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特应性皮炎患儿唾液中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的变化

    作者: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患儿发作期唾液中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和20例健康婴儿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浊法检测唾液中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采用"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血清总IgE.结果 ①特应性皮炎患儿唾液中分泌型IgA、溶菌酶含量及血清总IgE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儿童,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特应性皮炎患儿唾液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与SCORAD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1),血清总IgE阳性组患儿分泌型IgA含量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特应性皮炎患儿发作期唾液中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可能增加,从而发挥了抗感染和清除过敏原的作用.

  • 健康成人刺激性全唾液流速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增龄性变化

    作者:徐俊峰;刘丽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健康成人的刺激性全唾液流速及唾液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方法:将97 例健康成人分成4 个年龄组,分别为青龄组(20~39 岁)、中龄组(40~59 岁)、老龄组(60~79 岁)、长寿组(80岁以上).在上午8:00~10:00空腹,以2.5 ml/L洗必太漱口,以20 ml/L柠檬酸刺激舌背前1/3,以双蒸水漱口后采集全唾液5 min,记录样本容量,并计算其流速.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唾液中NO浓度,并计算其唾液中NO的单位时间含量. 结果:(1)青龄组刺激性全唾液流速高于中龄组、老龄组、长寿组(P<0.05);中龄组、老龄组、长寿组之间唾液流速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年龄组间两两比较,刺激性全唾液NO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青龄组NO单位时间含量显著高于中龄组、老龄组和长寿组(P<0.05),中龄组、老龄组、长寿组之间的NO单位时间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中老年人群的刺激性全唾液流速显著低于青年人群;(2)随年龄增长,健康成人刺激性全唾液中的NO浓度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其单位时间含量呈降低趋势.

  • 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pH值、电解质测定的诊断意义初步探讨

    作者:王万春;吴宁;王凤华;吴迎涛;刘丰海

    目的:探讨唾液生化指标测定对初步诊断干燥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分为干燥综合征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吐取法采集混合唾液,测定唾液pH值、Na+、K+浓度,计算Na+/K+,Na+、K+单位时间分泌总量.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干燥综合征病变组唾液Na+、K+浓度、Na+/K+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变组K+单位时间分泌总量明显下降,pH值显著降低.Na+浓度、Na+/K+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pH值特异性较高,K+单位时间分泌总量敏感性、特异性一般.结论: 唾液检查是一种简便、准确、无创的检查手段,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pH值、电解质具有特征性,其综合评定对初步筛选干燥综合征有一定临床价值.

  • 儿童唾液富组蛋白含量与患龋状况的分析

    作者:冯靳秋;石四箴

    目的:分析富组蛋白含量与患龋状况间的关系,为唾液蛋白的研究及龋病病因的探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随机抽取42 名3~5 岁儿童,按患龋状况分为2 组:龋病高危组23 例(dft≥5且CSI≥10),无龋组19 例(dft=0,CSI=0).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测定儿童刺激性、非刺激性全唾液中3 种主要富组蛋白(histadine-rich proteins, HRPs)HRP-1、HRP-3、HRP-5的含量,计算总HRPs含量,并分析唾液中HRP-1、HRP-3、HRP-5、总HRPs的浓度与机体患龋状况的关系.结果:①非刺激性全唾液中HRP-1、HRP-3、HRP-5的含量及总HRPs含量分别是(8.56±3.42)、(13.91±6.59)、(7.35±3.23)、(29.65±8.69) μg/ml,刺激性全唾液中HRP-1、HRP-3 、HRP-5和总HRPs含量分别为(10.85±3.71)、(15.92±5.94)、(7.68±3.28)、(34.69±9.41) μg/ml.刺激性全唾液中HRP-1、HRP-3和总HRPs含量高于非刺激性全唾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性别间全唾液中HRP-1、HRP-3、HRP-5及总HRPs含量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龋病高危组和无龋组刺激性全唾液HRPs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非刺激性全唾液总HRPs的含量在龋病高危组和无龋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患龋状况无相关关系.结论:①刺激性全唾液中HRPs的含量高于非刺激性全唾液中的含量.②龋病高危组非刺激性全唾液之HRPs含量明显低于无龋组,但与机体的患龋程度无密切相关关系.

  • 全唾液中蛋白质含量检测及其等电聚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作者:李焰;司徒镇强;吴军正;刘斌;李峰;李洁

    目的:探讨唾液成分的变化,观察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无口腔疾患的健康人103例、牙周炎患者2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41例全唾液标本,采用Lowry法、等电聚焦(IEF)和聚丙烯酰胺凝胶(SDS PAGE)电泳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正常人组、牙周炎和肿瘤组全唾液中蛋白质含量(mg/ml)分别为1.09±0.24、1.11±0.09和1.05±0.05(P>0.05),牙周炎组及肿瘤组与正常人组相差不显著.②肿瘤组蛋白质等电点区带较正常人组数量略有增加,但其区带的分布与正常人组未见明显差异;正常人组和牙周炎组蛋白质的等电点区带总数分别为30条和39条,其等电点区带与正常人在数量和区带分布上均不相同.当pH偏酸或偏碱的情况下,其数量均相应发生变化,其中pH偏碱时表现更为显著,少量增加表现在pH偏酸区域.③正常人与肿瘤全唾液的SDS-PAGE样本区带数量分别为6.4和6.24,其区别主要在于50 000~52 000、77 000、38 000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区域以及30 000以下相对分子质量附近区域可见新的区带分布.结论:牙周炎状态以及肿瘤发生时,唾液蛋白质总含量虽变化不显著,但SDS-PAGE、IEF图谱蛋白质区带的等电点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区域发生改变,表明唾液分泌蛋白质的种类增加,唾液成分代谢产物发生改变.

  • 高相对分子质量唾液粘蛋白保护牙釉质酸蚀脱矿的超微观察

    作者:徐燕;乐进秋;江汉

    目的:观察人类高相对分子质量唾液粘蛋白(MG1)及全唾液在体外形成的获得性膜能否减少有机酸在牙面的脱矿作用.方法:采用MG1和全唾液溶液体外孵育釉质实验面以形成获得性膜,再以34 mm0l/L栒橼酸处理釉质实验面1 min,扫描电镜观察釉质表面形态的改变.结果:有获得性膜区域釉质实验面相对平滑,基本无脱矿及轻微脱矿,可见正常釉质表面形态,无获得性膜区域则是蜂巢状大面积脱矿.结论:MG1和全唾液形成的获得性膜能在短时间内减少有机酸对牙面的侵袭脱矿作用.

  • 人类唾液粘蛋白对口腔变形链球菌凝集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燕;乐进秋;陈智;李颂;闫平;刘宁慧

    目的:观察人的腮腺唾液(PARS)、除腮腺外唾液(EPS)及纯化的高相对分子质量唾液粘蛋白(MG1)对变形链球菌Ingbritt、LM7、远缘链球菌OMz-176的凝集作用.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酶标仪)测其A570值,测定唾液及MG1对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的凝集力.结果:EPS介导的凝集力高,MG1次之,PARS低.结论:MG1具有一定介导口腔变链菌凝集作用,但凝集力低于EPS,提示此种凝集力主要来源于粘蛋白.

  • 人类高相对分子质量唾液粘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作者:徐燕;乐进秋;李颂;包广洁;江汉;钱虹

    目的:提取人类高相对分子质量唾液粘蛋白(MGl)并对其性质进行初步鉴定.方法: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AB)沉淀,羧甲基葡聚糖(CM-Sephadex)离子交换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00)过滤层析从人类除腮腺外唾液中提取MGl,并对其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检测.结果:提取的MGI蛋白质含量为14.17%,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丙氨酸为优势基酸,占45.6%,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00~1 000 000.结论:此技术提取MGl方法简单温和,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其生化特征和生物活性奠定了基础.

  • 绝经期妇女灼口综合征唾液免疫球蛋白的研究

    作者:侯海玲;杨宗萍

    目的:研究绝经期妇女灼口综合征(BMS)患者唾液流率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对29例绝经期妇女BMS 患者及20例无BMS的绝经期妇女的唾液流率,pH值及静态和动态混合唾液中SIgA,IgG,IgM 进行观察,并行问卷调查. 结果:BMS组静态及动态混合唾液流率及pH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静态和动态混合唾液SIgA 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IgM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 和P<0.01 ). 结论:唾液免疫球蛋白含量改变与绝经期妇女灼口综合征有关 .

  • 检测汉、维族青年唾液中一氧化氮检测比较

    作者:邱洪晟;刘漪;伏建峰;王长辉;尹宏斌;冯咪咪;路西春;李生彪

    目的:了解汉维族青年在相同条件下唾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差异.方法:选择健康汉族青年136名(男女各6 8名), 维族150名(男43名女107名)年龄16~18岁,按国内报道采集唾液,由专业人员,用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微生物研究室产的"一氧化氮检测试剂盒",进行比色检测,计算唾液中NO量.结果:维族组唾液NO均值为109.760±57.038) μmol/L ,汉族组唾液NO均值为(75.181±47.740) μmol/L,维族高于汉族,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0.01).在性别上,维族女性唾液NO均值为(109.533±47.369) μmol/L,汉族女性为(83.647±48.759) μmol/L,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两族男性之间无差异(P>0.05).两族正常口腔者与龋、龈炎者的唾液NO均值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唾液中NO含量,可因种族和女性而有差异.

  • 维吾尔族百岁老人唾液免疫球蛋白与口腔粘膜状况

    作者:邱洪晟;王莉;王长辉;冯咪咪;李翠芳;白生义

    目的:研讨百岁老人唾液免疫球蛋白与口腔粘膜健康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上海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试剂盒,用分光光度计,对23名维族百岁老人和21名维族老年人的唾液进行检测.结果:百岁组唾液IgA、IgG、IgM及C3、C4含量均高于老年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唾液IgA有显著差异(P<0.05).百岁组上唇、颊、腭粘膜均无异常,下唇粘膜12例无异常,白斑1例,粘膜老年斑1例,血管痣9例,舌13例正常.结论:百岁老人唾液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含量维持在相当于老年水平, 对维持口腔粘膜正常有重要意义,也可能为有利长寿的因素之一.

  • 口腔鳞癌患者与健康人唾液差异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

    作者:孙昆俊;马洪;康颖倩;邹贤玉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患者与健康人唾液蛋白差异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口腔鳞癌患者唾液17例,健康人唾液17例,通过以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以及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在口腔鳞癌患者唾液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选取口腔鳞癌患者和正常人唾液中具有明显差异表达的10个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鉴定出3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分别为S100A8、S100A8/S100A9及表皮角蛋白2(EK2)在口腔鳞癌患者唾液中均呈高表达.结论:S100A8、S100A8/S100A9及EK2可能与口腔鳞癌患者发生有关.

  • 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筛选口腔扁平苔藓唾液差异蛋白

    作者:刘铁军;李昆珊;刘健;仇永乐;吴景景;安欣;许彦枝

    目的: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 DIGE)和质谱技术筛选、鉴定与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唾液有关的差异蛋白。方法:收集3例 OLP 患者及3例健康人唾液,提取唾液总蛋白,采用2-D DIGE 技术分离蛋白质,寻找差异蛋白质点,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各样品条带清晰,无明显蛋白质丢失,经2-D DIGE 分离蛋白质后,蛋白质点重复性较好。OLP 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唾液差异蛋白质点数平均为(317±71)个,用质谱技术鉴定了重复性较好的4个差异蛋白质点(分泌型 IgA1、锌α-2-糖蛋白、唾液淀粉酶、血清白蛋白),在 OLP 患者唾液中表达量均上调。结论:分泌型 IgA1、锌α-2-糖蛋白、唾液淀粉酶、血清白蛋白在 OLP 患者唾液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 OLP 的发生、发展。

  • 兰州市自然人群口腔变形链球菌的分布

    作者:段彦盛;李艳玲;牛文辉;何祥一;车团结

    目的:调查兰州市自然人群口腔唾液中变形链球菌(Mutans Streptococci,MS)的分布情况,为口腔保健以及龋病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含漱法对兰州市城乡常住人口942例取唾液样本,根据有无龋病,年龄,性别,城乡进行分组.采用轻唾选择培养基和Dentocult SM培养法,结合显微镜观察法,对MS进行培养检测,分析不同组别MS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唾液中MS阳性检出率74.63%(703/942),男性MS阳性检出率80.36% (401/499)高于女性MS阳性检出率67.44% (292/433) (P <0.05);龋病组MS阳性率98.49% (456/463)高于无龋病组51.57% (247/479) (P <0.01);残冠残根组MS的阳性检出率100% (82/82)高于牙釉质龋组,牙本质浅龋组和牙本质深龋组(P<0.05);农村组MS阳性检出率79.37% (350/441)高于城市组71.66% (359/501) (P <0.05);35 ~44岁年龄组MS阳性率为89.32% (209/234)高于18~34岁组,45~64岁组及65~ 75岁组(P<0.05).结论:口腔中MS检出率与龋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农村人群,男性以及中年人(35 ~44岁)的龋病发病率和MS阳性检出率高于其它组.

  •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唾液及血清中TNF-α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郎江蓉;武云霞

    目的:研究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唾液及血清中TNF-α的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临床收集轻型RAU组和健康对照组各30 例,对每个对象采集唾液和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样本中TNF-α的含量.结果:RAU组唾液及血清中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相应的正常对照组(P<0.001),且RAU患者唾液和血清中TNF-α的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r=0.826,P<0.01).结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唾液及血清中TNF-α的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可通过检测唾液中TNF-α的含量来观察病情变化和临床疗效.

  • 羟基磷灰石表面唾液/色素复合膜的形成

    作者:陈天来;姚江武;左起亮

    目的:采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原位监测羟基磷灰石(HA)表面人全唾液(WS)/茶黄素(TF)复合膜形成的动力学过程.方法:利用电泳沉积技术(EPD)在QCM-D金芯片表面制备纳米HA涂层,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对涂层表征进行观察分析.QCM-D监测WS在HA表面及TF在WS膜表面的吸附的全过程,并判断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结果:SEM和EDS的图证实QCM-D芯片表面形成了均匀的纳米HA涂层;Freundlich模型较Langmuir模型更适合于描述TF在WS膜表面的吸附过程(P<0.05).结论:一定条件下,TF能够与HA涂层表面的WS膜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复合膜,促进色渍形成.

  • 唾液、血清和脓液对电化学测菌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影响

    作者:裴振华;施生根;牛忠英;史亮;汤楚华

    目的:观察唾液、血清和脓液对电化学测菌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磁分离捕获牙龈卟啉单胞菌后进行电化学阻抗测量,观察唾液、血清和脓液对电化学测菌法检测限和检测灵敏度的影响.结果:唾液对电化学测菌法的检测限无影响,但可降低其检测灵敏度;血清对电化学测菌法的检测限和检测灵敏度均无明显影响;脓液明显影响电化学测菌法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测.结论:应用电化学测菌法检测样本时应避免脓液的污染.

  • 草酸钾凝胶的研制与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姚锐;李煜;钟良军;姚志道

    近10年来,国内有关草酸钾溶液(potassium oxalate solutiou,POS)局部应用治疗牙本质敏感症(以下简称牙敏症)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报道较多,对其有效性已经确定,安全性也得到证实[1,2],但尚有易流失、易受唾液影响、在牙面滞留时间短等缺点.

  • 可吸唾式口镜

    作者:马才顺

    目前,在医院的口腔科医生常使用一种口镜,这种口镜有一圆形镜片,该镜片嵌在一个圆板上,圆板连接一口镜柄.使用时,医生手握口镜柄让圆板及其上的镜片伸进口腔中,查看患者口腔的病情.这种口镜使用时出现一个缺点,就是在钻牙操作过程中,不能同时排出患者口腔内的唾液等液体,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bFGF检测及意义

    作者:耿玉兰;李增宁;康琼英;李庆星;代丽丽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存在于神经组织、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胎盘以及唾液和泪液中,对造血和伤口组织愈合非常重要.我们检测了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唾液中bFGF的浓度,并分析其在OLP发病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432 条记录 66/72 页 « 12...63646566676869...717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