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针联合硬膜外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作者:刘海龙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硬膜外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时间段中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患者自主抽签将奇数65例分为对照组,给予硬膜外神经根阻滞术治疗,另外65例分为观察组,术后联合使用电针治疗.比较患者临床效果及VAS评分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硬膜外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提升疗效,且缓解椎间盘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 观察头针配合电针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红雯;黄晓云;史会萍;刘志明

    目的:为了有效的提升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主要从头针配合电针治疗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与探索,以便提升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5例予以西药治疗的无先兆性偏头疼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45例予以头针配合电针治疗的无先兆性偏头疼患者命名为观察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头针配合电针的优越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30d后,对照组总有效率占比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占比93.33%,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80d后,对照组总有效率占比40.00%,观察组总有效率占比77.78%,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在无先兆性偏头痛治疗中,头针配合电针治疗不仅疗效好,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电针国际标准化头穴线治疗偏头痛

    作者:刘莉平

    目的:观察电针国际标准化头穴线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的患者共60例,电针刺激颞前线、颞后线、太阳穴,每日一次,5次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日.结果:临床研究60例,临床控制28例(46.7%),显效44例(73.3%),有效率100%.结论:电针国际标准化头穴线治疗偏头痛,具有显著的即时镇痛效应,针刺后20分钟头痛开始缓解,其作用可持续8小时左右,较目前常规西药治疗的头痛缓解持续时间(3小时)更长,具有明显的近期控制发作效应.电针控制偏头痛发作,是通过其镇痛效应和更优越的综合调整作用而实现的.

  • 电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飞;徐春梅;路洪建

    目的:探究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电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门诊科收治的137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67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方式治疗,治疗组采取电针治疗.治疗1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3%,治疗中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普通针刺治疗,电针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更为明显,帮助患者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温针灸和电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随机对照分析

    作者:黄继秀;吴常平;毕德波

    目的:探讨温针灸和电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我院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温针灸治疗)和对照组(接受电针疗法).对比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后WOMAC评分.结果:两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WOMAC评分中疼痛、晨僵、日常生活及总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WOMAC评分中疼痛、晨僵、日常生活及总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电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温针灸治疗疗效肯定,对症状改善效果好.

  • 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周冰

    目的:观察分析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电针和穴位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病情均有好转,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联合应用电针与穴位注射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应用.

  • 电针配合多功能颈椎康复系统治疗颈型颈椎病的 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分析

    作者:游义

    目的:分析电针配合MCU(多功能颈椎康复系统)治疗颈型CS(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择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63例颈型CS患者资料,分研究组(33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组为电针 、MCU配合治疗,对照组仅取电针实施治疗,分析两组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颈部功能的障碍指数研究组是(60.09±4.20)% 低于对照组(92.20±6.67)%(P<0.05);总有效研究组是96.97%(32/33),对照组为90.00%(27/30),两组比对不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电针和多功能颈椎康复系统对颈型颈椎病配合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皆高.

  • 电针联合穴位注射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秋芳

    目的:针对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电针与穴位注射协同展开治疗的具体效果加以摸索.方法:本次研究共计纳入病例60例(所有患者均在本院于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所接诊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随机抽选).结合随机抽选的方式,于组内取30例,基础方案上加甲钴胺针治疗,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则需要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即观察组.针对疗效间差异加以分析.结果:结合统计可知,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整体疗效以及胫后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均存在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电针与穴位注射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治疗,可促使该部分患者尽快得到恢复.

  • 陆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作者:陆世昌;蔚翠平

    目的:探讨陆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陆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与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作比较,采用WOMAC量表的积分前后差值改变情况评定来观察其疗效、疼痛改善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采用陆氏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于电针.陆氏针刀的治疗方法在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明显改善,疼痛值明显下降;而且在3月、半年、一年各随访中无一例复发;电针治疗后的患者反复出现腰腿不适情况明显,但稍加休息后会明显得到缓解.结论:采用陆氏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明显、简便、安全、无切口及瘢痕粘连,所以陆氏针刀松解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学上的一大突破,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温针灸与电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和镇痛作用对比分析

    作者:姜洪凯

    目的:探讨温针灸与电针用于治疗肩周炎患者,患者在长期治疗后疗效和镇痛效果的差异.方法:于2016年1月到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肩周炎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温针组和电针组每组60例患者.在治疗半年后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①温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5%(51/60),温针组要显著性高于电针组(P<0.05).②3个月和6个月时温针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显著低于电针组(P<0.05).③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小于65岁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显著性低于大于65岁组(P<0.05).结论:相对于电针治疗,温针灸治疗能进一步增加肩周炎患者治疗有效率,同时减少疼痛增加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年龄小于65岁患者的疼痛较低效果要优于大于65岁.

  • 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

    作者:张绍华;曾小利;王尧;王玉龙;张天奉;罗逊

    目的:对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疗效与方法学质量评价,了解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现况、临床疗效的真实程度及可应用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在排除重复、无具体诊断标准及非随机等对照研究后,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用Jadad评分对这些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疗效评价采用ReviewManage5.3软件.结果:纳入11项研究,共735例患者纳入本次分析.11项研究均以有效率作为主要结局指标,4项研究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疗效评价,2项研究同时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进行疗效评价.对同质性较强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11个研究总有效率、洼田饮水试验评分、VF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电针或电针加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的总有效率、饮水试验、VFSS评分方面,均优于吞咽训练及药物治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显著疗效,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文献来证实.

  • 电针结合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作者:胡东红

    目的 研究分析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均给予患者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视觉疼痛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电针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董智恒;刘永立;张银涛;白云飞

    目的 观察分析电针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给予电针治疗,B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C组给予电针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6周后,C组的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ESS评分均优于A、B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和治疗后组间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ESS评分比较,p<0.05.结论 电针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能更好的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 电针联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勇

    目的 探讨颈椎病应用电针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两组患者经治疗,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30例颈椎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针联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操作简便,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低频脉冲加电针治疗在基底节区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林;张慧;朱洁;杨松;何裕超;许绕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结合电针治疗在临床基底节区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9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低频脉冲加电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肢体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后期的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脉冲加电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偏瘫患者,能帮助患者肢体康复,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自理能力.

  • 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

    作者:杜玉荣;杜玉忠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综合性言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对5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前瞻性研究,将其分为综合训练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综合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言语康复训练、低频电刺激、针灸和心理干预治疗.以吞咽功能障碍程度、经口进食量(FOIS)分级评分、日常生活量表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均得到改善,但综合训练组疗效、FOIS分数和日常生活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言语、吞咽康复训练能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

  • 电针结合艾灸治疗膝关节炎85例

    作者:闵飞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艾灸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85例膝关节炎患者应用电针结合艾灸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85例膝关节炎患者,痊愈37例,好转4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5.2%.结论:电针结合艾灸治疗膝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膝关节炎 电针 艾灸
  • 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临床疗效

    作者:陈晓飞

    目的 分析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电针治疗,研究组60例行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JOA、ODI评分以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 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 电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贝尔氏麻痹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卿逸;石岩殊

    目的 面瘫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形象,对患者生活会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对电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贝尔氏麻痹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结果、研究电针结合运动疗法对贝尔氏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 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结果 本次研究共选取20例贝尔氏麻痹患者,其中痊愈有11例,占55%;显效6例,占30%;有效2例,占10%;无效1例,占5%.总有效率95%.结论 电针结合运动疗法对贝尔氏麻痹疗效显著.

  • 手针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手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赞华

    目的 研究对脑卒中手痉挛患者进行手针、电针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4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手痉挛患者,将其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后分别实施手指治疗与手针、电针联合治疗,对比其治疗前后的手指运动功能情况与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治疗后,两组Fugl-Meyer、BI评分均有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ugl-Meyer、BI评分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且P<0.05.结论 对脑卒中手痉挛患者进行手针、电针联合治疗疗效显著,有助于提升患者手指运动功能情况与生活自理能力.

9166 条记录 454/459 页 « 12...45145245345445545645745845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