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arba NP试验及CIM试验检测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的性能评估

    作者:胡仁静;严子禾;胡锡池

    目的 评估Carba NP试验(CNPt)及碳青霉烯类失活(CIM)试验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中检测碳青霉烯酶的性能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2015年临床分离的各种标本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菌株92株,同时选取碳青霉烯敏感的菌株90株作为对照组.所有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PCR检测、碳青霉烯类失活(CIM)试验、CNPt、改良Hodge试验(MHT)检测.结果 92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包括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87株及非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5株;87株产酶株中79株产A组酶;8株产B组酶,未检测到D组的碳青霉烯酶.CNPt与CIM试验诊断菌株是否产碳青霉烯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MHT实验诊断菌株是否产碳青霉烯酶敏感性为96.5%,特异性为98.9%.结论 CNPt及CIM试验能快速、准确筛查出临床分离鉴定的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在常规的微生物实验室有发展前景,可作为表型确认试验和耐药监测的手段.

  • 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李达;裴银辉

    目的:研究泌尿系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特征,加强对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和碳青霉烯酶的监测。方法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用微量肉汤法检测产ESBLs情况,产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证试验用改良Hodge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肺炎克雷伯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大肠埃希菌(P<0.05);两种细菌对氨苄西林均保持高度耐药。本研究中段尿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率为50.5%,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率为36.8%,未发现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临床治疗由肺炎克雷伯菌或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时,应以药敏结果为依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重视ESBLs和碳青霉烯酶的检测。

  • 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对耐碳青霉烯酶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姚科;许琳

    目的 观察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对耐碳青霉烯酶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选取20株分离自住院患者标本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均进行改良Hodge试验,且试验结果证实均为产碳青霉烯酶,并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多黏菌素MIC测定以及联合用药MIC测定,分析试验结果.结果 改良Hodge试验结果证实20株受试菌株全部为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经多黏菌素MIC测定,本试验受试菌株中6株多黏菌素药敏试验结果为中介,其余14株为敏感;亚胺培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 ΣFIC≤0.5,显示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 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不但可以提高药物抗菌效果,而且也可降低用药剂量,有利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从而避免抗生素滥用.

  • 肿瘤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常见产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泽城;邱振华;周惠娜;吴红梅

    目的:了解我院肿瘤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碳青霉烯酶(KPC)的情况,并分析相应菌株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我院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的306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及产ESBLs和KPC的检测,并对相应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高达73.53%(225/306),产KPC检出率为10.46%(32/306).产ESBLS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CRKpn)对药敏试验中所有药物均呈高水平耐药,且对大部分药物的耐药率达100.00%.结论:我院肿瘤患者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和KPC情况严重,相应菌株耐药率高,必须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控制,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防止产ESBLs菌株及CRKpn进一步增加或扩散.

  • 应用Carba NP方法检测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作者:邱万臣;杨靖;时东彦;范士英

    目的 应用Carba NP方法检测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方法 收集30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和10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Carba NP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结果 3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Carba NP试验结果阳性23株,阳性率为76.7%.1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Carba NP试验结果阳性8株,阳性率为80.0%.结论 Carba NP方法操作简单,试剂成本低,易于在实验室开展,可快速检测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细菌的产酶情况.

  •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分析

    作者:吴镝;马文杰;张虎;杨得明;刘芳;曹晋桂

    目的 分析某医院2009-2013年间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基因型的流行趋势,更好地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505株肺炎克雷伯菌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21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的46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改良Hodge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可能携带的主要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性低,不到10%,产ESBLs的菌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的菌株高;46株改良Hodge试验8株阳性,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和重症医学科;298株扩增出6种耐药基因,分别是CTX-M、TEM、SHV、KPC、OXA23和IMP,主要的耐药基因型为SHV型,共216株,占51.8%.结论 对于耐碳青霉烯酶菌株的肺炎克雷伯菌,虽然为散发,但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关注细菌的耐药性变化,并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 耐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平玉卓;梁绍栋;姜景红;王春艳;宋伟;王丹;王英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及耐药机制。方法:对2012-2014年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共计24株进行分析,药敏采用 MIC 方法检测,用 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KPC 表型检测采用改良Hodge 试验,基因检测采用 PCR 方法。结果:24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改良 Hodge 试验阴性,基因测序为KPC-2型。结论:KPC-2基因是引起本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 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蕾;郭存九

    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p.)是一类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无动力、需氧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Ab)为多见。鲍曼不动杆菌为革兰阴性球杆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土壤与水中,也存在于正常人体的皮肤、胃肠道、上呼吸道等,因其对干燥与消毒剂的先天耐受,可在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其具有天然和获得性耐药能力,对抗生素耐药率较高。近年来,世界各地陆续出现了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B,CRAB)。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2009年的54.8%升高到2014年的62.4%,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从2009年的57.2%升高到2014年的66.7%[1,2]。在全球范围内,CRAB感染率也在逐年升高,因此对其耐药机制的探索已成为临床微生物感染的热点问题。

  •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OXA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作者:厉世笑;余素飞;黄林瑶

    目的 了解台州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以及同源性.方法 63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经VITEK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用K-B法复核药敏结果,采用多重PCR扩增分析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析其同源性.结果 63株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除多粘菌素、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对其他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70%以上.63株菌株检测出OXA-51基因60株(95.2%),OXA-23基因58株(92.1%),两个基因同时存在的有58株(92.1%).PFGE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为5个克隆型,其中A、B两个为主型.结论 产OXA酶是台州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之一,其中OXA-23是主要的基因型.

  • 摩根摩根菌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德忠;季青;饶冠利;周文聪

    目的 了解摩根摩根菌临床分离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金属酶(MBLs)、碳青霉烯酶(KPC)情况,并分析其对17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ESBLs和AmpC及MBLs采用三维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检测,并以K-B法测定17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02株摩根摩根菌单产ESBLs 15株,检出率为14.71%;单产AmpC 8株,检出率为7.84%;单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3株,检出率为2.94%;所有菌株中未检出碳青霉烯酶(KPC);同产ESBLs及AmpC 6株,检出率为5.88%;未发现其他双产酶菌株.摩根摩根菌非产酶分离株对17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低于50.0%;摩根摩根菌产酶分离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培南的耐药率低于15.0%,与非产酶菌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P<0.05).同产ESBLs+ AmpC与耐亚胺培南摩根摩根菌分离株呈多重耐药.结论 我院摩根摩根菌分离株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且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比较严重,建议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 29株耐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检测

    作者:魏艳艳;熊自忠;邹桂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和/或耐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中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别.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IMP、VIM、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并测序.结果 29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中,以产OXA-24型和IMP型酶菌株多,二者均占51.7% (15/29).产OXA-24+ IMP型5株、OXA-24+ OXA-51+IMP型4株、VIM型4株、OXA-24+ OXA-58+ IMP型、OXA-23+ OXA-24+ IMP型各2株,OXA-23+IMP型、OXA-51+OXA-24型、OXA-24型、IMP型各1株,8株细菌PCR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 耐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产OXA-24型和IMP型碳青霉烯酶,部分菌株可同时产2种或以上碳青霉烯酶.

  • 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布与耐药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志雄;林峰;林艳;赵丽芬;黄棉汝

    目的 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的分布与其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瑞安市两家市级医院的100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应用PCR技术检测碳青霉烯酶的相关基因,应用ERIC-PCR法对筛选结果阳性菌株进行DNA同源性分析.结果 100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中,有50株携带OXA-51基因,26株携带OXA-23基因,同时携带OXA-51和OXA-23基因的有10株,未检出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对筛选出的58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同源性分析,得出的DNA指纹条带数为7条,其大小为200~2 000 bp.根据片段数目和大小,分为A、B、C、D、E共5种基因型,分别有38、32、21、5、4个克隆株.结论 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机制主要为携带OXA-23基因,克隆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检测

    作者:王中新;李春;沈继录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产碳青霉烯酶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icm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240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改良的Hodge试验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20.8%),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大于50%;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的检出率为64.0%.结论 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碳青霉烯酶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 头孢他啶耐药褪色沙雷菌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江琴

    目的 了解头孢他啶耐药褪色沙雷菌临床分离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及碳青霉烯酶情况,并分析其对14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ESBLs、AmpC采用三维试验进行检测;碳青霉烯酶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检测;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测定.结果 112株头孢他啶耐药褪色沙雷菌ESBLs、AmpC检出率较高;未发现同产ESBLs、AmpC及碳青霉烯酶3种酶的菌株.产ESBLs、AmpC褪色沙雷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低于6.00%,与非产酶菌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比肟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P<0.01).另外,同产ESBLs+ AmpC头孢他啶耐药褪色沙雷菌分离株与单产酶株相比,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比肟、复方新诺等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碳青霉烯酶株对14种常见抗生素多重耐药或泛耐药.结论 我院头孢他啶耐药褪色沙雷菌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耐药性的产生与细菌产多种β-内酰胺酶有关.

  • 丽水市中心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菌耐药情况

    作者:丁卉;吴大盈;任建敏;赵志钢

    目的 了解2017年丽水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特征.方法 收集丽水市中心医院2017年全年临床分离病原菌,采用K-B纸片法及Vitek2-Compact系统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病原菌5 92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875株(31.63%),革兰阴性菌4 053株(68.37%).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为多见.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为多见.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敏感性较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5%和23.6%.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喹诺酮类、头孢吡肟的耐药率>7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15%.葡萄球菌属对喹诺酮类、红霉素、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率>30%,未检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3.6%和68.5%.结论 细菌耐药情况日益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细菌的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须定期监测细菌耐药情况以预防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流行.

  • 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钱海根;张林强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金属酶(MBLs)、碳青霉烯酶(KPC)情况,并分析其对19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ESBLs和AmpC及MBLs采用三维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检测,并以K-B法测定19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582株肺炎克雷伯菌单产ESBLs 168株,检出率为28.86%;单产AmpC52株,检出率为8.93%;单产KPC 38株,检出率为6.53%;所有菌株中未检出MBLs;同产ESBLs及AmpC43株,检出率为7.39%;同产ESBLs及KPC 12株,检出率为2.06%,同产AmpC及KPC 10株,检出率为1.72%,未发现同产ESBLs、AmpC及KPC 3种酶菌株.单产ESBLs、单产AmpC、同产ESBLs+ AmpC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培南的耐药率低于3.0%,与非产酶菌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P<0.01).另外,同产ESBLs+ AmpC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与单产ESBLs、单产AmpC株相比,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等多种抗生素表现为明显升高(P<0.01或P<0.05).单产碳青霉烯酶株、同产ESBLs及KPC、同产AmpC及KPC菌株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为28.94%~33.33%,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0%;单产KPC株与非产酶菌株相比,对所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且对常用抗生素呈高度耐药,建议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 肺结核并发粘质沙雷菌肺部感染的耐药性分析及产ESBLs、AmpC酶和碳青霉烯酶的检测

    作者:王彩莲;刘丽梅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并发粘质沙雷菌肺部感染的耐药现状及ESBLs、AmpC酶、碳青霉烯酶的检测率,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从缙云县人民医院肺结核并发粘质沙雷菌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中分离的74株粘质沙雷菌,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双纸片确证试验进行ESBLs检测、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法检测AmpC酶、改良Hodge试验筛选碳青霉烯酶,利用WHONET 5.6软件分析药敏试验数据.结果 药敏试验表明粘质沙雷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均大于60.0%,对妥布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率较低,耐药率均小于10.0%;在74株粘质沙雷菌中,共有21株产ESBLs,检出率为28.4%;产AmpC酶15株,检出率为20.3%,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细菌6株,占8.1%;对美罗培南耐药的菌株5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株4株,阳性率为5.4%.结论 从肺结核患者分离出的粘质沙雷菌多重耐药率高,耐药机制复杂,耐药性的产生与产ESBLs、AmpC酶、碳青霉烯酶有关,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插入序列及其水平传播

    作者:曾令怡;赵永鑫;郭宇航;张晓丽;范学财;王勇;王宇超;张吉生

    目的 了解我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并探讨插入序列与其耐药的关系,分析水平传播能力,为指导医院感染及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9月-2015年6月我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经VITEK-Ⅱ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鉴定细菌并检测16S rRNA,Walk-way-40/药敏测试系统进行药敏检测;多重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携带β-内酰胺酶(A、B、C、D类)相关耐药基因.检测上游插入序列ISAbal与OXA-23、OXA-51、ADC连锁表达,并分析ISAbal与耐药基因OXA-23、ADC的相关性.质粒接合试验验证OXA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水平转移.结果 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与碳青霉烯类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CSAB)抗生素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1).CRAB与CSAB产酶基因(OXA-23、ADC、TEM)检出率差异明显.50株CRAB中40株检测出ISAbal-OXA-23连锁基因,1株检测出ISAbal-OXA-51连锁基因.接合试验阳性株检测出OXA-23、OXA-24、OXA-51及插入序列.结论 我院CRAB主要是产OXA-23、OXA-24、OXA-51、ADC、TEM型碳青霉烯酶,ISAbal常出现在OXA-23基因上游,ISAbal-OXA-23可能是CRAB重要的耐药机制.

  •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OXA和NDM-1耐药基因的研究

    作者:俞刚;陆峰泉;陈瑜;吴铭;董一波;蔡辉;蒋理

    目的 检测江苏盛泽医院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OXA和NDM-1耐药基因,分析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30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产酶情况;用PCR的方法检测OXA-23、OXA-24、VIM、IMP和NDM-1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结果 30株分离菌中25株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22株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未扩增出NDM-1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结论 本院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是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

  • 福州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研究

    作者:施腾飞;陈惠瑜;刘银环;高丽钦

    目的 探讨福州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的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多家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得到的107株CRAB.应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PCR法检测7种碳青霉烯酶基因,包括OXA-23、OXA-24、OXA-51、OXA-58、IMP-1、IMP-4和VIM-2.结果 107株CRAB对除多粘菌素B、米诺环素外的其他所有常见的抗生素均为耐药.碳青霉烯酶基因OXA-51、OXA-23的检出率分别为100.o% (107/107)和87.9% (94/107).其他OXA-24、OXA-58、IMP-1、IMP-4和VIM-2基因均未检出.结论 福州地区临床分离的CRAB耐药现象严重;表达OXA-23基因是CRAB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495 条记录 9/25 页 « 12...6789101112...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