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健脾平肝汤结合电针、耳穴治疗不同证型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于乐;王峰;邓健

    目的:比较不同证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接受健脾平肝汤结合电针、耳穴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1例抽动症患儿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均采用健脾平肝汤结合电针、耳穴治疗;治疗2个月后进行临床观察,于治疗前后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脾虚痰聚型总有效率为95.5%,气郁化火型总有效率为90.4%,阴虚风动型总有效率为86.9%.统计学显示,脾虚痰聚型与其它两型之间,存在显著差距(P<0.05),气郁化火型与阴虚风动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确切,但对于脾虚痰聚型患儿疗效更明显.

  • 电针配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作者:林玲;谢雪榕

    目的:比较电针配合氟桂利嗪胶囊与单纯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人.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友上电针百会,神庭,颞后线(双),留针30min,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及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0%,临床组有效率98%,两组临床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联合氟桂利嗪与单纯氟桂利嗪均能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症状,电针联合氟桂利嗪效果更佳.

  • 电针联合揿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胃肠腑热型患者良性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红;宋磊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揿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胃肠腑热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胃肠腑热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电针联合揿针治疗,每2天治疗1次,持续治疗2个月,观察分析治疗前后肥胖指标及脂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肥胖并发高脂血症胃肠腑热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肥胖指标和体脂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应用电针联合揿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胃肠腑热型患者具有减肥减脂的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针刀联合细银质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葛传福;张晓帆;刘凡杰

    目的:观察并探究针刀联合细银质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3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电针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针刀联合细银质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联合细银质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

  • 电针结合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彩燕

    目的:研究电针、温针结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生活质量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门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及中频、红外线,观察在加用电针、温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各项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电针推拿小针刀整体松解分步联合施治治疗粘 连期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郭红梅;谭钰思

    目的:探讨对粘连期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电针推拿小针刀整体松解分步联合施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2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参考组使用电针推拿的治疗方法,研究组使用电针推拿小针刀整体松解的治疗方法,两个疗程之后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参考组.结论:对粘连期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电针推拿小针刀整体松解分步联合施治治疗有着极佳的效果.

  • 作业疗法结合电针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涂美;李峰;李季

    目的 探讨作业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Bobath疗法等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作业疗法和电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Fugl-Meyer(FMA)评定量表评定患者上肢综合运动功能,Barthel(BI)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FMA评分2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2组BI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作业疗法结合电针治疗在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上肢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 电针配合滞针治疗失眠症36例

    作者:王宗江

    失眠症中医称不寐.轻者不易入睡,或易于醒,重者通宵达旦不能成寐.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电针配合滞针疗法治疗失眠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失眠 电针 滞针
  • 电针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

    作者:陈嘉莹;吴海雁

    为了研究电针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设立以尼美舒利为主的西药组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78例病人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40例.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2.50%.经卡方检验,P<0.01.显示两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从而表明电针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疗效.

  • 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

    作者:王红梅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50例,用电针治疗.对照组30例,普通针刺治疗.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96.7%,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83.3%.结论: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满意.

  • G-6805型治疗仪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

    作者:谢洪敏;刘小峰;汪雅毅

    面神经麻痹又称周围性面痹或Bell麻痹,多发在春秋两季,发生在任何年龄,是中医针灸科的常见多发病之一.中医认为面瘫是由于外邪入侵面部筋脉,经络空虚,以致气血阻滞,经脉不通,肌肉失其濡养所致,若治疗不及时,恢复不完全可产生面部肌肉瘫痪、挛缩、痉挛或联带运动等后遗影响.本科室采用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针对以上症状,配合康复理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复方大承气汤配合电针治疗术后麻痹性肠梗阻28例

    作者:闫凤翔;李雅慧

    目的:观察复方大承气汤配合电针治疗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复方大承气汤配合电针(大肠俞、小肠俞、足三里、天枢、关元、上巨虚、丰隆、水道、归来)治疗术后麻痹性肠梗阻28例.结果:临床治愈2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结论:复方大承气汤配合电针治疗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加梅花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0例

    作者:吴娈灵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梅花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18例,分别治疗1~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2.2%,二者疗效差别有显著性意义(x2=9.6,P<0.01).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梅花针这一综合疗法是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

    作者:唐苛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在基层医院就诊患者较多,且以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就诊原因,我在临床工作中采用电针与刮痧配合,针刀与拨罐配合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疗程,是一种很好中医外治法.

  • 电针,手捻针针刺次髎对痛经的30例疗效对比

    作者:严六九;杨炽琼;彭曼玲;万字娟;杨燕;王小丹

    目的 观察电针,手捻针针刺次髎对痛经病人治疗前后腹痛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我院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手捻针针刺双侧次髎穴,手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针.每月于月经前治疗6次,每天一次,共6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电针选择连续波针刺次髎穴,月经前6天进行针刺治疗,每天一次,共6个疗程.予UPS评分,患者治疗前后腹痛程度对比.结果 对30例痛经的女性施电针或手捻针针刺次髎的疗效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7.033,P=0.00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30例痛经的女性实施电针或手捻针针刺次髎的疗效有差异,对于治疗女性痛经,手捻针针刺次髎效果(86.67%)好于电针针刺(40%).

    关键词: 电针 手捻针 次髎 痛经
  • 电针联合半导体激光及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疗效影响

    作者:朱琳

    目的 将电针加半导体激光与康复训练实行于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治疗中,分析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本院纳入治疗的50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分组法参考计算机法,一组收入25例,康复训练实施于参照组,电针加半导体激光与康复训练实施于实验组,研究和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之前及治疗之后的FMA评分数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的FMA评分数值较参照组患者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治疗中采取电针加半导体激光与康复训练展现良好临床疗效.

  • 不同针灸方法对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高嘉琳;翟军

    目的 研究探讨不同针灸方法对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神经性耳鸣患者136例,采取双盲对照方式随机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其中68例为治疗A组,采取电针治疗方式,余下68例作为治疗B组,则选择应用毫针辅以(HT-2温针综合治疗仪行温针灸治疗)艾灸行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后,患者治疗有效率均在90%以上,两组的疗效差别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治疗B组患者治疗后在症状改善效果略高于治疗A组,不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中医穴位之医理行针灸疗法对神经性耳鸣进行处理,其疗效得到广大患者肯定,有效降低患者治疗期的病痛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电针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状态的影响观察研究

    作者:徐蓉贞;卢建新;王天然

    目的 探讨电针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90例脑卒中后肌肉痉挛患者,摸球法分为研究组(电针+康复疗法)与对照组(康复疗法).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月、6个月,研究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经电针结合康复疗法治疗可缓解痉挛,提升平衡能力.

  • 加味牵正散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向平

    目的 观察加味牵正散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合电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牵正散.结果与结论 加味牵正散配合电针治疗面瘫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电针刺激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学亮;王国慧;耿智隆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经皮穴位电针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可以不同程度的调节肿瘤机体的免疫功能.针刺对免疫功能调节的机制主要是对特定穴位的刺激,通过体内一些细胞因子、神经内分泌物质和活化的免疫细胞来发挥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将其研究结果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思路.

    关键词: 电针 肿瘤 免疫功能
9166 条记录 451/459 页 « 12...448449450451452453454...45845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