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鬼臼毒衍生物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

    作者:张慧芳;张煦;范临兰

    目的: 研究鬼臼素衍生物CN-2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凋亡诱导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电子显微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细胞周期分析法检测A549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Bcl-2, Fas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CN-2对A549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抑制作用,24, 48, 72 h IC50分别为108.20, 41.28, 20.67 mg/L,电镜观察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DNA电泳可见明显的梯状条带;细胞周期分析显示S期细胞数明显增多,出现S/G2期阻滞;CN-2能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P<0.05);Fas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 结论: CN-2通过诱导A549细胞发生S/G2期阻滞而抑制其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及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肺癌的危险因素

    作者:韩勇;徐晖;王安辉;王云杰

    目的: 分析西安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对西安地区1999-10/2001-12肺癌病例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发现具有COPD病史的患者,肺癌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高OR值为2.25,同时,肺功能的损伤增加了肺癌发生的危险性, OR值为2.28.结论: 具有COPD病史的患者,肺癌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高.肺功能的损伤增加了肺癌发生的危险性.

  • 99Tcm-HL91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邓惠兴;邹保民;胡国瑛;刘敏

    目的应用99Tcm-HL91进行肺部肿瘤阳性显像,探讨其在肿瘤良恶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高度怀疑肺部肿瘤的患者注射99Tcm-HL91后行2 h、4 h平面显像及4 h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使用ROI技术计算肿块与对侧正常肺组织的比值(T/N).结果恶性组在2 h、4 h平面及4 h断层图像上T/N值分别为1.50±0.17、1.71±0.22、2.72±0.75,良性病变组分别为1.21±0.10、1.25±0.22、1.49±0.36,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恶性组4 h延迟平面像组较2 h组T/N比值明显增高(P<0.01),而良性组无明显增高(P>0.05);各病理类型各时相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恶性组横断层T/N值-1s为诊断阈值,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4.85%、88.89%和85.71%;以良性组+1s为诊断阈值,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90.91%、88.89%和95.24%.结论 99Tcm-HL91作为一种肿瘤阳性显像剂,对肺部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EGFR和C-erbB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新举;梁景仁;武萌;邓元

    目的探讨EGFR和C-erbB2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35例NSCLC患者及7例非癌肺疾病患者组织标本中EGFR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EGFR和C-erbB2蛋白在35例NSCLC患者中过表达率分别为65.7%和57.14%,且其过表达与NSCLC患者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C-erbB2蛋白过表达主要与肺腺癌患者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EGFR或/和C-erbB2蛋白过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P<0.05).结论 EGFR和C-erbB2蛋白过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二者有协同作用,可作为评估NSCLC进展及判断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 粘附分子E-cADHERIN和CD44v6表达与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

    作者:杨拴盈;李雅莉;杨德昌;王双妮;薛淑芳;张维;苏宝山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E-Cadherin和与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3例肺癌组织及其中41例淋巴转移灶中E-Cadherin和的表达。结果淋巴转移灶中阳性表达率为85.37%,显著高于原发灶(63.49%,P<0.05);E-Cadherin均与肺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值分别小于0.05和0.001);诊断肺癌淋巴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E-Cadherin异常表达为63.41%和63.64%,阳性表达为85.37%和77.27%,平行试验敏感度为87.80%,特异度为59.09%,系列试验敏感度为60.98%,特异度为81.18%。结论 E-Cadherin异常表达和阳性表达可能均在肺癌淋巴转移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作为诊断肺癌淋巴转移的辅助指标。

  • 肺癌TNF-α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贾彦民;陈明伟;马建光

    目的探讨TNF-a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肺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的表达,并与癌旁正常肺组织对照。结果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癌细胞胞浆中,阳性率为47.5%(19/40),细胞核内无阳性表达;癌旁正常肺组织内无阳性表达(P<0.05)。结论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 Bcl-2和Bax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杨拴盈;李雅莉;杨德昌;张维;苏宝山

    目的探讨Bcl-2和Bax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30例正常肺组织和61例NSCLC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率(57.38%)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13.33%)(P<0.01),而NSCLC组织中Bax蛋白表达率(45.90%)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80.00%)(P<0.01),鳞癌和腺癌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Bcl-2蛋白表达率与NSCLC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潜能呈正相关(P<0.05),与P-TNM分期无关(P>0.05),Bax蛋白表达率与NSCLC病理分级、P-TNM分期及淋巴转移潜能呈负相关(P<0.01~0.005),Bcl-2和Bax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χ2=9.93,P<0.005).结论 Bcl-2和Bax蛋白相互抑制,均与NSCLC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反映NSCLC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 α-连环素和β-连环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党晓敏;孙忠民;尚东

    目的 探讨α-连环素(α-cat)和β-连环素(β-ca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43例NSCLC患者及7例正常肺组织中的α-cat和β-cat的表达.结果 在43例NSCLC中,α-cat和β-cat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2.1%和65.1%;α-cat、β-cat异常表达与不同病理分级间和淋巴结有无转移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α-cat和β-cat异常表达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少于正常表达者,β-cat异常表达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P<0.05,相对危险度RR=0.330).结论 α-cat和β-cat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NSCLC进展及预后的指标.

  • 人参皂甙20(R)-Rg3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明伟;陈健;姚煜;石志红

    人参皂甙20(R)-Rg3是2000年由亚泰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的中药抗癌新药(国药证字Z20000002).临床前药效学试验证实,人参皂甙20(R)-Rg3对化疗具有增效减毒作用,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和浸润转移,改善患者气虚症状,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IL-2治疗中晚期肺癌的Ⅲ期临床验证及其评价

    作者:陈明伟;贾彦民;闫明亮;吴昌归

    为观察rIL-2临床疗效,选择了5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分别为鳞癌25例、腺癌18例、小细胞肺癌6例、大细胞肺癌1例.采用联合给药,根据WH O 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判断疗效,并观察毒副反应.结果:未分化癌的临床缓解率为66 .7%,鳞癌、腺癌分别为40%、38.9%,生活质量34例(68%)明显改善,10例(20%)稳定,仅6 例(12%)有所下降.少数患者偶有发冷、发热等不适感觉.

  •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体会

    作者:李曙东;豆亚伟;田伟;王宏涛;曹燕飞;戴云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在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在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结果:本组均达到根治性切除,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5年生存率为95%(19/20).结论:对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应用全胸腔镜手术可达到根治的目的,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

  • 肺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钢;索永群;李海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TIMP-1)的变化及与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3例肺癌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MMP-9、TIMP-1的含量.结果:(1)肺癌组MMP-9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癌临床分期中,与Ⅰ期相比,Ⅳ期中血清MMP-9、MMP-9/TIMP-1比值明显增高,而TIMP-1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 肺癌有淋巴结转移者血清MMP-9含量、MMP-9/TIMP-1值较无淋巴结转移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MMP-9、TIMP-1可作为了解肺癌侵袭和转移辅助诊断的指标.

  • β-连环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党晓敏;尚东;杨岚;陈健

    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在非小细细胞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icTureTM通用型二步法,观察43例 NSCLC患者及7例正常肺组织中的β-cat蛋白的表达.结果:在43例NSCLC中,β-cat蛋白的异常表达率为65.1%;β-cat异常表达与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β-cat异常表达者生存时间明显少于正常表达者.结论:β-cat蛋白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NSCLC进展及预后判断的有价值的指标.

  • 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

    作者:崔玉;赵斌;韩培立;席鸿钧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相关的因素.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60例肺癌患者,15例肺良性肿瘤患者和15例正常健康者外周静脉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肺癌组还进行了术后第2、7、14和28天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测定.结果:①除CD8+ 外,肺癌组术前各项检测指标与肺良性肿瘤组和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肺癌组术后第2天,CD3+、CD4+、CD4+/CD8+和NK细胞较术前显著性降低,而CD8+显著性升高(P<0.01);术后7~14天,各项指标基本上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28天, CD3+、CD4+、CD4+/CD8+和NK细胞均较术前显著性增加,而CD8+显著性减少(P<0.05).③术前ⅢA期和ⅢB期与ⅠB期比较,术前淋巴结转移N2组与N0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28天根治性切除组和姑息性切除组与剖胸探查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4天输血组与未输血组相比较,T细胞亚群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于肺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肺癌患者术后的免疫状态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术前细胞免疫功能有相关性,但与术后无明显相关性;病理类型与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无明显相关性.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都能显著性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肿瘤的姑息性切除优于不切除.输血能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因而围手术期应尽可能避免输血.

  • 高表达α1-AT基因抑制肺腺癌细胞VEGFmRNA表达

    作者:黄立军;杨彤涛;王云杰;王小平

    目的:观察高表达α1-AT基因对肺腺癌细胞生长曲线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高表达α1-AT基因在肺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以脂质体为载体将重组质粒pcDNA3.1(+)-α1-AT转染至人腺癌细胞株A549,利用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采用细胞计数法绘制转染前后细胞生长曲线;RT-PCR法半定量分析转染前后细胞中VEGF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转染α1-AT基因后,A549细胞生长受到抑制,VEGFmRNA表达水平下降,较未转染α1-AT的细胞有显著性下降.结论:高表达α1-AT基因能够抑制肺腺癌细胞VEGFmRNA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

  • 肺部肿瘤化疗对癌症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A)的影响

    作者:阳曼丽

    目的:研究癌症患者肺部肿瘤化疗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肺部肿瘤化疗患者的 MRSA 感染资料。从感染者鼻、喉和其他感染部位获得 MRSA 定植拭子,进行生物检验。结果:44例患者为 MRSA 携带者。 MRSA 败血症48例,其中42%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500/μl 。 MRSA 致命并发症仅8例。 MRSA 败血病死率为14.6%。结论:化疗抗肿瘤可用于 MRSA 感染的肺癌患者,并且不必减少剂量或延迟治疗。

  • 早期肠内营养对中晚期肺癌合并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静;康红刚;王丽萍;王彦文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制剂对中晚期肺癌合并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86例肺癌合并肺炎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43例)和对照组(47例)。EN组给予肠内营养制剂(百普素)200~300 g/d+普通饮食,连续服用14 d以上;对照组进食普通食物。两组应用抗生素级别相同。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7d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指标和血液学指标,记录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患者治疗过程中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天EN组的白介素‐6(IL‐6)和α‐1酸性糖蛋白(AA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7天EN 组的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AA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7天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N组发生腹胀、腹泻不良反应5例,对照组6例,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应用时间:EN组6.41±1.28d,少于对照组的9.32±2.25d(P<0.05)。结论:肺癌合并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肠内营养制剂能提高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且耐受性良好。

  • 不同分析技术对不同类型标本的EG FR基因突变检测分析比较

    作者:朱秀卿;阎克里;史艳春;刘芳芳

    目的:比较DHPLC法和ARMS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种不同类型标本的EGFR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新鲜肺癌组织标本、石蜡切片和血液标本。分别用DHPLC法和ARMS技术同时检测其3种不同类型标本的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再用直接测序法来检验以上3种类型标本的EGF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DHPLC法与直接测序法结果大致相同,ARMS技术检出率明显高于DHPLC法,两组新鲜肺癌组织标本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蜡切片标本和血液标本的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5)。ARMS技术中3种类型标本的检出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MS技术检测新鲜肺癌组织EGFR基因突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HPLC法和直接测序法,全血标本的DHPLC法可作为EGFR基因的初筛检测,ARMS技术可用于无法确认的EGFR突变基因检测。

  • MSP58沉默对肺癌细胞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张树天;崔凯;徐春盛;钟代星

    目的:探讨沉默MSP58基因对肺癌细胞A549增值,细胞周期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针对MSP58基因的siRNA,转染肺癌细胞A549,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MSP58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利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侵袭能力.结果:针对MSP58基因的siRNA转染A549细胞48h后,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siRNA组显著降低MSP58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细胞的增值受到抑制,并随着时间延长抑制明显,细胞发生G1期阻滞,细胞的侵袭力下降.结论:利用特异性siRNA沉默MSP58基因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值和侵袭能力,MSP58有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新靶点.

  • 高龄肺癌病人52例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杨丽娟

    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男48例,女4例,年龄66~76岁,平均70岁;其中全肺切除8例,肺叶切除40例,剖胸探查4例;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进行手术.术前有心脏病史或心电图有异常者16例(30.7%),有肺部并发症者5例(9.6%),肺功能降低者32例(61.5%);术后并发呼吸衰竭3例(5.8%),余肺不张10例(19.2%),胸腔积液4例(7.7%),胸内继发性出血3例(5.8%).本组早期死亡3例(5.8%).

10892 条记录 535/545 页 « 12...532533534535536537538...5445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