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注射型人工骨结合支持钢板手术重建塌陷型SchatzkerⅡ型及Ⅲ型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郭锐;曹烈虎;童锋;张春才;苏佳灿

    目的:观察可注射型人工骨结合支持钢板手术重建塌陷型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1月,采用注射型硫酸钙人工骨结合支持钢板手术重建21例塌陷型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男16例,女5例;年龄27~62岁,平均35.3岁;病程3~7 d,平均4 d.按Schatzker分类标准:Ⅱ型骨折17例,Ⅲ型骨折4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X线摄片、CT扫描及三维重建,以准确了解骨折的塌陷和粉碎程度及骨折碎片的翻转方向.凡骨折塌陷>3 mm ,且伤前无关节退行性变者,均作为该手术方法的适应证.术后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标准进行辅助评价观察术后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21例获随访,时间6个月~2.5年,平均1.5年,进行X线片和功能随访,显示所有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1 例Ⅱ度严重粉碎性骨折术后6个月发生高度丢失,平台复位效果不佳.Lysholm评分(88.3±5.2)分,优12例,良7例,一般2例.结论:微创可注射型硫酸钙人工骨结合支撑钢板手术重建塌陷型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避免复位后的再丢失,改善远期疗效,微创可注射型硫酸钙人工骨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上颌窦提升术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陈旖;刘敏

    上颌窦提升术常用于解决牙种植时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问题,掌握上颌窦提升术十分重要。本文将从手术方法、充填材料及术中并发症的处理等几方面对上颌窦提升术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将煅烧鸵鸟松质骨转化为多相钙磷陶瓷

    作者:杨耀武;毛天球;孙沫逸;陈富林;陈书军;杨成

    目的将煅烧鸵鸟松质骨转化为多相钙磷陶瓷,并对其性能、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陶瓷化鸵鸟松质骨用不同浓度焦磷酸钠浸泡后高温处理,将陶瓷化鸵鸟松质骨的主要成分羟基磷灰石(HAP)转化为多相钙磷陶瓷.通过大体及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结构,测定材料孔隙率、抗折强度、矿物组成及元素比.结果制备材料是一种多孔钙磷陶瓷,主要由HAP、β-磷酸三钙(β-TCP)和磷酸钙钠(NaCaPO4)组成.随着焦磷酸钠浓度的增加,HAP含量减少,β-TCP和NaCaPO4含量增多.材料抗折强度为(1.95±0.46)MPa.材料钙磷元素比值为1.511.孔隙率为(60.71±6.9)%,孔隙大小不均匀.结论通过在高温下与焦磷酸钠作用,陶瓷化鸵鸟松质骨能被转化为β-TCP/HAP/NaCaPO4多相钙磷陶瓷,该材料具有独特的天然多孔结构,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植骨材料.

  • 骨修复生物材料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陈岩松;陈哲;王硕凡

    植入融合材料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研究[1]表明,在骨性融合中生物骨材料植骨与自体骨移植植骨相当,却明显降低了复位后骨缺损较大,形成"空壳样变"及二次手术的风险,同时能更好地改善椎体功能障碍指数.近几十年来,已经开发了自体骨、各种同种异体移植和合成移植物,包括脱矿骨基质、胶原、磷酸钙(羟基磷灰石和b-磷酸三钙)、陶瓷、硫酸钙和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不同植入物植入体内与组织有着不同程度融合,人体也对植入物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通过比较合成骨移植替代品、自体骨移植或同种异体移植物用于治疗骨缺损的效果和安全性选择移植材料,骨愈合和椎间融合取决于移植物的特性[2].评价合成生物材料对骨愈合的安全性和优越性的依据是评价骨缺损术后的稳定性和人体对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3].因此,关于使用这些合成材料的定论或建议应该是谨慎的并在临床证据限制范围内.

  • 多孔碳酸钙陶瓷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作者:谭金海;陈振光;魏任雄;王会学;熊健

    目的探讨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采用浸提法制备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生理盐水和培养液浸提液,浸提液体外培养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并进行细胞毒性分级;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溶血试验.结果培养期细胞大量增殖,形态良好,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的细胞毒性分级为Ⅰ级,对健康人血的溶血率<5%,存在轻微的细胞毒性和溶血作用.结论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细胞相容性好,符合植入人体生物材料的相关要求.

  • 联合应用生物材料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

    作者:段莉;杨保秀;欧炯光

    生物材料已成为影响牙周组织再生的关键因素.生物膜、生物因子、骨替代品及其联合应用是目前引导组织再生术(GTR)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联合应用生物材料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进展作一综述.

  • 多孔碳酸钙陶瓷生物安全性评价

    作者:徐晶;谭金海;魏任雄;熊健;熊亮

    目的:探讨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的生物相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浸提法制备PCCC生理盐水,实验项目包括急性毒性实验、微核实验、肌肉内植入实验.结果:PCCC无致基因突变的作用,植入体内后组织学检查未见免疫排斥反应,只出现一过性的炎症反应,对肌肉无刺激作用.结论:PCCC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合于作为骨缺损的填充材料.

  • Bio-Oss骨代用品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文杰

    用移植法修复牙周病的骨缺损是将骨碎片或其他材料放入骨缺损处,以引导或诱导骨的再生,修复骨缺损.在无条件使用自体骨或自体骨数量不足时,Bio-Oss可作为理想的骨替代品.目前,国内外已将Bio-Oss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骨缺损.我们用翻瓣术加Bio-Oss移植及单纯翻瓣术治疗牙周骨下袋,对术后临床指标的变化进行纵向观察,并比较了两组的变化规律.

  • 不可吸收膜联合去蛋白化无机牛骨行垂直性骨增量对种植体早期负重影响的非对照性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Marzio Todisoo;杨进

    目的:使用去蛋白化无机牛骨(Bio-Oss(R))及钛加强膜(Gore-Tex(R))在拟种植区先进行垂直性骨增量,对种植体植入后进行早期负重,评估种植体负重1年后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20名患者的25个位点采用Bio-Oss 联合膨胀的聚四氟乙烯钛加强膜进行垂直性引导骨再生手术(GBR),1年后,取出膜,植入64枚种植体(基线水平),30d后负重.基线水平及1年后摄标准根尖片.由1名独立的观测者对X线片上组织再生量及种植体周围骨水平进行临床评估.检测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种植体存留率、并发症情况、垂直骨再生量、种植体周围骨量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无患者失访,25个部位中23处愈合良好,有2处显示早期膜暴露,再次进行外科手术,2个月后也获得良好愈合.临床检测显示:平均垂直骨丧失5.6mm(s=1.7mm),行GBR术后,垂直骨量平均增加了5.2m (s=1.5mm).来自4名患者的5个组织学样本显示,异体骨及新生骨占骨总量的52.6%,散在的移植物颗粒被层状骨包绕.1年的功能负重后所有的种植体均处于稳定状态,种植体存留率为100%.在1年的随访期中,从X线片观察到种植体周骨丧失与基线水平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0.95mm;s=0.21mm;95%可信区间0.85~1.05;P<0.001.结论: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通过使用去蛋白化无机牛骨及不可吸收加强钛膜,可获得满意的垂直骨量增加,种植体植入30d后即可负载,种植体功能负重1年后,再生的垂直骨组织显示良好的稳定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