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近远期临床结果

    作者:乔岩;聂绍平;杜昕;刘小慧;康俊萍;吕强;贾长琪;张崟;罗太阳;马长生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老年(年龄≥75岁)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近远期临床结果.方法:本研究于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连续人选年龄≥75岁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363例,在我院行PCI置入DES(n=269)或CABG(n=94)治疗.主要终点为24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次要终点为24个月时全因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脑血管事件和再次血运重建以及全因死亡、非致死性MI和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事件.结果:住院期间,CABG组的病死率(7.4%vs.1.9%,P=0.023)和非致死性MI的发生率(3.2% vs.0,P=0.023),明显高于DES组,CABG组的MACCE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DES组(10.6% vs.1.9%,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个月时,CABG组和DES组的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未见明显差异[22.3% vs.15.2%,风险比(HR)=1.62,95% CI0.63 ~3.31,P=0.379],两组的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MI、脑血管事件和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也没有明显差异;CABG组全因死亡、非致死性MI和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DES组(19.1% vs.8.2%,HR 3.87,95% CI:1.24~12.37,P=0.009).结论:本研究提示,与DES相比,CABG可能会增加75岁以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远期全因死亡、非致死性MI和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而未降低再次血运重建和MACCE.

  • 70岁以上脑卒中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转归分析

    作者:曹莉;李琴;毕齐

    目的:研究70岁以上脑卒中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恢复情况.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完成OPCABG手术并且术前具有脑卒中史患者共437例.采集患者术前与术后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成2组:≥70岁为高龄组,137例;<70岁为对照组,300例,对2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高龄组术前肌酐≥103 umol/L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龄组在糖尿病、吸烟、饮酒及体质量指数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住院时间、术后脑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高龄组在呼吸机辅助时间≥24 h、ICU时间≥24 h、术后肌酐≥103 umol/L及术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龄组旁路移植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70岁以上脑卒中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肾功能不全及房颤发生率较高.

  • 静脉桥血管内膜增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海明;顾承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仍然是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效的治疗方法.自体大隐静脉是目前主要的移植管道[1-2],但是移植静脉内膜增生(IH)却严重影响其远期通畅.严重的IH导致患者再次行血管重建手术,甚至出现心肌梗死或者死亡[3].因此,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IH所导致的术后并发症都是一个严重的负担.移植静脉的生物学特点决定其必须通过调节机制来重构自身结构适应新的动脉环境[1].IH可以帮助静脉适应新的环境,但严重的IH却会导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出现粥样硬化堵塞管腔.诸多因素在移植静脉IH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本文就移植静脉IH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详细阐述.

  • 非体外循环下"Y"型全动脉桥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作者:王辉山;汪曾炜;朱洪玉;张南滨;宋恒昌;张静;姜辉;吉喆;王镇龙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off-pump)应用左侧乳内动脉与桡动脉"Y"型动脉桥(Y-arterial graft)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02年9月至2004年1月连续对42例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Y"型全动脉桥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YAG-OPCABG).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龄(66.5±8.4)岁.手术在全麻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进行,所有患者均在第三肋间左心耳处行桡动脉与左侧乳内动脉(LIMA)的"Y"型端侧吻合,LIMA与前降支(LAD)吻合而桡动脉与对角支或钝缘支及后降支或左心室后侧支序贯吻合.应用瞬时血流测定仪测定血管内流量.结果:全组无死亡,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1例后降支行再吻合,其余吻合口均通畅并有较好的流量及搏动指数.随访2~17个月,生活质量好.结论:YAG-OPCABG具有创伤小,全动脉的优点,具有良好血流的LLMA并不能影响"Y"桥分支血流量,可取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 门冬氨酸钾镁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醒帅;赵丽云;卢家凯;卿恩明

    目的:门冬氨酸钾镁是门冬氨酸钾盐和镁盐组成的混合盐,可迅速有效地提高细胞内钾镁离子含量,本实验旨在研究门冬氨酸钾镁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OPCABG患者60例,随机分为门冬氨酸钾镁组(A组)及普通氯化钾对照组(B组).A组将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潘南金)100 mL加入0.9%氯化钠液150 mL中;B组使用15%氯化钾注射液15 mL加入0.9%氯化钠液250 mL中,于气管插管后经中心静脉持续输注,必要时两组可酌情输注15‰氯化钾或利尿剂以维持术中血浆钾离子浓度4.0~5.0 mmol/L.监测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分别在诱导前、术后6h、24h及72h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浆镁离子浓度、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 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结果:A组在术后6h、24 h及72 h的血浆镁离子浓度均高于B组(P<0.05).两组cTn Ⅰ和CK-MB水平从术后6h开始逐渐升高(P<0.05),72 h开始降低.与B组比较,A组在术后6h、24h和72 h的血浆cTn Ⅰ和CK-MB明显降低(P<0.05),且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OPCABG中常规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有利于缺血心肌的保护,可减轻术中心肌损伤,预防心律失常,有益于术后心脏功能的早日恢复.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经验

    作者:于建波;郭雅莲;岳刚军;邹以席;韩博;黄方炯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外科自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对109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患者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选择和手术效果.结果:109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平均远端吻合口(3.01±0.80)个,全部病例围术期无心绞痛发作,7例出现心力衰竭(心衰),无围术期死亡.全部患者出院前无心绞痛复发,活动量增加,心功能改善.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应积极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 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0例临床体会

    作者:刘锐;顾承雄;汪川;白辰;胡晓鸿

    目的:探索高龄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的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心外科70岁以上旁路移植患者200例,年龄70~79岁,平均年龄(73.2±2.1)岁.超声心动图提示升主动脉硬化54例,心功能Ⅱ级152例,心功能Ⅲ级48例.全组患者术前冠状动脉造影均提示3支血管病变.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围术期治疗方法提出建议.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死亡2例(病死率1%),死亡原因均为术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8例(4%),平均住院天数(9.2±2.4)d,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高龄患者需简明外科操作,即以短的时间,小的创伤完成手术以及合理的术后监护治疗,会收到佳的治疗效果.

  • 心脏瓣膜替换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施行手术40例报告

    作者:马黎明;褚衍林;徐向明;程前进;李祥;陈国庆;周成运;张洪宇;郑善光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替换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手术指征、方法及围术期处理.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同期施行心脏瓣膜替换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40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冠状动脉病变35例;冠心病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主动脉瓣退行性变3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血管病变20例,双支12例,多支8例,施行二尖瓣替换29例,主动脉瓣替换7例,二尖瓣替换+主动脉替换4例,同期施行三尖瓣成形10例,左心房血栓清除6例,室壁瘤切除3例.结果:全组病例无早期死亡,术后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6例,呼吸衰竭3例,脑栓塞3例,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随访30例,随访时间1~60个月,除1例术后5年死于肝癌外,其余心功明显改善.结论:心脏瓣膜替换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手术可获得良好效果.彻底解除瓣膜病变,充分心肌再血管化,良好的心肌保护和术后处理是获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 80岁以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于坤;周玉娇;高国栋;黑飞龙;王巍;许建屏;路天怡;卞璐瑜;龙村

    目的:总结8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特点和结果.方法:对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3年8月至2013年7月期间,112例行CABG的8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术前一般情况、冠状动脉病变、合并疾病、治疗情况、术中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术前3支病变或合并左主干病变的患者占72%,66%的患者合并高血压,52%高血脂,22%心律失常,31%糖尿病,19%呼吸功能不全,58%不稳定心绞痛,9.8%急性心肌梗死,23%陈旧性心肌梗死,22%脑卒中史.70例患者常温下行CABG术,42例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其中3例为CABG+室壁瘤切除术.平均旁路移植数量为(2.7±0.6)支.全组死亡3例,围术期心肌梗死2例,延迟苏醒5例,肺部感染8例,机械通气时间延长13例,新发生脑卒中2例,肾替代治疗4例,出血需二次手术6例.结论:80岁以上的超高龄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CABG均可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对于术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重,术中需要再血管化搭桥数量较多、合并室壁瘤切除或其他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采用体外循环下手术.对于冠状动脉病变适合不停跳条件下就可以充分再血管化的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CABG是适宜的手术方式.

  • 旁路移植术和介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信生;谢进生;杨俊峰;顾承雄

    目的:分析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经外科旁路移植术(CABG)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ULMCA 196例,其中PCI 95例,CABG 105例,比较2组围术期并发症,左心室大小和心功能,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围术期死亡:PCI组4例,占4.4%,CABG组8例,占7.6%;主动脉球囊反搏使用:PCI组12例(13.2%),CABG组23例(22.0%);MACE:PCI组15例(16.5%).CABG组22例(21.0%),P<0.05;平均随访(13±5)个月,PCI组死亡3例,免于MACE77.6%,MACE 19例(22.4%),CABG组死亡3例,免于MACE 87.6%,MACE 12例(12.4%),射血分数改变PCI组1.2%±0.7%,CABG组2.3%±1.1%,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大小变化PCI组(3.5±0.2)mm,CABG组(4.6±0.7)mm,P<0.03,纽约心功能分级PCI组(2.5±0.6)级.CABG组(1.5±0.3)级,P<0.02.结论:PCI和CABG术对ULMCA治疗都有较好的近、远期结果,但围术期PCI疗效优于CABG,对左主干累及分叉病变,CABG则优于PCI.

  • 含左旋精氨酸的心肌保护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氧摄取量的影响

    作者:牛兆倬;池一凡;陈晓伟;侯文明;孙勇;孙忠东;孙龙

    目的:了解含左旋精氨酸(L-Arg)的心肌保护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肌氧摄取率的影响.方法: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对照组:常规心肌保护液组,不添加L-Arg.实验组:每1 000mL改良托马斯液中加入7.5 g L-Arg.记录2组患者阻断主动脉前(T1)、主动脉开放后5rmin (T2)、主动脉开放后20 min(T3)桡动脉(A)和冠状静脉窦(CS)回流血中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计算心肌氧摄取率,记录术后12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心肌酶CK-MB和cTnl指标.结果:20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实验组氧摄取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添加一定浓度L-Arg能够提高心肌保护液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肌保护效果.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PMN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赵丽云;卿恩明;王嵘;徐源;刘醒帅

    目的:对比研究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核因子κB(NF-κB)活性成分p65蛋白含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OPCAB患者40例,年龄42~72岁,麻醉诱导后,经右颈内静脉置入双腔中心静脉管,常规放置Swan-Ganz导管,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吻合血管后、术毕、术后24 h和48 h抽取肘静脉血20 mL,分别用于检测NF-κB亚单位p65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及p65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ing方法).记录2组患者正性肌力药用量,同时连续监测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锲压(PCWP),心脏指数(CI)、左心室作功指数(LVSWI)、右心室作功指数(RVSWI)、鼻温、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分别计算和比较2组患者各项心脏功能指标.结果:S组较F组使用正性肌力药少(P<0.01);PMN p65 mRNA及p65蛋白在F组术后各检测点均较术前升高,而S组仅术后24 h与术前相比有升高(P<0.05),2组间术后各对应时间点比较,p65 mRNA和p65蛋白F组均较S组升高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术后心脏功能部分指标S组明显优于F组(P<0.05,P<0.01).结论:舒芬太尼组对机体PMN NF-κB激活程度明显低于芬太尼组,术后炎性反应程度轻,对心脏功能恢复有益.

  • 脑灌注异常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作者:李俊玉;毕齐

    目的:研究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术前脑灌注异常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行OPCABG的患者364例,术前用320排动态容积CT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脑灌注异常,将患者分为脑灌注正常组与脑灌注异常组.术前及术后7d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判断患者术后是否发生了POCD,比较脑灌注正常组与脑灌注异常组POCD的发生率有无差别.结果:术前有76例(20.8%)的患者存在脑灌注异常,脑灌注异常组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脑灌注异常组(26.3%vs.9.7%,P<O.001).各脑灌注参数中,术前颞叶大峰值时间(time-to-peak,TTP)对POCD的预测作用强,曲线下面积为(0.664,95% CI:0.577 ~0.752,P<0.001).结论:术前脑灌注异常是OPCABG后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各脑灌注参数中,TTP对POCD的预测作用强.

  • 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比较

    作者:张杰民;刘晓程;靖文斌

    目的:比较75岁以上老年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ABG)的临床效果.方法:59例75岁以上老年患者,Off-pumpCABG组(10例);On-pump CABG组(49例).结果:Off-pump组手术时间、引流量>600 mL、呼吸机辅助时间>20 h、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时间>36h指标均少于或低于On-pump组(P<0.05,或P<0.01).On-pump组死亡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Off-pump组无死亡.结论:对75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安全可行的.2组比较,Off-pump组手术有时间短、引流量少、呼吸机辅助时间短及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时间短等优点.

  • 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比较

    作者:张杰民;刘晓程;靖文斌

    目的:比较75岁以上老年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ABG)的临床效果.方法:59例75岁以上老年患者,Off-pumpCABG组(10例);On-pump CABG组(49例).结果:Off-pump组手术时间、引流量>600 mL、呼吸机辅助时间>20 h、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时间>36h指标均少于或低于On-pump组(P<0.05,或P<0.01).On-pump组死亡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Off-pump组无死亡.结论:对75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安全可行的.2组比较,Off-pump组手术有时间短、引流量少、呼吸机辅助时间短及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时间短等优点.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田小园;计乐群;姬尚义;沈宗林

    为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心室复极离散度(QTd)的关系,对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32例术前、术后和未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32例的心室复极各参数进行分析发现:1.CABG组术前术后QTd、QTcd、QTLcd组内比较,术后QT间期离散度减少,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2.CABG术后QTd、QTcd、QTLcd与未行CABG术QTd、QTcd、QTLcd组间比较、术后QT间期离散度减少,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3.非手术治疗组前后的QTd、QTcd、QTLc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改善心室复极离散度.

  • 预防性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在高危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移植手术中的作用

    作者:吕晓;牛兆倬;生伟;乔友进;吴建涛;张文峰;池一凡

    目的:探讨在高危左主干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前,预防性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部分高危左主干狭窄冠心病患者,接受CABG手术的病例,手术均采用不停跳CABG手术,术前安装IABP的共有56例.同时统计在我院接受CABG手术围手术期紧迫情况下安装IABP的病例,共有16例.比较这两组病例术中被迫紧急建立体外循环的比例,IABP反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ICU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观察术后1d、术后2d血浆肌钙蛋白Ⅰ(cTnI).结果:术中紧迫组被迫紧急建立体外循环比例高于术前应用组;IABP反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预防组少于紧迫组;预防组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紧迫组.紧迫组术后2d cTnI高于预防组.结论:在高危左主干病变CABG手术中预防性应用IABP可以改善围术期的管理,提高救治成功率.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心肌营养素-1的变化

    作者:许力壮;罗滨;单爱军;刘海华

    目的:观察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治疗前后,血清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60例成功接受CABG的CHD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d、1w测定血清CT-1浓度,于术前及术后1w行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m,UCG)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结果:①CHD患者术后1d CT-1较术前增高(P<0.05);②CHD患者术后1w,CT-1明显降低(P<0.05),且UCG各参数明显改善(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CT-1升高,且CT-I与心功能关系密切,检测CT-1对CHD患者的治疗和心功能的评价有一定价值.

  • 冠心病围术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京律;顾承雄;黄方炯;屈正;尤斌;孔晴宇

    目的:研究冠心病围术期肾素-血管紧张素(RAAS)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37例冠心病分为5组.组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室壁瘤切除,组2体外循环(CPB)下CABG,组3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组4激光心肌打孔组(TMLR).用放免法测术前,主动脉阻断前(搭桥前或打孔前),开放时(搭桥结束时或打孔后),开放后3,6及24 h血管紧张素Ⅱ(AGⅡ)、醛固酮(ALD)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收集0~6 h、6~24 h尿钾总量.结果:AGⅡ:组1,2主动脉开放时,开放后3,6及24 h显著高于术前(P<0.05).组间:组2术后3 h显著高于组3(P<0.05).AID组内:组1,2主动脉开放时,开放后3 h显著高于术前(P<0.05).组间:组2开放时、术后3 h显著高于组3(P<0.05).术后各组心排指数(CI)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尿钾:术后各组间尿钾排出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术后早期RAAS活性升高,使用CPB的患者,升高更明显,但24 h以内恢复正常.冠心病行OPCABG,术后心功能恢复快,全身反应轻,如有适应症应积极选用此术式.TMLR患者全身反应,是冠心病外科治疗的有益补充.

  • 依达拉奉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蔡垣星;卢家凯;卿恩明;李蕾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对患者心功能保护的有效性.方法: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Ⅲ~Ⅳ级、纽约心脏病协会心脏指数(NYHA)心功能Ⅱ~Ⅲ级37~65岁择期行OPCABG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Y组,n=50)及对照组(C组,n=50),采用双盲对照研究.麻醉以静脉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为主,派库溴铵0.1 mg·kg-1·h-1并间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期间控制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为40~50.术中使用正性肌力药为多巴胺3~8μg·kg-1·min-1或肾上腺素O.03~0.10 μg·kg-1·min-1,血管扩张药为硝酸甘油0.1~0.5μg·kg-1·min-1.收缩压维持在95~135 mm Hg(1 mm Hg=0.133 kPa),中心静脉压(CVP)6~12mm Hg.Y组患者桡动脉穿刺完成后开始静脉泵入依达拉奉60 mg(40 mL),C组以同样外观注射器泵入40 mL生理盐水.2组均先以40 mL/h速度持续泵入30 min,然后以5 mL/h速度泵入剩余药物,直至手术结束或药物用完.比较麻醉前后及用依达拉奉前后2组患者生命体征,记录2组肝、肾功能和心功能变化,记录手术前、切皮后1 h、缝皮前及手术后24 h,4个时间点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手术前1 d及手术后24 h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含量,随访记录患者各种并发症并加以比较.结果:手术前后及使用依达拉奉前后,2组患者生命体征及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前SOD、MDA、BNP及cTn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1 h,缝皮前及术后24 h,SOD活性Y组均明显高于C组(P<0.01),MDA值Y组均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24 h BNP及cTnI值,Y组低于C组(P<0.05);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Y组明显高于C组(P<0.01);术后呼吸机治疗时间,Y组

2772 条记录 8/139 页 « 12...567891011...1381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