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议循经取穴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作者:景苗苗;兰颖;孙睿睿;梁繁荣;曾芳

    循经取穴是针灸临床基本的取穴方法,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循经取穴分为:循本经取穴、循他经取穴、循多经取穴,作者在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研究报道的基础上,主要从循本经穴针刺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进行初步探讨。

  • 针刺镇痛应用于电视胸腔镜肺手术临床研究

    作者:周红;童稳圃;刘圣灵;张敏

    我院针麻研究室自1997年2月至2000年12月,应用手法针刺穴位加针刺增效药静脉复合麻醉在电视胸腔镜下作肺手术临床研究33例,使病人在浅麻醉状态下持续手法捻针完成电视胸腔镜肺手术,同时随机设全麻对照组33例.针刺取穴原则:循经取穴,上下肢同名经相配,上肢取后溪、支沟、内关、合谷、郄门、鱼际(健侧),下肢取束骨、足临泣、太冲、足三里、太溪、三阴交(双侧).针刺诱导每穴捻1 min,共3遍18 min,在麻醉诱导前5 min肌肉注射弱阿片类镇痛药曲马多100 mg,和针刺增效药灭吐灵20 mg,常规麻醉插管,翻身固定体位,将复合液滴速减慢,维持浅麻醉状态,手术时选择腋中线第七肋间置肋间套管插入胸腔镜,取乙区支沟、足临泣;在第三或第四肋间腋前线作一小切口,如肺叶切除长约6~8 cm,取穴丙区内关、太冲;第五肋间腋后线1.5 cm小切口作牵引切口,取穴甲区后溪、束骨;在处理肺时取穴郄门、太溪、鱼际、三阴交,因置引流管及缝切口很快,我们按甲、乙、丙三区的穴位捻针到术毕,术中必要时加芬太尼0.1~0.2 mg静脉推入.

  • 针刺增效药在针刺镇痛复合麻醉肺切除中的作用

    作者:童稳圃;周红;刘圣灵;张敏

    自1995年1月至1997年6月,我院临床针麻研究室为了提高针麻肺切除效果,在用手法针刺加针刺增效药氟哌啶醇、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基础上,在麻醉诱导前5 min肌肉注射弱阿片类镇痛药曲马多100 mg和针刺增效药灭吐灵20 mg,以进一步减少术中静脉复合液的用量,增加针麻术中的镇痛作用.设针药麻组40例,并设全麻对照组40例进行观察.术前准备:病人术前都做模拟预测,做皮肤及耐痛阈的测试,在针刺诱导前后作比较,并观察针刺耐受力及针刺感应,并进行心理测试,用美国伊利诺州大学个性及能力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编制的16种个性因素(简称16PF),根据测得结果给予病员2次以上的心理疏导.取穴原则为循经取穴,上下肢同名经相配.

  • 经络与方位对应现象探讨

    作者:蒋松鹤;楼新法;卢君艳

    本文从"脏经对应"的古典理论和"循经取穴"的临床基本原则着手,探讨"方位对应"现象与"脏经对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脏经对应"理论存在许多疑点,其合理成分具有"方位对应"的现象,而其疑点之处恰恰不具有"方位对应"的特点."方位对应"并具复杂性.认为"方位对应"概念使我们从复杂的古典经络理论和临床经验中抽出一条主线,有利于简化研究对象.

  • 循经针刺联合股神经阻滞干预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功能康复: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张永辉;张林;卢敏

    目的:观察循经远端针刺联合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及膝关节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行股神经阻滞,术后予以镇痛泵镇痛及TKA术后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穴取患侧太冲、昆仑、太溪、申脉、三阴交、后溪,双侧尺泽、曲池、手三里,留针30 min.每天1次,治疗2周.记录术后4 h、8 h、12 h、24 h、48 h静息时,术后12 h、24 h、48 h、7 d、14 d被动功能锻炼时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患者术前、术后7 d、术后14 d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关节活动度(ROM);记录患者镇痛满意度,加用镇痛剂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8 h、12 h、24 h、48 h膝关节静息状态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 h、24 h、48 h、7 d,观察组膝关节被动运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HSS评分方面,术后72 h、7 d、14 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ROM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安全性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针刺取穴联合股神经阻滞方法应用于TKA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在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效果确切,同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

  • 脊神经定位结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

    作者:李金牛;冷钰玲;孙儒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在颈椎病分类中发病率高,约占颈椎病的60%[1],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笔者运用脊神经定位诊断结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治疗CSR,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来自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北京市中关村医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小26岁,大60岁,平均(45±10)岁;病程短1个月,长3年,平均(1.2±0.8)年;以C5神经根症状为主者3例,C6神经根症状为主者15例,C7神经根症状为主者31例,C8神经根症状为主者11例.

  • 循经取穴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杜婷;任玉兰;何永刚;陈芷涵;梁繁荣

    目的:探讨循经取穴对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效应及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104只健康12周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无疾病表现后纳入实验;取SD大鼠24只,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再取剩余SD大鼠80只,通过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模型,造模成功率为60%,存活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循经取穴组、他经取穴组和非经非穴组,共4组,每组12只.空白组不给予手术造模,仅捆绑固定;假手术组开胸后未结扎冠状动脉.造模后模型组仅捆绑固定,循经取穴组给予电针"内关"干预;他经取穴组给予电针"合谷"干预;非经非穴组给予电针大鼠前肢足背侧第3、4跖骨间隙凹陷处干预.每次捆绑固定或电针干预30 min,每日1次,连续5 d.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采用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并采用高效液相检测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的含量.结果:各组造模大鼠ST段电压均高于造模前(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循经取穴组、他经取穴组、非经非穴组Ⅱ导联ST段抬高(P<0.01,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均P<0.01),与他经取穴组、非经非穴组比较,循经取穴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循经取穴组干预后ATP含量升高(P<0.05);与非经非穴组比较,循经取穴组干预后ATP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循经取穴组、他经取穴组、非经非穴组干预后ADP、AMP含量降低(均P<0.05);循经取穴组干预后能量负荷(EC)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循经取穴能有效的减轻心肌组织的损害,其机制可能是提升心肌ATP的含量,降低心肌ADP、AMP的含量,使EC水平升高,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起到保护心肌组织和细胞作用.

  • 脊神经定位诊断结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作者:李金牛;梁佳;霍素坤;冷钰玲;刘欣;王海青;孙儒;董馨

    临床上,颈椎病以神经根型为常见,视受累神经节段不同,其所表现的症状也迥异。目前,针灸对本病多为辨病论治,即对受累神经节段不同而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多采用相同穴位,缺乏辨证论治的理念。笔者在总结前人取穴基础上,将循经辨证论治用于本病的治疗;并结合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在明确受累颈脊神经节段后,有针对性选取相应节段的颈夹脊穴,配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1],取得满意疗效。

  • 刺血疗法治疗慢性肌紧张性头痛160例

    作者:郭庆广

    目的:观察刺血疗法治疗慢性肌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慢性肌紧张性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治疗组采用双侧太阳穴、印堂穴及循经取穴刺血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药物治疗,10d为一个疗程,隔日一次。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96例,显效32例,有效32例,无效0例,有效率达100%;对照组临床治愈32例,显效32例,有效64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侧太阳穴、印堂穴及循经取穴刺血疗法疗效显著,且能缩短疗程。

  • 循经取穴艾炙预防褥疮

    作者:邱建华;周海英;郭清凤;刘文华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疡坏死.一旦发生褥疮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甚至发生败血症而死亡.褥疮的护理重在预防,预防的方法很多,有些方法临床效果甚佳,但对某些强迫体位或制动卧位的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又不能采用其他种卧位时,其受压部位的褥疮预防成为难题.循经取穴艾炙预防褥疮,是根据中医理论,每个穴位除可治疗局部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病症外,还可治疗同一经络远距离组织器官的病症.采用手三阳和足三阳经循经体表为褥疮的好发部位,循经络的走向,在非受压处循经取穴配强壮穴艾炙,起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1] 循经取穴艾炙在临床实践应用了6年,安全可靠,较好地解决了预防褥疮的难题.

  • 循经刮痧拔罐艾灸联合中药贴敷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疗效研究

    作者:张霞

    目的 探讨循经刮痧拔罐艾灸联合中药贴敷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康复科2015年7月~2017年10月80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偏瘫肢体选穴针灸法,观察组循经刮痧拔罐艾灸联合中药贴敷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法.10d为一个疗程,干预3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上下肢神经功能评分(NIHSS)、功能残疾评分(MRS)和生活质量(WHOQOL-BREF).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MRS、WHOQOL-BREF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MRS、WHOQOL-BREF评分组内比较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水平;干预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经刮痧拔罐艾灸联合中药贴敷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中风恢复期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进程,降低患者功能残疾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作者:

    关键词:
  • 从循经取穴看针灸治疗耳鸣的思路

    作者:陈婷婷;程海英;侯海鲲

    全身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均有一定的路线,在针灸治疗时可以在与患病局部相同的经脉上选用远隔患部的穴位,这种取穴的方法即循经取穴.程海英教授在临床上治疗耳鸣多采用此法,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循经取穴 针灸 耳鸣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二十六)眼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技术(下)

    作者:田维柱

    五、操作方法 2 取穴原则 针灸治疗需要配穴,每种针刺方法都有一定的配穴原则,眼针的取穴原则有4种. 2.1 循经取穴 眼针的循经取穴,是根据经络所过,疾病所主的原则,病属于哪一经,或病在哪一条经络线上,就取哪一经区穴.如病人以肩背痛为主诉,痛在上臂及肩胛部,是手太阳小肠经循行的部位,就可取小肠区穴.病人以头痛为主诉,如以后头痛为重,并连及颈项部,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就可取膀胱区穴;如以两侧头痛为重属少阳头痛,是足少阳胆经循行的部位,就可取胆区穴;如以巅顶部疼痛为主,属厥阴头痛,是足厥阴肝经循行的部位,就可取肝区等.

  • 针刺治疗痹证86例临床观察

    作者:郭莉娜;郭莉莉

    笔者自1995年1月~1999年12月,运用以辨证取穴为主,配合循经取穴的方法,治疗痹证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远近取穴温和灸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便秘中的应用

    作者:周艳琼

    目的:探讨远近取穴温和灸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住院的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远近取穴温和灸的方法预防便秘发生;将2011年1 ~12月的82例采取腹部按摩预防便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以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作为观察治疗效果的指标.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远近取穴温和灸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便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 艾灸 便秘 循经取穴
  • 通督调神法配合循经取穴治疗偏头痛

    作者:王晓明;王宏业;李平

    偏头痛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上一种较难治愈的周期性发作性疾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李平教授以"通督脉、调元神"立论,配合经络辨证循手足少阳经取穴配穴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循经特定穴电针合雷火灸对癌痛镇痛临床研究

    作者:李扬帆;韦日铺;陈佳

    目的:采用循经特定穴电针配合雷火灸对癌痛患者进行针灸干预.将循经取穴原则与特定穴——原、络、郄穴融合应用,同时配合有别于传统灸疗的雷火灸,如此针、电、灸搭配综合施治.观察两种以上针灸方法综合干预对癌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应用VAS评分、镇痛起效及持续时间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循经特定穴电针配合雷火灸组治疗后VAS评分佳,优于局部取穴组(P<0.05),略优于药物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循经特定穴电针合雷火灸组镇痛起效时间快,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1);与局部取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循经特定穴电针合雷火灸组镇痛持续时间优于局部取穴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低于药物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循经特定穴电针合雷火灸镇痛起效时间快,且镇痛效果及持续时间与药物治疗近似.

  • 开通经络疗法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邰迎东;柏国仙;仇惠燕;杨生源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为一种发作性疾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依据开通经络疗法及量子经络针灸学理论[1],打破传统以经络学为基础的循经取穴,以穴位为针刺区域对头痛施治的方法,采用以头顶部为中心,向四周八向以"米"字形排列布针,施以电刺激的方法治疗偏头痛,并以此为依据开发研制了开通经络电子头痛治疗仪,对30例偏头痛病人进行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平衡火罐配合循经取穴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护理观察

    作者:刘尹丽

    目的:探讨采用平衡火罐配合循经取穴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8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平衡火罐配合循经取穴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传统坐罐疗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明显优于时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火罐疗法配合循经取穴治疗腰背脊筋膜炎的有效性为临床护士在治疗腰背脊筋膜炎的护理方法选择上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110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