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镜下诊治30例上消化道异物体会

    作者:杨红

    上消化道异物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急症,它是由滞留在上消化道的非固有物质造成的.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异物、形状、位置、类型和规模等.临床上如病人不能自行排出时,传统的做法是借助手术方法将其异物取出.近些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上消化道异物的治疗.本文为笔者几年来参与内镜治疗消化道异物的临床实践体会.

  •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奕权;陈智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异物内镜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5月期间我院52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内镜治疗资料.结果:50例成功取出,成功率96.1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上消化道穿孔、大出血、纵膈穿孔等严重并发症,2例未能取出的异物为嵌顿于食管主动脉弓处,后经转外科手术治疗取出.结论: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经济快捷的方法,患者可避免外科手术,痛苦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 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作者:陶思玉;邹依然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主要的死因之一.其出血量大、来势迅猛、病情凶险、急性出血死亡率平均为32%[1];患者可因急性大出血发生休克而导致严重后果.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使其病死率明显下降;现代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三腔二襄管压迫、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本文旨在对近年来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 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作者:黄治国;苏汝开

    目的:探讨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实施内镜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金属夹钳夹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即时止血的例数、72h内再出血以及出血停止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镜下注射联合金属夹钳夹术治疗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硬探条加大球囊联合扩张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2例

    作者:黄裕新;张少玲;王景杰;雷巧玲

    0 引言贲门失驰缓症较常见,主要表现为进食梗咽感,食后呕吐,严重者常合并食管炎,患者痛苦大. 传统治疗采用药物或手术,前者疗效差且不能巩固,后者虽有效但创伤大,并发症多,费用高. 近年来新开展大球囊扩张术,此法无需开刀,疗效肯定,但因球囊直径达35~40 mm,易发生大出血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为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我们通过临床不断实践探索,先采用直径5~15 mm的硅橡胶硬探条分次预扩,后再用大球囊联合扩张,经治疗4例重度贲门失驰缓症患者均取得十分满意效果,经一次治疗后全部达到临床治愈而出院,未发生并发症.

  • 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的手术技巧及效果分析

    作者:厉英超;米琛;李伟之;佘军军;张静茹;闫小妮;时飞宇

    目的:研究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 T )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手术技巧及手术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1例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研究,急诊行ERAT ,分析ERAT 手术技巧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 ERAT 手术,无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ERA T 平均手术时间为(49.7±18.2)min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3±1.6)d。阑尾腔插管作为ERAT关键的步骤,使用带圈导丝明显缩短插管时间,平均(5.7±4.9)min(P<0.05)。14例患者伴有阑尾粪石(7例块状粪石,4例碎渣样粪石,3例碎渣样粪石伴阑尾腔狭窄),均以取石球囊或网篮成功取出,取石成功率100%。取石网篮取出巨大阑尾粪石并发阑尾穿孔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放置阑尾支架9例,1周后于门诊行结肠镜取出,均未出现由支架引起的不适或相关并发症。ERA T手术时间随术者手术例数的增多而逐渐缩短。结论 ERA 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内镜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插管、取石工具,适时放置阑尾支架,增加操作例数等措施将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 内镜治疗Dieulafoy病大出血24例

    作者:李绥军;曹晓凌;黄留业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4例Dieulafoy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3h~72h,20例发病前无诱因,3例为饮酒后发生,1例为服阿斯匹林后发生;2例病人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3例有高血压病,1例有冠心病,18例病人既往健康.

  • 胰胆管疾病的内镜治疗及常见并发症

    作者:岳蓉

    随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 ERCP)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熟练,又逐渐展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erotomy , EST)、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 EPBD )、胆管内引流术(ERBD)、鼻胆管外引流术(ENBD)、胰胆管引流术(ERPD)等技术.这些技术替代了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创伤较大的外科手术,对胰腺及胆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具有创伤小、重复性好、恢复快等优点.

  • 民族地区48例消化道异物的内镜治疗探讨

    作者:万灵;白云刚;双慧子

    目的:探究民族地区消化道异物的内镜治疗方法以及原因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48例消化道异物患者内镜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其治疗效果以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内镜治疗48例患者中有46例患者的消化道异物顺利取出,手术的成功率为95.8%,同时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于消化道异物的治疗使用内经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 小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学问题和内镜治疗

    作者:俞清翔;王邦茂;郑佳;王莉

    胃肠道间质瘤(GIST)虽然仅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1%~3%,但有研究发现胃小GIST的检出率可达22.5%~35%。小GIST多见于胃食管连接处及近端胃,具有c-kit基因突变。本文将就小GIST的生物学问题和内镜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 内镜治疗胃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作者:王辉;杜选峰;马占元;孙永刚;郑倩;赵倩

    目的 研究分析胃结石患者行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胃结石患者,在内镜下直视以圈套器以及活检钳等多种方法将结石表面层破坏,之后给予患者口服奥美拉唑以及5%碳酸氢钠软化、溶解,后用圈套器或胃石切割器切割粉碎后取出.结果 本次40例经内镜治疗胃结石的患者,一次性将结石取出或打碎结石的患者共36例,经过第二次成功解决结石的患者4例,手术治愈成功率为100%(40/40),3例并发溃癌,1例肠梗阻,采用相应治疗手段治疗.结论 采用内镜治疗胃结石能有效除去结石,是一种疗效好、费用低、痛苦小的的治疗胃结石手段,胃结石多并发胃粘膜溃疡以及损伤等,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肠梗阻、出血,应注意可能会对患者所造成的威胁以及影响.

  • 经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整体护理

    作者:周孟如;陈天明

    目的 总结经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36例在内镜直视下行高频电息肉切除的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36例中共切除息内65枚,其中食道息肉5例,胃息肉13例,肠息肉18例,术后无出血、穿孔发生,由此得到佳的护理方法.结论 经内镜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是一种痛苦小、创伤轻、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治疗技术[1].而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护理探讨

    作者:李琼

    目的:总结分析护理干预对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所起到的临床效果,为今后该疾病的治疗护理提供借鉴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平均各40例。其中一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为参照组;另外一组行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为护理组。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对内镜下大肠息肉手术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残胃合并Dieulafoy病的内镜治疗体会

    作者:占路娟

    目的:探讨残胃合并Dieulafoy病的内镜诊治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9月至今残胃并发Dieulafoy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出血征象采用For est分级,对不同分级的内镜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内镜止血治疗方式包括喷洒药物、注射治疗,止血钛夹治疗及联合治疗。结果11例患者的病变均为For est I a~I a级,其中10例患者(90.9%,10/11)首次内镜止血成功,因内镜治疗不成功而手术患者1例(9.1%,1/11)。内镜止血成功患者中注射肾上腺素组和止血钛夹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1%(1/11)和27.27%(3/11),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成功率为54.55%(6/11),联合治疗占内镜治疗的60.0%(6/10)。结论内镜下止血治疗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内镜下联合治疗是治疗残胃合并Dieulafoy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 个性化护理对双气囊内镜下的Peutz-Jeghers综合征小肠息肉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李亚娟;于妍;张顺莉;李彦飞;陈凌艳;张静;李明;彭灿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下治疗Peutz-Jeghers综合征小肠息肉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102例Peutz-Jeghers综合征小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个性化护理。结果个性化护理组患者的出血、口咽、肛门不适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极大提高Peutz-Jeghers综合征小肠息肉双气囊电子小肠镜下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恢复率。

  • 肾结石患者的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钟勤

    肾结石是临床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柔性输尿管镜技术的内镜治疗泌尿外科的迅速发展已变得越来越简单,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结石手术已成为一些肾结石的首选技术,越来越明显的优势[1]。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了“临床路径”的医疗管理模式,对患者的有效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2]。在本文的作者进一步提高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负担,患者在我们医院的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下治疗的心理护理体会

    作者:公悦;邱露

    目的探讨各种原因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急诊内镜下治疗的心理变化及护理。方法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科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予以急诊内镜下治疗的患者253例,于入院2~12h内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治疗前后给予严密的护理配合,同时对患者的心理动态进行密切观察、分析并予以心理干预。结果253例患者经内镜治疗止血成功,经过急诊内镜下治疗痊愈出院229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17例,7例死亡。内镜止血成功率达97.23豫,再出血率为3.22豫。所有患者术后均未见穿孔、狭窄、脾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治疗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全面的准备工作、术中治疗的密切配合与仔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严格的生活护理与饮食管理等全过程护理措施,是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 消化胃镜下ESD的护理配合

    作者:文妍;曹艳;兰春慧

    目的总结在消化胃镜下做ESD的体会和应用效果,以便为患者提高治疗质量以及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对86余名年龄、病情不同的患者做ESD,记录术中的配合以及护理方法。结果消化胃镜下做ESD是一种疗效好、愈合快、痛苦小的微创治疗方法。而纤维内镜、电视内镜、电子内镜、母子内镜、超细内镜、胶囊内镜等先进内镜的出现,使治疗内镜更安全、操作更容易、疗效更好,利用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微创治疗具有盲区少、视野清晰、重复性好,安全性高以及随时性强等优越性,在疾病选择中,它的选择性也较其他手术方法广泛,只要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内镜下治疗可以进行。

  • 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江琴;胡美旸

    目的:探讨护理在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200例进行内镜手术治疗的消化道息肉患者进行研究,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患者的心理准备,手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手术后做好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出院指导等工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200例患者在内镜下进行消化道息肉切除手术,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都没有出现并发症等现象。结论结果表明,内镜下进行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痛苦小的治疗方法,配合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 内镜治疗结肠粘膜病变的护理

    作者:章冬华

    内镜治疗是经内镜对胃肠道粘膜及粘膜下小型病变用相应的器械给以清除的一种治疗方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治疗手段,治疗过程中,患者无常规手术时的痛苦,恢复很快.治疗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护理的细心和配合.

1425 条记录 66/72 页 « 12...63646566676869...717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