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与CT靶重建在肺磨玻璃样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蓝美红;高明明;侯代伦

    目的 比较超高分辨率CT(UHRCT)靶扫描与常规CT靶重建的肺磨玻璃样结节微征象,分析这两种方法对肺磨玻璃样结节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山东省胸科医院筛查疑诊为肺结核的患者120例.本组患者CT扫描均发现有肺内单发磨玻璃样结节影.患者行常规CT扫描,然后进行靶重建和UHRCT靶扫描,共计结节灶120个.由2名副高级以上诊断医师阅片,分析上述两种CT成像技术所显示的肺磨玻璃样结节征象(结节边缘、增粗肺纹理、结节内实性成分、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分别定性诊断癌前病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肺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浸润腺癌(IAC),终根据病理结果比较两种成像技术对肺腺癌分期诊断的正确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结节边缘清晰,UHRCT靶扫描为71个(78.0%),CT靶重建为56个(61.5%)(x2=5.863,P=0.015).肺纹理增粗,UHRCT靶扫描为60个(65.9%),CT靶重建为45个(49.5%)(x2=5.065,P=0.024).结节内实性成分,UHRCT靶扫描为66个(72.5%),CT靶重建为50个(54.9%)(x2=6.086,P=0.014).毛刺征UHRCT靶扫描为34个(37.4%),CT靶重建为29个(31.9%)(x2=0.319,P=0.572).空泡征UHRCT靶扫描为22个(24.2%),CT靶重建为18个(19.8%)(x2=0.513,P=0.474).支气管征UHRCT靶扫描为28个(30.8%),CT靶重建为26个(28.6%)(x2=0.105,P=0.746).胸膜牵拉征UHRCT靶扫描为30个(33.0%),CT靶重建为21个(23.1%)(x2=2.207,P=0.137).常规CT靶重建诊断与病理符合数为75个(82.4%),不符合数为16个(17.6%).UHRCT靶扫描检查与病理符合数为86个(94.5%),不符合数为5个(5.5%)(x2=6.513,P=0.011).结论 UHRCT靶扫描较常规CT靶重建显示的肺磨玻璃样结节微征象更清楚,有助于对肺磨玻璃样结节的病理分期.

  •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表现:与继发性肺结核CT表现比较

    作者:戴洁;史景云;梁莉;唐神结;姚岚;周亮

    目的 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表现,并与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上海市肺科医院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间行薄层CT检查并明确诊断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患者共计41例,作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组(NTM组);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法从同期1026例住院的经菌种鉴定确诊为菌阳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41例,作为继发性肺结核组;对两组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肺部病变的CT表现包括小叶中心性结节、大结节、空洞、实变、支气管扩张、病变分布等因素.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基于单因素分析:支气管扩张常见于NTM组[95.1%(39/41)vs 12.2%(5/41),x2=53.408,P<0.001];实变[7.3%(3/41)vs 31.7%(13/41),x2=6.290,P=0.012]则多见于继发性肺结核组.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支气管扩张是NTM肺病与继发性肺结核区分的重要征象(β=5.613,Wald x2=22.717,P<0.001,OR=273.843,95%CI=27.237~2753.221).结论 NTM薄层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在细菌学明确诊断前,NTM薄层CT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治.

  •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及其与CD4细胞的关系

    作者:李春华;吕圣秀;王惠秋;舒伟强;杨长萍;李同心;杨坤;严晓峰

    目的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及其与CD4细胞的关系,以提高对耐多药肺结核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治的13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及对抗结核药物敏感的肺结核患者130例(对照组).根据CD4细胞<200个/μl、200~400个/μl、>400个/μl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分为A、B、C及A1、B1、C1各3个小组.两组患者均做胸部CT扫描及CD4细胞检测.对病变范围、形态、性质等CT表现及CD4细胞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观察组的影像表现与CD4细胞水平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病变累及3个肺叶以上的患者分别为118例(86.1%)、69例(53.1%),全肺受累分别为84例(61.3%)、26例(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73,47.00, P值均<0.01).在病变形态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多发播散结节85例(62.0%)、39例(30.0%),纵隔淋巴结肿大101例(73.7%)、29例(22.3%),多发空洞96例(70.1%)、22例(16.9%),胸膜增厚86例(62.8%)、36例(27.7%),增殖90例(65.7%)、35例(26.9%),纤维灶75例(54.7%)、28例(21.5%),并发毁损33例(24.1%)、7例(5.4%),支气管扩张95例(69.3%)、22例(1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54,62.85,76.40,33.08,40.27,31.04,18.32,74.46,P值均<0.05).观察组空洞平均内径(30.3±4.9)mm,大于对照组的(21.3±4.2)mm(t=10.19,P<0.01).其中观察组A、B、C小组空洞平均内径分别为(21.4±3.0)mm、(24.7±3.4)mm、(30.7±3.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56,P<0.01).观察组CD4细胞平均(425.6±156.5) 个/μl,低于对照组的(734.4±215.6) 个/μl(t=-13.45,P<0.01).B小组平均(303.8±57.9)个/μl,B1小组平均(352.3±65.3)个/μl,两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P<0.01).C小组平均(603.8±188.3)个/μl,C1小组平均(852.5±231.4)个/μl,两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P<0.01).结论 观察组CD4细胞低于对照组患者,前者肺内病灶分布广泛,容易多叶段受累、多发播散,多发空洞、慢性病程及并发症表现较多,其CT表现与CD4细胞的高低有一定关系.

  • 局限性肺实变病灶的CT表现特点分析

    作者:周震;吕岩;谢汝明;周新华;贺伟;徐金萍

    目的 分析局限性肺实变病灶的CT影像特点,以提高CT诊断与鉴别诊断局限性肺实变病灶的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96例经CT引导下病变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CT表现为局部肺实变的影像学资料.对所有患者的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结果 (1)病变分布:表现为多发肺段和单发肺段,在多发肺段分布中,肺结核22例(22/36)、肺癌5例(5/20)、肺淋巴瘤5例(5/8)、肺真菌病9例(9/15)及机化性肺炎2例(2/17);在单发肺段分布中:肺结核14例(14/36)、肺癌15例(15/20)、肺淋巴瘤3例(3/8)、肺真菌病6例(6/15)及机化性肺炎15例(15/1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61,P<0.01);不同病种病变分布之间进行比较,肺结核及机化性肺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48,P<0.005).(2)病变的形态:表现为段性实变和亚段性实变.在段性实变中,肺结核30例(30/36)、肺癌9例(9/20)、肺淋巴瘤5例(5/8)、肺真菌病5例(5/15)及机化性肺炎5例(5/17);在亚段性实变中,肺结核6例(6/36)、肺癌11例(11/20)、肺淋巴瘤3例(3/8)、肺真菌病10例(10/15)及机化性肺炎12例(12/1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62,P<0.01);不同病种病变形态之间进行比较,发现肺结核组分别与肺癌、肺真菌病、机化性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936、12.295及14.970,P值均<0.005).(3)主体病变支气管气像:在主体病变呈现支气管气像的患者中,肺结核31例(31/36)、肺癌12例(12/20)、肺淋巴瘤7例(7/8)、肺真菌病12例(12/15)及机化性肺炎5例(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36,P<0.01);其中机化性肺炎分别与肺结核、肺真菌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039、8.189,P值均<0.005).(4)病变强化:在所有患者经过CT增强扫描后发现,肺结核22例(22/36)、肺癌20例(20/20)、肺淋巴瘤8例(8/8)、肺真菌病12例(12/15)及机化性肺炎14例(14/17)的病灶出现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95,P<0.01);其中肺结核与肺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70,P<0.005).(5)主体病变的周围病变:在肺结核34例(34/36)、肺癌2例(2/20)、肺淋巴瘤6例(6/8)、肺真菌病15例(15/15)及机化性肺炎11例(11/17)的主体病变外周出现周围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67,P<0.01);其中肺癌组与肺结核、机化性肺炎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9.933、7.968,P值均<0.005).(6)CT影像诊断符合率:与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结果相比较,5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在50.0%~80.6%之间.结论 局限性肺实变的病变分布、形态、支气管气像、主体病变外周围病灶及病变主体强化等CT影像特点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免疫功能低下疾病患者肺结核的影像分析

    作者:李有才;沈明艳

    目的探讨几种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的肺结核患者的X线和CT所见.方法回顾分析糖尿病患者68例,肾病综合症患者20例,SLE患者12例,8例AIDS患者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胸部CT所见.结果X线和CT表现,糖尿病肺结核:大片浸润病灶45例,浸润病灶内多发空洞∞例,散在大小不等浸润病灶可不按肺段分布23例,支气管播散病灶21例;部分病例合并胸水10例.肾病综合症或SLE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5例,大小不等浸润病灶17例,合并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4例;AIDS肺结核:肺内斑片阴影合并有淋巴结肿大5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有淋巴结肿大3例.结论免疫功能低下疾病患者的肺结核,肺内结核病灶容易形成大片干酪病灶并合并空洞,结核肺内播散,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及非结核好发部位发生浸润结核灶.

  • 尘肺并发肺结核的胸部CT表现分析

    作者:刘雪艳;李春华;吕圣秀;舒伟强;戴欣

    目的 探讨尘肺并发肺结核的胸部CT表现特点.方法 搜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治的96例尘肺并发肺结核的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96例患者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对并发结核病变的发生部位、范围、形态、类型及并发其他脏器结核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96例患者中,尘肺Ⅰ期1例,Ⅱ期23例,Ⅲ期72例.受累范围:多肺叶90例(93.8%).发生部位:尖后段93例(96.9%),前段48例(50.0%),中叶或(和)舌段49例(51.0%),背段68例(70.8%),基底段53例(55.2%).病变形态:斑片状影85例(88.5%),大片状影48例(50.0%),空洞64例(66.7%)[其中多发空洞占67.2%(43/64)],树芽征56例(58.3%),胸腔积液36例(37.5%),胸膜增厚72例(75.0%),纵隔淋巴结肿大85例(88.5%),纵隔淋巴结钙化58例(60.4%).Ⅱ期尘肺患者薄壁空洞发生率为47.8%(11/23),高于Ⅲ期尘肺患者[15.3%(11/72)](x2=10.378,P<0.05).Ⅲ期尘肺患者大片状影、树芽征、厚壁空洞、胸膜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及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59.7%(43/72)、69.4%(50/72)、56.9%(41/72)、83.3%(60/72)、93.1%(67/72)、69.4%(50/72),高于Ⅱ期尘肺患者[分别为21.7%(5/23)、26.1%(6/23)、8.7%(2/23)、52.2%(12/23)、78.3%(18/23)、34.8%(8/23)](x2值分别为10.061、13.541、14.489、9.224、4.051、8.808,P值均<0.05).结论 尘肺不同分期患者并发肺结核CT表现具有一定差异,以浸润灶为主,常伴有多发空洞、树芽征、胸腔积液、肺外结核等.

  • 脾脏结核的CT影像表现

    作者:段鸿飞;周新华;贺伟

    目的探讨脾脏结核的CT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证实的25例脾脏结核的CT表现,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16~52岁,中位年龄25岁.结果 25例脾脏结核CT表现分为脓肿型、粟粒型、混合型和陈旧钙化型.平扫病灶模糊不清,增强后病灶显示清楚,但边缘显示不规则.结论患者脾脏CT影像具有典型表现,年龄较轻且合并有肺结核病或/和其他肺外结核时,应考虑脾脏结核.

  • 33例不典型肺结核球的CT所见分析

    作者:徐树明;程林仙;杨宣琴;辛磊;樊尚飞

    目的 探讨易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球的CT所见,以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避免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肺瘤医院术前经CT检查诊断为肺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肺结核球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33例患者33处病灶均表现为结节或团块影;病灶直径为0.9~5.7cm,平均(3.04±0.15)cm.发生于双肺上叶及下叶背段25例;病灶内部发生空洞7例(21.2%,7/33),钙化10例(30.3%,10/33);病变边缘多发小毛刺8例(24.2%,8/33),长索条影10例(30.3%,10/33);同一肺野内可见卫星灶8例(24.2%,8/33),其他肺野可见钙化及粒状影4例(12.1%,4/33);胸腔积液1例(3.0%,1/33).病变CT增强扫描表现:28例行增强扫描,其中不均匀强化占35.7%(10/28),蜂窝状强化占32.1%(9/28);28例中17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强化部分CT值较平扫增加值为7~58HU,平均(24.1±1.8)HU.结论 肺结核球CT及临床表现多样,蜂窝状强化、长索条影、卫星病灶有助于判断,同时要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才能降低不典型肺结核球的误诊.

  • 高分辨CT扫描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子彬;杨济生;杨传彬;唐剑

    目的探讨HRCT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诊断明确的气管、支气管结核住院患者行胸部HRCT扫描,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病变气道内壁及管腔的形态变化以及其病变远侧肺实质的病变情况.结果气管、支气管壁病变检出率为73.9%,其中管壁轻度增厚54.3%,明显增厚19.6%;气道管腔形态改变检出率为67.4%,其中管腔狭窄<50%的41.3%,>50%的19.6%,管腔闭塞6.5%.同时观察到气管、支气管周围及纵隔淋巴结肿大7例,病变支气管远侧管腔内粘液栓12例,管腔局限性扩张5例,小叶性肺气肿18例,肺不张2例,肺内结核病灶39例.结论 HRCT检查观察气道病变部位和范围、气道病变与肺内病变的关系、危重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的定位准备及估计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树芽征在CT影像诊断肺结核中的应用

    作者:路希伟;王月明;谌杰

    目的探讨肺结核"树芽征"的CT影像特点.方法对216例肺结核行螺旋CT检查,对各种类型肺结核病"树芽征"的形态、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涂阳肺结核和空洞性肺结核的树芽征出现率分别为84.5%和92.3%,结核球的树芽征出现率为18.2%.空洞性肺结核树芽征分布:跨叶分布的频率占66.7%,对侧累积率为52.6%.结论树芽征是肺结核经气道播散的特征影像,在不同结核病理阶段可表现不同形态和分布.

  • 33例肺结核不典型CT征象分析

    作者:谢汝明;吕岩;周震;贺伟;周新华

    目的 分析肺结核的不典型CT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肺结核不典型CT影像特点,并与50例周围型肺癌、33例浸润性肺癌、62例肺部非特异性炎症(球形肺炎33例,表现为片状影的炎症29例)的CT征象进行比较分析.肺结核及对照病例按照病变形态分为两个小组并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3例影像表现不典型的肺结核患者中,第1小组15例结核球中9例(60.0%)CT平扫显示病变实质出现1个或多个小片状低密度区,境界模糊;CT增强扫描结核球以不均匀强化为主,占66.7%(10/15),实质内有多个小点片状且境界模糊的低密度灶.球形肺炎及周围型肺癌以均匀强化为主,占75.8%(25/33)和66.0%(33/50),增强后CT值测量结果,10例结核球增强后CT值增加值范围在16~20HU之间,31例球形肺炎及42例周围型肺癌增强后CT值增加值>21 HU,结核球与球形肺炎、周围型肺癌CT值增加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202、20.872,P值均<0.01).第2小组CT表现形态均一的继发性肺结核18例CT平扫仅2例(11.1%,2/18)病灶实质显示多少不等略低密度区、境界模糊,与肺炎(2/29)及肺癌(0/33)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增强扫描12例肺结核患者中10例(83.3%)病灶显示不均匀强化,病灶实质表现为多少不等的小片状无强化区,且境界模糊;肺炎患者仅2例(10.5%,2/19)出现小片状坏死液化区,且境界清楚,肺癌患者增强后均未出现坏死区,肺结核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33、27.692,P值均<0.01).结论 肺结核不典型CT表现多种多样,片状及球形病灶密度不均匀及轻度强化对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对难以鉴别的患者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穿刺活检进行诊断.

  • 低剂量CT在继发性肺结核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俞新华;黎惠如;汪福康;冯惠勇;李蔚宇

    目的 探讨在肺结核长期随访CT检查中应用低剂量扫描的价值.方法 搜集广州市胸科医院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后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例行随访检查的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择其中70例行低剂量CT扫描(低剂量组),70例行常规剂量CT扫描(常规剂量组).对两组的CT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分别针对组织器官边缘、组织间密度差别、图像伪影、图像噪声共计4项标准进行评分,每项标准满分为1分,每例患者满分为4分).并记录两组的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然后分别在不对比前片和对比前片的2种情况下书写CT诊断报告,分析比较2次诊断报告的变动情况,并进行评分(影像描述和诊断结论均未发生变动得4分;影像描述部分有变动,而诊断结论无变动得3分;影像描述和诊断结论均发生变动,但主要诊断结论无变动,则得2分;影像描述和诊断结论均发生变动,且有部分主要诊断结论发生变动,则得1分;主要诊断结论完全不一样,则得0分).通过t检验,比较两组在图像质量评分、诊断报告变动评分、辐射剂量方面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是(3.268±0.463)分、(3.507±0.448)分;诊断报告变动评分分别是(2.929±0.983)分、(3.186±0.952)分;辐射剂量的CTDIvol分别是(10.417±1.190) mGy、(19.214±1.956) mGy,DLP分别是(94.514±13.844) mGy×cm、(177.129±17.048)mGy× cm.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和辐射剂量的CTDIvol、DLP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6,P=0.002;t=32.149,P<0.001;t=31.474,P<0.001);在诊断报告变动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2,P=0.118).结论 低剂量CT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且对于诊断报告无显著影响;低剂量CT应该成为肺结核治疗后随访检查中CT检查的常规应用模式.

  • 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血糖水平与CT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舒伟强;李春华;王惠秋;戴欣;吕圣秀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血糖水平与CT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并发初治肺结核(DM-PTB)住院患者99例,根据空腹血糖(FPG)值分为3组:轻型组38例,FPG≤11mmol/L;中型组32例,FPG 11~16.7mmol/L;重型组29例,FPG≥16.7mmol/L.分别对各组胸部CT特征、血糖水平及痰菌阳性情况进行分析.使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不同血糖水平组CT特征及痰菌检查结果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9例DM-PTB患者中,CT发现右肺上叶前段病变65例,左肺上叶前段病变59例,右肺下叶基底段病变59例,左肺下叶基底段病变58例,3叶及以上同时发现病变者71例.27例病变形态为斑片、结节状影,其余72例以片状、团片状干酪性病变为主;各组干酪性病变CT发现率分别为47.37%(18/38)、81.25%(26/32)和96.55%(2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38,P=0.000);各组空洞发现率分别为34.21%(13/38)、59.38%(19/32)和75.86%(2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54,P=0.03).各组患者痰菌阳性率分别为39.47%(15/38)、65.63%(21/32)和89.66%(2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45,P=0.000).结论 DM-PTB胸部CT检查有其特征性的表现,血糖水平与干酪性病变、空洞性病变存在相关性,能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

  • 28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作者:梁瑞霞;王慧;吴寒;李娅茹;白汉林;周新华

    目的 探讨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减少误诊与漏诊.方法 搜集自2008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临床确诊的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患者28例,对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脑脊液的实验室诊断、CT平扫及MR增强扫描检查,分析胸部CT、头颅CT平扫及MR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并重点评价MR增强扫描在颅内结核诊断中的重要性.结果 28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患者临床表现为高热、盗汗、乏力、纳差、咳嗽等,并同时伴有癫痫发作,或头痛、视物模糊、呕吐,或意识改变,或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症状和体征,其中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异常20例(71.4%).胸部CT平扫均可见两肺弥漫粟粒影,26例(92.9%)表现为病灶大小、密度和分布“三均匀”状态.头颅CT平扫仅4例可见异常,1例基底池脑膜增厚并发脑腔积液;2例脑实质多发低密度斑片及结节病灶,其中1例并发脑腔积液;1例右叶脑沟局限性轻度不均匀狭窄.28例患者行头颅MR增强扫描:5例(17.9%)显示单纯基底池及侧裂池脑膜的条状及结节状强化;12例(42.3%)显示为单纯脑实质病变,其中8例呈现为直径2~5mm的弥漫性粟粒结节,4例为脑结核瘤;11例(39.3%)混合型,为脑膜增厚及脑实质病变并存,其中2例并发脑腔积液.8例脑脊液实验室检查正常者,CT平扫虽未见异常,但头颅MR增强扫描检查均显示有脑实质弥漫性粟粒结节病灶.结论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往往并发颅内结核,CT平扫容易漏诊,MR增强扫描是发现和诊断颅内结核的关键技术.

  • 9例胃肠结核的影像学分析

    作者:兰剑峰;伍国伟;叶东方;唐中明

    目的 探索胃肠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确诊为胃肠结核19例病例,从病灶部位、形态、边缘、周围组织的影像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中,胃窦部结核1例,空肠结核1例,末端回肠、回盲部结核15例,回盲部及升结肠同时受累1例,横结肠结核1例.本组病例影像诊断,除胃结核、回盲部结核各1例误诊外,其余均与病理诊断相符合,误诊率为10.5%,准确率89.5%.结论 胃肠结核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必须结合临床病史,进行病理、细菌学检查才可做出明确的诊断.

  • 31例活动性肺结核治疗前及治愈后的CT征象分析

    作者:路希伟;朱丽君;权占盛;李杰

    目的 探讨抗结核疗前及治愈后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临床治愈的活动性肺结核31例,对比观察活动性肺结核的CT征象转归表现.结果 肺结核活动性CT征象治愈前检出率为100.0%,治疗后检出率为35.5%.活动性CT征象中毛玻璃阴影、节段分布小叶中心结节影、小叶样实变影、树芽征、支气管壁增厚、厚壁空洞和肺实变治疗前检出率分别为87.1%、80.6%、80.1%、61.3%、58.1%、48.4%和32.3%、,治愈后检出率分别为0、19.4%、0、0、12.9%、0和3.2%.治疗前活动性肺结核CT检查可检出多种活动性影像,而疗程结束后上述征象减少并多以单发为主,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CT检查有助于活动性肺结核治疗疗效的判定,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较低.

  • 因子和聚类分析在继发性肺结核CT影像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路希伟;伍建林;刘晶华;徐惠;权占盛;张国庆;苗延巍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统计方法在肺结核CT征象群分类的价值,为继发性肺结核病的CT分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将243例活动性肺结核(其中涂阳、涂阴肺结核分别为129例和114例)的肺内CT征象分为13种,应用因子分析(方差大化正交旋转)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继发性肺结核进行影像分类,并比较在涂阳、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经因子分析后可形成5个公因子,即播散因子、实变因子、小叶中心正因子、小叶中心负因子、空洞因子.经聚类分析后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类型分为5个类别,分别为空洞播散型59例(24.3%)、空洞为主型34例(14.0%)、气道播散型32例(13.2%)、实变为主型54例(22.2%)和结节型64例(26.3%).涂阳、涂阴肺结核2组间类别构成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涂阳组空洞播散型、实变型明显多于涂阴组;而涂阴组结节型明显多于涂阳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可较好地对活动性肺结核的复杂CT征象进行科学分类,有助于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特别是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直径大于2.0厘米的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CT增强表现

    作者:戴金武;周新华

    目的 评价直径≥2.0 cm的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CT增强表现.方法 对21例经过手术、纵隔镜、穿刺活检证实的直径≥2.0 cm的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共76个淋巴结进行影像学分析,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6~60岁,中位年龄28岁.所有病例均做CT增强扫描.结果 根据病灶强化形态学特征分为5种强化类型:(1)不均匀强化27个(35.5%);(2)环形强化共有23(30.3%);(3)均匀强化15个(19.7%);(4)无明显强化6个(7.9%);(5)分隔样强化5个(6.6%).21例纵隔淋巴结结核中12例(57.1%)淋巴结强化以2种或2种以上类型联合存在.其余9例(42.9%)是以单一强化类型表现.结论 直径≥2.0 cm的淋巴结结核依次以不均匀强化、环形强化、均匀强化和无强化为主要表现.当淋巴结环形强化、分隔样强化时应首先考虑为淋巴结结核.

  • CT检查在脊柱结核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车凤义;刘树清;云来彪

    目的 评估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0例脊柱结核病人的X线平片,CT片和手术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较X线片诊断率分别提高:椎体骨质破坏提高27.5%,椎间盘破坏提高18.2%,死骨提高38.6%,脓肿提高29.2%,脊髓受压提高62.5%.平均提高35.2%.结论 它可提供精确的诊断依据,尤其在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手术指征、手术入路和有目的 进行病灶清除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CT在胸膜结核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磊;周衍慧;何燕;赵广成;李景英;王俊英;刘佳;王乐峰;贾素华

    目的 探讨胸膜结核瘤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山东省滨州市结核病防治院2002年11月-2009年10月经手术病理、肺穿刺细胞学和(或)病理及随访证实的35例胸膜结核瘤(单发26例,多发9例,共53个病灶),全部经CT平扫,16例进行了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表现为紧贴胸膜向肺内突出的结节或团块影,乳头状结节13个,半圆形15个,类圆形21个,椭圆形2个,扁平状1个,不规则形1个;密度较均匀39个,不均匀13个,见条状钙化灶1个.增强扫描,共26个病灶,无明显强化8个,边缘强化15个,明显均匀强化3个.结论 CT检查对胸膜结核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31885 条记录 6/1595 页 « 12345678...1594159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