实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
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的研究
呼吸道疾病比较多,其中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为多见.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也有着很高的病死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因此,了解ARI病原学的组成及危险因素,可以用以指导临床治疗,从而有效地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
我院病区抗生素使用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我院病区抗生素使用的情况从而促进抗生素的进一步合理使用.方法收集海门市中医院2013年5月21日-6月21日病区处方长期医嘱共8661例,分析各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及不合理处方.结果在收集的处方中共有3813例使用抗生素,应用率约为44.02%.医嘱中不合理应用医嘱共396例,占抗生素医嘱10.39%.且病原学检测率小于抗生素使用率.结论还应在抗生素分级管理原则指导下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使用,逐步加强病原学检测和医师的药动学培训.
-
常见阴道炎的诊治调查
目的 通过对妇科门诊常见的阴道炎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调查分析,对治疗几种常见阴道炎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不同阴道炎的影响因素,寻找针对性地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接受阴道炎治疗的病例89例,通过对其病原学检测分析及针对性治疗效果的观察,归纳常见阴道炎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结果 常见阴道炎主要有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阴病及细菌性阴道病等,在这3种常见阴道炎中,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率占60.6%,滴虫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占7.9%,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检出率占31.5%.其中,细菌性阴道病在50岁以上年龄组的检出率高,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在30~39岁年龄组的检出率高,滴虫性阴道炎在50岁以上年龄组的检出率高.所有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在根据阴道炎症接受针对性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和治愈. 结论 常见阴道炎的发生与阴道内外环境有密切关系,且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率高.因此在阴道炎症治愈后,做好预防能够有效降低阴道炎的复发率.
关键词: 滴虫性阴道炎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细菌性阴道病 病原学检测 -
基于信息化应用PDCA循环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基于电子病历系统和杏林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的监测数据,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计划拟定、对策实施等步骤对病原学送检情况进行全过程干预,比较PDCA循环管理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的情况.结果 应用信息化软件,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8.90%提高到62.95%,限制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19.89%提高至74.11%,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92.36%提高至9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信息系统数据收集,运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可以将其推广应用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其他领域.
-
2011—2014年白城市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白城市2011—2014年鼠疫监测结果,掌握了该市目前鼠疫疫源地地理环境现状.方法 按照《吉林省鼠疫监测方案》的要求,结合白城市实际情况,以固定点与流调点相结合进行鼠疫监测工作.结果 白城市平均鼠密度为0.59只/hm2,小型鼠捕获率为1.31%.黄鼠鼠体染蚤率37.49%,蚤指数为0.75;黄鼠洞染蚤率15.78%,蚤指数为0.28,黄鼠蚤为优势种;小型鼠体染蚤率18.81%,二齿新蚤为优势种,蚤指数0.45.镇赉、通榆、洮南监测点观察黄鼠3588只,♂:♀为0.99:1,1龄鼠922只,2龄鼠2075只,3龄鼠445只,4龄鼠146只,妊娠率为90.62%,平均胎鼠数为7.46.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白城市鼠疫疫源地境内没有动物间疫情发生,疫情处于稳定状态.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学检测及效果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学检测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该市多家医院分娩的新生儿进行统计分析,共获得22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的病历,将其列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原学检测结果∶对两组患儿行呼吸道病原学检测可知,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未见阳性反应,但其中有5例患儿的检测结果为非致病菌。观察组中120例患儿细菌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54.5%;100例患儿病毒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45.5%。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多为细菌感染所致,建议临床治疗前,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拟定针对性治疗方法,以便患儿早日恢复健康,降低死亡率。
-
浙江省2004-200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04-2007年浙江省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以后的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报告病例和浙江省历年疫情资料汇编录入Excel 2003整理后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浙江省2004-2007年细菌性痢疾平均年发病率42.91/10万,发病高峰一般在每年的8~9月份,发病高峰年龄段均集中在0~10岁.多数暴发疫情发生在学校.福氏志贺菌是散发病例的优势菌种,而宋内志贺菌是暴发疫情的优势菌种.结论 浙江省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处于较为稳定的水平,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疫情防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必须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卫生加强管理.
-
内蒙古部分边境口岸地区主要蜱类及蜱媒病原检测
目的 调查内蒙古主要陆地边境口岸地区蜱的种群分布、构成和自然感染病原体情况.方法 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和宿主体上搜法采集蜱标本,PCR法进行病原检测.结果 在被调查的策克、满都拉、满洲里3个口岸地区共采集蜱1313只,隶属于1科4属7种.草原革蜱在3个口岸均有分布,策克口岸获蜱占69.08%、蜱种多(6种)、短小扇头蜱为该口岸的优势种占74.86%.3个口岸地区共检测出5种蜱传疾病病原体,其中贝氏斯柯氏体仅在策克检出;平均感染率依次为莱姆病螺旋体15.08%、人巴贝西原虫3.35%、斑点热群立克次体1.98%、贝氏斯柯氏体1.07%、埃立克体0.99%.蜱感染莱姆病螺旋体阳性率在上述3个口岸地区均较高,分别为13.56%、22.88%、5.00%,且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巴贝两原虫、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地区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莱姆病螺旋体等5种蜱媒病原在策克、满都拉、满洲里口岸地区有不同程度自然感染.
-
丝虫特异IgG4试剂盒在消除丝虫病地区应用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丝虫特异IgG4检测试剂盒在消除丝虫病地区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和深圳市绿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丝虫特异IgG4检测试剂盒,检测原微丝蚴血症者和12岁以下儿童及消除丝虫病地区居民特异IgG4,并与病原学方法进行对照. 结果检测原微丝蚴血症343例,特异IgG4阳性6例,阳性率1.75%;检测基本消除丝虫病后出生的儿童542人,未检出抗体阳性者;检测消除丝虫病地区居民77人,特异IgG4阳性7例,阳性率9.09%.病原学检查消除丝虫病地区居民77人,检出微丝蚴血症2例,阳性率2.59%;其余人群均未发现微丝蚴血症. 结论丝虫特异IgG特异检测试剂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适合于消除丝虫病地区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治效果考核.
-
2007-2015年淄博市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07-2015年淄博市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其病原学变化特点,为该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2007 2015年淄博市手足口病病例信息和实验室检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收集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07 2015年淄博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4 319例,年均发病率为110.54/10万;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的5~7月;患者以<5岁儿童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1.98%,病原学监测以EV71型和CoxA16型为主,分别占33.61%和30.20%. 结论 淄博市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人群分布特征.应着重加强<5岁儿童和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监测力度,做好病原学监测,防止其暴发流行.
-
男性泌尿生殖道分泌物1250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与致病性.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11年3月男性病科门诊就诊的1 250例性病疑似患者的前列腺分泌物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UU与CT混合双重感染进行检测,并与同期女性患者检测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 1 250例男性患者病原体总阳性率为53.33 %,同期15 176例女性患者的病原体总阳性率为32.29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感染率,男性患者的阳性率为12.72%,女性患者仅为4.8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海地区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患者的UU、CT、UU与CT混合双重感染率明显高于同期检查的女性患者,应引起重视.
-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脑脊液中结核杆菌DNA的临床应用
结核病是严重危机全球公共卫生的问题之一.结核病的病原学检测是发现传染源的主要手段,是确定结核病的依据,在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近年来随着结核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快速、敏感、特异性高等的优点使其在临床逐渐得到应用.其中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 PCR)阳性结果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重要临床依据.本文应用Real time-FQ PCR技术与传统抗酸染色方法对比分析56例脑脊液标本,结果报告如下.
-
肺部真菌感染病原学检测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
非典型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
目前脊柱结核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检查及病灶局部的病理改变来确诊,细菌培养处于滞后状态,现行的实验室病原学检测及菌种鉴定方法远不能满足临床早期诊治的需求,而其免疫学检测仅限于辅助诊断[1].
-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6月-2016年6月经临床诊断为化脓性眼内炎患者78例(80眼)临床资料,78例患者在接受玻璃体切除术基础上采用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术前取标本送细菌学检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手术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手术后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送检标本中,共检出135株病原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占20.74%、表皮葡萄球菌19株占14.07%、镰刀菌18株占13% 为常见;与术前相比,70例占89.74% 患者视力改善,8例占10.25% 患者视力无明显改善;在玻璃体切除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眼内炎过程中,不良反应事件发生9例,发生率为11.54%;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6-12月的随访记录,患者总有效67例,总有效率为85.90%.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疗效较好,安全性尚可,开展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有助于指导合理用药.
-
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患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患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并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298例,根据合并急性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组(178例)及支气管扩张非急性感染组(120例),所有患者行病原菌培养,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支气管扩张非急性感染组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表达水平均低于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组患者,(t=2.42,P=0.001;t=ll.00,P<0.001;t=8.11,P<0.001);178例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26株,分离率为70.79%,革兰阴性菌共93株,以铜绿假单胞菌44株,肺炎克雷伯菌17株常见,革兰阳性菌17株,真菌16株;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氨苄西林耐药率高,为90.91%及95.45%;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氨苄西林、头孢吡肟耐药率高,为88.24%.结论 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8、TNF-α水平增高,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其对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相对敏感.
-
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于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15例,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感染因素. 结果 315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感染85例,感染率26.98%;共检出病原菌85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48株占56.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大、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30 d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与高龄、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30 d呈正相关.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于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642例,按是否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310例和非肺部感染组332例;全面评估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查,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肺部感染组患者在使用呼吸机、合并糖尿病、卧床方面分布率均高于非肺部感染组;肺部感染组患者在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用力肺活量(FVC1)、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FEV1/FVC、动脉氧分压方面与非肺部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送检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310份,共检出251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58株占62.95%. 结论 COPD患者肺部感染率较高,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所占比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