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针治疗偏头痛36例

    作者:常新斗;许世玲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进行电针取穴,对照组患者口服卡马西平。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4例,有效率88.89%。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9例,有效率47.22%。结论:电针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偏头痛 针刺 电针
  • 电针+艾灸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作者:林秀蓉;蒋松鹤;郑洁容;张丹迎

    目的:采用电针+艾灸与单纯电针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比较.方法:将60例术后尿潴留患者,采用电针+艾灸治疗30例为A组与单纯电针治疗30例为B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A组有效率达66.66 %,B组有效率达26.66%,经统计学处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10.78,P<0.05).

    关键词: 电针 艾灸 尿潴留
  • 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150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丽莉;高贵平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电针至穴为主,必要时针刺配穴,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愈12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7%.结论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有显著疗效,治疗过程如配合少负重、少活动可提高疗效.

  • 电针+提拉拔伸治疗急性腰扭伤86例观察

    作者:李炯华;韩文义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提拉拔伸疗法对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电针配合推拿提拉拔伸治疗;对照组43例,采取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腰椎活动度(Schober)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Schober测量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有效率 1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 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提拉拔伸疗法能有效改善急性腰扭伤患者的腰椎活动度和疼痛程度.

  • 电针联合振动疗法对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分析

    作者:程艳萍;邓红卫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中电针联合振动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联合组,均给予电针治疗,后者另给予电针联合振动疗法.对比治疗前后2组残余尿量、生活质量变化,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残余尿量显著减少(P<0.05),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与电针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电针组,对比可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采用电针联合振动疗法能够显著减少残余尿量,提升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以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许东东;魏沙沙;张梦林

    目的:分析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康复训练、电针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痉挛性偏瘫患者,均存在中风病史,将采用康复训练单独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用康复训练、电针联合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记录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ADL、FMA评分高于参照组且ND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电针联合治疗能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促进神经及运动功能、日常行为能力恢复.

  • 浅析行针手法临床运用现状

    作者:鲜浏霖;汪容羽

    行针手法是在针刺进入特定部位后为达到更好的得气效果,医者施以一定的手法操作,促进得气感的操作过程.由于多种原因,传统行针手法的临床运用已逐渐减少,更多的是被针灸辅助仪器所替代.笔者通过对行针手法、行针手法临床研究与运用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浅析行针手法临床运用现状及产生原因,以期针灸疗法能得到更好的普及与运用.

  • 电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云;魏巍

    目的 研究电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电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测定患侧AHI,评估肩痛VAS、上肢FMA及MBI指数.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VAS评分下降明显,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AHI值显著改善,治疗组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可显著提高患者FMA评分、MBI指数,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结合肌内效贴在改善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肩痛方面作用迅速且疗效显著,对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 益气升提散穴位敷贴联合电针治疗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价值评估

    作者:段金琳;齐向芳;李会芳;郑娜;张丽

    目的:探讨益气升提散穴位敷贴联合电针治疗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价值评估.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00例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升提散穴位敷贴联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分级改善情况、肌电图评估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力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大收缩力和收缩持续时间均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升提散穴位敷贴联合电针治疗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价值显著,能有效提升盆底肌收缩力,促进盆腔器官恢复正常位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益气升提散穴位敷贴联合电针治疗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观察

    作者:齐向芳;段金琳;李会芳;郑娜;张丽

    目的:探讨益气升提散穴位敷贴联合电针治疗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90例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升提散穴位敷贴联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盆底肌张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阴道收缩持续时间、VRP、VSP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升提散穴位敷贴联合电针治疗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增强盆底肌张力,促进盆底器官恢复正常位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深层肌肉刺激仪(DMS)联合电针治疗卒中后痉挛状态

    作者:高杏

    目的:分析深层肌肉刺激仪联合电针法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深层肌肉刺激仪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电针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治疗结局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Ashworth痉挛评级、FugI-Meyer分值比较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治疗后,组间Ashworth评级、FugI-Meyer分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深层肌肉刺激仪联合电针治疗卒中后痉挛状态疗效明显,可缓解患者肌肉痉挛状态.

  • 电针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作者:方晓玲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应变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同意,按照患者的病历编号实施随机分组,参照组给予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症状评分及相关免疫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患者评分下降幅度更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免疫指标检测结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变应性鼻炎患者电针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症状,强化患者的免疫功能,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电针治疗脑外科术后患者头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胡蓉;胡珊;李素莲;税玉兰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脑外科术后患者头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外科术后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传统西药治疗基础上从术后第二天开始辅以电针治疗,对照组以传统西药治疗.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每天对两组患者头痛进行评测、比较,取术后3天,5天,7天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缓解头痛时间较对照组早,在相同时间内,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结论:电针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脑外科患者术后头痛,有利于脑外科术后患者保持良好的恢复状态,提高病人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 针刺关元、足三里结合扶正中药对肿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争春;杨帆;常欣峰

    目的 观察针刺关元、足三里结合扶正中药对肿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体重在18-22g的健康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成6组:A、正常对照组;B、模型对照组;C、模型小鼠+环磷酰胺(CTX);D、模型小鼠+针刺;E、模型小鼠+中药;F、模型小鼠+针刺+中药.对C、D、E、F四组进行14天的治疗,于第15天摘眼球取血、处死,取肿瘤、脾脏、胸腺等组织,计算抑瘤率及脾脏、胸腺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F(模型小鼠+针刺+中药)组与B(模型对照)组比较,小鼠平均瘤重明显降低(P<0.01),其抑瘤率为47.8%;F(模型小鼠+针刺+中药)组小鼠脾脏指数与C(模型小鼠+环磷酰胺)组比较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模型对照)组和C(模型小鼠+环磷酰胺)组比较,F(模型小鼠+针刺+中药)组中S180肿瘤小鼠外周血CD4+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CD8+含量显著下降(p<0.01),且升高了CD4+/CD8+比值(p<0.01).结论 将电针和扶正中药联合进行治疗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提高S180肝癌小鼠外周血中CD4+细胞亚群,降低CD8+细胞亚群,调节CD4+/CD8+的失衡状态,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发挥抑瘤作用.

  • 观察电针配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

    作者:钟挥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电针配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要比观察组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要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痉挛性瘫痪患者实施电针配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乔羽;吴学英

    目的:应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分析其效果.结论:从整体疗效上看,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效果突出,可在临床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普及.

  • 国内针灸治疗肥胖病近5年临床研究概况

    作者:赵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肥胖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中医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因其作用持久,副作用少,不易反弹、符合健康减肥概念且疗效显著,大众接受度逐渐提高.现将近5年来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

  • 电针治疗中风偏瘫40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文典;刘波

    目的 探讨电针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40例,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2个月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与简化(Fugl-Meyer)评分比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电针治疗中风偏瘫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中风偏瘫 电针 康复
  • 近五年针灸治疗便秘临床总结

    作者:朱莹;王洪峰;王朝辉

    目的:对近年来部分针灸治疗便秘的文献进行综述以了解针灸治疗便秘近况.方法:查找近了解针灸治疗便秘相关文献的疗效及特点.结论:针灸治疗便秘疗效较好,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有优势,在改善便秘患者腹痛、排便时间等症状上疗效较好.

  • 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电针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效果

    作者:刘凤强

    目的:分析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电针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顽固性面瘫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组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电针综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不同治疗临床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电针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9166 条记录 457/459 页 « 12...45145245345445545645745845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