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试论补土思想与汗吐下治法
土生万物而法天地,主宰机体气机升降出入,补土理论为中医临床中重要的应用性理论.汗吐下三法为驱邪外出的治疗方法,医家在临床运用此三法时补土思想蕴含其中,汗吐下三法可看成是补土思想在反治法中的运用,在运用汗法时应注意对中土的顾护;运用吐下法当适可而止,否则易伤胃气,使中土受损.临床基于此三法的运用,又可延伸出虚人汗法、倒仓法、夺食法.依理论源流来看,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理论到仲景学说,从“金元四大家”到明清医家专著论述,无不体现出汗吐下与补土思想的紧密联系.
-
栀子豉汤的异议
栀子豉汤见于<伤寒论>由栀子、淡豆豉组成,主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多颠倒,心中懊侬",以及伤寒汗吐下后出现烦热而"胸中窒"、"心中结痛","心下濡"等症,若认证准确,收效颇佳.
-
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归足太阳阳明经之品,原治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下懊(侬),及大下后身热不退,心下结痛,或痰在膈中.方由栀子9克(掰)香豉9克(绵裹)组成.以水400毫升,先煮栀子,得250毫升,纳鼓煮取150毫升,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该方具有宣透解郁,清热除烦之功,主治发汗吐下后,余热郁于胸膈,身热、心胸懊(侬),虚烦不得眠,胸脘痞闷,按之软而不痛,嘈杂似饥,但不欲食,舌质红,苔微黄,脉数.
-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外感天行与张仲景伤寒探讨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1](以下简称<法要>)是敦煌遗书中保存较完整的著作,经医家探讨及研究认为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2-5].<法要>卷首指出:"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又云:"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故<法要>中的方剂可分为治疗"诸凡杂病"和"外感天行"两部分,通过对外感天行临床症状、脉象及治疗方剂的分析,认为<法要>中记载的外感天行就是张仲景所称之的伤寒.
-
眼科常用中药杂记
八钢: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法:汗吐下和温补清消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能收涩;苦能燥泻;甘能补和;辛能行散;咸能软下配伍禁忌:丁香莫与郁金见;藻、戟、芫、遂俱战草;细辛、木香不过钱;诸参、辛、芍叛藜芦.一钱等于5g;
-
论少阴病治禁
文章认为少阴病的病机要点为心肾虚衰,水火不交.因此,对少阴病的治疗切忌攻逐伐本、耗伤正气诸法.特别是应慎用汗、吐、下三法.文章对此结合<伤寒论>有关条文对其机理进行了阐述.
-
试论《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在急症中的应用
<儒门事亲>是攻邪学派代表人物、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的经典著作,书中提出的汗、吐、下三法对当今中医急症诊治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应努力继承.积极创新张氏攻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做好汗、吐、下三法的临床和基础工作,使其符合现代流行病学方法标准.
-
汗吐下三法在关格中的应用
关格以脾肾阳虚为本,浊邪壅盛为标,尤其是病至后期,以浊邪壅滞三焦为主,采用汗吐下三法,因势利导,排浊解毒,对于减轻关格症状,缓解病情,有较好作用.
-
旋复代赭汤对大鼠醋酸性胃溃疡的影响
旋复代赭汤是仲景用于治疗伤寒误汗吐下后,表邪已解而出现“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之证.其特点:胃脘痞闷,嗳气频作而痞闷不减.本方经历代医家的临床运用,疗效显著,尤其对胃肠疾病效果更佳,且无明显副作用.故笔者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探求旋复代赭汤保护胃粘膜的作用机理,为本方的临床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动物实验依据.……
-
《伤寒论》方证治法分类研究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中医临证医学的经典,它包括现今流传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从它问世以来,深深影响着中医临床的各个学科,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学人.对仲景著作的整理,既往研究多注重文字的搜集整理、考证、校勘、注释和医案的汇编.本课题利用现代数据化信息研究技术,以《伤寒论》方剂为纲,从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入手,对《伤寒论》进行初步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