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灌洗尘肺病患者舒适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黄坚芳;卢雪梅;黄永芳;潘耘

    尘肺病(pneumoconiosis)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是我国严重的、没有医疗终结的致残性职业病,一旦诊断尘肺病,终身带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2].据统计[3],全国每年因尘肺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0多亿元 .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肺灌洗治疗可作为尘肺病病因治疗的方法之一[4],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是一种实用有效安全、相对无创伤性的临床治疗方法[4~6].但作为一项侵入性治疗措施,肺灌洗的患者会出现生理和心理的不适与痛苦,如果医护人员及时了解肺灌洗患者的不舒适和痛苦,可以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减轻或消除不舒适,为患者提供安全与舒适的护理.对于提高尘肺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综述如下.

  • 床旁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老年难治性肺炎疗效分析

    作者:蓝飞燕;陆卫忠;廖小霜;冯德艳;方小琳

    目的 探讨床旁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老年难治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4例确诊为肺炎经常规抗感染治疗7~10 d效果不佳的老年患者,配合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疗法,分析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54例患者经配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后,痊愈6例(11.1%),显效44例(81.5%),进步3例(5.6%),无效1例(1.9%),总有效率为92.6%.结论 床旁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老年难治性肺炎效果确切,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肿物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能文

    支气管内肿物病因复杂,临床症状表现多样,痰检阳性率低,易造成误诊.而应用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确诊率高、并发症少[1],被广泛采用.我院自2002年7月至2005年2月对43例支气管肿物患者进行FB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刷检涂片(BB)等检查,现报告如下.

  •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肺部疾病62例疗效观察

    作者:陆光润;柳广南;覃寿明;许辉;阳显慧;李国秀

    1960年日本的池田茂人制成纤维支气管镜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但对肺部疾病的诊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通过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肺灌洗)治疗某些肺部疾病也初见成效.我院1981~1998年对62例患者用肺灌洗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小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粉尘含量的测定分析

    作者:陈志强;李和林;黄曙海;唐忠权;谭灶芹;蒋珊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粉尘含量的测定,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对尘肺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选择83例煤工尘肺0+患者,对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中粉尘进行分离,测定含量.结果:83例煤工尘肺0+患者灌洗液清除物干重(0.26±0.17)g,粉尘含量(0.10±0.43)g,粉尘占清除物干重为39.60%.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对尘肺是一种很好的病因治疗手段.

  •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用药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曹欣;代丽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十氨溴索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收治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联合常规祛痰、平喘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十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热程、咳嗽时间、影像学恢复时间以及患儿住院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热程、咳嗽时间、影像学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用药能够提高感染局部的药物浓度,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作者:孔令坚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为ARD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诊治2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采用肺保护性通气和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治疗.结果 20例治愈15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25.00%,死亡原因为原发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和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 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幼儿植物性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

    作者:张彩萍;吴海峰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在幼儿植物性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6例幼儿植物性支气管异物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患儿仅予经支气管镜取出异物后吸净分泌物的处理,治疗组30例在予对照组相同处理的同时采用含2/15的10%丁胺卡那霉素、1/15的0.5%地塞米松、2/15的0.75%沐舒坦的温生理盐水0.5~1ml/kg行BAL.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6.67%)显著高于对照组(42.31%),P<0.01.结论 幼儿植物性支气管异物取出后宜用含丁胺卡那霉素、地塞米松、沐舒坦的温生理盐水常规行BAL.

  • 氨溴索注射液支气管灌洗预防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初步疗效

    作者:梁卓信;林墨菊;陈继昌;龙苹;冯秀英;韦天全;廖滔;蒋永江;李翠玉

    目的 探讨氨溴索注射液支气管灌洗预防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方法 选择胎粪羊水Ⅲ度污染的新生儿3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治疗组19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在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行支气管灌洗治疗;治疗组:采用稀释的氨溴索注射液在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行支气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在灌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呼吸频率、经皮氧饱和度和胸X线片等指标综合分析后,对两组患儿的MAS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MAS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临床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氨溴索注射液支气管灌洗能减少新生儿MAS的发生率.

  • 人工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持续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韦林燕;谭利辉;赖凤新;唐润苏;吴晓云

    目的研究人工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持续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可行性、实用性.方法对49例无自主呼吸,须持续呼吸机机械通气的低氧血症患者予2.5%碳酸氢钠溶液5~10ml气道注入后通气→翻身→拍背→吸痰.结果经人工支气管肺泡灌洗后肺功能明显好转.治疗前血氧饱和度(SaO2)<80%,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维持SaO2>98%31例,占63.27%,治疗后SaO2较治疗前升高率>20%18例,占36.73%.肺不张治疗后肺复张6例,复张率为85.71%.结论人工支气管肺泡灌洗安全、经济、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 支气管肺泡灌洗清除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痰痂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超;佘柳君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清除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痰痂的作用.方法观察ICU 20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BAL清除下呼吸道痰痂后血气分析及临床表现变化.结果灌洗并注药后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改善(P均<0.01).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BAL清除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痰痂并注药治疗确有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气管内滴注利多卡因联合支气管灌洗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作者:石尧机;邓端燕;黄光武

    目的探讨气管内滴注利多卡因及支气管灌洗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患儿行支气管镜检并异物取出术,术中气管内注射利多卡因及取出异物后行支气管灌洗(治疗组),与42例单纯行异物取出术的病例(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喉痉挛、屏气及起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喉痉挛、呼吸暂停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或0.01),起效时间及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气管内滴注利多卡因及联合支气管灌洗,可防止气管屏气及支气管痉挛,有效地清除阻塞物,改善肺通气,提高局部药物浓度,缩短病程.

  • 支气管肺灌洗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佘柳君

    纤维支气管镜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其适应证不断扩展,在危重患者的抢救和诊治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86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支气管肺灌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呼吸机三通连接管在机械通气患者行肺灌洗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谢春晖;温金兰;蒋连强;凌宙贵

    目的 评价呼吸机三通连接管在机械通气患者行肺灌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并且需要行肺灌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2%利多卡因2 ml局部注入进行气道表面麻醉后,观察组纤维支气管镜由气管导管三通连接管的密封帽膜孔进入进行肺灌洗,同时保持呼吸机有效机械通气;对照组纤维支气管镜由气管导管进入,进行肺灌洗.两组均给予相应的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收缩压及不良反应,记录操作时间.结果 两组术前SaO2、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SaO2及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及术后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挣扎和憋气、喷溅、暂停操作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操作耗时(2.43±0.63)min,少于对照组的(5.43±2.30)min(P<0.05).结论 使用呼吸机三通连接管在机械通气基础上行肺灌洗安全、简便、有效,术中易于护理,值得在ICU病人肺灌洗中推广应用.

  • 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彭慧;赵文静

    目的 探讨大剂量鸟司他丁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重症肺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研究组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同时给予乌司他丁(10 000 U/kg)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d及7d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血气分析、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入院后7d、28 d死亡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PaO2均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升高,而APACHEⅡ评分、平均动脉压(MAP)、PaCO2、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随观察时间延长而降低(均P<0.05);治疗后3d和治疗后7 d,研究组的PaO2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且APACHEⅡ评分、MAP、PaCO2、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及血浆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7d和28 d死亡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消化道反应、瘙瘁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支气管肺泡灌洗比较,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可有效控制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其肺功能及预后,安全性良好.

  • 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重症肺炎的Meta分析

    作者:刘波;陈栏心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临床决策循证数据库、Medline、Cochrane、PubMed,纳入有关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重症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0篇RCT,共23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能提高重症肺炎的疗效.

  • 2.5%碳酸氢钠在人工支气管肺泡灌洗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曾文涓;吴晓云

    目的:探讨2.5%碳酸氢钠在人工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97例无自主呼吸,须持续呼吸机机械通气的低氧血症患者行气道注液→通气→翻身→拍背→吸痰系列人工支气管肺泡灌洗.其中治疗组63例予2.5%碳酸氢钠注射液为灌洗液;对照组34例子0.9%氯化钠注射液为灌洗液.结果:经人工支气管肺泡灌洗后肺功能明显好转,治疗后血氧饱和度(SaO2)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痰栓性肺不张获复张.治疗组显效率63.5%,痰液稀薄93.6%;对照组显效率55.9%,痰液稀薄70.6%,两组比较P<0.05,显示治疗效果与灌洗液药物作用相关.结论:应用2.5%碳酸氢钠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 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支气管肺泡灌洗的价值分析

    作者:阎德文;张敏;张清玲;陈剑雄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在病原菌方面的特殊性及耐药性,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在糖尿病患者病原菌诊断上的意义.方法:对深圳地区73例合并肺炎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痰及(或)肺泡灌洗液的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检测、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耐药性以及与糖尿病控制的关系.结果:痰液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肺泡灌洗液(26.6%vs42.9%,P<0.01);血糖控制不良者培养阳性率较高:以G-杆菌多见,占50.0%,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多;G+球菌39.7%,真菌10.3%;支原体抗体和衣原体抗体阳性分别占10.9%和8.2%.其中,G+球菌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等均有较高耐药性,对万古霉素敏感;G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高,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及部分第三代头孢菌素较为敏感,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佐巴坦敏感.结论:糖尿病合并CAP的常见致病菌有其特殊性,以G-杆菌为主且耐药性较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检查手段,有助于病原学诊断和指导抗生素的选用.

  • 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机械通气新生儿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作者:全裕凤;郑明慈

    目的:为了明确BAL在新生儿应用的安全性,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对机械通气新生儿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SpO2)影响.方法:对157例接受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的新生儿在无纤维支气管镜下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别记录灌洗前、灌洗中、灌洗后3min、10min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比较分析部分患儿灌洗前、灌洗后30min的血气变化.结果:与灌洗前相比,灌洗时,心率显著加快[(136.43±16.84) vs(177.23±23.28),P<0.001],收缩压明显升高[(8.19±1.20)kPa vs (9.31±1.67)kPa,P<0.01],PIP明显升高[(18.23±3.42)cmH2O vs (22.56±5.27)cmH2O,P<0.05];SpO2明显降低[(94.36±5.41)% vs (86.33±12.76)%,P<0.05].MAP有一定的增加,但与灌洗前相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呼吸、舒张压、平均压无明显变化.灌洗后3min时,除收缩压及SpO2外,其余各项完全恢复.灌洗后10min所有监测指标均已恢复正常.结论:按规定程序对机械通气新生儿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是安全的.

  • 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宪梅;刘祁汨

    急性重症肺部感染、肺不张、气道分泌物多时,由于血-支气管屏障、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组织包裹、脓液的理化性质及炎症引起的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和痰液引流不畅等因素,常造成抗生素疗效不佳[1],限制了药物的作用.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Lavage,BAL)检查是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向支气管肺泡注入生理盐水并随即抽吸、收集肺泡表面衬液,检查其细胞成分和可溶性物质的一种方法.

824 条记录 36/42 页 « 12...33343536373839...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