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治疗小儿腹泻

    作者:张凤琴;付越

    方法:穴取天枢、足三里、章门、公孙.用30号1寸毫针速刺不留针,用平补平泻法,天枢、公孙直刺0.5寸,足三里直刺0.8寸,章门平刺0.8寸,手下有紧涩感后出针,每日1次.

  • 针刺夹脊穴加局部悬灸治疗带状疱疹

    作者:徐立玉;屈云

    治法:在带状疱疹相对应的脊神经根处,取同侧华佗夹脊穴,用1.5寸毫针直刺,进针1寸,用提插捻转强刺激手法,10分钟后再行针1次出针.继在病损部位,用艾条悬灸15~20分钟,以患处红润、局部有热感为宜,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

  • 针刺后溪穴治疗足跟痛

    作者:封燊

    方法:一般取坐位,左侧足跟痛取右后溪穴,右侧足跟痛取左后溪穴.常规消毒,取2寸毫针,快速进针,用强刺激泻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并嘱患者不断地尽力狠跺足跟疼处,2分钟后,患者疼痛立即减轻或消失,而后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强刺激泻法1次,并嘱患者竭尽所能地不停地跺足跟疼处,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隔日1次,3次为一个疗程.

  • 耳针治疗顽固性荨麻疹

    作者:黎进齐

    治疗方法:取耳穴肺、风溪、肾上腺、内分泌、对屏尖、心.操作:找准穴位后,耳郭常规消毒,用0.5寸毫针直刺,肺穴直刺达软骨内,余穴均刺入皮下即可,用点刺进针法进针,留针40分钟左右,每日1次,两耳交替使用.

  • 单刺下关穴治疗足跟痛

    作者:郭艳明

    方法:取患侧下关穴,双侧痛取双侧.常规消毒后,用28号1.5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待局部得气,憋胀痛后,行提插捻转法,尽量使针感向下传,能达到足部者好,每隔5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本组50例全部有效.其中疼痛完全消失者12例:疼痛大部消失者23例,疼痛缓解者15例.

  • 液门穴治疗头痛

    作者:潘国强

    操作:令患者将一侧的手掌握拳,取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前陷中的液门穴,避开浅静脉,用28号1.5寸毫针顺掌骨间隙刺入0.5~1寸,中等刺激,局部有酸麻胀感,使患者感觉向肘弯部放射,头部可有凉感,随即头痛减轻或消失.留针15~30分钟.先刺一侧,10分钟后加刺对侧.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

  • 血海穴为主治疗老年皮肤瘙瘁症

    作者:李月

    治法:患者仰卧位,取双侧血海穴,用30号2~2.5寸毫针直刺1~1.5寸深,针感向下或向上传导,有明显的酸麻胀感,再针双侧三阴交穴,均用补法,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1次.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

  • 针刺验穴治疗腹泻

    作者:王存周;吴也平;刘文君

    方法:取腹泻穴(神阙穴下0.5寸处),四边穴(脐旁上、下、左、右各1寸处).急性腹泻用中强度刺激泻法或透天凉法,进针快,针刺较正常稍深;慢性腹泻用补法或烧山火法.用26号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四边穴以上、下、左、右为序,进针3~5分深,不留针.虚寒型取缓刺捻转法半分钟,实热型急刺捻转10秒钟.腹泻穴针3~8分深,不留针.以上穴进针方向均稍斜向脐中,针感向四周放散.每日治疗1次,重症者可每日针2次.

  • 毫针针刺操作医院感染管理研究概况

    作者:江顺奎;李雷;易小玲;魏丹霞;侯敏

    对毫针应用中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及毫针针刺无菌技术操作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现状是针灸医师对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不足,缺乏无菌观念及消毒隔离意识,存在未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的情况,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差,传统长毫针操作方法存在缺陷.今后应从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应制度并实施监管、进一步研究长毫针针刺操作方法、制定毫针无菌技术规范入手,探索毫针针刺治疗的医院感染管理新模式.

  • 浅谈毫针进针操作及教学要点

    作者:侯书伟;郭丽;孔素平

    总结多年临证及教学经验,探讨毫针进针操作及其教学的规律性.进针操作过程中押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扪、切(切揉、切探、切舒、切压、切固)为其不可忽略的两大方面,临床毫针进针操作时极少应用押手的习惯实当摒弃;刺手进针操作前应“练手”,进针时手当“松弛”,融“触、绷、聚、爆、进”诸要点于瞬间,熟练、自然地应用“三力合一”“三点一线”等合理的进针发力模式,并重视进针后的“变向”“变点”问题.认为毫针进针“轻巧有力、无(微)感进针、针进气得”是针灸医师针刺操作水平的高体现.

  • 《针灸学》教材及国家标准中毫针捻转角度的疑析

    作者:田开宇

    现行中医高校《针灸学》教材和国家标准中对毫针捻转行针手法的捻转角度规定颇不一致.笔者通过查阅和对比三家出版社的多个版本教材,并依据“针灸针”国家标准(GB)和国际标准(ISO)有关毫针规格的资料,计算出不同捻转角度的指间位移,终得出结论:教材及国家标准(GB)所列捻转角度的行针幅度太小,且与针灸临床操作不符,故暂不宜对此做硬性具体规定.

  • 毫针刺法技能教学方法的探讨

    作者:王彩虹;许建敏;王银平;李艺

    探索一套合理的毫针刺法技能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毫针刺法技能教学现状的回顾和分析,提出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尚存在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手法的操作特点和要求等问题,故尝试在传统的毫针刺法技能教学方法基础上配合使用针刺手法测定仪.对实时采集的131名学生手法考核的参数和图形以及120份问卷调查等信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提示传统模式与手法仪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合理的,也提示在手法技能训练中要加强基本手法的训练,尤其要注重捻转手法训练.

  • 近20年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进展

    作者:夏良君;夏有兵

    目的:回顾和整理近20年针灸治疗卵巢早衰(POF)的研究成果与作用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POF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集整理自1998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针灸治疗POF的文献,从选穴规律、治疗方法等方面归纳分析,阐述潜在的作用机制.结果:终获得针灸治疗POF的临床文献26篇,阐释作用机制的实验类文献5篇.临床治疗卵巢早衰的辨证分型及使用频次前3位的腧穴分别为少阴病证(太溪、三阴交、关元穴),太阴病证(三阴交、足三里、次髎穴),厥阴病证(太冲、神庭、关元穴),少阴、厥阴兼证(三阴交、肝俞、肾俞穴),少阴、太阴兼证(脾俞、三阴交、足三里穴),冲任失调(关元、子宫、肓俞穴).十四经经脉腧穴使用频率前5位的穴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关元、肾俞、三阴交、中极、脾俞、太溪、肝俞.经外奇穴则以局部取穴为主.按经脉腧穴使用个数排序前5位的经脉由高到低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选穴部位多分布在胸腹部、腰背部及下肢.临床方法多样,包含毫针刺、电针疗法、灸法、穴位埋线疗法等.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的功能,恢复性激素正常水平;改善卵巢、子宫的组织学形态;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卵巢早衰相关信号通路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等,达到治疗效果.结论:虽然针灸治疗卵巢早衰在临床上已取得一定疗效,但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却有限.从机制上阐明针灸治疗POF,可以指导临床实践.今后应规范临床路径,探究效应机制,通过设计科学严谨的实验,选取更为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

  • 毫针替代火针的烧针试验

    作者:黄石玺;毛湄;刘志顺;赵宏;徐明珠

    目的:推广毫火针这种新的火针代替针具.方法:选取常规三头火针、粗火针、中粗火针、细火针,单支毫针及3支毫针,记录20名医务人员临床烧针的时间,并归纳毫火针和常规火针的优势特点.结果:单支和3支毫针的烧针时间明显快于4种常规火针(均P<0.01).结论:毫火针在制作工艺、材料、烧针时间等方面优于常规火针,可替代常规火针作为火针点刺针具.

    关键词: 针具 火针疗法 毫针
  • 毫针过敏2例

    作者:高清山;郑亚君

    笔者从事针灸临床工作20余年,偶遇毫针过敏者,但严重过敏者罕见,现报道如下.

  •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作者:王宪贝;车雯锦;鲁明源

    针刺疗法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被专家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进针器的发明是对传统针刺方法的重大发展,此款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既继承现有进针器的优点,又实现了创新性突破.该针灸进针器因独特的结构设置等使之可适用于不同尺寸毫针且便于收缩携带及拆分消毒;外观设计可降低患者恐针感;机械弹压装置进针迅速,既方便操作,也可减少进针疼痛;制作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有利于针刺治疗的推广与应用.

  • 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苏永强;屈亮;谭子文;杨屾

    目的 探讨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将130例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各65例.试验组用铍针治疗,每周治疗1次,3~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毫针治疗隔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对患者进行必要病史采集和相关体格检查,标记疼痛积分、计算疼痛指数,测量局部组织张力情况并记录数据,填写CRF表.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软组织张力指数(211.34±9.87),治疗后为(293.67±10.33);对照组治疗前软组织张力指数(203.75±11.58),治疗后为(238.31±11.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治疗前疼痛指数为(6.28±0.30),治疗后为(0.93±0.21);对照组治疗前疼痛指数为(6.72±0.23),治疗后为(1.95±0.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铍针疗法可以改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的症状体征,其疗效优于毫针疗法,且3个月后随访证实了其远期疗效.铍针疗法可以改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降低疼痛指数.铍针疗法可以改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的软组织张力值,起到局部松解作用,同时减张减压,疗效优于毫针治疗.铍针疗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的总有效率优于毫针疗法.

  • 毫针皮下扇形透刺配合艾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29例

    作者:杨国辉

    目的:观察毫针皮下扇形透刺配合艾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予毫针皮下扇形透刺配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疗程(14天)后的临床疗效。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毫针皮下扇形透刺配合艾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有良好疗效,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芒针针刺代秩边穴治疗功能性阳痿35例

    作者:吴宏东;孙自学

    阳痿,现代医学又称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男性常见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0%[1],临床以功能性者多见.由于受社会、心理等因素影响,治疗效果不满意.笔者于2000年3月~2002年1月期间,采用芒针针刺代秩边穴治疗该病35例,并与毫针组34例对照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火针加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泽君

    目的:观察火针加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采用艾灸治疗,治疗组加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毫针针刺,比较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好转时间、远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复发率为6.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00%,复发率为11.36%,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组疗效更确切,治疗时间更短,疗程更短,更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

278 条记录 3/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