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发性原发肿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7岁,因发现颈部肿物2个月于1999年5月11日入院.缘于1999年3月因颈部骨质增生,做磁共振检查发现右颈部有一约3×4cm大小圆形肿物,突出皮肤,无疼痛,怕热多汗,无疲乏无力及体重减轻,无易激动,烦燥,多虑,无呼吸困难及吞咽难等症,B超检查显示:右侧甲状腺体内可见4.2×3cm无回声肿块,边界欠规则,其内探及形态不规则的等圆团块与壁似有相连,多普勒检查未见血管,提示右侧甲状腺囊性肿物,门诊未进行特殊治疗入院,入院后于1999年5月31日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侧甲状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大小为4.5×4×2.5cm,伴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形成,大小为1.0×0.5×0.5cm.
-
甲状腺腺瘤的高频声像图及彩超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声像图与彩超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腺瘤的高频声像图与彩超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100%)病变边界清,有完整包膜.23例(57.5%)病变内见囊实性回声;8例(20%)病变内见实质性回声;9例(22.5%)病变内见囊性回声.彩超CDFI示34例周边有血流增多呈点状或环状.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彩超诊断甲状腺腺瘤,符合率高,具有较大临床意义,但对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形成方面有局限性.
-
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其并发病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及其并存其它甲状腺病的超声诊断特点.方法:常规甲状腺切面探查及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结甲共106例,其中单纯结甲26例,结甲并存腺瘤形成50例,结甲伴出血囊性变、纤维化钙化、乳头状增生共28例,结甲并存甲状腺腺癌2例.结甲的结节大多为多发结节.结节周边及内部血供不丰富.结论:高频超声有助于临床对结甲及其并发病的诊断.
-
结直肠癌的预防
结直肠癌在我国是常见恶性肿瘤且发病率明显上升.根据全国12个县市登记结直肠癌死亡率已居第4~5位.从发病率看,20世纪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城市上升了31. 95%,农村8.51%.尽管大肠癌的治疗手段有很大进展,但多年来晚期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并无多大改观.因此,大肠癌预防的意义越显重要.根据癌变过程的多阶段理论,大肠癌的发生要经过启动(imtiation)、促癌(promotion)和进展(progression)三个阶段.在形态上则表现为"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浸润转移".如以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癌变为模型,大肠癌的自然史可长达10~35年.这就为大肠癌的预防提供了极有利的机会.
-
肝胰壶腹周围腺肌瘤二例
例1男,74岁.胆管扩张18年,2个月前内镜检查见十二指肠乳突部腺瘤样肿物,活检病理提示"黏膜慢性炎症伴小区域管状腺瘤形成".2周前上腹痛加重伴发热1 d.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升高(314 U/L),碱性磷酸酶升高(54 U/L),γ-谷胺酰转肽酶升高(22 U/L).多层螺旋CT(MSCT)检查: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扩张(直径约2.0 cm),胆囊增大,乳突壶腹部可见一明显强化的分叶状软组织肿块,直径约2.5 cm×3.0 cm,胰头部胰管轻度扩张(图1).
-
上方蒂或内上蒂垂直瘢痕乳房缩小术治疗巨乳症(附13例报告)
巨乳症多见于肥胖女性,也可为青春期过度发育以腺体增生表现为主者,也可表现为脂肪增生为主者,或表现为混合性巨乳即弥漫性纤维腺瘤形成致乳房过度增大者。巨乳症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作者采用上方蒂或内上蒂法垂直瘢痕行乳腺大部切除治疗巨乳症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乳腺小管癌并发巨大纤维腺瘤1例
患者,女,57岁,生育1儿1女,因发现左乳肿物伴肿胀2月余于2014年2月12日9:00收入我院普外科。既往体健无乳腺疾患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6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3/82 mmHg,发育正常,神清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乳外观不对称,左乳明显肿胀,质硬,乳头外下方16~17点距乳头2~3 cm 处触及大小11.0 cm ×8.0 cm ×7.5 cm 肿物,无明显压痛,边界清楚,与皮肤及胸肌无粘连,乳头无溢液,无橘皮样改变及凹陷,同侧腋下触及肿大淋巴结数枚;右乳未见明显异常。术前钼靶影像所见:左侧乳腺呈退化型,左侧乳腺内可见一较大类圆形肿块影,边缘清晰,光滑,直径约9 cm,其内密度不均,可见斑点状钙化影,皮肤增厚,乳头显示不清。提示良性可能性大,不排除错构瘤,建议结合临床诊断(图1)。乳腺针吸活检示可见瘤细胞,镜下见细胞大且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大,染色质多而较粗,核仁较大,有些1~2个;胞浆蓝色或嗜多色,可出现核裂,涂片中还多见裸核瘤细胞,偶见瘤巨细胞(图2)。临床初步诊断左乳湿疹样癌。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后,于2014年2月19日在全麻下行左侧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所取标本大体所见:左侧改良根治乳腺,乳腺大小40 cm ×26 cm ×10 cm,皮肤面积20 cm ×8 cm,皮肤表面紧张发亮,乳头偏心附着,未见乳头凹陷及橘皮样改变,书页状切开乳腺,外下象限据乳头2~3 cm 见一肿物,大小11.0 cm ×8.0 cm ×7.5 cm,肿物切面灰白、灰红色,质略韧;余皮下乳腺组织与正常乳腺明显不同,切面灰白、灰红色,半透明,质略脆。病理回报:左侧改良根治乳腺,乳头下方可见硬化型小管癌组织浸润(图3),腋下淋巴结癌转移21/22枚,底切缘未见受侵,并见巨大纤维腺瘤形成。免疫组化(图4):TP(++);GST -Ⅱ(+);TOPOⅡα(±);ER(+++弱阳性细胞数>70%); PR (+++弱阳性细胞数>50%);CerbB -2(-);P53(+);Ki -67(阳性细胞数<10%); Bcl -2(+++);EGFR(++)。术后创面愈合良好,随访5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