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利多卡因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导尿中应用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6年2月至2009年12月在空军总医院住院需要进行导尿治疗的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年龄71~94岁,平均82.5岁;对照组48例,年龄70~95岁,平均83.9岁;均为男性离退休老干部、神志清楚、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1.2方法2组用物基本相同,观察组备2%利多卡因5ml、5ml注射器1付,由高年资的护士按统一操作完成.对照组常规导尿方法:消毒、打包、戴手套、铺洞巾、润滑尿管前端,左手用无菌纱布提起阴茎,右手再次消毒尿道口,将阴茎提起与腹壁呈60°,使耻骨前弯变直以便导尿管通过,将导尿管轻轻插入20~22 cm,见尿后再插入1~2 cm,然后用20 ml无菌注射器,抽取无菌生理盐水20 ml注入气囊,撤掉洞巾,接无菌引流袋.观察组:常规导尿法操作步骤同对照组,抽取利多卡因5ml,左手提起阴茎,右手消毒尿道口,从尿道口向尿道内注入利多卡因5ml,待30 s后将导尿管插入.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162例拔牙安全性分析
随着国人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血管疾病患者日渐增多,而此类患者需要拔牙治疗的风险也是口腔科医生经常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往这类患者往往被列为拔牙禁忌.2008-2010年,笔者有选择地为162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实施了拔牙,无一例发生意外情况,均顺利地完成了拔牙术,现总结如下.
-
98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疾病特点,探讨其临床护理干预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09年4月至2011年11月间收治的9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分析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因素,观察护理后临床效果.结果 98例患者经过临床干预护理后,98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发生心力衰揭,整体护理干预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临床面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加强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6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3例(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1%,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促使护理满意率的上升,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遵循随机抽样原则,选取该院心血管内科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患者的一般资料与病历资料.按入院先后,采取随机、对照、平均的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度、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度、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度、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浅析老年心血管患者介入术临床护理
目的 对老年心血管患者介入术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45例进行回顾分析,给予心理、饮食、预防并发症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45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成功率达到95%,术后两例患者分别出现气胸与血肿症状.并且予以老年心血管患者有效的护理后,其病情均有所缓解,获取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给予老年心血管患者介入术的护理措施干预后,其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与运用.
-
应用循证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指护理人员认真地、明智地、深思熟虑地运用当前所获得佳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护理人员本身的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并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结合,制定出适合试验个体需要的完整的护理方案[1].循证护理实践的目标是大限度地照顾好患者.
-
高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合并卡波西肉瘤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87岁,主因左足肿物术后6个月,双足肿物再发2周,于2005年4月28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阵发性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起搏器植入术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NYHA)Ⅲ级,2型糖尿病等病史.患者于2004年11月24日因发现左足皮肤肿物1个月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低度恶性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即经典型卡波西肉瘤.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回归社区后连续护理的SWOT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回归社区后实施连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SWOT分析的手段,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回归社区后,实施连续护理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在外部环境中存在的威胁,进行识别和分析,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回到社区后的连续性护理方法提供相关建议。结果连续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回归社区后的患者有着重要意义,但也会受到相关客观条件的制约。为了保证到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护理效果,积极的对社会认可度、管理机制以及服务模式进行分析。结论连续护理是老年心血管疾病回归社区后患者的有效护理手段,但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保证到连续护理的效果。
-
心理和行为干预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心理和行为干预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总评分为(94.7±3.6)分,高于对照组的(78.6±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和行为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
心理韧性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不良心理问题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韧性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良心理问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1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2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定其心理韧性水平,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其不良心理问题,并将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 2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CD-RISC总分评分为(65.49±11.41)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SCL-90总分评分为(148.79±29.52)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129.96±38.76)分](t=6.60,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SCL-90量表得分值与CD-RISC量表得分值成负相关(r=-0.458,P<0.01),回归分析显示,心理韧性对心理问题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β=0.634,P<0.01),可解释心理症状29.7%的变异量.结论 心理韧性是心理问题的预测因素,提高心理韧性有助于维护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身心健康.
-
78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及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特点和体会。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7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其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并分析引发老年心血管病的原因,观察其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全部7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经过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后,情况都明显好转,逐渐恢复健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谈老年心血管病的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疾病越来越多,尤其是老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近年有逐年上升势头,而且临床危重症也越来越多[1].心血管病是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如治疗护理不及时可危及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因此,护理人员掌握老年心血管病的发病原因以及护理要点,能延长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寿命,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其病死率.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术的椅旁护理
拔牙术是口腔外科的常见手术,也是牙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治疗方法.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老年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加.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外周静脉穿刺的技巧与护理
外周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急救用药的重要途径,老年患者存在血管条件差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点,尤其应用高渗溶液时易造成血管痉挛、静脉炎、渗出等情况发生,重者可发生局部皮肤变色,甚至坏死,从而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影响治疗和康复,尤其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血管条件差的特点更为突出,为了减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的损伤,减轻疼痛,现将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穿刺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运动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升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25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老年心血管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健康行为以及心理反应明显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规范患者的健康行为.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失眠是指入睡障碍和睡眠维持障碍[1].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睡眠状况直接影响疾病的恢复,为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对我院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调查,找出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探索减少失眠的护理措施,以便为患者提供佳的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海水浴体疗运动操的医疗监护
0 引言海水浴是海滨疗养地的一项重要康复体疗项目,本院在总结32年海水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参加海水浴的疗养员多为60岁以上心血管疾病患者,大部分未接受过游泳训练,利用海水的温度作用、机械作用(静水压力、水流冲力、浮力等)、化学作用等效应[1],结合本院地处鼓浪屿海水浴场独特地理优势,1999-12设计并应用了一套适合海水中全身运动的医疗体操[2].
-
22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输液速度的调查分析
本研究对228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输液速度进行调查,发现患者实际滴速与医嘱不相符,并发析了造成此现象的各种原因及有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