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伏邪致痹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复发及临床证治

    作者:考希良

    类风湿关节炎从临床表现来说属于中医药"历节病"、"历节风"、"痹证"的范畴,历代文献中关于痹证和伏邪的相关论述非常丰富.文章详细探讨了伏邪理论,提出了伏邪致痹观点,初步概括了伏邪致痹的证候特点,从伏邪角度对类风湿关节炎反复发作的机制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临床对伏邪致痹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从“百病皆生于气”探析“脾胃咳”的临床治疗

    作者:常兴;张恬;隋雨言;张庆祥

    咳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在中医临床有外感和内伤之分,虽然病位在肺,但与全身五脏六腑都有着密切联系,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就曾指出五脏六腑的气机升降失调都能引发咳嗽.如《素问·咳论》中有论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脾胃咳为内伤咳嗽中较为典型的疾病之一.《素问·举痛论》中又指出:“百病生于气也.”而脾胃咳就是众多气机失调所导致疾病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所以“脾胃咳”的治疗重在“调理气机”.故通过对脾胃咳病因病机的梳理,探讨其致病与脾胃以及肺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临床医案从“百病皆生于气”的角度对“脾胃咳”的证候分类、疾病转归、治疗原则进行了深度的阐述,对其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苓甘五味姜辛汤系列方的临床证治研究

    作者:姚鹏宇;张国凯;刘伟;平静

    苓甘五味姜辛汤是《金匮要略》中的经典名方,亦是治疗寒饮都肺的重要方剂,以苓甘五味姜辛汤为基本方,随证情变化加减化裁而衍生的苓甘五味姜辛汤系列方剂,在临床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关于苓甘五味姜辛汤的文献,旨在探索苓甘五味姜辛汤的加减变化的临床应用以及作用机理.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疗的对策分析

    作者:黄元和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内科常见病,病情复杂,变化多端,迁延难愈,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几年中医有关肺心病病因、病机和治疗的报道颇多,笔者参阅相关文献,依据多年临床实践,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从探析肺心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入手,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总结肺心病的中医治疗方案。传统医学对“肺心病”的治疗有独特的作用,必须全面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治疗肺心病的现代临床价值,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进展

    作者:徐春巍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多、病程长、易反复.该病部分类型属于癌前病变,其治疗一直为临床所重视.中医治疗该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各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该病的病因病机,并开展了在辨病或辨证的方法指导下运用针药结合治疗该病的研究.结果 表明,针药结合较单纯的中药或者针灸治疗慢性胃炎有更好的疗效.临床实践中应该发挥中医药治疗手段多的优势,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该病.

  • 肝胃病临床证治新法

    作者:李华安;陈长安

    肝胃病是指因肝胆有疾,功能低下而致的肝胃病症候群,如腹胀,腹满,干呕厌食,胃脘疼痛,两肋窜满等.为现代医学肝炎胆囊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及中早期胃癌等.属祖国医学胸胁痛,胃脘痛,腹痛,噎膈之范畴.该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生;亦属常见病,多发病,看似简单,但治疗不当,延误病机者,多有不良后果,甚则危及生命.

  • 凉血化瘀可利水--张伯礼教授临床证治答疑

    作者:袁焕欣;江丰

    病案
      初诊:患者男性,59岁,2013年10月17日就诊。主诉:右侧肢体不利5月余。病史:患者2013年5月15日突发昏迷,经120救护车送至大连瓦房店医院,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左侧脑叶出血37 mL”,遂予手术治疗,术后症状有所恢复。现右侧肢体乏力,右脚肿胀,记忆力减退,语声变粗,时有干咳、少痰,纳呆,食量正常,寐安。大便日一行,不成形,夜尿频,4~5次/夜。舌红,苔黄稍腻,脉弦滑数。血压(BP):110/80 mmHg(1 mmHg=0.133 kPa)。既往史:十二指肠溃疡病史30余年,否认其他心脏病史。家族史:父亲高血压病史。个人史:吸烟20余年,每日20支,病后戒。过敏史: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处方:生地15g,麦门冬15g,玄参15g,知母15 g,川芎15 g,菊花20 g,夏枯草20 g,杜仲15 g,桑枝30 g,黄芩20 g,天麻15 g,枳壳12 g,丹参30 g,郁金15 g,珍珠母30 g,予药10剂,每剂水煎3次(分别煎煮40、30、20 min),3次药液合并混匀、均分4份,2日服完,早晚各服用1份。

  • 注意临诊处方的自我评估

    作者:梁逸强

    在临诊处方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处方简单堆砌,药味过多,很难看出证候类型;章法不清,方证不一致;处方君、臣、佐、使不明确;药物适应面过宽,显示不出针对性;药量不合理,病重药轻或病轻药重,处方中药物剂量有些偏大,甚至于常超量,没有注意中药的相关副作用;没有注意中药特殊的煎药、服药方法;不能预见处方的临床疗效,难以有说服力;中药与同时使用的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协同.针对中医处方中的这些突出问题,笔者提倡对临证处方进行自我评估,以利于提高疗效及自我总结.

  • 络病学概要

    作者:吴以岭

    络病理论肇始于<内经>,临床证治奠基于<伤寒杂病论>,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说,才形成重要的病机理论及治疗用药,但叶氏也批评当时"医家不识络病,则愈究愈穷矣",可惜的是,叶氏批评的现象在其身后并未引起充分重视,虽屡有验案,不乏善陈,但并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络病学说体系.近年来,随着应用中医络病学说治疗疑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取得的临床显著成效,特别是络病理论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的广泛应用,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并成为中医学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 脉络学说历史发展轨迹探析

    作者:袁国强;魏聪;吴以岭

    脉络学说研究"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生发展规律、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证候特征、辨证治疗用药,对提高现代血管病变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系统整理中医历代文献,探寻血脉与脉络学说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是系统建立脉络学说的必要前提.<内经>将血脉(络)理论应用于生理、病理、辨证与治疗,为脉络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汉代<伤寒杂病论>以"营卫不通,血凝不流"、"血脉相传,壅塞不通"论析脉络病变病机传变规律,设专篇论述胸痹、心悸、心水、中风等脉络病变,奠定了脉络学说的临床证治基础;两晋、隋唐、宋金元及明清时期历代医家对血脉(络)生理病理均有所阐述,积累了丰富的脉络病变诊疗经验;近30年来,众多专家对络脉与络病的中医文献进行整理研究,结合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提出创新性学术观点,促使脉络学说研究向系统完整的学术理论体系发展,这些论述对系统构建脉络学说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 眩晕证从脾论治辨析

    作者:赵茂富

    眩晕证多属肝的病变,故<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因而临床证治大多从肝而治,但在临证实践中,除从肝论治外,注重从脾着手,往往获效甚佳.因脾主运化,具有益气、生血、统血之功能,脾之为病多与气血痰湿有关,而眩晕之证多与气血痰湿病变相连.现将眩晕临证从脾论治辨析如下.

  • 浅论对“虚痞”的认识

    作者:杜昌

    “虚痞”,是指由脾胃中焦亏虚导致以胸腹间痞闷满胀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在《内经》中称为痞、满、痞满、痞塞等.张景岳概括说:“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本证临床极为常见,肝、胆、胃、肠、胰诸疾均可见到此证,但尤以胃病为多.笔者于临床中见到有医者动辄则以泻利之药,以图一时之效,而犯“虚虚”之戒.诚如《医学正传·痞满》所说:“故胸中之气,因虚而下陷于心之分野,故心下痞.宜升胃气,以血药兼之.若全用利气之药导之,则痞尤甚.痞甚而复下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满鼓胀,皆非其治也.”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谈谈自己对“虚痞”的肤浅认识.

    关键词: 虚痞 临床证治 体会
  • 从"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新议炙甘草汤临床证治

    作者:姜冬云;刘兴隆;傅元谋

    炙甘草汤为仲景千古名方,是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重要方荆之一.后世拘炙甘草汤为一隅,视其为主治"心"病之专方,殊不知峰回路转中另有乾坤.尊"损其心者调其荣卫"之旨,新议炙甘草汤的组方脉络及治疗根本,揭示其治不在"心",亦不在"调和荣卫",而在乎"脾胃".

  • 从脏络论治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证思路与方法

    作者:梁君昭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针对目前中医药治疗中存在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清晰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中医经典学习和临床研究,试图对阳虚瘀阻证缓慢性心律失常从中医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中医治疗思路和方法上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开拓研究和治疗思路.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探讨

    作者:马传民;王丽英;公玉琴;吴文忠

    视神经萎缩,中医称"青盲".是一种危害视力功能的严重疾病,其病因,病机非常复杂,临床证治比较困难.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治疗作了许多探讨,夏德昭用弯针刺法治疗视神经萎缩得到较好的效果,有些患者不能坚持治疗.1992年Reyriolds和weiss从成年鼠纹体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获得成功,为视神经萎缩再生修复研究带来灵感,这项研究的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视神经萎缩因其病复杂,神经纤维损伤后不可逆给临床带来巨大困难.单纯西药治疗,往往因效果差使许多患者视功能严重受影响.我科自1998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慢性胃炎因机证治综述

    作者:陆瑞峰;李琰;周阿高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常长期持续存在.本文查阅了6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文献,主要从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证治以及针灸治疗等方面来介绍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概况,总结各家对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认识,临床辨证分型治疗的疗效,针刺和穴位敷贴、穴位注射、针药合用的状况,并分析了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为今后慢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 经方合用临床证治体验

    作者:薛西林

    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精于实践,撰写了不朽著作<伤寒杂病论>.该书以六经辨证为理论体系,理法方药相结合,开创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先河.书中所记述的大量复方,组方严谨,用药精当,计量合理,疗效可靠,被后世称为"众方之祖",迄今仍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观仲景之用方,以药味少、剂量重之小方为多,其用以治疗较为单纯的外感病和部分内伤杂病确实是屡用不爽,但对治疗一些较为复杂或病程较久之病症,有时尚显力道不够专宏,或难顾周全.根据谨守病机、灵活化裁的原则,笔者采用经方合用治疗部分疾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兹举案例数则,以供同道指正.

  • 急性肺损伤的临床证治

    作者:向红;王雅莉;邱桐;翟健宇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各种直接和间接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肺,肺不主气、肺肾两虚后累及心、肝、脾,导致热毒内侵、燥热下行、脾失健运、气滞血瘀.治则为补气固表、益气扶正、清热解毒、利湿祛邪、活血化瘀,均以恢复肺的功能为主.本文对ALI的临床证治情况进行总结,为治疗提供依据.

  • “汗为心之液”理论指导慢性心衰汗出证治心得

    作者:杨巧;苏文革

    根据《内经》中“汗为心之液”理论,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汗出的病机及治则,以期该理论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中得到更好的继承与运用。分析“汗为心之液”理论是对“心、血—津液—汗”关系链的一种表达。而慢性心衰初期以心气虚心血瘀阻为主,中晚期以心气心阴心阳虚衰、瘀血水停水泛为主。慢性心衰不同汗出的病机,阳气亏虚可见自汗,若气阴两虚可自汗、盗汗并见。其证治,有益气温阳、敛汗养阴生津、养心安神不同的治则。

  • 《素问·咳论》学术思想浅议

    作者:张玉岭

    通过学习<素问·咳论>,分析探讨咳证病因病机、疾病变化、症候特点、临床证治举例和咳嗽防治.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