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甘肃省大黄病害调查与病原鉴定

    作者:王艳;陈秀蓉;李应东

    目的:通过调查甘肃省大黄主产区大黄病害种类及其特性,为病害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和室内分离鉴定相结合.结果和讨论:共发现真菌性病害8种,分别为叶黑粉病Thecaphora schwarzmaniana、斑枯病Septoria sp.、锈病Puccinia rhei-palmati、轮纹病Ascochyta rhei、叶点霉灰斑病Phyllostica rhei、白粉病Erysiphe polygoni、灰霉病Botrytis sp.、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iums、1种病毒病(毒源待定).黑粉病发病率为:14%~26%,为害严重,急待解决.白粉病、灰霉病为国内首次报道.

  • 甘肃省羌活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

    作者:王艳;陈秀蓉;杜弢;薛莉;晋玲

    目的:对甘肃省岷县、渭源等地的羌活病害进行了调查和病原鉴定.方法:采取五点取样,每点调查10株,记载发病率,严重度.结果:共发现病害8种:壳二胞褐斑病Ascochyta levistici、白粉病 Erysiphe heraclei、链格孢灰斑病Alternaria burnsii壳针孢叶斑病 Septoria dearnessii、角斑病Pleospora sp.、茎点霉条斑病Phoma sp.、细菌性角斑病(属种待定)和1种病毒病(毒源待定).结论: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为害严重,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以上病害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 滇重楼灰霉病及其病原鉴定

    作者:马维思;陈君;严世武;王馨;董志渊;李林玉;杨丽英;杨斌

    灰霉病是滇重楼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引起滇重楼花器腐烂而导致种子绝收,该研究通过田间病害调查,掌握了该病发生的基本情况,通过带病组织和菌核培养分离获得病原菌,并依据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结果表明,病原菌分生孢子梗葡萄状分枝,分生孢子椭圆形,长9.70~13.70 μm,平均(11.32±0.82) μm,宽(7.05 ~9.12) μm,平均(8.24±0.48) μm,精孢子球形,直径(3.34±0.31) μm,病原菌在发病植株及PDA培养基上均易产生黑色菌核,基于形态特征鉴定病原菌为一种葡萄孢属Botrytis真菌.基于病原菌RPB2,HSP60,G3PDH基因及其联合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支持该病原菌为葡萄孢属真菌一个新种,该菌适培养温度为20℃,适pH为8,持续光照会抑制病原菌生长.

  • 半夏块茎腐烂病病原鉴定和药效比较

    作者:孙新荣;呼丽萍;刘艳梅;王鹏;孙万仓;裴建文

    目的:研究半夏块茎腐烂病的病原和控制该病害的发生,为半夏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分离鉴定采用柯赫氏法则,菌丝生长条件采用2因子饱和D-优设计,室内药效比较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结果:形态学观察和致病性测定表明,引起半夏块茎腐烂病的病原物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F.oxysporum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适温度为21.9℃,适宜pH为6~8,适pH 7.2;室内药效比较表明,70%甲基托布津和58%甲霜灵锰锌对F.oxysporum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好,EC_(50)分别为0.002 7,0.066 2 g·L~(-1).结论:明确了半夏块茎腐烂病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 黑龙江省首次发现人体感染肾膨结线虫

    作者:刘德祥

      肾膨结线虫[Dioctophyma renale(Goeze,1782)Stiles,1901]是一种大型的寄生线虫,通常寄生于犬、貂的肾脏及腹腔内,人体感染的病例报道很少,至1994年国内仅报道4例,国外16[1]。国内4例主要分布在湖北2例、广东1例、江苏1例[2]。本文报道了在黑龙江省鸡西市首次发现的人体感染肾膨结线虫者1例,并对本病的病原鉴定、临床表现及防治作了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7岁,黑龙江鸡西人,朝鲜族,工人。病人入院前4个月来感到周身无力、食欲差、厌油腻、伴大便干燥,黑便,剧烈腰痛,尿频,反复血尿,在4个月前排尿过程中尿出虫体1条,长约10 cm,2000年2月25日病情加重,再次自尿中排出虫体1条,为求进一步治疗,3月1日到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以“肾性贫血”入院。  体检:T36.3℃,P100次/min,BP14.7/9.3 kPa,神志清楚,皮肤粘膜苍白,重度贫血外观,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侧肾区叩击痛(+),肢体无浮肿。  实验室检查:WBC 4.8×109/L,Hb 40 g/L,PLT 14×109/L。尿检查,隐血(+),蛋白(),WBC 0~1/高倍视野,RBC满视野/高倍视野,大圆上皮0~5/高倍视野,未见虫卵。  B超检查:右肾下极肾实质内可见两个,右肾中上极肾实质内可见1个索条状中等偏高回声,后带不典型声影,大小分别为1.1 cm×0.6 cm、0.6 cm×0.4 cm和1.5 cm×0.5 cm,实质厚度1.4~4.7 cm。

  • 两种等温扩增技术在二代测序病毒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邹晓辉;赵翔;冯兆民;王大燕;舒跃龙

    目的 评估两种等温扩增方法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病毒鉴定中的应用,为利用二代测序进行病毒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了两份病原已知的重症肺炎病人咽拭子,分别采用单引物等温扩增(Single primer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SPIA)和多重置换等温扩增(Multiple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MDA)的方法进行反转录扩增.扩增产物进行NGS测序和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 SPIA扩增产物片段较短,扩增效率较低;而MDA扩增的产物片段较长,扩增效率也高.SPIA法在两份样本中均检测到目标病原,且目标病原基因组覆盖度较高.MDA在其中一份样本中未能检测出目标病原.结论 SPIA与MDA扩增方法均可用于NGS病原鉴定.SPIA法扩增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但检测病原的能力高于MDA.

  • 藏红花病毒病原的分子鉴定

    作者:谢礼;吕明芳;董峰丽;饶君凤;毛碧增;洪健

    目的 研究栽培藏红花的病毒病原.方法 综合运用病毒粒子形态和细胞病理学电镜观察、DAS-ELISA检测、RT-PCR检测及序列测定等技术进行病原鉴定.结果 透射电镜负染色观察到病株汁液含有600~900 nm的线状病毒粒子;超薄切片观察到病株细胞质内有大量线状病毒粒子、Ⅱ型风轮状内含体和电子致密无定型体,符合菜豆黄花叶病毒Beamyellow mosaic virus (BYMV)的病理学特征.应用BYMV抗体进行病株DAS-ELISA检测结果为阳性,应用马铃薯Y病毒属特异性引物Sprimer和M4对病株进行RT-PCR检测结果为阳性,对阳性结果进行分子克隆及序列测定发现目标序列与BYMV有99%的同源性.结论 综合检测结果判明侵染浙江藏红花的病毒病原为BYMV.

  • 基因芯片技术在致病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步恒富;祝庆余;蒋中华;马立人

    高密度寡核苷酸DNA芯片技术可以通过一次杂交试验获得大量的基因组信息,在基因组结构与基因表达分析中应用广,在与人类健康有关的遗传病、传染病等许多疾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对基因芯片技术在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病原鉴定、分类与致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 121例外阴阴道炎假丝酵母菌分离和药敏试验报告

    作者:赵华东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病原体种类及药敏情况.[方法]对VVC患者行真菌镜检、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121例VVC患者真菌镜检全部阳性,培养119例阳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占84.0%(100/119),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占14.3%(17/119),双重感染占1.7%(2/119).药敏试验白假丝酵母菌的依次为制霉菌素>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非白假丝酵母菌为制霉菌素>伊曲康唑>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结论]VVC的病原体大部分是白假丝酵母菌,制霉菌素为首选治疗药.

  • 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病原鉴定、药敏分析和治疗

    作者:苏秀馨;褚瑞峰;肖庆忠;陈涛

    目的:探讨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病原体分布、体外药敏结果和初步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60株孕妇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念珠菌进行鉴定,进行药敏分析;对其中可随访的60例患者进行阴道置入刺霉菌素制剂治疗.结果: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高(60.6%);体外药敏分析显示:对各种念珠菌的总体敏感率大于90%的抗真菌药物有制霉菌素(94.4%)、伊曲康唑(93.8%)、两性霉素B(93.8%)、5-氟胞嘧啶(91.9).制霉菌素制剂的治疗总有效率93.3%,与体外药敏结果(94.4%)基本一致.结论: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临床治疗可首选制霉菌素,可考虑选用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等药物.

  • 金瓜和白瓜花叶病毒病病原的初步鉴定

    作者:陈晓斌;顾振芳;代光辉;黄丹枫;朱宗南;陈中

    崇明是上海出口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国家级的绿色食品园区之一,具有生产绿色蔬菜商品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

  • 重庆党参真菌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

    作者:余中莲;雷美艳;蒲盛才;肖忠;曹厚强;杨成前

    目的:明确当前重庆党参主要栽培品种川党参主要真菌病害及对应病原菌种类.方法:对川党参主产区进行系统调查,对所得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共调查到真菌病害5种,分别为党参锈病Puccinia cam-panumoeae Pat.、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um Schl.、紫纹羽病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白粉病Sphaerotheca codonpsis(Golov.)Z.Y.Zhao、斑枯病Septoria codonopsidis Ziling.目前,危害川党参严重的为党参锈病、根腐病和紫纹羽病.结论:重庆巫山、巫溪、奉节、南川等地锈病发病率为100%,严重度2~3级,是川党参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害严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甘肃省黄芪霜霉病病原鉴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作者:陈泰祥;王艳;陈秀蓉;杨小利;徐鹏刚

    目的:明确引起甘肃省黄芪霜霉病的病原,筛选出高效低毒的药剂用于田间防治.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形态学观察进行病原鉴定,选用5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病原孢囊梗上部二叉状分枝4~6次,末端直或略弯,呈锐角或直角张开,大小平均274.6.μm×5.5 μm;孢子囊圆形或卵圆形,无色,大小平均23.7μm×19.6 μm;卵孢子球形或近球形,淡橘黄色,卵球色淡,大小平均39.3 μm×35.0 μm.5种供试杀菌剂中66.8%霉多克WP400~500倍液、60%百泰WG1 000~1 250倍液、52.5%抑快净WG1500倍液、687.5 g/L银法利SC 800倍液以及70%安泰生WP200~300倍液,间隔8d连续用药2次,防效在87.57% ~79.24%,可在生产中交替使用.结论:引起甘肃省黄芪霜霉病的病原为藻物界卵菌门黄芪霜霉菌Peronospora astragalina Syd.,供试的5种杀菌剂都可用于大面积防治黄芪霜霉病.

  • 甘肃省益母草斑枯病病原鉴定

    作者:赵翊;王艳;肖积兰;崔永明

    目的:鉴定益母草斑枯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常规植物病理学组织分离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室内人工接种进行致病性测定;利用病原菌的rDNA 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来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结果:该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直径(86 ~ 165) μm×(80 ~ 130)μm;具孔口,分生孢子针形,3 ~14个隔膜,大小(48 ~90) μm×(1.4 ~ 1.8)μm.在PDA培养基上,菌落黑灰色,生长速度为1.33mm/d,大量的分生孢子器半埋生在培养基中,分生孢子两端和中间细胞均可萌发长出无色芽管.通过rDNA 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该菌与野芝麻壳针孢Septoria lamiicola Passerini聚为一类.结论:依据形态学和r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确定引起甘肃省益母草斑枯病的病原为野芝麻壳针孢Septoria lamiicola Passerini.

  • 山西黄芪根腐病优势病原菌鉴定及其拮抗菌的多重筛选

    作者:任小霞;秦雪梅;王梦亮;雷振宏;王玉龙;高芬

    目的:在明确山西省黄芪根腐病优势病原菌的基础上,针对其进行拮抗菌的筛选.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得黄芪根腐病的致病菌,并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回接证病,采用常规形态和EF-1α序列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以优势病原菌为靶标,通过室内多重筛选的方式筛选获得生防菌株.结果:明确了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为山西黄芪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之一,筛选获得的拮抗菌G10对其表现出了良好的平皿拮抗和离体防病效果.结论:以Fusarium solani为靶标筛选获得的拮抗菌G10,具有开发为专用生防制剂的潜力.

  • 眼镜蛇变形杆菌病的病原鉴定及治疗

    作者:曾芸;李军;潘红平;张馨文;韦晓洁

    目的 为查明发病蛇的病原以及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用营养琼脂、鲜血琼脂、SS培养基分离培养病原菌,并进行生化试验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从病原菌的培养特性、菌落形态和生化试验结果可以确定为普通变形杆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对阿奇霉素、恩诺沙星等抗菌药高度敏感.结论 用高度敏感抗菌药治疗病蛇,效果显著.

  • 贵州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鉴定

    作者:阎岩;王定明;庄妍;陶沁;胡静;庄丽;周敬祝;余春

    目的 了解贵州省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及病原的型别分布情况.方法 对2008年4-12月88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例进行临床特征及三间分布分析,采用细胞分离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肠道病毒的病原体.结果 88例患者中有、无发热症状比例约为2∶1,就诊时口腔、手掌及足底同时出疹率占51.93%;患者居家与住院治疗比例约为10∶1,乡村与城市发病比例约为3∶1.2008年手足口病发病率以贵阳市曩尚(66.44/10万),5-8月为发病高峰,高发年龄为1~5岁组,男女比例为2∶1.临床标本病毒分离阳性率达35.34%(EV71∶CA16为2∶1).疱疹液及咽拭子在发病2 d内病毒检出率高,占各自阳性的71.42%及52.17%.3~7 d采集粪便病毒检出率高.结论 手足口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地域、季节及年龄界限,聚集病例以EV71感袭为主,同时伴有CAl6感染.

  • 淮南市2010年手足口病病原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余寿杰;刘江;王晨琨;刘笑梅

    目的 了解淮南市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及病原型别鉴定分析.方法 对2010年4~12月123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例进行三间分布分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鉴定肠道病毒病原体型别.结果 来自哨点医院123例患者中,中心城区(57例)与其他县区之和(66例)发病人数比例约为1:1.16;手足口病以5月为发病高峰,高发年龄集中在1~5岁年龄组,男性患者(85)与女性患者(38)比例约为1:0.45;123份咽拭子标本病原鉴定阳性数95例,阳性率77.2%(EV71:CA16约为2:1).结论 淮南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在地域分布无明显的地域差别,有明显的流行季节及年龄分布,患者以EV71感染为主,同时伴有CA16及其他型别肠道病毒感染.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