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回收的爱情打三折
那时她生活在一个栀子花盛开的城市,在一个专科学校教工业设计.她学的是油画,她很爱画栀子花,在画布上温暖而庸懒的绽放着,像雷阿诺的笔触.
-
故乡的古井
那口古井发生过许多听起来很悬的事儿。至今为老家的人们所津津乐道。
老家的古井就在二奶奶家小菜园的坎下。存在多少年,没人知道,反正村里老老的袁老太爷说他小时候,那口井已经在那里了。
这口井没碑,没刻。但从井沿上那几方不知何年何月已经磨得看不清花纹的石板看,它年纪的确不小了。井边一棵大人合抱不过来的槐树,据说比井还年轻得多。井轱辘摇起来咿咿呀呀响。绳子打了两处结,但从没人怀疑它提吊水桶的能力。那是一种看上去令人肃然起敬的青灰色。让人想起《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那幅油画里纤夫肩头的缆绳。于是在油画和井绳之间便有某种似曾相识。也许静默的油画和沉默的绳子之间有某种共通。轱辘上的摇把是光亮的,汲水时,随着绳子快速摇开,光亮的摇把就咕噜噜的飞速转开,只听扑通扑通两声,熟练的人在咿咿呀呀声中,转眼把两桶清洌的井水提了上来。打水的人和等着打水的人在这咿呀声中聊着天气和收成。没人维持秩序,可一切都有序而井然。古老的民风像一本无字的书,刻在每个人心中,就像这无声沉默的井吧。 -
童年片羽
暮色仿佛油画上的颜料,一点一点染过来。炊烟悠然,飘荡在村庄的上空。夕阳下的远山,被红霞渲染得一片绚烂。母亲们的呼唤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的回应声也此起彼伏。长长短短的呼唤,惊飞了鸟儿。鸟儿们也拍拍翅膀,归巢。鸡鸭入埘,牛羊入圈。此时的村庄有着悠远的韵味,如一副淡墨山水画。
-
再谈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经过多次走访调查,历时五、六年的研究于2012年出版了《安源:挖掘中国革命之传统》(Anyuan: Mining China's Revolutionary Tradition)一书,该书于2014年由香港大学阎小骏副教授译成中文在香港出版发行。顷刻间,使这个沉寂了很久的赣西小镇--安源镇,再一次走进了国际视野。同时一幅油画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界,这幅油画就是《毛主席去安源》。《毛主席去安源》油画(以下简称《去》画)堪称是世界绘画史上的奇迹和神话,1967年10月正式对外展出后,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1968年正式发表后,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国发行量9亿多张,当时全国人口只有7亿多,说明每个中国人至少有一张《去》画的印刷品。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完全想象不到这幅画当时在全国的风靡盛况,人们对该油画的追捧毫不夸张地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如今它再次被国外知名学者提起,不得不说这个特殊时代、特殊政治背景下的产物,给社会产生的特殊影响和记忆仍不曾远去,人们仍在探究油画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真实故事。历史已经远去,时间给人思考,关于《去》画的一些枝节疑问也越成为一些人研究的重点,就此,我们就《去》这幅油画的几个问题再谈一谈情况。
-
论卫生美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
卫生美术是以卫生题材为内容创作的美术作品,包括主题画、宣传画、漫画、卫生挂图、墙报、黑板报、宣传专栏、展版、插图、题图,涉及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油画、版画、装饰画诸多画种,乃至环艺设计、壁画、雕塑等.
-
Dr.Nicolaes Tulp的解剖课
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依我看,就像是一位优美而谦默的陪伴,培育着我们生存和成事所需要的那份执着和自信、乐观与好奇.伦勃朗(1606-1669)于1632年发表的著名油画"Dr.Nicolaes Tulp的解剖课"(Mauritshuis美术院,荷兰)就是这样的杰作.
-
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大爱无边大道无言——深切缅怀我国著名护理学专家林菊英先生
先生仙去音容在,撒向人间爱满园.在北京医院告别大厅里,鲜花锦簇的正厅中央,悬挂着我们熟悉的那张气质优雅,超凡脱俗的半身油画画像,她那慈祥和亲切的目光像往常一样凝视着我们,包含着叮咛,包含着嘱托,包含着希望,虽然低沉的哀乐回荡在我们的耳边,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像往常一样,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去聆听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阅历深厚的老师对我们的后教诲,她就是第32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我国著名护理学专家、卫生部护理中心名誉主任、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华护理杂志>名誉主编林菊英先生.
-
蒙娜丽莎的微笑与蒙娜丽莎综合征
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是世界艺术界之谜,吸引和迷惑了一代又一代的参观者.据说,每年到法国卢浮宫参观名画<蒙娜丽莎>的人有数百万之多.拿破仑利用职权之便,曾经将油画<蒙娜丽莎>挂在自己的卧室内,每天早晚独自欣赏一次,有时竟然面对这幅画伫立一天半日,入迷得如醉如痴;法国已故总统戴高乐遇有棘手问题或心绪不宁时,便前往卢浮宫赏画,当他从<蒙娜丽莎>展厅出来时,原来的烦恼就荡然无存.针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许多参观者和评论家撰写了大量的文章,猜测蒙娜丽莎的神秘表情.不同的人感觉不同,将蒙娜丽莎微笑分别描述为美丽、恶毒、嘲笑和面部歪斜.弗洛伊德(Freud)还从心理学的角度,独断地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真实地反映了达·芬奇对自己母亲微笑的回忆.1989年,Adour从医学的角度分析后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可能是贝尔氏面瘫之后,面神经发生部分华氏变性和再生引起的面肌挛缩的表现,称之为蒙娜丽莎综合征(Mona Lisa Syndrome).
-
蒙娜丽莎的"病情"越来越重
"蒙娜丽莎"应该算是当今世界上知名度高的一件艺术品了,因为它不仅出自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的画笔,并且当时由法国国王所购得,后来又被收藏在世界上具艺术气韵的城市--巴黎,悬挂在世界上具盛名的艺术博物馆--罗浮宫的展厅里.其实,它只是罗浮宫6000幅名画中的一帧编号779,面积77厘米×55厘米的小尺寸油画.但为何惹得那么多痴迷的参观者(每年约500万人)慕名前往,驻足流连,真是一个谜.就像画中"她"那神秘的微笑.
-
人类疾苦的咀嚼者
沈洪:油画<医生>是中国医学界所熟悉的英国画家路克·菲尔德斯(1844-1927)的代表作,也成为了医学人文的经典画面.这幅作于1891年的画并非凭空之作,而是来源于画家的一段悲伤人生经历.1877年,画家的儿子身患重病,他请了当时的名医穆瑞来诊治.治疗过程中,穆瑞的医技与道德境界让画家感悟良多,深深地掣动着画家的心灵.
-
卡塔琳娜的殉难
王一方: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弗林哥教学的圣坛上,有一幅18世纪画家约翰·安·活尔夫绘制的油画--<卡塔琳娜的殉难>,两面表现为一个美丽的女圣徒卡塔琳娜殉难于刽子手的屠刀之下.在卡塔琳娜安危地倒下时,从那的颈部喷射出白色的血液,这在古代常常被视为慈悲恩赐的乳汁,如今则被病理学家们认定是血液成份的改变,怀疑卡塔琳娜殉难时患有白血病.
-
《小城之春》之鸡汤
新版的<小城之春>有着唯美的人物造型,清淡而饱满的色调,组合在一起使得影片画面具备油画的特质,竟有点酷似于陈逸飞笔下的民国旧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蕴涵着的一份静穆和雍容在电影中被展露无遗.
-
天气热了,心却要降温
4月10日,著名画家、导演陈逸飞因胃出血在上海去世.1984年,他以江苏周庄双桥为素材创作的题为<故乡的回忆--双桥>的油画,被美国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高价买下,并作为访华时赠送给邓小平的礼物,使他从此声名大震,成为海外有成就、具有国际影响的华人画家之一.此后,陈逸飞的事业一发不可收拾,搞模特公司,作服装产业,拍电影,终于英年早逝于岗位上.有人说,他是累死的,这种累当然也包括心累.
-
艺术疗法养生益寿
史学家认为,古今文化艺术,特别是远古的神像、图腾等,无不被统治者蒙上特定的政治或宗教色彩,但它初作为祛病驱邪、吉样欢乐的用途却永久保留着.赫·斯宾塞曾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就会失掉一半.
-
秋高气爽 去旅游吧
秋季,是收获的黄金季节.在秋高气爽、遍地黄花的时节,漫天的黄色让人忍不住想在这金色的背景下留下一点动人的色彩.下面为您推荐5个美的秋季旅游地,去看看吧!内蒙古额尔古纳:山林秋色和野趣推荐理由当南方夏日的炎热还未完全消散,位于大兴安岭林区的额尔古纳已经秋意盎然.沿着“白桦林长廊”,一下就从南方的夏天掉进北国的秋天,山林色彩层次分明,翠色樟子松点缀其间,油画一样的色彩让人怦然心动.
-
按动生命之美的快门
人是万物之灵,但我们对自己又了解多少呢?有一种艺术却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某些方面,让我们无需文字,用身体就能尽情表达自己,并把表达长久保存,随时可供欣赏、研究.这种艺术就是人像摄影!自从人类发明摄影以后,人像摄影就成为每个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2012年4月的一天,在位于北京西四环的黑光集团培训大楼里,我有幸拜访到中国杰出的人像摄影师孙小平.孙老师就像从油画中走出来的沙龙女主人,一头瀑布般的波浪长发,一身黑色衣裙,全身洋溢着神秘的艺术气质.我对摄影艺术的好奇心立即被激发出来,就孙老师的传奇经历和对摄影艺术的深刻感悟进行了采访.
-
男性盆腔动脉,泌尿生殖系整体管道铸型法
1 材料男性新鲜尸体.填充剂:①低浓度填充剂:过氯已烯15 g,乙酸乙酯100 m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 ml,油画染料适量.②高浓度填充剂:过氯已烯25 g,丙酮100 m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 ml,油画染料适量.牙托材料:自凝牙托水100 ml,自凝牙托粉100 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0 ml,油画染料适量.预制标本腐蚀盒.
-
心理排斥与社会排斥:肢体移植可能的突出问题
为肢体残缺者移植上健康的肢体是人类由来已久的梦想.据记载,公元384年,孪生兄弟Cosmas和Damian医生即为罗马牧师Jutinian坏疽的右腿移植了一刚下葬的埃塞俄比亚摩尔人的腿[1].现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的Rincon的油画生动地记述了这一“黑腿奇迹”.尽管此事的真伪尚须推敲,杜比纳德等于1998年春成功地为新西兰人哈拉姆实施同种异体右手移植却是毋容置疑的事实[2].哈拉姆手术的成功拓宽了人类临床移植领域,我国的一些单位相继开展或着手开展该项目[3].可令人震惊和深思的是,哈拉姆于半年后居然强烈要求切除医生历经14小时艰辛手术方取得成功的移植肢体.理由是:我意识到那不是我的手,它带来的危险远大于带来的方便.尽管未产生使移植物失活的严重免疫排斥反应,尽管手术组医生称要求截肢是哈拉姆不负责任的轻率态度和经济方面的困难所致,受者已产生强烈的心理排斥却是不争的事实.
-
波士顿及其临床医学的研究感受
赴美到现代的金融商贸中心大都会纽约学习,会令人想起抽象笔调的油画;去高科技电脑资讯信息产业中心旧金山湾区硅谷工作,它的浓淡相宜仿佛就是淡淡的泼墨水彩;在拥有百余所大学的美东名城波士顿交流,则像艺术家珍藏多年的炭笔素描手稿,见证美国科技的岁月轨迹,交叉出不同于任何美国城市的独特气质.
-
自以为灯
十年浩劫之初,艺术大师黄永玉先生在劫难逃,被扫地出门,一家四口只好栖身在一处低矮、简陋的破房里;屋子四壁无窗,室内暗淡无光;趁家人正忙着清理、收拾的功夫,他提起画笔便在墙上作画,不一会儿,一幅油画就大功告成,画面上铺满明媚的阳光、灿烂的鲜花.这时,黄永玉转身兴奋地对家人说:看呀,我给新家"开"了一扇窗啦.家人抬头一看,顿感眼前一亮;整幅窗画显得气韵生动且几可乱真,倒还真的像开了一扇"窗"呢.于是,室内陡然平添了许多生气和亮色;一家人原本抑郁、低落的心绪也因此豁然开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