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Ad Hoc消除脊灰咨询委员会的结论和建议
2004年9月21~24日,Ad Hoc消除脊灰咨询委员会(AACPE)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就下列议题向WHO和全球消除脊灰倡议提供了专家建议:①阻断世界范围脊灰野病毒传播的规划优先项目和政策;②在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被阻断后,协调停止口服脊灰疫苗(OPV)免疫所需的战略、政策和制品.
-
西藏自治区2001年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评价
为了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西藏自治区按照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的通知>精神和西藏自治区卫生厅的要求,于2001年3~4月开展了两轮口服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现评价如下.
-
石家庄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回顾性评价
石家庄市自1954年有疫情记录以来,至1992年累计报告脊髓灰质炎(脊灰)6*!36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77/10万;死亡56例,死亡率为0.023/10万。高发病年份是1965年,报告发病率为33.57/10万,死亡率为0.62/10万。自1973年石家庄市实施计划免疫以来,特别是1985年装备冷链以后,增加了免疫接种次数,提高了口服脊灰疫苗(OPV)免疫效果,使脊灰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1993年至今无脊灰病例发生。 1991~1999年石家庄市开展了对4岁以下儿童9次17轮OPV强化免疫活动,服苗人数共计7*!082*!438人,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OPV强化免疫活动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加强领导:石家庄市成立了由卫生局、财政局、教委、供电局、交通局、广播电视局等单位参加的计划免疫协调小组,组长由主管市长担任。②严格培训:每次活动前,由市卫生防疫站召开各县(区、市,下同)卫生防疫站站长、计划免疫科主任参加的计划免疫工作会议,按强化免疫方案要求进行技术培训,县逐级培训到乡村,使县、乡、村计划免疫人员都能熟练操作,有效地提高了免疫效果。③督导到位:市卫生防疫站组织强化免疫督导队,分片负责,责任到人,对各县的服苗情况进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提高了服苗率。④宣传先行:9次OPV强化免疫活动共出动宣传车70余辆;各级电视台、电台播放宣传稿件80余篇;张贴标语、公告近万幅;
-
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免疫监测管理策略
宽城满族自治县曾是脊髓灰质炎(脊灰)高发县,自1963年建县有疫情记录以来,至1985年共报告脊灰103例.高发病的1970年报告75例,发病率42.27/10万.自1974年实施儿童计划免疫,脊灰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91年以来又对0~4岁儿童实施了口服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自1985年5月报告后1例脊灰至今,已连续15年未发现本土和输入的脊灰野病毒病例.
-
秦皇岛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回顾
秦皇岛市曾是脊髓灰质炎(脊灰)高发区,自1956年开始有脊灰病例报告记录,从70年代开始实施有计划的预防接种,1988年开始实施消灭脊灰规划,至今已建立了完善、敏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在加强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的同时,已连续9次17轮在全市或局部高危地区开展了OPV强化免疫活动,人群免疫屏障得到巩固。1989~1994年报告临床诊断脊灰10例,1995年以后无脊灰病例报告。现将消灭脊灰工作简要回顾如下。
-
西藏自治区15岁以下儿童跛行调查
为查明西藏自治区15岁以下儿童发生跛行的原因,从中了解脊髓灰质炎(脊灰)的发病状况,以便为消灭脊灰证实工作提供依据,于2000年3~4月在全自治区所有乡(镇,下同),开展了对15岁以下儿童跛行的入户主动搜索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内容和病例诊断分类根据卫生部的具体要求,在开展口服脊灰疫苗(OPV)"扫荡"式免疫活动的同时,采取入户主动搜索的方法,对发现的全部15岁以下跛行儿童逐个询问登记.这些跛行儿童均由卫生部指派的来藏专家进行现场集中诊断和分类.2 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344214户,占全自治区总户数的67.91%,共发现跛行儿童143人.经初步诊断,确实是跛行的共138例,15岁以下跛行儿童136例(2例>15岁).
-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尚未覆盖西非:在尼日尔进行的免疫接种率调查
在西非,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努力取得了巨大进展.通过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的实施和口服脊灰疫苗(OPV)的应用,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已经几乎在所有的非洲国家停止.
-
全球实验室防止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传出的情况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美洲区和西太平洋区经过证实成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区,欧洲区已近3年无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3年后可申请WHO证实).一旦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在全球范围内被阻断,实验室就成为脊灰野病毒的唯一来源,因此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以减少脊灰野病毒再次发生循环,并保证在处理含脊灰野病毒物品时的安全.病毒学实验室有可能是被污染材料的保存地,但其它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如:细菌学、寄生虫学、胃肠学、营养学、病理学实验室也可能保存含野病毒的材料.在1999年世界卫生大会上,科学家(各国)、卫生部和疫苗供应商联合开展了WHO关于实验室封存脊灰野病毒的行动计划.全球证实委员会表示证实的前提条件是真正限制了脊灰野病毒的存在,本计划列出了消灭脊灰的三个阶段:消灭脊灰前阶段、消灭脊灰后阶段和停止使用口服脊灰疫苗(OPV)阶段.在消灭脊灰前阶段,已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的国家要成立一个国家小组,执行并监督国家计划的执行情况.计划的第一步是提醒生物医学实验室消灭脊灰野病毒的工作即将完成,鼓励他们适当地处理一些不需要的含脊灰野病毒的物品,国家要列出清单,详细登记有这些物品的实验室.很多国家或地区已对有保存这些物品的实验室进行了调查和验证.没有保存感染性物品能力的实验室或不能长期保存标本的实验室不得再保存含脊灰野病毒的物品;有保存能力的实验室可根据情况保存一些这样的材料.消灭脊灰后阶段开始于世界发现后1例脊灰野病毒病例不久.那时保存和处理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材料的实验室要在研究和实验室操作规程方面采取更为安全的措施,以便为验证做好准备.当全球决定停止使用OPV时,就需要更为安全的生物学措施.WHO与脊灰灭活疫苗(IPV)的生产商共同制定了一个计划,限制生产IPV时使用的病毒株,并尽量减少生产IPV时的危险性.如果以下四种情况存在,那么脊灰野病毒仍有可能会再次发生流行:①实验室有被脊灰野病毒污染的材料;②使工作者暴露于被脊灰野病毒污染的材料;③易感的工作者在他们的粪便标本中存有野病毒并被复制;④社区中一个易感的人直接或间接接触了被感染的工作者.开展这项计划并不能保证对野病毒有绝对的限制作用,但可减少前3种情况的发生.第4种情况与消灭脊灰后阶段的免疫策略有关.关于控制实验室储存的第一步计划已取得一些进展,在216个国家或地区中已有110个成立了国家的控制小组,并制定了计划.11个国家已列出了清单,共有已知约400个实验室保存脊灰野病毒材料.对实验室保存脊灰野病毒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控制,这对消灭脊灰至关重要.目前取得的进展是可喜的:现已制定了一个系统的方案来确定一个实验室是否有保存脊灰野病毒的资格;这一计划已在全球内与实验室和政府合作.开展实验室限制保存脊灰野病毒的工作有一套复杂的程序.在有良好的研究项目和实验室设施的发达国家,可要求在适当时间进行调查和确认活动.没有良好的生物医学研究项目和实验设施的国家,不得在实验室保存被脊灰野病毒污染的材料.由124个国家实验室、16个地区参考实验室和7个专门实验室组成的全球消灭脊灰实验室网络的专家可帮助这些国家拟定计划.WHO成员国会负责实验室的限制工作.国家当局、国家地区、全球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将监督限制的进展情况.在全球证实消灭脊灰之前,希望能够在2005年所有的国家都尽量减少将脊灰野病毒由实验室再次传到无脊灰世界的危险性.(CDC,Global Progress Toward Laboratory Containment of Wild Polioviruses,June 2001.MMWR,2001,50(29):620-623.马丽莉摘译,訾维廉校)
-
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疫苗、白百破及灭活脊髓灰质炎混合成五联疫苗在同一注射器中给婴儿接种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许多免疫程序中包括灭活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和b型流行性感冒(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而且这两种疫苗也会同其它疫苗联合接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b型流感嗜血杆菌-破伤风蛋白结合疫苗(PRPT)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灭活脊灰四联疫苗(DTP-IPV)混合(DTP-IPV-PRPT)在同一注射器中接种,是否会使机体反应增加,或是否会与单一疫苗成分的免疫原性发生冲突,我们对此开展了研究.在采用安慰剂对照的双盲研究中,共有161名婴儿参加,其中80人接种DTP-IPV-PRPT,即疫苗组;81人接种DTP-IPV-PRPT-安慰剂,即安慰剂组.疫苗分别于2、4、6月龄接种.根据以色列的免疫程序,在7月龄时再接种1剂口服脊灰疫苗(OPV),在12月龄时加强1剂DTP和IPV.除接种第2剂后的过敏症状和退热药的使用在疫苗组较强外,局部或全身副反应两组相似.接种第3剂后,PRPT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在疫苗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3.7μg/ml和0.05μg/ml(P<0.001).破伤风抗毒素(TAT)滴度在安慰剂组较高(1.1IU/ml比0.7IU/ml,P=0.003).百日咳凝集抗体滴度也是安慰剂组较高(93.4比65.4,P=0.054).白喉抗毒素和脊灰Ⅰ、Ⅱ、Ⅲ型抗体的水平未见差异.接种第3剂后,白喉和破伤风的保护滴度在≥99%的婴儿中都能检测到(≥0.02IU/ml).在18月龄时(加强DTP-IPV6个月后),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明除TAT滴度较低外,所有成分都起作用了.我们得出结论,尽管个别成分经系列接种后,发生轻微的,临床上不显著的相互影响,但免疫效果无影响,因而给小婴儿接种DTP-IPV与PRPT的联合疫苗是安全有免疫效果的.(刘葆钧摘自美国<儿童传染病杂志>,1994,13:356-361)
-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展--为停止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做准备
在1988年的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WHO)理事会决定于2000年在全球范围内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目前消灭脊灰的目标已取得了很大进展:2003年底报告系统的数据显示,在215个国家中只有6个(3%)仍有脊灰流行,脊灰病例数从1988年的35万例下降到2003年的<800例,下降了99%.仍有脊灰流行的国家对终消灭脊灰形成挑战.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为停止使用口服脊灰疫苗(OPV)时代的到来做准备的工作上.
-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倡议
1 尼日利亚消除脊髓灰质炎(脊灰)的新进展在因谣言说口服脊灰疫苗(OPV)不安全而暂停接种近1年后,2004年7月31日尼日利亚北部卡诺州州长决定重新开始OPV接种工作.尼日利亚2004年9~11月重新开始国家免疫活动的障碍已全部清除.另外,尼日利亚联邦政府还为居住在边界主要交通要道上的居民开展OPV强化免疫活动.
-
阿富汗1999~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进展
自1979年以来一直处于紧急状态的阿富汗于1994年晚些时候启动了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活动.尽管现在脊灰在阿富汗仍呈地方性流行,但1999~2000年阿富汗在实施消灭脊灰策略中进步显著.常规免疫:据估计1996年全国1岁以内婴儿3剂口服脊灰疫苗(OPV3)接种率为30%.1998年计划免疫审评显示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持续内战,交通不便,阿富汗北部地区接种率尤其低.1999年在加速计划免疫中对2岁以下82000名儿童开展了初始强化免疫.2000年起草了一个综合性5年计划,提出了明确的改进常规免疫的目标和策略.
-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2007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进展
全球有4个国家从未阻断过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WPV)的循环,而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被认为是一个流行环.使用消灭脊灰的强化措施,包括在这两个国家几乎同时开展活动及扩大针对I型WPV(WPV1)和Ⅲ型WPV(WPVⅢ)的单价口服脊灰疫苗(mOPV),已使WPV的循环降低到历史低点.
-
在儿童常规免疫中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灭活脊髓灰质炎四价联合疫苗的作用
在过去的百年中,发达国家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经历了在儿童和成人中的流行,到近几年逐渐被消灭的过程.虽然以反复多次口服脊灰疫苗(OPV)为策略的活动使西半球已经无脊灰,但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1990年全球仍有14.8万例麻痹型脊灰病例. 虽然人群接种OPV在阻断外环境脊灰野毒株的循环上起到很大作用,但仍然存在4个问题:①由于病毒在肠道中复制,会导致一定数量的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VAPP);②疫苗本身不耐热;③在热带地区儿童免疫时疫苗滴度低;④在大规模普服中,大量财力用于购买和分发疫苗. 在包括荷兰和芬兰等北欧人群中,另外一种增强效价的灭活脊灰疫苗(elPV)已被证明有很好的作用,主要是技术上的改进使elPV具有高度免疫性.但广泛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过高,需要局部注射.如果把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联合疫苗(DTP)和elPV结合到一起,利用已有的婴儿免疫程序就可以解决部分问题. 在免疫学上,把DTP和elPV结合起来是一种进步,在那些已无脊灰野病毒的国家,为了减少VAPP,可以单独使用elPV,也可以利用elPV的优点,使几种疫苗结合起来使用.在美国DTP/elPV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效果被证实后,美国国家科学协会已推荐使用DTP/elPV联合疫苗.(刘葆钧摘自<医学病毒学>杂志,1994,4:261-277)
-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1 背景 1955年美国引入脊髓灰质炎(脊灰)灭活疫苗(IPV)并广泛应用,60年代初口服脊灰疫苗(OPV)出现后,IPV的用量迅速下降,占美国全年疫苗总用量的不足2%.1978年一种含有更强抗原物质、更加有效的IPV研制成功,这就是现在使用的唯一的一种IPV.第1批这种高免疫原性的疫苗于1987年在美国批准使用,几个国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增效的IPV比以往的IPV对儿童和成人有更强的免疫原性.
-
第二届安万特-巴斯德健康论坛简介
第二届安万特-巴斯德健康论坛于2001年9月13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由安万特-巴斯德公司主办,邀请国内部分计划免疫和儿科临床专家及法国学者出席.有关媒体也出席会议.本届主题是"21世纪:中国计划免疫和联合疫苗".专家们就国内外脊髓灰质炎(脊灰)流行病学新进展,中国消灭脊灰工作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无脊灰后的免疫策略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①中国在控制脊灰流行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90年代在16轮强化免疫中有8亿多人次接种了口服脊灰疫苗(OPV);自1994年9月后1例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后,已无本土脊灰野毒株流行;2000年10月29日中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宣布为无脊灰区.②中国无脊灰后尚存在危险因素.从周边脊灰流行国家输入野病毒或野病毒病例;存在OPV导致的疫苗相关性麻痹型脊灰(VAPP)病例;存在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和疫苗重组脊灰病毒(VRPV)病例.③中国无脊灰后,应继续加强OPV免疫,保持其高接种率.④使用联合疫苗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发展方向.⑤由3个型脊灰灭活疫苗(IPV)和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DPT)组成的四联疫苗(IPV-DPT),或由IPV-DPT和b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Hib)疫苗组成的五联疫苗(IPV-DPT-Hib),在国外大量临床考察和近20年的使用中已充分证实其有效性、安全性.IPV-DTP四联疫苗在中国婴幼儿的临床试验中也证实了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已在中国获得注册.IPV-DPT或IPV-DPT-Hib联合疫苗又为人们免疫预防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全球今后消灭脊髓灰质炎的主要技术问题与展望
1985年,泛美卫生组织(PAHO)首先提出到1990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美洲区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的目标。1991年9月,秘鲁报告了美洲区后1例本土脊灰病例。1994年8月经过国际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证实,正式宣布美洲区实现无脊灰目标。1995年2月16~17日,WHO在总部召开了全球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第1次会议,标志着全球消灭脊灰已逐步进入证实阶段。现将全球今后消灭脊灰的主要技术问题与展望概述如下。1 加速目前脊灰野病毒流行地区的工作进程 目前,脊灰野病毒流行主要集中在3个地区:南亚、西非和非洲中部。WHO 1999年报告全球共有6*!700例被确诊的脊灰病例。WHO非洲区共2*!783例,实验室确诊233例。其中安哥拉多,为1*!103例(实验室确诊53例);其次为尼日利亚967例(实验室确诊94例);肯尼亚、乍得、尼日尔、埃塞俄比亚等26个国家也发生脊灰流行。WHO东地中海区共787例,实验室确诊449例。其中巴基斯坦多,为466例(实验室确诊294例);其次为阿富汗141例(实验室确诊62例);伊拉克、索马里、苏丹、也门等9个国家也发现脊灰病例。WHO东南亚区共3*!129例,实验室确诊1*!073例。其中印度发生脊灰流行,为2*!645例(实验室确诊1*!042例);孟加拉为335例(实验室确诊25例);印度尼西亚、尼泊尔、泰国等国家也有脊灰病例。这些国家人口出生率高、经济贫困甚至发生战乱,积累了大量的易感人群,脊灰野病毒甚至脊灰Ⅱ型野病毒仍然在这些国家流行,因此单纯依靠目前消灭脊灰的措施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而如何加速上述地区和国家消灭脊灰工作的进程,将直接关系到全球实现消灭脊灰目标的时间表。因此,WHO就此在多次会议上反复讨论,拟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促进这些地区和国家消灭脊灰工作。这些措施包括继续开展口服脊灰疫苗(OPV)和其它疫苗的国家免疫日(NIDs)活动,专门开展补充性或选择性监测活动,派遣专业工作队具体指导工作等。同时,号召各有关国际组织,继续增加对这些地区和国家消灭脊灰工作的支持。目前,上述一些国家消灭脊灰工作进展迅速,可望在不久阻断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循环。
-
濮阳市脊髓灰质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在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中,口服脊灰疫苗(OPV)发挥了巨大作用.濮阳市自1992年以来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但脊灰疫苗相关病例(VAPP)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实现无脊灰后,VAPP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对消灭脊灰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现对濮阳市1992~2001年发生的VAPP病例进行分析.
-
上海市长宁区2月龄儿童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监测
消灭脊髓灰质炎是我国政府向世界承诺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提高并保持口服脊灰疫苗的高免疫覆盖率.为了解适龄儿童的脊灰疫苗口服质量和免疫效果,我区于2006年4-8月对2月龄儿童进行了脊灰疫苗免疫前后脊髓灰质炎的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杭州市2003年防制脊髓灰质炎效果评价
杭州市2003年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重点,仍是保持高质量、高水平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维持高水平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接种率,定期开展OPV强化免疫活动.现将杭州市2003年消灭脊灰工作效果评价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