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川芎嗪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长期诱导效应的研究

    作者:杜晓鸣;魏会平;张爱兰;刘颖慧;崔乐

    目的 探讨川芎嗪提取液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长期诱导效应.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用1.50g/L川芎嗪提取液对MSCs进行诱导,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培养不同时间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培养后细胞浆内Nestin和NSE蛋白表达.结果 川芎嗪诱导培养8h后即可见细胞形态发生变化,24 h后表现为典型的神经元细胞形态,Nestin和NSE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呈阳性表达,3d后诱导效果好,6d后,有些细胞突起变长,出现分叉,并且有些细胞出现衰老死亡.结论 川芎嗪早期诱导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效果较好,长期诱导的特异性不明显.但可促进细胞突起的生长,并且促进神经细胞的成熟和死亡.

  • 兔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其代谢的影响

    作者:马舟涌;李放;余兆仲;任大江;陈晓斌

    目的 探索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脂肪干细胞(ASCs)变化,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DMEM、DMEM/F12(2;1)、α-MEM培养兔BMSCs和ASCs.将体外培养的第3代兔BMSCs和ASCs各分为2组后培养到第3代.A组;软骨诱导培养基(CM)+ASCs,B组;CM+ASCs +bFGF 5 ng/ml,C组;BMSCs+CM,D组;BMSCs+CM+bFGF 5 ng/ml.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35SO42-摄入量及羟脯氨酸浓度.结果 α-MEM培养基比DMEM、DMEM/F12(2;1)制备的BMSCs和ASCs所需时间缩短.单层培养的BMSCs和ASCs增殖较快,贴壁较牢且生成细胞集落,但经CM诱导后,细胞增殖较慢,贴壁不牢,且细胞没有集落生成.诱导后的BMSCs和ASCs的形状趋向于类圆形,B组和D的细胞数量比A组和C组的细胞多,B组、D组分别比A组、C组表达羟脯氨酸增加、35SO42-摄入量增加,而D组羟脯氨酸表达和35SO42-摄入量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添加了bFGF的CM诱导液诱导的兔干细胞生长较好,代谢增加.

  • 补肾填精中药血清对去势小鼠骨髓干细胞Wnt/β-catenin成骨分化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刘光旺;高娟;郭含军;霍维玲;马超;陈明;干耀恺;郝永强

    目的 探讨补肾填精中药血清对小鼠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矿化功能的影响,并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深化"肾主骨、生髓"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 以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培养去势小鼠骨髓干细胞,MTT观察细胞增殖,连续培养1周后,检测成骨基因的表达并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培养28天后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的形成,Elisa及Western-blot检测Wnt/β-catenin通路主要信号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T细胞因子(TCF)的表达水平.结果 补肾填精含药血清促进了去势小鼠BMSCs的增殖、成骨基因的表达和钙结节的形成,β-catenin、LRP-5、TCF显著上调.结论 补肾填精中药血清促进了小鼠BMSCs的成骨分化与矿化能力,这种促进作用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存在密切关系.

  • rhBMP-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球缓释系统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侯锐;毛天球;杨耀武;陈富林;程晓兵;吴炜

    目的探讨rhBMP-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球缓释系统作用BMSCs后对成骨标志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观察rhBMP-2纳米微球作用后对细胞中骨钙素、骨涎蛋白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与单纯rhBMP-2作用细胞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rhBMP-2纳米微球作用后细胞中骨钙素、骨涎蛋白及Ⅰ型胶原的表达均明显强于单纯rhBMP-2作用后的效果.结论rhBMP-2纳米微球缓释系统促进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的作用强于单纯rhBMP-2的作用.

  • 静脉移植BMSCs对大鼠脑梗死治疗及抑制凋亡作用

    作者:刘静华;刘新华;佟旭;王素洁;田月明;吕艳华;牟凤群;王海英;曹亦宾

    目的 观察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凋亡蛋白的影响.方法 全骨髓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BMSCs.改良Longa线栓法成功建立大鼠脑梗死模型4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建模1d后,空白组无处理因素,对照组尾静脉注射1mL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射1mL BMSCs悬液.在建模后当日、BMSCs移植后第3、7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试(mNSS),移植后第7d进行TTC法检测各组脑梗死体积,同时检测脑区BrdU阳性细胞,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mNSS显示,移植前3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细胞移植组得分较对照组及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且空白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C检测显示,细胞移植组较其他2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5),空白组与对照组梗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梗死脑区有BrdU阳性细胞;免疫组化显示,细胞移植组较其他2组Bcl-2阳性细胞明显增高(P<0.01),caspase-3阳性细胞明显降低(P<0.05),且空白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显示,细胞移植组较其他2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空白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移植BMSCs可改善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其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与其抑制凋亡作用有关.

  • 甘草酸对骨髓间充质细胞诱导为多潜能干细胞重编程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密霞;王秀云;石田寅夫;李佳玮;周涛

    目的:观察甘草酸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后对成体细胞向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转化的关键基因Oct4、Sox2、c-Myc、Klf4、Nanog mRNA表达的影响,探索将BMSCs等成体细胞藉由中药提取物诱导为iPS的无病毒载体、无基因整合的方法.方法:培养BMSCs,分别加入6.25 μmol/L、12.5 μmol/L甘草酸,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培养15 d、30 d后检测Oct4,Sox2,c-Myc,Klf4,NanogmRNA的表达.结果:甘草酸6.25μmol/L培养15 d,能升高BMSCs细胞Nanog、c-Myc、Oct4、Sox2mRNA表达,且Nanog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养30 d,Nanog、Sox2、c-Myc,虽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仍高于正常;甘草酸12.5μmol/L培养15 d对BMSCs Klf4、Sox2、c-Myc、Nanog、Oct4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培养30 d可促进BM-SCs、c-Myc、Nanog 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草酸能增加对骨髓间充质细胞表达iPS诱导的关键性基因Nanog等的表达,而Nanog阳性的iPS细胞在基因表达谱上很难与胚胎干细胞区分出来,因此我们认为甘草酸可能对BMSCs向iPS转化具有促进作用.

  • 17β-雌二醇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换中的作用

    作者:冷冰;马恩元;薛昊罡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 SD大鼠MSCs,诱导大鼠MSCs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应用放免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应用17β-E2对成年大鼠来源的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分离得出 BMSCs细胞为长梭形或纺锤形,诱导7 d时,大部分细胞逐渐变为多边形,可见碱性磷酸酶( ALP)染色呈阳性;诱导约14 d,细胞互相聚集周围有钙盐晶体形成;诱导培养21 d,细胞聚集形成典型的骨小结,茜素红染色将骨结节中沉积的钙盐染成红色。结论密度梯度离心与贴壁筛选法相结合,是体外分离、纯化MSCs的理想方法;雌激素能通过增强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来发挥促骨形成作用。

  • 不同补肾法在脑梗死大鼠体内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作用

    作者:刘永琦;王倩;颜春鲁;苏韫;张毅;范萍;吴晓晶;董介正

    目的 探讨不同补肾法在脑梗死大鼠体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随机分为空白诱导组、左归丸诱导组、地黄饮子诱导组、右归丸诱导组、维甲酸(RA)诱导组、左归丸联合RA诱导组、右归丸联合RA诱导组、地黄饮子联合RA诱导组,不同补肾法代表方药含药血清孵育BMSCs,移植后7、14 d进行移植细胞神经标志蛋白的检测.结果 诱导BMSCs经静脉移植入大鼠体内后,阳性表达神经细胞的相关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estin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论 不同补肾法在脑梗死大鼠体内能够促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且补阴类代表方左归丸和阴阳双补类代表方地黄饮子在体内诱导分化的效果优于补阳类代表方右归丸.

  • 丙戊酸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中对Oct-4的影响

    作者:靳久增;刘宇;白霜;黄鑫

    目的 探讨丙戊酸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神经样细胞分化中对Oct-4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不加丙戊酸,细胞加入预诱导液(含1μmol/L β-ME,10% FBS的DMEM/F12)培养24h,然后换诱导液(含200umol/L BHA,2% DMSO的DMEM/F 12)诱导5h.实验组,诱导前12 h,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丙戊酸.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SE、GFAP、Oct-4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SE及GFAP蛋白Oct-4的表达.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骨髓间质干细胞呈纺锤状,诱导后出现突出,向周围伸出明显突起,呈现神经细胞样形态,且实验组的细胞突起数量和长度多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的NSE、GFAP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Oct-4的表达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丙戊酸能诱导骨髓问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神经样细胞,同时其增强了Oct-4在BMSCs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中的表达.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赵尚平;肖雪飞;欧好;彭玥;刘作良;王仟陆;杨明施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小鼠脓毒症ALI模型,12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5只):假手术组( C组)、三个不同剂量BMSCs治疗组( L、M和H组)及脓毒症组(CLP组). 其中15只小鼠用于观察存活率,剩余10只用于观察其他指标. 取第三代BMSCs,在制模成功5 min后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L、M和H组分别注入BMSCs 1 ×10 4个、1 ×10 5个和1 ×106个,C组及CLP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在给予BMSCs后24 h留取标本,检测肺组织形态学、肺组织湿干质量比( W/D)、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 ,血乳酸、血清TNF-α、IL-10及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 结果 与CLP组比较,H组24 h及48 h存活率提高, 24 h肺微血管充血、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病理评分、W/D值、PaCO2、血乳酸、TNF-α、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降低,PaO2及IL-10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BMSCs可抑制Balb/c小鼠ALI时血清TNF-α、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上调IL-10水平,减轻肺损伤严重程度,且该保护作用与BMSCs的剂量有关.

  • 犬PRF复合BMSCs修复拔牙窝颊侧骨壁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佳;郝永明;陆家瑜;邹德荣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在颊侧骨壁缺损修复中的成骨作用。方法:体外将PRF作用于比格犬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第21天测定钙结节量;4、7、11 d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成骨相关基因。9只成年比格犬拔除上颌左右两侧的侧切牙,构建颊侧骨壁缺损的拔牙位点,并随机分为血凝块组、PRF组和组织工程骨组,在手术后即刻、6周及12周时评价各组的颊侧骨高度和拔牙窝的骨密度。结果:PRF在体外实验中能明显促进BMSCs的增殖,提高成骨分化以及钙化能力(P<0.05)。动物实验中,PRF表现出了促进早期伤口愈合的能力。在颊侧骨壁缺损的修复中,组织工程组在6周时骨高度和骨密度分别为(2.63±0.57) mm、(765.19±59.70) HU,较血凝块组[(5.65±2.91) mm、(599.08±53.88) HU]和PRF组[(4.14±1.16) mm、(644.76±65.39) HU]显著增高(P<0.05)。结论:PRF复合B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可以在早期有效地修复拔牙窝骨壁缺损。

  • 载辛伐他汀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对兔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作者:刘志;关键;段峰;侯玉一;侯玉泽;张国梁;王心彧;张秀静;徐峰

    目的: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辛伐他汀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局部缺损,观察辛伐他汀对BMSCs复合支架材料修复兔骨缺损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制备下颌骨缺损模型.A组为实验组,在缺损区植入复合BMSCs的载辛伐他汀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B组为对照组,植入BMSCs复合羟基磷灰石材料.分别于术后2、4、8、12周处死各组动物,行影像学分析、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等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A组骨缺损处愈合程度、成骨速度及骨质量明显优于B组.扫描电镜显示,A组复合材料与组织相容性好,材料吸收优于B组.统计各组各期牙CT分析数据的骨密度值,结果表明A组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实验表明经BMSCs复合的辛伐他汀支架材料具有明显的促进成骨能力,可加速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提高修复质量.

  • 建立ICR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作者:杨玉彦;王录美;孙铭学;裴志鹏;冯雍炜;赵杰;肖凯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的高效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ICR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方法,初步研究其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物;诱导细胞定向分化为成脂细胞、成骨细胞,以检测细胞多向诱导分化能力.结果:利用该方法纯化的BMSCs形态均一,多为梭形.第3代BMSCs进行流式检测CD29、CD44均呈阳性表达,表达率分别为97%、90%;CD34、CD45呈阴性表达;且能够成功诱导分化成成骨细胞、成脂细胞.结论:利用全骨髓贴壁法可以高效分离、纯化ICR小鼠的BMSCs,生物学特性稳定.

  • 西藏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慢病毒载体介导EGFP标记间充质干细胞

    作者:唐华;毕文浩;艾威;李德胜;潘光辉;史俊文;刘薇;黄威;肖东;顾为望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西藏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纯化方法,并基于BMSCs建立慢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EGFP体外投递系统.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西藏小型猪BMSCs,差速贴壁法不断纯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BMSCs CD45、CD90和CD105表达;此外,用携带EGFP基因的慢病毒转染BMSCs以获得EGFP标记的BMSCs,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情况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效率.结果 ①密度梯度分离法结合差速贴壁法所获得的细胞经鉴定符合MSCs的特性.②借助慢病毒高效率将EGFP导入BMSCs,感染效率为84.1%.结论 利用密度梯度分离法结合差速贴壁法可获得高纯度的BMSCs,基于BMSCs 建立了慢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体外投递系统.

  • 低氧预处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作者:刘红;俞小芳;滕杰;邹建洲;方艺;刘少鹏;丁小强

    目的 探讨低氧预处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凋亡和坏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全骨髓细胞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通过细胞成脂、成骨分化诱导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物(CD29、CD90、CD45)鉴定BMSCs;运用siRNA干扰技术沉默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基因.将细胞分成6组:正常培养组、正常培养+转染阴性对照组、正常培养+HIF-1α RNA干扰组、低氧预处理组、低氧培养+转染阴性对照组及低氧培养+HIF-1aRNA干扰组,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流式细胞仪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acid dehydrogenase,LDH)活力测定等方法,检测各组BMSCs的增殖、凋亡和坏死情况;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各组BMSCs中HIF-1α、葡萄糖转运子-1(glucose transporter,GLU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培养的BMSCs具有成脂、成骨等多向分化潜能;流式检测呈现CD29和CD90高表达,CD45低表达;低氧预处理可促进BMSCs增殖,减轻坏死,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低氧预处理组HIF-1α、GLUT-1及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高于常氧培养组(P<0.05);给予低氧预处理组siRNA HIF-1α后其HIF-1α、GLUT-1及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未干扰前(P<0.05),且细胞增殖受抑制,细胞凋亡和坏死加重(与未干扰前相比,P<0.05).结论 低氧预处理可促进BMSCs的体外增殖,减轻坏死,其机制可能与低氧预处理后HIF-1α表达增加及上调其下游基因GLUT-1和VEGF表达有关.

  • 骨碎补提取液培养BMSCs移植对模型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作者:徐展望;刘国岩

    目的:探讨骨碎补促进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骨碎补提取液干预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并作为种子细胞移植至大鼠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拍摄造模后3,7,14,28,40dX线片并评分.结果:骨碎补药物各组在造模后14,28,40d时与标准培养基组、条件培养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0.002 g/mL组与0.02 g/mL组、0.0002 g/mL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碎补提取液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可促进大鼠骨质疏松骨折愈合,中等浓度骨碎补提取液作用明显.

  • NT-3转染的BMSCs联合异体去细胞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作者:张威;周明武;幸超峰;张雁儒;宫翠翠;许悦玲;李琛琪

    目的 通过NT-3转染的BMSCs联合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观察神经移植体传导速度及靶器官功能恢复.方法 6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组均造成1 cm长左下肢坐骨神经缺损.A组应用自体神经修复,B组应用去细胞异体神经,C组应用去细胞异体神经+BMSCs,D组应用去细胞异体神经+转染NT-3的BMSCs.移植后1、4、8周肉眼观察大鼠足部溃疡形成及愈合情况,移植后4、8、12周切片观察移植体再生情况,肌电图检测神经传导速度及小腿三头肌恢复率.结果 移植1周后,各组均有下肢溃疡形成,4周后恢复;8周后切片观察,A组及D组神经纤维直径及髓鞘数量均明显优于B、C组;12周时,神经传导速度A组明显优于其余3组,D组优于其余2组(P<0.05);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D组也明显优于其余2组(P<0.05).结论 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联合转染NT-3的BMSCs作为神经缺损的修复材料,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架作用,有效地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对靶器官的恢复也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 PVA与成软骨向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的生物学行为研究

    作者:曲丹;李继华;李玉宝;左奕;徐誉纯;张莉

    目的:探讨PV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向诱导后黏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情况.方法:将诱导后的BMSCs用DiI荧光标记并与材料复合培养,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II型胶原了解BMSCs成软骨分化,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材料的粘附和增殖情况.结果:BMSCs诱导后甲苯胺蓝染色和II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细胞可在支架材料上粘附生长.结论:细胞诱导后在PVA表面的粘附、增殖情况良好, 对诱导后的细胞无影响.PVA可作为软骨修复的支架材料.

  • 补肾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调控P38信号通路促进去卵巢大鼠BMSCs成骨分化研究

    作者:阳晟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调控P38信号通路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机制.方法:切除SD大鼠双侧卵巢,造成大鼠去势,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分离、纯化、培养与传代大鼠BMSCs.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成骨诱导组、中药组.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的钙化结节情况,放免分析方法测定骨钙素(BG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成骨标记物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活化蛋白激酶(P3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结果:培养7天、14天钙化结节数、BGP含量,正常组、成骨诱导组、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成骨诱导组、中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成骨诱导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组和模型组可见少量ALP、OPN阳性细胞,成骨诱导组、中药组较正常组和模型组见大量ALP、OPN阳性细胞(P<0.01).模型组较正常组P38、TNF-α表达低,中药组P38、TNF-α表达上调.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通过激活P38信号传导通路,上调成骨细胞转录因子表达,促进去势大鼠BMSCs向成骨分化.

  • 清热化瘀方联合HP-BMSCs移植对脑缺血损伤大鼠CD31表达的影响

    作者:秦红玲;来要水;祝美珍;胡玉英;胡跃强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方联合缺氧预处理(HP)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血管新生标志物CD31表达变化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为6组:假手术组(SO组)、模型组(MCAO组)、BMSCs移植对照组(BMSCs组)、HP-BMSCs移植组(HP-BMSCs组)、BMSCs移植联合清热化瘀方组(中药对照组)以及HP-BMSCs移植联合清热化瘀方组(中药干预组),各组根据取材时间点又分为7天、14天两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大鼠.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梗阻模型,根据分组情况给予清热化瘀颗粒灌胃及经尾静脉移植BMSCs或HP-BMSCs,参照mNSS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及Brdu标记的BMSCs细胞.结果:与MCAO组比较,中药对照组、中药干预组、HP-BMSCs组、BMSCs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与SO组比较,其它各组CD31表达均显著上调,中药干预组上调的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P-BMSCs组比较,BMSCs组神经功能评分增加,CD31表达下降,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数较低;中药干预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减少,CD31表达明显上调,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与中药对照组比较,中药干预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减少,CD31表达量显著增加,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清热化瘀方联合HP-BMSCs移植可改善脑缺血损伤SD大鼠的神经功能,可能和其促进大鼠脑缺血区血管新生标志物CD31的表达相关.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