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吴娟;李彬;徐小红;潘玉红;刘秀琴;王梅华;曹颖平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的的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本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筛查菌株是否产碳青霉烯酶;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KPC、IMP、VIM、NDM、SHV、TEM、CTX-M-1组、CTX-M-9组耐药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21株实验菌均为多重耐药菌,对17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60%的有11种,其中耐药率>90%的有5种,分别为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西丁、环丙沙星和氨曲南.耐药率低的为多粘菌素B,均表现为敏感.9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6株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3株NDM-1阳性、3株IMP阳性).共有18株检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结论 该院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以NDM-1和IMP基因较常见.

  • 碳青霉烯酶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布及分子流行病学

    作者:王建友;周阿旺;陈丹

    目的 了解碳青霉烯酶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布及其分子流行病学.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120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及EDTA协同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的确认,用PCR方法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KPC、IMP、NDM、VIM、OXA-48),经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后纯化测序.通过MLST及ERIC-PCR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20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中,95株CRKP菌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64株菌株EDTA协同试验阳性.经PCR及测序确认,83株主要携带KPC-2型碳青霉烯酶,占69.2%;其次为IMP-4型金属酶,占28.3% (34/120),NDM-1型金属酶15株,占12.5%,未发现VIM和OXA-48碳青霉烯酶.ERIC-PCR及MLST分型显示出20个基因分型,其中ST395-A型和ST11-B型主要流行于产KPC-2型菌株中,占43.88%;ST263-B型和ST15-C型主要流行于产NDM-1菌株中,占13.27%;而ST11-B型主要分布于产IMP4和KPC-2菌株中,占24.49%.结论 我院碳青霉烯酶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存在多种碳青霉烯酶,主要以KPC-2为主,产不同种类碳青霉烯酶菌株存在不同的流行基因型.

  • D类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金钟

    碳青霉烯酶(carbapenemases)是指能够明显水解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的一类β-内酰胺酶,它包括AMBLER分子分类的A、B和D三类酶.其中,B类为金属酶,属于BUSH功能分类的3群;A、D类为丝氨酸酶,分别属于BUSH分类的2f和2d亚群[1,2].

  • MHT和mCIM试验检测肠杆菌科金属碳青霉烯酶效能的评价

    作者:宫雪;张晓丽;王宇超;苏珊珊;王晓红;郭宇航;李慧玲;王勇

    目的 探讨改良Hodge试验(MHT)及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检测肠杆菌科细菌金属碳青霉烯酶的应用价值.方法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筛选2015-2017年非重复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MHT及mCIM进行产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证试验,PCR检测常见的金属碳青霉烯酶IMP-4、IMP-8、VIM-1、VIM-2、NDM基因.比较MHT及mCIM对肠杆菌科金属碳青霉烯酶的检测效能.结果 本实验共收集40株临床分离菌株,MHT阳性36株,阳性率90.0%.mCIM阳性39株,阳性率为97.5%.PCR产物测序Blast比对证实4株为产IMP酶菌株,5株产NDM型菌株,未检测到VIM基因.MHT试验检测IMP酶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11.1%、11.1%、100.0%,MHT检测NDM酶分别为40.0%、2.9%、5.6%、25.0%.mCIM检测IMP酶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100.0%、2.8%、10.3%、100.0%,mCIM检测NDM型分别为100.0%、2.9%、12.8%、100.0%.结论 MHT及mCIM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产金属碳青霉烯酶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但特异性偏低,应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检测,为感染控制提供保障.

  • 鲍曼不动杆菌OXA基因的检测及ISAba1对其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艳霞;聂大平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OXA-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布情况及插入序列1(ISAba1)对OXA -2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无重复株110株.多重PCR扩增OXA - 23 - like、OXA - 24 - like、OXA - 51 - like、OXA - 58 - like基因,并测序;应用肠杆菌科基因组内重复序列ERIC - PCR进行同源性分析.PCR扩增OXA -23、OXA - 51、ISAba1 - OXA - 23和ISAba1 - OXA - 51,并用大肠杆菌TOP10进行转化OXA - 23、ISAba1 - OXA - 23、OXA -51.琼脂稀释法测定阳性菌株和转化子TOP10(pGM - 0XA)对亚胺培南的MIC值.[结果]在上述临床菌株中PCR检测出blaoXA-23、blaoxA-51、blaoxA-58、ISAba1 - OXA - 23,未检测到blaoxA-24 ISAba1 -OXA -51;110株鲍曼不动杆菌来自18个不同克隆株;转化子TOP10(pGM - ISAba1 - OXA - 23)MIC值为0.5,另一转化子TOP10(pGM - OXA -23)MIC值为0.125,TOP10(pGM-OXA-51)MIC值为0.25,三者均未显示对亚胺培南高水平耐药的特性.[结论] OXA-碳青霉烯酶基因在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存在,以OXA - 23、OXA - 51为主;同时携带OXA -23和OXA -51两种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较多见;ISAba1位于OXA - 23基因的上游;其在大肠杆菌中并未对OXA酶的表达产生大的影响.

  • 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医院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肠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张丽萍;刘杰;孟冬娅;薛文成

    目的 调查北京、沈阳、济南、兰州等我国北方地区医院中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耐药基因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改良Hodge试验筛选产碳氢霉烯酶菌株;采用亚胺培南-EDTA协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产生;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测序筛查NDM基因;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析法(MLST)对阳性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31株大肠埃希菌和84株肺炎克雷伯菌Hodge试验阳性.其中15株大肠埃希菌和15株肺炎克雷伯菌筛选出NDM基因.MLST结果序列型(ST分型)与PFGE分型吻合.PFGE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SY01、SY02、SY03与JN06属于同一分群,大肠埃希菌SY01、SY02、SY03图谱完全相同,且与JN06图谱同源性较高,且这4株菌ST型均为ST167.结论 产NDM耐药基因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已出现于我国北方地区多个省会城市,且有局部散在的克隆性流行,需引起临床科室和医院感染控制部门的高度重视.

  • 临床分离16株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初步研究

    作者:伍启康;李小燕;吴奎海

    目的 了解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和耐药机制.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16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11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产酸克雷伯菌1株.利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改良Hodges和MEM(美罗培南)-EDTA(乙二胺四乙酸)-Na2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耐药表型筛选.采用PCR法检测耐药基因bla IMP、bla KPC、bla NDM、bla VIM、bla OXA-48.结果 16株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耐药.16株细菌Hodges均阳性,15株双纸片协同试验阳性.在11株大肠埃希菌,9株携带bla NDM-5,2株携带bla NDM-1.4株肺炎克雷伯菌携带bla NDM-5,1株产酸克雷伯菌携带bla KPC-2.结论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以产bla NDM-5碳青霉烯酶为主.

  • 碳青霉烯酶在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的作用

    作者:侯盼飞;祝丽晶;潘艳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酶在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中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100株,其中亚胺培南耐药和敏感各50株,琼脂稀释法检测上述细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改良霍奇(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PCR技术检测10种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所有菌株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均敏感,亚胺培南耐药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32%)和米诺环素(30%)耐药率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而亚胺培南敏感菌对多数抗生素均较敏感.Hodge试验亚胺培南耐药菌阳性率82%,敏感菌全部阴性.PCR扩增显示亚胺培南耐药菌中SHV、PER、TEM、OXA-23阳性率分别为70%、56%、34%和90%,与敏感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检测到KPC、NDM、IMP、VIM、SIM和OXA-24基因.结论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峻,碳青霉烯酶在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 产 KPC 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及感染现状

    作者:刘希华;钟太清;朱元琪;苏维奇

    目的:通过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检测及病例分析,了解 CRKP 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及感染现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院感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 BD 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筛选耐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的肺炎克雷伯菌,然后通过改良 Hodge 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用PCR 方法检测 KPC、NDM-1和 OXA-48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结果71株 CRKP 改良 Hodge 试验阳性56株,阳性率为78.9%,PCR 结果显示:71株 CRKP 中有53株检测出 blaKPC-2基因、8株 blaNDM-1基因、2株 blaOXA-48基因;标本来源主要见于 ICU、肾内科和神经内科等病房的痰液、尿液和引流液标本;药敏结果显示:所分离的71株 CRKP 除了对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的耐药率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结论 CRKP 临床分布较为广泛,多药耐药严重,其耐药基因以产 KPC-2型为主,但同时还出现了 NDM-1和 OXA-48基因型,应加强监控。

  • 改良Hodge试验检测肠杆菌科IMP型碳青霉烯酶的性能评价

    作者:庞峰;李艳华;贾秀芹;李丁;赵岐刚

    目的 探讨改良Hodge试验(modified Hodge test,MHT)在检测肠杆菌科细菌IMP型碳青霉烯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筛选2010-2012年非重复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降低的肠杆菌科细菌,以MHT进行产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证试验,PCR检测碳青霉烯酶blaKPC、blaIMP、blaVIM、blaOXA-48及blaNDM-1基因型,阳性结果进行测序并Blast比对确定基因型.以基因测序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统计MHT检测肠杆菌科碳青霉烯酶的各项性能指标.结果 本实验共收集62株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降低的肠杆菌科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42株,阴沟肠杆菌12株,大肠埃希菌5株,产酸克雷伯菌3株;MHT检测阳性51株,占总株数的82.26%,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分别占各自菌种的比例为83.33%,75.0%,80.0%,100.0%;经PCR扩增并测序证实27株为产IMP-4型菌株,20株为产IMP-8型菌株,其他15株为碳青霉烯酶阴性菌株;MHT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产IMP型碳青霉烯酶的灵敏度为97.87%%,特异性为66.67%,阳性预测值为90.2%,阴性预测值为90.91%,检验效能为90.32%.结论 MHT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产IMP型碳青霉烯酶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但特异性偏低,建议进一步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基因型.

  • 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敏;邵彪;庞峰;赵岐刚

    近年来产生了许多碳青霉烯酶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不动杆菌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抵抗细菌侵犯的后一道屏障,大量耐碳青霉烯酶菌株的出现导致临床面对多重耐药或者泛耐药细菌无药可用,对广大病患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快速检测出碳青霉烯酶,通过有力措施预防其迅速的播散,才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碳青霉烯酶的检测方法不断改进完善,出现了改良 Hodge 实验、PCR检测、Carba NP 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法、MALDI-TOF 质谱分析法等,本篇文章就碳青霉烯酶及碳青霉烯酶的检测方法加以简述,为检验工作者选择检测碳青霉烯酶的方法提供参考。

  • 老年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机制

    作者:刘英;李红松;王丽娜;刘金霞;郭亚春

    目的:通过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特征、耐药性及其产碳青霉烯酶的类型,探讨其对亚胺培南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该院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中介或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株162株,用琼脂纸片扩散法( K-B法)及肉汤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 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耐药基因。结果60株耐药细菌均为多重耐药株,PCR检出47株携带OXA-23基因,3株携带OXA-24基因,85株敏感株均未检出OXA-23及OXA-24基因,各年份与2008年对亚胺培南类药物敏感性以及耐药基因OXA-23基因携带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携带OXA-23和OXA-24碳青霉烯酶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亚胺培南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增高,且伴随用药时间延长呈逐年上升趋势。

  • 黑龙江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表型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作者:邹桂玲;张婉莹;杜雪飞;孟晓玉;陈国玉;孙哲

    目的:对黑龙江地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 carbopenems antibiotics resistanc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表型检测及同源性分析,了解该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耐药菌株的克隆动向。方法采用改良Hodge试验,多底物-多抑制剂协同法分类检测碳青霉烯酶(carbapenem-hydrolyzing β-lactamases,CHBLs);应用PCR扩增OXA-23、OXA-24、OXA-58、OXA-51等对收集的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分析其耐药菌株之间的亲缘性关系。结果319株CRAB的临床分离株中,286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即产碳青霉烯酶,其中187株CRAB产丝氨酸类碳青霉烯酶(SCHBLs),无金属类碳青霉烯酶( MCHBLs)。187株CRAB碳青霉烯类酶基因扩增显示OXA-51为阳性扩增,OXA-23基因阳性率为98%,OXA-24和OXA-58基因未扩增出特异条带。结论 OXA-23基因是在黑龙江地区流行的CRAB主要基因型。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

    作者:赵玉莹;李维娜

    目的 初步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用2-巯基丙酸(2-MPA)协同试验筛查金属酶;通过改良三维水解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测序等方法,分析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的碳青霉烯酶表型及基因类型.结果 在2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其中9株(45%)为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2-巯基丙酸协同试验9株结果为阳性;PCR产物电泳,IMP-1引物有5株菌阳性,IMP-2引物有3株菌阳性,VIM通用引物有4株菌阳性,VIM-2引物有2株菌阳性,OXA-23引物有2株菌阳性,OXA-24引物均为阴性;选取3株产IMP-2条带的菌株基因进行测序,结果为IMP-16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复杂,存在多种类型的碳青霉烯酶的流行,在医院病区存在产碳青霉烯酶铜绿假单胞菌克隆株的流行.

  •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魏影;徐亚茹;孙革新;李孟一;陈淑娟;王德辉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及耐药机制。方法对2013—2015年该院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共计12株进行分析,药敏采用MIC方法检测,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KPC表型检测采用改良Hodge试验,基因检测采用PCR方法。结果12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改良Hodge试验阴性,基因测序为KPC-2型。结论 KPC-2基因是引起本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研究

    作者:张美玲;丁健芳;邱淼林

    目的:探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的研究。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住院患者的标本,采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并行药敏试验,探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变化。结果:近两年来,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由37.9%上升到45.0%,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由20.0%下降到12.9%;大肠埃希菌平均耐药率为0.12%,肺炎克雷伯菌平均耐药率为2.06%,两者均呈上升趋势;产ESBLs多耐肠杆菌科菌株仍对亚胺培南保持高度敏感性,但是非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上升趋势较为显著。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但非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因此,院内应根据检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逐级选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防止交叉感染。

  •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6种基因及ISAbal插入序列的研究

    作者:廖晚珍;杨璐;温桂兰;彭卫华;胡雪飞;余阳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基因型特点和与插入序列ISAbal的关系,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CRAB 70株(非重复)和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10株,采用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MBLs);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laIMP、blaVIM、blaOXA-23、blaOXA-24、blaOXA-51、blaOXA-58、ISAbalOXA-23,扩增产物DNA测序进行比对.结果 70株CRAB 2-巯基丙酸与头孢他啶协同试验全部为阴性(即MBLs阴性),用7对特异性引物对70株CRAB和10株敏感菌进行PCR扩增,所有CRAB均携带blaOXA-23、blaOXA-51,未检出blaOXA-24;1株含有blaOXA-58;80株均不携带blaIMP和blaVIM;插入序列ISAbalOXA-23 70株CRAB均有表达,敏感菌均不表达.结论 CRAB的主要耐药基因是blaOXA-51和blaOXA-23;另外,blaOXA-23上游都存在插入序列ISAbal.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MBLs、blaOXA-24、blaOXA-58无相关性.

  • 一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汤瑾;蒋燕群;李卿;王坚镪

    目的 研究1株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A1500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测定细菌的抗菌药物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接合实验、聚合酶链反应(PCR)、质粒抽提、探针杂交印迹试验(Southern blot)、等电聚焦电泳及耐药基因克隆测序分析细菌的耐药机制.结果 接合实验、质粒电泳和Southern blot结果显示耐药基因位于一个50 kb的可转移质粒上;等电聚焦电泳显示3条β-内酰胺酶条带,等电点(PI)分别为9.0、6.7(KPC-2)、5.4.PCR产物克隆分析比对为blaKPC-2型.结论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A1500携带由质粒介导的KPC-2酶.

  • 8株产NDM-1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特点和流行性分析

    作者:张盼;沈振华;张燕华;刘兴晖;李向阳

    目的 研究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的8株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 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的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采用接合转移试验检测NDM-1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能力.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8株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而对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很好;各菌株多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其中5株携带SHV基因、2株携带CTX-M-1基因、1株携带DHA-1基因.产NDM-1菌株(2株大肠埃希菌除外)接合成功,接合子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很高.PFGE结果显示,2株大肠埃希菌为不同克隆株,而3株阴沟肠杆菌中有2株具有同源性,视为同一克隆株.结论 产NDM-1肠杆菌科细菌多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对β-内酰胺类药物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NDM-1耐药基因具有水平转移能力.

  •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探讨

    作者:王坚镪;吴琼;庄亦晖;陈敏;汤瑾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分离到的80株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Vitek Compao60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用改良Hodge试验、抑制剂的双纸片增效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laKPC、blaIMP、blaOXA23、blaOXA51、blaOXA48、blaVIM、blaNMD.结果 80株菌株对常见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改良Hodge试验和硼酸抑制试验与KPC酶检测的一致率分别为47.5%和97.5%;blaKPC、blaIMP、blaOXA23、blaOXA51、blaOXA48、blaVIM和blaNMD的检出率分别为88.75%、5.00%、3.75%、3.75%、0.00%、0.00%和0.00%,所有基因均阴性的检出率为5.00%.结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机制是携带KPC-2型碳青霉烯酶,硼酸抑制试验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KPC酶.

495 条记录 10/25 页 « 12...78910111213...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