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抑制层黏素受体过表达在胆管癌细胞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作者:高占峰;李天宇;王曙光

    目的 探讨抑制层黏素受体(LNR)过表达下调Fas配体基因表达在胆管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过表达层黏素受体的胆管癌细胞QBC939,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层黏素受体RNA干扰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各6 μg至过表达层黏素受体的胆管癌细胞QBC939中,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未转染组、阴性组和阳性组QBC939细胞Fas配体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分选后的QBC939细胞层黏素受体的表达率高达95%,继续转染层黏素受体RNA干扰质粒后,其FasL基因表达水平较未转染组和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组明显降低.结论 LNR过表达在胆管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可能是通过Fas-FasL信号通路实现的.

  • 肿瘤标志物sICAM-1与CA19-9及CEA联合检测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覃理灵;石青峰;廖维甲;梅铭惠

    目的 探讨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在胆管癌诊断、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5例胆管癌及50例胆道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同时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的水平.结果 血清CA19-9在胆管癌中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6.0%,在3项指标中高,CA19-9与sICAM-1联合应用敏感性提升到88.6%,特异性为80.0%.结论 CA19-9与sICAM-1联合应用,检测胆管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

  • 胆管癌11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雪平

    目的探讨提高胆管癌早期诊断率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000~2004年间收治的11例胆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诊断率为81.82%(9/11),其中早期诊断率仅36.36%(4/11),手术率为90.91%(10/11),但根治性手术只占45.45%(5/11),1年生存率仅为36.36%(4/11).结论胆管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有困难,预后较差,为提高早期诊断率,对50岁以上易感人群进行B超及CT筛查并结合血清碱性磷酸酶分析是必要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佳选择,但应遵循积极而有效的原则.

    关键词: 胆管癌 诊断 治疗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22例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烈;傅钢;陈志武;候永乐;刘六生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意义和疗效.方法 对1997年3月至2005年12月我院行PTCD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均行PTCD引流,术后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缓解,黄疸减轻,肝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门部胆管癌,PTCD引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PTC 胆管癌 引流
  • 胆管中段癌19例诊治分析

    作者:熊杰;陈纲琳;沈雄山;晏华军;胡超华;刘宁

    目的 总结19例胆管中段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对2005~2009年中收治的19例胆管中段癌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胆管中段癌中行肿瘤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廓清、胆肠Roux-Y吻合术1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根治性切除率为68.4%%.手术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31.6%.结论 胆管中段癌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较单一,根治性切除率较高,早期的准确诊断、正确的手术方式选择及良好的围手术期管理,可使患者获得满意预后.

  • 胆管扩张型胰胆管合流异常合并胆管癌一例

    作者:李剑兰;任建英;吕治森;张晓红;任刚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9岁.因"乏力、纳差以及皮肤、巩膜黄染半月余"于2013年9月到孝义市人民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时血细胞计数、转氨酶均在正常范围.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下段梗阻,建议进一步CT检查.

  • 联合检测血清及胆汁中CA199和CEA对胆管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显坤

    目的 探讨血清及胆汁中肿瘤标志物肿瘤抗原199 (cancer antigen 199,CA199)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联合检测对胆管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胆管癌及胆管良性病变患者89例,于术前抽取血清样本、术中抽取胆汁样本,检测患者血清及胆汁中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水平,并比较其在胆管良恶性病变患者血清及胆汁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胆管癌患者血清和胆汁CA199水平及CEA水平均显著高于胆管良性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胆管癌患者和良性病变患者胆汁中CA199和CEA水平均显著高于其血清CA199和CE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血清和胆汁CA199及CEA联合检测诊断胆管癌的特异性均高于其单独检测,但敏感性较低.结论 患者血清及胆汁中CA199和CEA检测均可作为胆管癌的诊断指标,胆汁中CA199和CEA检测对胆管癌的诊断作用优于血清中上述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胆管癌的诊断率.

  • 超声对胆管癌分期诊断探讨:对血管浸润的诊断

    作者:黄云洲;陈敏华;廖盛日;霍苓;严昆;张晖;张琳;吴齐

    目的:探讨超声对胆管癌浸润血管的诊断价值,提高手术切除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2例胆管癌资料,重点观察局部肿瘤与相邻血管关系,并设定了超声对血管浸润的诊断指标.结果:手术病理证实胆管癌37%(19/52)门脉受侵.超声评价胆管癌门脉受侵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6%(9/16)、89%(32/36)和79%(41/52);超声分级低于病理分级者占15%(8/52),高于病理分级者占6%(3/52);彩色超声亦有助于肝动脉分支的观察评价.结论:超声是一种较好的评价胆管癌周围血管受侵及其程度的方法,其无创伤及特异性高,有推广应用价值.

  • 胆管癌的超声与CT诊断对比分析

    作者:邓连桂;陈艳华;王晓波;叶文钦

    目的为了评价超声与CT检查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胆管癌超声与CT诊断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定位准确率:超声92%,CT 96%;定性准确率(即能明确显示肿块) :超声78.6%,CT 75.3%.结论超声与CT对胆管癌的整体诊断率相当,定性诊断(明确显示肿块) 则B超优于CT,两者对不同部位的胆管癌诊断各具优势,互相补充,可提高胆管癌的确诊率 ,而超声是胆管癌初步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 胆管癌 超声 CT 诊断
  • 超声诊断胆管癌的价值分析

    作者:黄向红;林婵妆

    目的:探讨胆管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胆管癌的超声图像诊断结果.结果:诊断正确者29例,诊断符合率70.7%,通过胆管癌的声像图特征及生长部位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揭示二者的关系,并与CT做了比较.结论:B超对胆管癌诊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 超声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宁;袁顺娴;赵兴友;岳文胜;余秀琼;周洋

    目的评价超声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管癌进行超声分析.结果依超声显像将胆管癌分为四类:乳头型,团块型,狭窄型,截断型,诊断符合率86.0%.结论超声对胆管癌定位、定性诊断率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胆管癌 超声检查
  •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胆管癌

    作者:叶松;黄蕾;何小东

    胆管癌是一种早期难以发现、病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笔者阐述和总结了利用光动力学疗法(PDT)治疗胆管癌的原理、疗效及特点,介绍了光敏剂及激发光源的发展.同时评价了胆管癌PDT术后的辅助治疗、不可切除胆管癌的治疗和术前新辅助PDT的效果;并总结了PDT的不良反应及缺点.PDT在胆管癌治疗中具有十分明朗的应用前景,随着光敏剂及激发光源的不断发展,PDT必将在临床医学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 不可切除胆管癌PDT治疗的进展

    作者:刘忠涛;文宇;苗雄鹰;熊力

    胆管癌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胆道恶性肿瘤,预后较差,根治性切除仅适用于少部份早期确诊的患者,大部份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采取胆道引流的姑息治疗方式治疗.胆道缓解引流是一种采用经皮或内镜插入的内镜置管术,可减轻患者骚痒、胆管炎和疼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仅有少量文献报道胆道缓解引流可提高胆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相对新的、局部的、微创的姑息治疗方法,PDT是通过能聚集在增生组织(或肿瘤)中的光敏剂分子,是治疗不可手术切除胆管癌的标准的辅助治疗方式.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胆管癌
  • 1例胆管癌合并腹壁窦道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杨春艳;王潇男;王乐天;董欢;毛莎

    胆管癌是指原发于肝外胆道包括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恶性肿瘤.肝脓肿是指细菌、真菌或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病变.胆管癌合并肝脓肿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高热、肝区疼痛、黄疸.本文回顾性分析武警总医院肝脏移植科2011年11月1日收治的1例胆管癌、肝脓肿并形成腹壁窦道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现报道如下.

  • 胆道内照射支架应用于肝门部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初步临床研究

    作者:贡桔;夏宁;陈志瑾;郑云峰;孙锦跃;王忠敏

    目的 评估携带125I粒子的胆道内照射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43例因肝门部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经肝分别穿刺左右侧胆道分支,于肝门部狭窄处植入125I粒子胆道内照射支架,术后留置引流管3~5天,经造影确认支架通畅后予以拔管,封闭穿刺道.记录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肝功能变化,并观察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Bismuth工型5例,植入支架5个;Ⅱ型18例,植入支架36个;Ⅲ型4例,植入支架8个;Ⅳ型16例,植入支架25个,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分别为(145.54±65.35) μmol/L和(124.73±35.04) μmol/L,术后分别为(65.91±29.43)μmol/L和(35.50±15.12) μmol/L;与术前相比,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γ-谷氨酸转肽酶均显著降低(P均<0.05),乳酸脱氢酶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50).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3.0~22.5个月),未出现相关胆道穿孔、胰腺炎、严重胆道感染以及胆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125I粒子胆道内照射支架不仅可引流胆汁,减轻黄疸症状,还可近距离内照射胆道肿瘤,起到治疗作用,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效治疗肝门部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

  • 肝门部胆管癌不同胆汁引流方式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福玲;苏洪英;邵海波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同经皮经肝胆汁引流方式对Bismuth Ⅱ~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97例BismuthⅡ~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按照不同引流方式分组:单侧和双侧引流组,每组又分为支架引流和引流管引流,比较各引流方式的术后疗效.结果 单、双侧引流组的近期总胆红素下降程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5和6.7个月,生存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单侧支架引流与引流管引流、单侧与双侧支架引流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0、6.5、6.0、4.3个月,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引流管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结论 对BismuthⅡ~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可行单侧胆管引流以减轻黄疸,以胆管内支架治疗为首选,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且不影响近期胆红素下降和远期生存情况.

  • 胆管癌的超声诊断

    作者:马忠武

    胆管癌是一种少见疾病,早期诊断困难,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提高胆管癌的超声诊断,对该病的相关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特性、超声分型、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现况进行综述,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槐耳颗粒联合化学治疗在胆管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跃;栾玉婷;李高;韩涛;杨晓丹;郑振东

    目的 探讨槐耳颗粒联合化学治疗对胆管腺癌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50例胆管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学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联合应用槐耳颗粒分为基础治疗组与槐耳颗粒治疗组.基础治疗组22例患者,术后应用XELOX方案,共治疗6个周期.槐耳颗粒治疗组28例患者,在XELOX方案化学治疗基础上同时口服槐耳颗粒6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槐耳颗粒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恶心发生率低于基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槐耳颗粒治疗组血小板下降发生率、肝损害发生率高于基础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槐耳颗粒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总改善率(60.7%)高于基础治疗组(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槐耳颗粒治疗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较基础治疗组显著延长.结论 槐耳颗粒联合化学治疗可以降低胆管腺癌术后辅助化学治疗患者的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月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胆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晚期胆管癌患者采用化疗23例: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60分钟,第1,8天给药;卡培他滨1 250mg/m2,早晚两次,餐后30分钟口服.第1-14天.21天为一化疗周期.结果: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5例(21.74%),病情稳定8例(34.78%).共有12例(52.17%)患者疼痛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无法手术的胆管癌患者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 乙酰肝素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胆管癌侵袭转移中的联合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赵江海;李丽;宋惠琴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 loproteinases-9,MMP-9)在胆管癌侵袭转移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胆管癌、26例正常胆管组织中HPA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HPA和MMP-9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胆管组织(P<0.01);HPA和MMP-9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而与胆管癌TNM、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且胆管癌组织中HPA和MMP-9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256,P<0.05).结论:HPA和MMP-9是胆管癌浸润、转移的重要因子, HPA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来促进胆管癌的浸润、转移.两者表达的检测有助于胆管癌浸润转移的判断.

1492 条记录 3/75 页 « 12345678...747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