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鸦胆子油乳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研究

    作者:杨利辉;闫建敏;王双豹;汪丽针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04例胶质瘤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试验组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替莫唑胺,对照组单纯应用替莫唑胺.两组均以28 d为1个化疗周期,均完成6个化疗周期,观察临床疗效、未进展存活率评定、毒副反应和生存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为5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2.6%,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进展存活率评定发现试验组第3、6个化疗周期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5%,对照组为34.6%,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为26.9%,对照组为2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胶质瘤能提高疗效及改善胶质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 MRI评估恶性胶质瘤术后早期肿瘤残存的研究现状

    作者:徐敏;董鹏

    恶性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基本且有效的治疗手段[1].术后肿瘤残存是指手术未能彻底切除而残留下来的肿瘤组织[2-4];恶性胶质瘤术后肿瘤残存与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5-7].外科手术可以引起术区周边脑组织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术后行影像学检查时,在术区边缘可出现反应性增强,这与肿瘤残存所出现的增强在常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图像上表现相似,有时难以区别[2].因此,进行恶性胶质瘤术后早期的影像学研究,以早期发现肿瘤残存,对准确评价手术效果和制订下一步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8-9].

  • 手术后联合化疗、中医药治疗颅内幕上恶性胶质瘤23例

    作者:郝东宁;千超;赵欣;王东红

    目的探讨手术后联合化疗、中医药治疗颅内幕上恶性胶质瘤疗效.方法对23例术后颅内幕上恶性胶质瘤行多途径联合化疗,结合中医药治疗.结果完全缓解8例,占34.8%;部分缓解9例,占39.5%;稳定1例,占4.3%;恶化1例,占4.3%;死亡4例,占17.3%.结论手术后联合化疗、中医药治疗颅内幕上恶性胶质瘤是有效的,能延长患者的生命.

  • 组蛋白伴侣FACT复合物抑制剂CBL0137——恶性胶质瘤治疗新药物?

    作者:金明珠;徐煜;金卫林

    恶性胶质瘤(MG),尤其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临床上常见的致命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手术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手术无法完全切除肿瘤病灶及一线化疗药物替莫唑胺耐药导致其治疗效果欠佳,且肿瘤极易复发.CBL0137作为组蛋白伴侣分子FACT复合物的小分子抑制剂能透过血脑屏障,直接调控FACT促染色质转录活性,下调NF-κB,激活p53,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进一步临床试验的开展将推进CBL0137成为恶性胶质瘤治疗新药物.

  • 胶质瘤中分子标记物的应用进展

    作者:涂艳阳;祁婧;张永生

    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成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胶质细胞瘤的预后相对较差,是所有胶质瘤中致命的。恶性胶质瘤患者确诊后的总生存期仅为12~14个月。随着个人用药精度的不断提高,肿瘤治疗方案逐渐依赖于患者的分子谱。恶性胶质瘤的治疗响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肿瘤的分子特征。因此,对于每个患者遗传背景的认识将有助于选择佳的治疗策略。在本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新发现的遗传特性的新型胶质瘤分子分型。对代表性的分子标记,如 IDH1突变、
      1p19q共缺失、MGMT启动子甲基化以及 EGFRvIII扩增等进行说明。此外,还针对恶性胶质瘤组学研究的发展进行简要讨论。无创检测这一新的概念可以促进现有的诊断和治疗监控。利用生物标记物的使用分子分析确实会提高恶性胶质瘤患者的整体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 恶性胶质瘤中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关系的研究

    作者:郝文炯;沈冰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与恶性胶质瘤生长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抗血管生成治疗恶性胶质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立体定向尾状核注射C6细胞制作SD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并观察肿瘤生长变化;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注射C6细胞后第9、15、21天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检测CD34计算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icroscope vessel density, MVD).结果 接种C6细胞后,随着天数的增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肿瘤组织中PCNA的表达逐渐增强,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恶性胶质瘤是生长活跃、血管增殖明显的肿瘤,血管生成与恶性胶质瘤生长间密切相关.

  • 影响人脑恶性胶质瘤预后因素的研究

    作者:漆松涛;刘承勇;俞方毅;邱炳辉

    背景与目的:影响人脑恶性胶质瘤预后的因素众多,本文通过总结我们的临床病例,分析影响人脑恶性胶质瘤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7例恶性胶质瘤患者的资料.生存分析单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采用对数秩(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癫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范围、术中病理标示肿瘤向周边侵袭性生长程度、手术切除程度及术后个体化综合治疗等因素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示手术切除范围、术后个体化综合治疗、肿瘤侵袭性生长程度、肿瘤的分化程度则是影响无瘤生存的独立因素.年龄、性别、KPS评分、肿瘤体积等因素两种分析均未发现与预后有关.结论:手术切除范围、术后个体化综合治疗、肿瘤侵袭性生长程度、肿瘤的分化程度对预后影响较大;而术前癫痫、肿瘤范围对判断预后价值有限;患者的年龄、性别、KPS评分、肿瘤体积与预后无关.

  •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L1在胶质瘤干细胞中的功能研究

    作者:唐丹阳;赵炜疆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L1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L1,L1CAM)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其功能包括细胞黏附、细胞迁移、细胞生存、轴突的导向以及髓鞘形成.近年来,在多种肿瘤细胞中检测到L1CAM的异常表达,其中包括恶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s)以及胶质瘤干细胞(glioblastoma stem cells,GSCs).L1CAM在肿瘤细胞上的异常表达,不仅可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迁移,还可阻碍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增强肿瘤细胞的抗药性.然而,由于GSCs的存在,使得GBMs治疗难以根治且术后容易复发.L1CAM在GSC中的高表达为我们研究GBMs发病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对此,本文对近年来L1CAM和GSCs有关的研究做一综述,并展望L1CAM抗体在治疗GBMs上的前景.

  • 恶性胶质瘤的放射治疗进展

    作者:陈海燕;白永瑞

    恶性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术后辅助放疗是恶性胶质瘤的标准治疗手段,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恶性胶质瘤的术后放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将对恶性胶质瘤的放射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恶性胶质瘤 放疗
  • 替莫唑胺应用于恶性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齐洪武;王政刚;樊丰势;程建业

    脑胶质瘤是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发病率的40%~50%,由于胶质瘤呈恶性浸润性生长,且多生长于脑重要结构,不仅手术难以全切,而且术后易复发.长期以来,单纯手术治疗恶性胶质瘤的5年生生存率<25%.但术后合理的放疗、化疗和其他综合治疗可以控制肿瘤生长和延缓复发.化疗作为颅内恶性胶质瘤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已为广大临床医生所接受.替莫唑胺作为一种新型的烷化剂,对恶性胶质瘤辅助治疗效果良好.本文就替莫唑胺应用于恶性胶质瘤的发展近况作一综述.

  • 恶性胶质瘤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新动态

    作者:杨群英;陈忠平

    恶性胶质瘤是原发脑肿瘤中常见的类型,但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改善生存作用有限.针对肿瘤细胞内传导通路上特异分子的靶向治疗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但单一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客观有效率不超过10%~15%.因此,人们寄希望于采用联合靶向治疗多个信号传导通路或者同一通路上的不同靶点和靶向药物与传统的化放疗联合等治疗策略来改善疗效.本文总结近几年来恶性胶质瘤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方面的新动态,其中部分研究已获得令人鼓舞的初步试验数据.

  • 脑恶性胶质瘤的放疗进展

    作者:应红梅;胡超苏

    脑恶性胶质瘤是脑原发性肿瘤中发病率高的肿瘤,术后外照射应作为常规治疗.增强肿瘤外放2cm处剂量应予总量50~60Gv,分割剂量为1.8~2.0Gv.非常规分割放疗不作为标准治疗方案,仅对于年龄>70岁,预后差的患者行快速放疗,可达相似生存期.因疗程短而减少病人治疗痛苦和费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和近距离放疗作为补充局部剂量是安全可行的,但值得进一步研究.

  • 脑恶性胶质瘤放射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邓美玲;吴少雄;陈忠平

    脑恶性胶质瘤是成人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术后辅助放疗是恶性胶质瘤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恶性胶质瘤的术后放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将对恶性胶质瘤的放射治疗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复习.

  • 脑恶性胶质瘤术后间质内化疗联合放疗临床观察研究

    作者:全兴云

    目的 观察脑恶性胶质瘤术后应用间质内替尼泊甙化疗联合间质内131I放疗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49例确诊的恶性胶质瘤患者,手术后在肿瘤残腔中留置ommaya化疗囊,术后一周化疗囊中加入替尼泊甙进行化疗,以后每周一次,连续6次,化疗结束后进行间质内放疗.向留置的化疗囊中注射液态1311进行肿瘤近距离放疗,每疗程注射3次,每次间隔16d,各疗程间隔1个月.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恶性胶质瘤术后间质内替尼泊甙化疗联合间质内放疗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9%、87.6%、71.4%,中住生存期为28个月;治疗6个月后患者Karnofsky评分有明显提高(t=5.265,P<0.05);治疗1年后有所下降,但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1.124,P>0.05).结论 恶性胶质瘤单纯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应用间质内放化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治疗,提高生存率.

  • 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护理

    作者:李淑华;马倩倩;王艳;郭文雯;闻素玲

    目的 总结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行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化疗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1月间我院收治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共27例,对同步放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27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过程,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护理干预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行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化疗的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有助于缓解患者痛苦,提高依从性.

235 条记录 12/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