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宋丹杏;伍中坚;曾惠英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奥氮平联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氮平,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67%)高于对照组(5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奥氮平联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睡眠质量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显著.

  • 小剂量喹硫平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临床观察

    作者:杜登兵;覃事斌

    目的:探讨小剂量喹硫平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喹硫平联合文拉法辛)和B组(单用文拉法辛)各31例;两组疗程均为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有效率87.1%,B组为64.5%,A组优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喹硫平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比单用文拉法辛治疗疗效高,见效快,安全性好.

  • 文拉法辛合并不同药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

    作者:倪爱华;翟晓燕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合并奥氮平和文拉法辛合并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安全性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3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合并奥氮平组(A组)32例和文拉法辛合并西酞普兰组(B组)31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取抗抑郁剂不良反应表(SE R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 D)量表分别进行药物疗效评定及不良反应观察,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末采取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CI-S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6周末A组和B组的有效率达92.5%和8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2周末和4周末,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奥氮平合并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较西酞普兰合并文拉法辛起效快,但疗效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提示奥氮平合并文拉法辛能更快、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 联合使用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德光

    目的:分析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2年8月- 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A组实行利培酮和帕罗西汀联合治疗,为合用组;B组则只用帕罗西汀,为单用组,分别开展治疗10周.选择不良反应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0周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A组效果明显高于B组,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选用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动力性分析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丛梅

    目的:对采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动力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7例.分别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与动力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经治疗后的HAMA、SAS、SDS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动力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 氯胺酮麻醉的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启荣;何红波;黄雄;张春平;王志杰;王达平;江妙玲;蓝晓嫦;段炼

    目的:探讨氯胺酮麻醉下的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安全性和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变化.方法:入组60例需要MECT治疗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30例)使用氯胺酮诱导麻醉的MECT治疗;异丙酚组(30例)使用异丙酚诱导麻醉的MECT治疗.入组患者在基线期及MECT治疗8次后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及连线测验A&B、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汉诺塔测试,出组时评定副反应量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认知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异丙酚组较氯胺酮组降低更明显.结论:氯胺酮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有效,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较异丙酚组轻,未出现严重副作用.

  • 难治性抑郁症治疗前后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的变化

    作者:张延霞;张桂青;阮宁;胡敏;赵倩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抗抑郁剂治疗前后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的改变.方法:随机入组 30 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临床评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这 30 例患者进行5-HIAA,MHPG检测,并与随机选取的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评定的 30 名普通抑郁症患者进行比较.综合治疗8周后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难治性抑郁症组治疗前血浆5-HIAA,MHPG 浓度低于普通对照组(p<0.05),经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治疗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5-HIAA 和MHPG 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存在中枢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个体化合理使用SSRIs类药物辅以心理治疗能有效地提高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外周单胺类递质水平,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

  • 心理干预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

    作者:周晓俊;李奕;李云歌;朱凤兰;张子朋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36例(脱落7例,实际完成129例)TRD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施心理干预与否分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D、CGI、NOSIE、GQOLI-74等量表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因疗程不足,观察组(原68例)脱落2例,实际完成66例;对照组(原68例)脱落5例,实际完成63例,共129例.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8周后的HAMD和CGI减分率明显升高;NOSIE积极因子和消极因子分数明显下降;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以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副反应、口干、便秘、头晕与头痛等为主,均未影响治疗.结论:对于TRD康复治疗,辅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增强药物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深究推广.

  • 难治性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作者:张延霞;张桂青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及高自杀率的严重精神疾患.在过去10年中,抗抑郁药物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然而,在临床上仍约有20%的抑郁症患者终成为难治性抑郁症病例.难治性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策略.现对有关难治性抑郁症的病因学现状进行文献回顾与总结,了解难治性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便于从临床治疗角度早期识别该类患者,尽可能及早地给予积极的抗抑郁治疗,以提高临床缓解率.

  •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西酞普兰治疗难治疗性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作者:刘锋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西酞普兰,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抑郁症状以及认知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2、3、4周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的HAMD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2、3、4周的CGI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的CGI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67% (58/60)显著高于对照组61.67% (37/60) (P <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显著,能快速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愈率,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作者:刘同洲;王斌;王善信;王丽萍;张瑞珍;王旸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65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和对照组(抗抑郁剂治疗),共观察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第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1周末,研究组HAMD及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无显著性改善.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及第4周末,研究组的HAMD及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快速、有效、安全的首选方法 之一.

  •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成兵;陈桂兵;李坚

    目的 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对60例TRD患者,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韦氏记忆量表(WMS)、字色干扰实验(Stroop Test)、连线实验(Trails)、语言流畅性测试(VF)、画钟实验(Clock Copying)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HAMD-17总分同持续错误数、记忆商数、视觉再认呈负相关;焦虑/躯体化因子同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同正确应答数、视觉再认、联想学习、TRAIL B呈负相关;阻滞因子同C-W呈负相关;认识障碍因子同完成分类数、图片回忆、C-W、TRAILA呈负相关.结论 TRD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与临床症状显著相关,尤其是与焦虑/躯体化、阻滞、认识障碍等关联性较强.

  • SSRI与TCA联合应用的评价

    作者:穆怀利

    SSRI和TCA联合用于难治性抑郁症,强迫症已引起广泛兴趣.本位综述其治疗作用,TCA的血药浓度变化,相互影响机理,及主要不良反应.

  •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分析

    作者:印海翔;钮伟芳

    目的 探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方法 按性别、年龄1:1匹配选取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各3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组治疗前和对照组血清TSH、T3、T4、FT3、FT4水平.结果 患者组异常者17例,占56.7%,对照组异常者2例,占6.7%,两组比较,患者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出现异常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为TSH升高、T3降低、FT4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有56.7%的患者存在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的减退.

  •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动态分析

    作者:赵素华;黄兴兵;蒋泽宇;林育华;梅芳

    目的 通过对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不同阶段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动态监测,探讨TRD与BDNF的关系.方法 26例TRD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急性治疗期、巩固期、维持期四个阶段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BDNF含量.并于治疗前与非难治性抑郁症(TNRD)患者及正常体检者各30例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前,TRD组与TNRD组HAMD评分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BDNF水平则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TRD组比TNRD组下降更明显(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BDNF水平与HAMD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667,P<0.01);治疗后,TRD巩固期和维持期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和急性治疗期均有明显升高(P<0.01),同时HAMD评分也较治疗前和急性治疗期减少(P<0.01),其中维持期减少更为明显(P<0.01).结论 血清BDNF水平低下可能是TRD的病理机制之一,有效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提高BDNF水平而起作用的,BDNF可以作为反映TRD疗效的生物学指标.

  • 国产奎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双盲对照观察

    作者:李凌;马学森

    约有30%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治疗效果欠差,且有13%患者自杀死亡[1].难治性抑郁症的处理已是临床上颇为关注的问题.试用奎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5例作为预试验,结果疗效肯定.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艾司西肽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中老年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陈宇晖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中老年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疗效,判断分析艾司西酞普兰、奥氮平联合治疗效果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法,实验组患者评分(11.61±2.22)分,评分低于对照组,(14.22±3.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中老年难治性抑郁症在临床表现上具有显著影响效果,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在药效作用上优于单使用艾司西酞普兰药物药效。

  • 小剂量奎硫平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于永达

    目的:探讨小剂量奎硫平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63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奎硫平联合帕罗西汀)和单用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合用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P<0.01).结论:小剂量奎硫平联合帕罗西汀对难治性抑郁症可增加疗效,安全性好.

  • 非难治性抑郁症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的比较

    作者:王宇;刘文亮

    目的 对比难治性与非难治性抑郁症病人的自动思维差异.方法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自动思维问卷(ATQ)、和汉密尔顿抑郁17项量表(HAMD)对两组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负性自动思维无显著差异;在难治性抑郁症组中,不同性别病人的负性自动思维同样没有显著差异;焦虑和抑郁症状同自动思维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此外HAMD评价体系中的迟缓因子、认识障碍因子以及HAMA中的精神焦虑因子同样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结论 难治性与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自动思维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抑郁和焦虑症状会增加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出现的频度.

  • 小剂量奎硫平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淑华;高树河

    目的 探讨小剂量奎硫平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61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奎硫平合并帕罗西汀)和对照组(帕罗西汀).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P<0.01).结论 小剂量奎硫平合并帕罗西汀对难治性抑郁症可以增加疗效,安全性好.

459 条记录 9/23 页 « 12...6789101112...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