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南京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新致病菌分析

    作者:赵太宏;李中国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致病菌分布情况,为有效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6眼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予以加替沙星滴眼液滴眼,每日4次,连续治疗1周,再次取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6眼均成功采集结膜囊分泌物。首次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81.25%,其中革兰阴性细菌占15.63%,以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而革兰阳性细菌占65.63%,其中位居前三的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50眼(52.08%),金黄色葡萄球菌7眼(7.29%),腐生葡萄球菌3眼(3.13%)。治疗1周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治愈,再次行病原学检查,仍有11眼阳性,表皮葡萄球菌7眼(8.14%),金黄色葡萄球菌4眼(4.65%),67眼(77.92%)转为阴性。结论葡萄球菌尤其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是南京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临床治疗本病应注意合理用药。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多种多餐食物引起中毒的调查分析

    作者:刘泽春

    目的 调查分析食源性疾病的原因,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33例中毒者进行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并对可疑食物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在西红柿炒鸡蛋、香菇肉沫、豆皮肉丝、生肉馅4个样本检出蜡样芽胞杆菌,菌落计数大于105 cfu/g,所有病例均食用了上述一种及以上食物,33例病例发病时间分布出现了两次高峰.结论 按照WT/T82-1996诊断标准,这是一起因生猪肉储存不当致多种、多餐食物污染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 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

    作者:周文华;姜胜玲;杨俊文

    目的探讨本地区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布概况、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患儿急性期血清中,五种病毒(EBV、CBV、RSV、MP、流感)特异性抗体IgM.了解病原学种类.结果从1429例疑似感染者血清中,检出五种抗体IgM阳性共593例,阳性率41.5%.其中单一病毒感染阳性占69.48%,混合感染阳性占30.52%.有些病原体除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外,尚可导致肺外多系统的病变.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复杂,除细菌性感染外,病毒性感染的种类繁多,其流行高峰季节与临床表现各异,尤其是流感与柯萨奇病毒,尚可侵害心脏及中枢N等系统,引起心肌炎及无菌性脑膜炎等多种疾病,需引起重视.

  • 一起痢疾局部暴发的实验室检测

    作者:刘利芝;罗志刚;周维;张强

    目的 对2012年10月湖南娄底发生的一起急性腹泻病进行病原学检测.方法 井水进行常规卫生学检验.大便、井水、物体表面等样品进行志贺氏菌增菌分离、生化、血清学试验、药敏试验.恢复期前期病人血清与分离菌做特异性凝集试验,同时以正常人血清作对照.结果 井水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均严重超标;从23份病人大便中检出6株福氏志贺氏菌(F4c型),检出率26.9%,其他样品未检出.该检出菌均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等耐药,恢复期前期病人血清相应抗体平均滴度为1:40.在志贺氏菌的增菌分离方面,本次6株菌均由直接划线分离平板检出,而GN增菌后未检出.结论 本次急性腹泻病流行株为福氏志贺氏菌(F4c型).从检验方法看,F4c菌直接分离培养检出率显著高于通过增菌后分离的检出率.

  • 怀柔区2011年猩红热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杨丽梅;宋淑娥;陈玲霞;李超

    目的:明确临床对猩红热诊断的准确度.方法:对监测医院诊断为猩红热和“链球菌感染/扁桃体炎/咽峡炎”的病例咽试子标本进行病原体的初分离培养,对分纯后的可疑菌落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杆菌肽实验和乳胶凝集血清分群试验进行病原体的初筛及分群鉴定.结果:咽试子标本共272份,分离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25例,阳性率9.2%.临床确诊为猩红热的病例,复核诊断阳性率只有23.5%;临床诊断为“链球菌感染、扁桃体炎、咽峡炎”的病例,复核诊断证实为猩红热病例的分别为35.0%、8.2%、1.3%.结论:医疗机构应开展猩红热的病原学检测,为猩红热的防治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防止疫情的蔓延.

    关键词: 猩红热 病原学检测
  • 2009年-2011年沈阳地区手足口病病原检测分析

    作者:刘娜;董雪;李欣;张国斌;李继耀;高丹

    目的 通过PCR检测了解2009年-2011年沈阳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收集2009年-2011年手足口病粪便标本123份、264份及142份用RT-PCR进行鉴定.结果 2009年-2011年手足口病标本PCR检测阳性分别为78份、232份、129份,其中EV71分别占42.3%、48.3%、67.4%,CoxA16分别占2.6%、37.9%、10.9%,未分型的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55.1%、12.5%、21.7%.结论 沈阳地区2009年-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CoxA16为主,2009年-2011优势型别均为EV71型.

  • 2013年张掖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细菌多重PCR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冬玲;于爱红

    目的 了解该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细菌病原谱的构成.方法 对张掖市1家哨点医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符合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病例定义的患者采集痰液标本,每月5份~6份,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肺炎链球菌(SP)、流感嗜血杆菌(HI)、军团菌(LP)、百日咳杆菌(BP)、肺炎衣原体(CT)、肺炎支原体(MP)6种呼吸道病原菌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痰液标本63份,总阳性率为96.83% (61/63),其中SP为29.51%(18/61)、SB +HI为65.57% (40/61)、SB+ MP为4.92% (3/61),未检出CT、LP及BP;全年均有发病,发病季节变化不明显;<5岁儿童较多,阳性构成比为27.86%(17/61);男性、女性细菌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张掖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细菌类病原主要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支原体.

  • 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

    作者:程冲;田锦平;王庆奎;钱忠;庞惠勇

    目的:快速分离病原菌,追溯其食源性疾病的来源.方法:采集食物中毒者剩余食物、呕吐物、粪便,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采集病人的双份血清进行相应的抗体检测.结果:在1份凉皮、1份呕吐物、2份大便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其中凉皮、呕吐物中蜡样芽孢杆菌菌落总数> 106 cfu/g,病人双份血清中,蜡样芽孢杆菌抗体有四倍以上的增高.结论:按照WS/T.82-1996诊断标准,这是一起被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凉皮引起的食物中毒.

  • 2008年深圳市36起手足口病疫情的病原学检测

    作者:杨洪;姚相杰;何雅青;张海龙;冼慧霞;阳帆

    目的:了解深圳市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疫情的病原学情况,为疫情的控制及病例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设计合成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型特异性引物,提取HFMD病例粪便标本中的核酸,采用RT-PCR方法扩增病毒的特异性片段,检测EV71和CA16核酸.结果:36起手足口病疫情中,13起由EV71引起,14起由CA16引起,构成比分别为36.11%及38.89%;各个行政区均有疫情发生,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流动性较大的罗湖区和南山区;疫情主要集中在4、5月份;99份标本中,EV71采样阳性率为28.28%,CA16采样阳性率为23.23%;EV71和CA16的采样阳性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间EV71和CA16的感染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2008年深圳市HFMD疫情主要是由CA16和EV71引起,特别要加强对EV71引起的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重症病例的监测.

  • 186例医院内霉菌感染病原学检测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葛素君;黄雪斐;王彩萍;章永川;周群玉

    为了解医院内霉菌感染现况,探讨防治对策.对我市一家市级综合性医院8年间的住院病人和术后气管、会阴、腹部、肿瘤、骨科切口,留置导尿、胆汁引流管口,烧伤创面,痰液,咽喉分泌液,引流尿液、胆汁等样本进行霉菌病原学检测的前瞻性研究.186例样本共分离出8个菌属1383株霉菌,总检出率为(62.37%),其中青霉483株(34.92%),木霉413株(29.86%),曲霉132株(9.54%),毛霉119株(8.60%),交链孢霉114株(8.24%),占前五位.霉菌分布产科会阴切口检出高(87.50%),其次是骨科、妇科切口、引流尿液和咽喉分泌液各(75.00%),留置导尿管口(74.20%),引流胆汁(69.23%),烧伤创面(66.67%).医院病房,手术医疗器械消毒不严,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病人免疫机能下降等因素易感染霉菌,因此,要重视霉菌所致的院内感染.

  • 非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的病原学检测

    作者:李华;吴洪涛;李红

    目的 探讨脑脊液病原学检测在非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鉴别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02-2016-10我院收治的38例非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观察1组,选取38例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观察2组,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38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脑脊液检查,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2组IL-6水平与观察1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观察1组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P<0.05);观察2组IL-8水平高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P<0.05),但观察1组与对照组IL-8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非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脑脊液IL-6、IL-8联合白细胞计数可作为联合诊断评价指标.结论 在非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诊断和鉴别上,IL-6、IL-8可作为理想的病原检测指标,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但IL-6、IL8并非是其他脑脊液生化指标的替代品,在临床检测中联合白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可为明确诊断提供补充,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 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检测与分析

    作者:李东瑞;丁雪冰;王雪晶;滕军放

    脑炎是感染性疾病中较严重的一种,病毒是急性脑炎中常见的感染源。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原发性脑炎,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癫痫、精神行为异常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 不同收集法对肺分泌物病原学检测的研究

    作者:孙秀英;郭艳;亢慧慧;王东伟

    目的:探讨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收集肺分泌物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常规法(A)、1ml无菌注射器法(B)和无菌玻璃瓶法(C)收集肺分泌物,对其病原学检测的敏感性、可操作性进行比较.结果:B、C两法与A法相比,在病原学检出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而B、C两法之间无差异(P>0.01)但在可操作性上C更优于B.结论:无菌玻璃瓶法是一种简便、快捷、可靠的收集肺分泌物行病原学检测的方法.

  • 459例腹泻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陈隆辉;陈昌宏;余兰桂

    目的:探讨腹泻病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检测情况,为制定和调整肠道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腹泻病例459例进行分析,对其进行病原学检测,总结腹泻病的流行特征。结果459例病例中,共检出病原菌103株(24.4%),其中诺如病毒高,占70.9%。5~10岁人群病原体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群(P <0.05)。夏季(6~8月)发病率显著高于其它季节(P <0.05)。结论儿童为腹泻发病率的高发人群,在腹泻防治中,应重点加强这类人群防治,尤其是夏季腹泻的防治工作,降低疾病发生率。

  • 综合ICU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蒋翠霞;郭亚娜;杜金红;王静珠;张莉

    目的 分析综合重症监护室(ICU)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综合ICU送检的各类标本的培养结果,统计从标本中分离鉴定出的318株非重复菌的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分离出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占82.1%(261/318).革兰阴性杆菌占80.5%(256/318),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阳性菌占12.3%(39/318),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真菌占7.2%(23/318),包括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占比较高的几种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呈现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综合ICU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有较高耐药性,应及早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耐药性检测,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和多药耐药菌的产生.

  • 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分析

    作者:张建华;胡君平;岳改英;于旭升

    2008年4月20日,郑州市某县一农户家因办婚宴发生食物中毒,先后有182人出现以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病例.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调查及病原学检测,确认该次中毒是由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病原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病毒性心肌炎病原学检测研究进展

    作者:李景业;马长生

    病毒性心肌炎为嗜心肌病毒感染所致心肌炎性病变,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需依靠病原学检查.心肌组织中各类病毒的检出率受取材部位、固定方法、标本数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对常用病原学检测方法、嗜心肌病毒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有助于判断疾病进程,指导临床治疗.

  • 一起水型暴发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报告

    作者:袁洁;叶文;苏良;杨柳青;李莎

    目的水型暴发流行的病原菌检测.方法采集本次水型暴发流行的肛拭子10份,各种水样8份.参照GB/T4789-2003;GB17012-1997附录A;GB15984-1995;GB18466-2001进行检验.结果10份肛拭子中检出4份ETECO25:K19(L)占40%,8份水样中检出ETECO25:K19(L)2份,占25%.结论本次水型暴发流行是由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 O25:K19(L)引起的感染.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流感病毒暴发疫情病原学检测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薛京昌;卞琛;徐晓怡

    目的 对疑似流感病毒患者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诊断,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流行性感冒检测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WHO标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2010年10月本地区采集的8份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8份咽拭子标本中有6份呈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75%. 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操作相对简单,耗时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基层疾控中心流感疫情可靠的快速诊断方法.

  • 240例小儿细菌性腹泻病原学检测与临床用药效果研究

    作者:吴蕾

    目的 :了解小儿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及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用以指导临床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儿科就医的细菌感染性腹泻的240例小儿大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验,并分别应用头孢曲松钠和氨苄青霉素对患儿分组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①小儿细菌性腹泻好发于夏、秋季节,粪检病原菌阳性率37.50%,主要病原菌为志贺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病原菌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氨苄青霉素(86.67%),两组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典型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均为头孢曲松钠组少于氨苄青霉素组.结论 :用药前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有助于对症用药,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疗效可观.

152 条记录 6/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