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补肾健脾中药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骨骼、骨骼肌异柠檬酸脱氢酶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佳;杨芳;郑洪新;王拥军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药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骨骼、骨骼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含量变化的影响,评价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效率.方法:将OPG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补肾组、健脾组和福善美组,用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Elisa法测定小鼠骨骼、骨骼肌IDH含量.结果:①各组小鼠较正常组骨骼和骨骼肌中IDH表达显著降低(P<0.01);②补肾组、福善美组较模型对照组小鼠骨骼和骨骼肌中IDH表达明显升高(P<0.01);③健脾组较模型对照组小鼠骨骼和骨骼肌中IDH的表达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骨质疏松症的形成,骨骼与骨骼肌功能下降,局部能量代谢减低,导致IDH含量异常变化.②补肾、健脾方法通过提高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骨骼、骨骼肌IDH的含量,对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明东;郑永青

    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突变是一种新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突变,其可能参加了白血病的发生.IDH突变在成人AML,尤其是正常核型AML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不同亚型对成人AML预后存在不同的影响,同时受其他分子生物学的的影响.该突变与AML的治疗反应、白血病残留、复发等相关,可以作为AML的一种检验标志,并可作为其MRD的监测手段.IDH突变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判断AML预后和指导治疗的指标.本文就IDH基因突变与AML,尤其是与AML临床特征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周晓娟;张苏江;乔纯;沈云峰;李建勇

    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IDH1、IDH2基因)点突变及其临床意义.选取90例初发AML患者,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扩增IDH1、IDH2基因的4号外显子,PCR产物通过直接测序法检测IDH突变情况.结果表明,有IDH1基因突变的患者为4例,有IDH2基因突变的患者为7例,突变率分别为4.4%、7.8%,无患者同时存在有2种突变,总突变率为12.2%.在有突变的患者中正常核型所占比例为72.7%,明显高于核型异常患者.存在突变的患者的缓解率为72.7%,较无突变患者高,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有IDH基因突变的患者在缓解后突变消失,而复发后在同样位点再次出现突变.结论:IDH 基因突变主要见于正常核型的患者中,尤其是合并NPM1基因突变患者,并与复发相关.IDH基因突变可能成为AML尤其是正常核型AML治疗和预后的指标.

  • 星形细胞瘤中IDH1突变、MGMT蛋白表达与放射治疗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蒋梦婉;董祥慧;李嘉瑶;李婧琦;戚基萍

    目的 探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IDH1突变及MGMT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表达类型在放疗条件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48例星形细胞瘤(WHOⅡ~Ⅲ级)患者石蜡包埋组织中IDH1突变及MGMT蛋白表达情况,并对患者放化疗情况及生存时间进行随访.结果 星形细胞瘤中IDH1突变及MGMT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2.7% (30/48)和47.9%(23/48),IDH1突变与MGMT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0.641,P<0.01).IDH1突变患者发病年龄较低,WHOⅡ级星形细胞瘤患者IDH1突变率高于WHOⅢ级患者(P<0.05).发病年龄为IDH1突变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放射治疗后IDH1突变+/MGMT-表达型患者总体生存时间长于IDH1突变-/MGMT+表达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星形细胞瘤WHOⅡ~Ⅲ级中IDH1突变表达与MGMT蛋白表达存在相关性;发病年龄为IDH1突变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放射治疗对IDH1突变+/MGMT-表达型患者治疗效果优于IDH1突变-/MGMT+型患者.临床上对IDH1突变及MGMT蛋白表达的检测可为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 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及少突-星形细胞起源肿瘤中1p/19q杂合性缺失与IDH1-R132H突变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作者:姚坤;段泽君;胡泽良;边宇;齐雪岭

    目的 观察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及少突-星形细胞起源肿瘤1p/19q杂合性缺失与人IDH1-R132H突变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探索预测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及少突-星形细胞起源肿瘤化疗敏感性的分子标志物.方法 选择病理学诊断为各类型和级别的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38例及少突-星形细胞起源肿瘤37例,共75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p/19q杂合性缺失,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IDH1-R132H突变蛋白表达.结果 75例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及少突-星形细胞起源肿瘤1p/19q杂合性缺失为37例(37/75,49.3%),其中34例1p和19q同时发生缺失,1p缺失与19q缺失二者密切相关(P<0.01).在少突胶质细胞瘤(WHOⅡ级)中,1p/19q杂合性缺失检出率比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WHOⅢ级)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WHOⅡ级和WHOⅢ级)中1p/19q杂合性缺失率高于少突-星形细胞起源肿瘤(WHOⅡ级和WHOⅢ级,P <0.05).而且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中1p/19q杂合性缺失均为联合缺失,1p和19q的单独缺失仅发生在少突-星形细胞起源肿瘤中.在75例中51例(68.0%)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及少突-星形细胞起源肿瘤出现IDH1-R132H突变蛋白表达.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IDH1-R132H突变蛋白检测阳性率高于少突-星形细胞起源肿瘤.而且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及少突-星形细胞起源肿瘤中,IDH1-R132H突变蛋白阳性表达与1p/19q杂合性缺失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IDH1-R132H突变蛋白表达与1p/19q杂合性缺失有明显相关性,IDH1-R132H蛋白是预测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及少突-星形细胞起源肿瘤1p/19q是否杂合性缺失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 胶质瘤患者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潘怡;齐雪岭;王雷明;董荣芳;张铭;郑丹枫;常青;钟延丰

    目的 研究中国胶质瘤人群中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和IDH2的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p5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关系,为胶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和评估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对234例胶质瘤石蜡包埋标本及同时收集到的30例血液标本进行检测,提取DNA用PCR-Sanger测序来检测IDH1和IDH2的基因突变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IDH1 R132H、p53和EGFR的蛋白表达情况.在IDH突变的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IDH1R132H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对IDH1R132H的蛋白表达进行细胞定位.结果 (1) 234例胶质瘤的石蜡标本,基因测序仅检测出IDH1杂合性突变,且均为p:Arg132His(c:G395A)型,未检测出IDH2突变.突变率为31.6% (74/234),其中少突星形细胞瘤(9/13)、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7/11)、少突胶质细胞瘤(18/26,69.2%)和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8/10)中IDH1突变比例高于弥漫型星形细胞瘤(17/47,36.2%)、间变型星形细胞瘤(5/18)和胶质母细胞瘤(14.5%,10/69);星形细胞肿瘤中,随着肿瘤级别升高,其突变率呈线性下降(P=0.007);胶质母细胞瘤中,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突变比例高于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5/14比5/55(9.1%),P =0.036];而血液标本均未见突变;(2)抗体IDH1R132H表达于细胞质,能特异地识别肿瘤细胞,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基因测序结果高度一致(P=0.001);(3)p53蛋白在IDH突变的弥漫型星形细胞瘤、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及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率高,与IDH突变呈高度正相关(P值分别为0.007、0.026、0.038);(4) EGFR蛋白表达与IDH突变无相关性.结论 IDH突变是高发于胶质瘤早期阶段的体细胞杂合性突变,可首选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抗体IDH1R132H快速检测;IDH突变与p53和EGFR联合应用和分析有助于胶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弥漫浸润性胶质肿瘤中TERT和IDH突变联合分析的预后价值

    作者:刘千琪;尹晓雪;邹艳;余天平;龚静;陈雪芹;聂玲;徐苗;张孟尼;周桥;陈铌

    目的 探讨弥漫浸润性胶质肿瘤中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及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热点突变情况及二者结合的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2至2014年手术的236例胶质瘤标本(WHOⅠ~Ⅳ级肿瘤分别为16、89、72和59例)中TERT基因启动子区(228位点和250位点)、IDH1(132密码子)和IDH2(172密码子)突变情况,分析这些突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WHOⅠ级16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中均未检出IDH和TERT基因突变.WHOⅡ~Ⅳ级的220例弥漫浸润性胶质肿瘤中,年龄≥40岁患者TERT突变比例(60.8%,93/153)明显高于<40岁患者(32.8%,22/67;P<0.01),少突胶质瘤中TERT突变率(87.5%,56/64)明显高于星形细胞瘤(37.8%,59/156;P<0.01).年龄<40岁、IDH1突变和少突胶质瘤为弥漫浸润性胶质肿瘤预后好的因素.TERT突变不能单独提示胶质瘤预后.TERT和IDH1突变联合检测可将弥漫浸润性胶质瘤分为4个分子亚组:IDH(+)/TERT(+)组、IDH(+)/TERT(-)组、IDH(-)/TERT(-)组和IDH(-)/TERT(+)组,4组间具有明显预后差异,IDH(+)/TERT(+)组患者预后好,IDH(-)/TERT(+)组患者预后差.结论 IDH和TERT基因突变状态可细化胶质瘤患者预后分组,特别是可将IDH1野生型的病例进一步进行预后亚组划分,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丽卿;彭振翼;司秀文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异质性疾病.长期以来,细胞遗传学异常被认为是影响AML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独立因素,研究发现40% ~ 50%的AML患者为正常核型[1].近年来研究表明,基因突变在正常核型AML患者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WHO已将核磷蛋白(NPMl)基因突变、FLT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串联重复突变(FLT3-ITD)等作为AML预后的重要标志[2].

  • 代谢在肝内胆管癌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妙艳;汤朝晖;全志伟

    近年研究发现,代谢在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多种重要的ICC代谢相关酶类,包括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M2)、胸苷酸合成酶(thymidine synthase,TS)、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和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DPD)、异柠檬酸脱氢酶1/2(isocitric acid dehydrogenase 1/2,IDH1/2)及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作用机制逐渐阐明并有望转化应用于临床.此外,此类患者常伴脂代谢异常的特征得到了临床医生和基础研究人员的重视;血清、胆汁代谢产物的潜在诊断效用有待前瞻性临床研究以确证;基于代谢的18F-FDGPET/CT在未来可能对ICC的诊断、分期、评价治疗疗效及监测预后等方面具有应用价值.本文就代谢在ICC基础与临床研究中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以便发现并确定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加速临床转化.

  • 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在肝内胆管癌中的作用

    作者:陈骏;史炯;毛谅;仇毓东

    异柠檬酸脱氢酶(IDH)是肝内胆管癌(ICC)中常见的基因变异之一.在ICC和其他恶性肿瘤中,突变翻译后的IDH酶可产生异常代谢产物羟戊二酸(2-HG),并取代正常代谢产物a酮戊二酸(a-KG),从而抑制多量a-KG依赖的双加氧酶活性,导致细胞分化改变,肿瘤形成.本文对ICC中IDH基因突变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夏松松;慕璐岩(综述);林志国;黄建平(审校)

    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在神经胶质瘤中的研究备受关注。IDH1突变导致酶原有活性下降,同时获得将α-酮戊二酸转化为2-羟戊二酸的新功能,并改变了胶质瘤的表观遗传学特征,使胶质瘤代谢重编程,破坏胶质瘤氧化还原稳态。本文简述了IDH1突变在胶质瘤中的机制、诊断价值、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IDH1突变深入研究、进一步了解胶质瘤病因及干预措施打下基础,亦为胶质瘤分子水平分类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乙醛脱氢酶1A 3和巢蛋白表达与原发性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文龙;丁小明;黄立军;袁学森;张伟;王江飞;齐巍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1A 3(ALDH1A3)和巢蛋白(Nestin)的表达与原发性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对可能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 标本均来自于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共130例.采用全基因组mRNA测序获得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ALDH1A3、Nestin mRNA的表达,采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焦磷酸测序获得IDH1突变类型.按照基因表达值从高到低,前65例为此基因高表达组,后65例为低表达组,其中ALDH1A3和Nestin均高表达者为A组(32例),ALDH1A3高表达+ Nestin低表达或ALDH1A3低表达+Nestin高表达者为B组(66例),ALDH1A3和Nestin均低表达者为C组(32例).分析3种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及各组IDH1突变类型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 ALDH1A3高、低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32 d、1 131 d,Nestin高、低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23 d、1 07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CD133高、低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20 d、965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73).(2)A、B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33 d、720 d;C组的生存时间长,至末次随访有>50%的患者生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A、B、C组IDH1野生型分别占100.0% (32/32)、75.8%(50/66)、21.9%(7/32) (P<0.001).B组IDH1野生型和突变型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14 d、1 374 d(P=0.028),C组IDH1野生型者的中位生存期为660 d,突变型者至末次随访有>50%的患者存活(P<0.001).结论 在原发性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 A3、Nestin的表达可能与预后有关;IDH1的突变类型可能参与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 异柠檬酸脱氢酶1突变的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作者:胡慧敏;王政;江涛

    目的 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的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肿瘤标本来自中国脑胶质瘤数据库中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接受手术切除并随后接受放疗和烷化剂化疗的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69例.提取肿瘤组织RNA后进行全基因组微阵列芯片分析;提取组织DNA后进行焦磷酸测序,检测IDH1基因突变状态.按照IDH1基因有无点突变将组织样本分为IDH1突变型和IDH1野生型2组.使用BRB Array Tools对样本的RNA表达谱数据进行分析,得到2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组学分析软件OmicsBean对2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注释和蛋白互作分子网络分析.结果 IDH1突变型与IDH1野生型2组样本中共有525个基因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IDH1突变型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水平上调的148个基因主要反映了IDH1突变后能量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的变化(如三羧酸循环及多种氨基酸代谢).而表达水平下调的377个基因主要涉及细胞粘连、细胞外基质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等生物学过程.结论 IDH1突变引起了胶质瘤中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及一些癌症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等生物学过程的变化.

  • 胶质母细胞瘤的磁共振征象与免疫组化的关系

    作者:陈铭;陈加贝;漆松涛;刘忆;石瑾;彭四维;唐四强

    目的 研究胶质母细胞瘤(GBM)的磁共振(MRI)征象与异柠檬酸盐脱氢酶(IDH)1、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免疫组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病理诊断为GBM的病例,分析术前MRI与IDH1、MGMT免疫组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111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行IDH1、MGMT免疫组化检查,IDH1阳性29例(26.1%),MGMT阳性60例(54.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直径(x2=9.400,P=0.009)、MRI增强(t=2.204,P=0.030)、瘤周水肿(PTE)分度(x2=6.411,P=0.041)和主要侵袭部位(=2.788,P =0.006)与IDH1的阳性表达存在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直径(P=0.015)、MRI增强(P =0.037)和主要侵袭部位(P =0.024)是预测IDH1阳性表达的主要因子,其中肿瘤大直径是重要的预测因子(P<0.05);MGMT的阳性表达与病变个数(x2 =6.678,P=0.010)、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t=-4.320,P=0.000)、囊变(x2=16.185,P=0.000)、坏死(x2=8.325,P=0.004)和主要侵袭部位(t=2.612,P=0.010)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变数量(P =0.008)、囊变(P=0.000)和DWI(P =0.000)是预测MGMT阳性表达的主要因子,其中DWI高信号是重要的预测因子(P<0.05).结论 IDH1、MGMT免疫组化结果与常规MRI上肿瘤表现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分析影像和病理的相关性,有利于筛选和初步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其预后.

  • 脑胶质瘤IDH-1突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王汝佳;沈桂权;高波

    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作为分子标志物在确定脑胶质瘤的分子亚型和进行个体化治疗及判断临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IDH-1基因突变与胶质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作者主要对近年来IDH-1基因突变与脑胶质瘤的影像基因组学的关系作一综述,期望能对脑胶质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有所帮助。

  • 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多态性对非洲人群急性白血病患者阿糖胞苷耐药性的影响

    作者:王艳;Amit K Mitra;Jatinder K Lamba;姬怀雪

    目的 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多态性对非洲人群急性白血病患者阿糖胞苷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来自人类基因组计划(HapMap)非洲人群的细胞株培养后,给予不同浓度的阿糖胞苷(1、5、40、80 μmol/L)共培养72h.应用alamar Blue检测细胞存活曲线、阿糖胞苷的耐药性(以更高的阿糖胞苷曲线下面积表示).梯形法计算阿糖胞苷曲线下面积,AUC进行Log2转换后统计分析.Taqman PCR法检测非洲人群IDH1基因多态性.结果 非洲人群中,IDH1 rs10173938、rs10192397与阿糖胞苷更高的曲线下面积相关[rs10173938:AA比(AC+CC),P=0.040;rs10192397:(CC+CT)比TT,P=0.036)].结论 非洲人群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阿糖胞苷耐药性受IDH1基因多态性影响.

  • 血清前白蛋白和异柠檬酸脱氢酶联合检测对早期肝损害的意义

    作者:杨雪梅;刘然;李峰;李玉梅

    目的:研究血清前白蛋白(PA)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联合检测对早期肝损害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200例急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 PA、ICDH、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水平,分析结果。结果PA 低于参考值161例, ICDH 高于参考值132例, ALT 高于参考值83例, ALB 低于参考值11例。结论急性乙肝时 PA 降低比 ALB 出现更早, ICDH 升高比 ALT 出现更早。所以, PA 和ICDH 对早期肝损害诊断比 ALT 和 ALB 敏感。

  • 少枝胶质肿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突变特点分析

    作者:任晓辉;崔向丽;尚志梅;林松

    目的 分析少枝胶质肿瘤中异柠檬酸脱氢酶1( IDH1)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 对北京天坛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集的165例少枝胶质肿瘤标本,提取肿瘤DNA,通过测序检测IDH1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其特点.结果 111例肿瘤(67.3%)发生IDH1突变,其中CGT→CAT突变109例(98.2%),CGT→AGT突变1例(0.9%),CGT→TGT突变1例(0.9%).间变少枝、少枝和少枝星形细胞瘤的突变率分别为13/15、83.3%(45/54)和72.9% (43/59),显著高于间变少枝星形细胞瘤[27.0% (10/37)].结论 病理亚型间IDH1突变率的差异提示不同亚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肿瘤发生机制.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IDH1和IDH2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作者:佟红艳;胡超;余梦霞;马秋玲;陈菲菲;叶丽;韦菊英;许改香;毛莉萍

    目的 检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和IDH2基因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发生率,评估其与MDS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对M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集2006年1月至2012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8例初发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患者IDH1、2基因第4号外显子,测序检测IDH1 R132及IDH2 R140、R172基因突变情况,探究MDS患者IDH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结果 108例MDS患者共测出IDH突变11例(10.19%,11/108),均为杂合突变.其中IDH1突变6例(5.56%,6/108),均为p.R132C;IDH2突变5例(4.63%,5/108),均为p.R140Q,未发现IDH2 R172基因突变,也未发现IDH1和IDH2基因突变共存于同一患者的现象.IDH突变主要集中在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亚型(2例RAEB1,7例RAEB2).IDH突变组初诊时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于非突变组(中位数12.5%比6.0%,P=0.013),而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核型正常与异常的患者中具有相似IDH突变率(7/66比4/40,P>0.05).中位随访472 d.突变组中位生存时间较非突变组的短(512比740 d,P=0.017).在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的中危-1组中,IDH基因突变组总体生存时间比非突变组短(中位数512 d比未达到,P=0.038).在11例IDH突变的患者中,地西他滨治疗组比非地西他滨治疗组有较好的预后(中位生存时间623比165 d,P=0.049).结论 IDH基因突变与MDS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其为预后不良分子学标志,将之纳入MDS预后评分中可以完善现有的预后评分系统.去甲基化治疗是IDH突变阳性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 建立PCR-高分辨熔解分析法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IDH1基因突变

    作者:林江;钱军;姚冬明;肖高飞;柴海彦;李云;王翠竹;纪润璧;陈芹;许文荣

    可溶性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在细胞氧化损伤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1].2008年Parsons等[2]首先报道胶质瘤患者中12%IDH1转录本第395位碱基由鸟嘌呤突变为腺嘌呤(c.395G→A),导致该酶精氨酸被组氨酸所替代(R132H).其后发现IDH1基因突变还可见于星形细胞瘤、少突神经胶质瘤、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等[3].高分辨率熔解(HRM)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突变扫描和基因分型的遗传学分析方法.美国Idaho公司的LightScanner是以HRM技术为基础的分析仪,它采用新型饱和双链DNA结合饱和荧光染料LC Green,通过分析PCR扩增产物解链过程中熔解曲线的变化来检测单碱基突变、小片段插入或缺失[4],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成本低廉、高通量检测的优点,已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SNP)和基因突变扫描.

75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