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作者:张晓兵;府伟灵

    目的 检测分析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方法 采用K-B法(CLSI 2008年标准)测定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PCR方法检测TEM、SHV、CTX-M、IMP、VIM、OXA-23、OXA-24耐药基因以及Ⅰ、Ⅱ类整合酶.结果 130株鲍氏不动杆菌,除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非常高,TEM、SHV、CTX-M、Int1、Int2基因阳性率分别为68.5%、10.8%、17.7%、75.4%、0;51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中IMP、VIM、OXA-23、OXA-24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5.5%1.9.6%、72.5%、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较高,携带TEM型β-内酰胺酶、OXA-23、IMP和VI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和Ⅰ类整合酶;产生OXA-23型碳青霉烯酶和金属酶是医院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

  •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及菌株亲缘性分析

    作者:糜祖煌;秦玲;金辉

    目的 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亲缘性.方法 应用PCR检测21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结果 33株PDRPA blaTEM、blaOXA-10群、blaPER、blaGES、blaCARB、intⅠ 1、mer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8.5%、45.5%、33.3%、21.2%、15.2%、78.8%、69.7%;聚类分析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 PDRPA blaTEM、blaOXA-10群、blaPER、blaGES、blaCARB、intⅠ1、merA基因检出率高,PDRPA可存在克隆传播医院感染.

  • β-内酰胺酶TEM、SHV全长基因检测与应用

    作者:糜祖煌;陆亚华;丁云芳;黄支密;秦玲

    目的建立β-内酰胺酶TEM、SHV全长基因检测方法,并对临床分离株进行检测分析. 方法检索GenBank核酸库中已登录的TEM、SHV各亚型基因序列,在保守区分别设计引物、分段扩增、分段测序,并由测序仪软件拼接成全长基因序列. 结果大肠埃希菌TEM-1型、TEM-2型、TEM-6型、TEM-26型、SHV-1型、SHV-2型测得序列与期望序列一致;从大肠埃希菌(苏州)、肺炎克雷伯菌(苏州)、铜绿假单胞菌(温州)、鲍氏不动杆菌(湖州)、鲁氏洛菲不动杆菌(济南)、褪色(粘质)沙雷菌(济南)、流感嗜血菌(苏州)、副流感嗜血菌(苏州)、肺炎链球菌(苏州)、淋病奈瑟球菌(常州)、MRSA(常州)、MRCNS(鄂尔多斯)等菌中检出TEM序列,并有4条TEM序列登录GenBank;从铜绿假单胞菌(温州)、鲍氏不动杆菌(湖州)等菌中检出SHV序列,并有3条SHV序列登录GenBank. 结论本β-内酰胺酶的TEM、SHV全长基因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已获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 基因
  • 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作者:植志全;江鹏;何志恒;邹惠锋;马劲光

    目的明确广州地区引起医院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 方法采用MicroScan微生物鉴定系统NC-21试验板微量肉汤法,测定20株医院感染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2种β-内酰胺酶基因. 结果该20株菌呈现多重耐药,除对亚胺培南敏感率高达95%外,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75.0%~90.0%之间,其他药物耐药率为55%~100%;18株(90.0%)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3″)-Ⅰ、 aac(6′)-Ⅰ、aac(3)-Ⅱ、aac(3)-Ⅰ、aac(6′)-Ⅱ和aph(3′)-Ⅵ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0.0%、70.0%、65.0%、35.0%、25.0%和5.0%,aac(3)-Ⅲ、aac(3)-Ⅳ和ant(2″)-Ⅰ基因均阴性;20株菌均检出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其中TEM基因阳性率85.0%,DHA基因阳性率80.0%. 结论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携带率很高,存在DHA型质粒AmpC酶基因.

  • 褪色沙雷菌3-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苏维奇;谢在海;朱元祺

    目的 了解褪色沙雷菌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272株褪色沙雷菌进行药敏试验;用表型筛选及三维试验法进行ESBLs和AmpC酶检测;采用改良的Hodge试验,以厄他培南为指示药物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结果 褪色沙雷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80.0%,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10.0%;272株褪色沙雷菌中产ESBLs菌30株,检出率为11.0%,产AmpC酶菌41株,检出率为15.1%,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5株,检出率为5.5%;Hodge试验结果,有15株为阳性.结论 褪色沙雷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耐药性的产生与细菌产AmpC酶、ESBLs以及碳青霉烯酶有关,实验室应加强检测和监控.

  •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痰泛耐药木糖氧化产碱菌木糖氧化亚种39种耐药基因的研究

    作者:苏智军;明德松

    目的 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痰泛耐药木糖氧化产碱菌木糖氧化亚种(AXXxx)39种耐药基因.方法 应用API鉴定条/PSE5.0药敏条和NMIC/ID-109鉴定/药敏板鉴定和细菌药敏试验,用PCR法检测分离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合格痰标本1株泛耐药AXXxx临床分离株16S rRNA、29种β-内酰胺酶基因(bla)、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1种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1)、3种整合子基因(int Ⅰ1、2、3)等39种耐药基因,经测序和同源性分析证实并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 该菌经16S rRNA测序和同源性分析,证实为AXXxx;经测序和同源性分析证实7种耐药基因阳性[两种bla基因(blaTEM-116、blaCARB-8)、3种AMEs基因aac(6′)-Ⅱ、aae(3)-Ⅱ、ant(3″)-Ⅰ、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基因(int Ⅰ1)];其他27种bla基因、3种AMEs基因(aac (6′)-Ⅰ b、aac(3)-Ⅰ、ant(2″)-Ⅰ]和2种整合子基因(intⅠ 2、intⅠ 3)均为阴性.结论 该株泛耐菌耐药机制为多重机制,主要与7种耐药相关基因[blaTEM-116、blaCARB-8、aac(6′)-Ⅱ、aac(3)-Ⅱ、ant(3″)-Ⅰ、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有关.

  • 老年患者鲍氏不动杆菌分离株耐药性与AmpC酶、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作者:朱健铭;姜如金;吴康乐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鲍氏不动杆菌(ABA)分离株耐药性、AmpC酶和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对20株ABA进行药敏、AmpC酶和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结果 20株老年患者ABA分离株呈多药耐药性,其中AmpC(染色体型)基因阳性17株(85%);TEM基因阳性11株(55%)、PER基因阳性5株(25%),其余基因均阴性.结论 该20株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与产AmpC酶和β-内酰胺酶密切相关.

  • 阴沟肠杆菌中发现β-内酰胺酶基因新亚型blaLAP-2

    作者:黄支密;糜祖煌;储秋菊;单浩;夏守慧;杨伟平;杨海燕;秦玲

    目的 了解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HZB9055号阴沟肠杆菌中常见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于2004年5月从住院患者分离到HZB9055号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41种(群)耐药基因.结果 HZB9055号菌株共计检出3种基因,分别为blaLAP、blaMIP、qnrS,其余38种基因均阴性;blaLAP基因扩增序列全长含858个核苷酸,与窄谱β-内酰胺酶LAP-1(GenBank注册号:EF026092)相比,第193位氨基酸有不同,被命名为LAP-2(GenBank注册号;EU159120).结论 HZB9055号阴沟肠杆菌中至少存在3种耐药基因,其中blaLAP-2基因为一种新发现的β-内酰胺酶基因亚型.

  • ICU鲍氏不动杆菌分离株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作者:汪一萍;陈国忠;应建飞;俞燕红;贺明阳;安敏飞;周成杰

    目的 了解分离自ICU的鲍氏不动杆菌(ABA)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探讨ABA多药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株分离自2007年10月-2008年7月ICU患者临床标本的ABA,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三维试验检测ESBLs、AmpC酶、金属β-内酰胺酶存在情况;采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金属β-内酰胺酶、碳青酶烯和AmpC酶等21种基因.结果 20株ABA TEM阳性20株(100%),OXA-23群阳性10株(50%),ADC阳性15株(75%),其余基因均阴性;>50%菌株同时携带TEM β-内酰胺酶、OXA-23群碳青酶烯酶和ADC AmpC酶3种基因,TEM阳性、OXA-23群阳性、ADC阳性各取1株测序,经比对分别为TEM-116型、OXA-73型、ADC-25型.结论 ABA以携带TEM、OXA-23、ADC 3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为主,且多数以上分离株同时携带TEM β-内酰胺酶、OXA-23群碳青酶烯酶和ADC AmpC酶3种基因,因此显示ICU分离ABA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呈高度耐药性.

  • 产TEM-116型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研究

    作者:王汉平;刘朝晖;杨银梅;张盛斌;陈劲龙;叶慧芬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产TEM-116型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耐药性,了解TEM-116型β-内酰胺酶的特性. 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并以分析性等电聚焦的方法测定其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s,PI),对产TEM-116肺炎克雷伯菌与产TEM-1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进行研究. 结果产TEM-1 和产TEM-116的肺炎克雷伯菌均对AMP 100%耐药,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对第四代头孢菌素FEP敏感,对IPM 100%敏感;而产TEM-116肺炎克雷伯菌对AMC、TZP、AMK、GEN的耐药率较产TEM-1型者高,卡方检验显示二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分析性等电聚焦显示,TEM-116型β-内酰胺酶PI值为5.4,绝大多数产TEM-116肺炎克雷伯菌有>2条电泳带,仅1株只产TEM-116,它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 结论产TEM-116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受率比产TEM-1的肺炎克雷伯菌显著升高,排除其他耐药质粒的影响,TEM-116对β-内酰胺的水解能力明显高于TEM-1,具备了ESBLs的特性.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与β-内酰胺酶研究

    作者:衣美英;刘迎春;王鹏远;刘玉村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外科监护室分离株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方法 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低抑菌浓度(MIC);提取β-内酰胺酶进行三维水解试验及等电聚焦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酶活性;用PCR扩增IMP、VIM金属酶基因;用Western印迹分析外膜孔蛋白OprD2表达水平.结果 从外科监护室分离的49株铜绿假单胞菌,有41株对亚胺培南耐药;耐药组34株菌产AmpC酶,其中8株同时产ESBLs酶,2株仅产ESBLs,未筛选出产金属酶菌株;亚胺培南耐药组酶活性(74.32±53.42)μmmol/mg与亚胺培南敏感组酶活性(8.7±16.16)μmmol/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耐药组OprD2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缺失,而敏感组均正常表达OprD2,耐药组OprD2相对表达量(0.20±0.27)与敏感组(3.10±2.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扩增出IMP、VIM金属酶基因.结论 外膜孔蛋白OprD2表达降低或缺失以及高活性AmpC酶,是外科监护室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原因,与IMP、VIM金属酶关系不大.

  • 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产酶耐药表型研究

    作者:李文波;温志震;张文杰;卢青云;钱兴铃;王沛;王辉

    目的 探讨鲍氏不动杆菌(ABA)在临床各病区的分布及耐药表型的流行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临床标本进行分离鉴定,采用K-B法对常规药物进行耐药检测,用CLSI推荐的双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酶、协同法检测金属酶,三维法检测AmpC酶.结果 103株ABA对临床常规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对一~三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达54.3%~100.0%,其次是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分别是49.5%、30.1%,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多黏菌素B、利福平耐药率低;103株ABA中产酶菌株62株,占60.2%,产酶菌株中,单产ESBLs酶13株,占20.9%,单产AmpC酶34株,占51.6%,产SSBL酶14株,占24.2%,产MBL酶3株,占4.84%.结论 该研究ABA呈现多药耐药性,产酶菌株主要是AmpC酶、ESBLs酶为主,产酶菌株与非产酶菌株在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敏感性有明显差异.

  • 阴沟肠杆菌不同β-内酰胺酶基因型检测与耐药性研究

    作者:龚环宇;刘振国;周建党;陈丽敏;张浩晔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并对产不同β-内酰胺酶型菌株的耐药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三维试验确证试验检测AmpC酶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K-B法检测阴沟肠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80株阴沟肠杆菌中29株ESBLs编码基因结果阳性,3株含有两种不同的基因型,分别为TEM型6株、SHV-2型2株、CTX-M-2型5株、CTX-M-3型8株和CTX-M-9型11株;26株ampC基因PCR扩增呈阳性;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s)阴沟肠杆菌对美罗培南外的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66.7%~100.0%,无论是单一产酶株,还是SSBLs菌株,其耐药率均显著高于不产酶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罗堵南仍是阴沟肠杆菌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结论 阴沟肠杆菌已呈现出多药耐药和高度耐药特征,ESBLs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三维试验与PCR检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产AmpC酶和ESBLs酶是阴沟肠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携带Ⅰ类整合子的大肠埃希菌

    作者:叶英;王谦;李家斌

    目的 分析第50号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菌(E50)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AmpC、ESBLs)及Ⅰ类整合子基因存在情况.方法对E50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耐药表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法分析其AmpC、ESBLs和整合子基因类型,并进行质粒接合转移试验.结果 E50仅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同时携带CTX-M-15、SHV-1、TEM-1和DHA-1型β-内酰胺酶基因,Ⅰ类整合子基因阳性.结论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复杂,它可同时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并已成功地将AmpC和ESBLs接合在一起,对此类产酶菌首选碳青酶烯类药物进行治疗,并应高度重视整合子对多药耐药形成的作用.

  •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分子流行病学机制研究

    作者:蒯守刚;邵海枫;王卫萍;裴豪;范明;黄梅;尤金炜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分离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采用PCR、DNA测序分析介导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基因型,采用脉冲场琼脂糖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研究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和遗传关系.结果 临床分离的14株泛耐药菌株,均表现多药耐药性,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扩增显示,均带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子流行病学分析,14株菌分别属于10个流行克隆型.结论 医院出现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酶KPC-2,是泛耐药大肠埃希菌介导,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原因.

  •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连续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析

    作者:姜艳梅;刘新元;王晶;肖晓光;王楠;袁宏

    目的 了解β-内酰胺酶基因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连续分离株中的存在及流行情况,为临床用药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收集2010年1-10月医院临床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应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双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确认;PCR方法对菌株进行21种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结果 159株细菌中有81株检测到TEM、SHV、OXA-1和CTX-M-1等12种耐药基因,123个基因片段,主要耐药基因为TEM和SHV,其中大肠埃希菌以TEM为主,占33.3%,肺炎克雷伯菌则以SHV为主,占27.9%,且有7株SHV和LEN双阳性菌株和2株LEN得以准确区分;有16种基因型,51.9%含有>2种耐药基因,其中产AmpC酶13株,4株与ESBLs并存.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连续分离株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率高,多药耐药性严重;加强对产β-内酰胺酶基因菌株的监测十分重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 发现1株携带多种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鲍氏不动杆菌

    作者:许小敏;胡锡浩;糜祖煌;毛联钢;陈琳

    目的 分析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原因.方法 用三维试验分析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临床菌株所产β-内酰胺酶,并进行初步分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产物测序方法确认β-内酰胺酶及氨基糖苷类基因,用基因测序证实基因型.结果 该临床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经分子生物学方法证实同时存在TEM、OXA-23、ADC基因型;并同时存在氨基糖苷类aac(3)-Ⅰ、aac(6')-Ⅰb和ant(3")-Ⅰ基因.结论 发现1株同时存在TEM、OXA-23、ADC、aac(3)-Ⅰ、aac(6')-Ⅰb和ant(3")-Ⅰ基因的鲍氏不动杆菌.

  •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39种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

    作者:明德松;苏智军;张志珊;谢尊金

    目的 研究痰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RBAB) 39种耐药相关基因.方法 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鉴定条/PSE5.0药敏条和美国BD公司的Phoenix NMIC/ID-109鉴定/药敏板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PCR法检测1株分离于合格痰标本PRBAB临床分离株29种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bla)、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1)、3种整合子基因(intⅠ 1、2、3)等39种耐药相关基因,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 该菌7种耐药相关基因阳性:bla基因(bla TEM、blaADC),AMEs基因[aac(6')-Ⅰb、aac(3)-Ⅰ、ant(3")-Ⅰ、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基因(intⅠ1)];其他32种基因AMEs基因[aac(6')-Ⅱ、aac(3)-Ⅱ)、ant(2")-Ⅰ)等]均阴性.结论 泛耐药ABA耐药机制为多重机制,主要与7种耐药相关基因(bla TEM、blaADC、aac(6')-Ⅰb、aac(3)-Ⅰ、ant(3")-Ⅰ、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有关.

  • 南京地区鲍氏不动杆菌AmpC酶、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作者:冯旰珠;张扬;姚堃;赵水娣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ABA)临床分离株AmpC酶和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自2007年7-10月南京地区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20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测定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2种AmpC酶及18种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 20株ABA AmpC染色体型基因阳性14株(70.0%)、AmpC质粒型基因阳性1株(5.0%);TEM基因阳性12株(60.0%)、SHV基因阳性1株(5.0%)、CTX-M-1群基因阳性2株(10.0%)、OXA-23群基因阳性1株(5.0%)、OXA-24群基因阳性1株(5.0%),经测序BLASTn比对为OXA-72型;16、17号株测得AmpC(染色体型)DNA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与美国核酸库已登录的AmpC(染色体型)序列比较分别有两个和1个氨基酸差别,均为新亚型.结论 南京地区ABA除可携带TEM、VEB、GES、IMP、VIM、OXA-10、OXA-23基因外,还可携带AmpC染色体型及AmpC质粒型、SHV、CTX-M-1群、OXA-24群基因.同时进行AmpC活性与AmpC染色体型、质粒型基因配对检测为国内首次.

  • 1株携带6种β-内酰胺酶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

    作者:周军;王智刚;史伟峰

    目的 了解对亚胺培南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KPN)β-内酰胺酶产生状况.方法 对1株KPN用PCR法进行了16种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LEN、OKP、CTX-M-1群、CTX-M-2群、CTX-M-9群、OXA-1群、OXA-2群、OXA-10群、PER、GES、VEB、CARB、DHA、ACT-1)检测.结果 检测显示TEM、SHV、CTX-M-1群、CTX-M-9群、OXA-1群、DHA等6种阳性.结论 该株KPN同时携带6种β-内酰胺酶基因.

747 条记录 7/38 页 « 12...45678910...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