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观察针对性护理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治疗预后效果的影响

    作者:鲁林微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治疗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入组对象选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诊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共3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护理护理,观察组15例,采用针对性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Bare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程度更加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在各个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对高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黄封黎;张斌宁;冯涛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高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时使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收集高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共82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机械通气,观察组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将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在高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促进其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子宫内膜癌86例临床分析

    作者:蒋凤艳;徐红;徐文生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占妇科生殖器恶性肿瘤的15%~20%,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分析86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率和预后效果.

  • 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陈礼波;谭伟华

    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能早期发现、诊断,并及时治疗,预后效果较好.本组对2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图象进行分析,旨在提高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率.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21例,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18~68岁,平均45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其中乳头状癌l4例,滤泡状癌4例,髓样癌1例,未分化癌1例,转移瘤1例.

  • 疏肝健脾利水活血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作者:尹述平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进行联合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并加以比较.应用SF-36量表为依据制定调查问卷,分别测定两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肝硬化腹水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95.35%)优于对照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8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在3个月治疗后,经t检验,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围缩小程度、尿量增加程度、体重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发现,观察组的总满意度(93.02%)优于对照组(8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T-proBNP和Hcy检测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何雪苹;谭娟;刘昀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评估患者预后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和同期12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NT-proB-NP和Hcy水平,同时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梗死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NT-proBNP和Hcy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组NT-proBNP和Hcy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脑梗死体积患者,NT-proBNP和Hcy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轻度损伤(小梗死)<中度损伤(中梗死)<重度损伤(大梗死)(P<0.05);NIHSS评分和脑梗死面积与NT-proBNP、Hcy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NT-proBNP、Hcy表达水平为高表达,且患者脑梗死面积、NHISS评分与NT-proBNP、Hcy表达水平存在明显相关性,故NT-proBNP、Hcy可用于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病情程度.

  • 根管治疗中器械分离是否需要取出

    作者:

    由于根管系统的复杂性,根管内器械分离是根管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从远期疗效来看,有些根管内分离的器械可充当根管内充填物的作用,并不影响根管治疗的预后效果,但也有可能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一个隐患因素,但在取出分离器械的过程中往往又会给患牙带来新的并发症,比如根管侧穿、牙根折断等,是否需要将其取出是困扰临床工作者的棘手问题。本期争鸣栏目特别邀请了5位国内牙体牙髓疾病领域的知名专家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为临床工作带来些许启示。

  • 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合并天幕裂孔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失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有存

    目的 探究与分析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合并天幕裂孔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血肿清除,不进行天幕裂孔切开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天幕裂孔进行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后的预后情况,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恢复良好人数较对照组高3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率低于对照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幕裂口切开术治疗合并天幕裂孔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失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程度较高,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 遗传代谢病检测在明确婴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何苑棉;吴京晓

    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1].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婴儿出生两周内会自然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则持续较长时间,且有反复现象[2].引起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多种多样,有感染性病因,如败血症、脓疱疮、肺炎、支气管炎等;遗传代谢性病因,如氨基酸代谢障碍、脂肪代谢障碍、线粒体疾病等;还有就是因为早产和母乳原因导致的病理性黄疸.其中遗传代谢病导致的病理性黄疸治疗时间较长,主要原因在于病因难以找到,尤其是因希特林蛋白缺乏导致的黄疸.而通过遗传代谢病检测可以发现患儿是否是遗传代谢病导致的黄疸,从而进行早期的干预和治疗.我院对遗传代谢病检测在确定婴儿病理性黄疸病因方面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 循证护理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术后预后效果及眼部指标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侠;晁媛媛

    目的 探讨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术期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150例(178只眼),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心率、血压指标、眼部指标(视力、前房深度、眼压)、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前房深度及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血压水平,改善眼部指标,提高视力,预后效果较好.

  • 急诊抢救室内昏迷患者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聂安国

    目的 探究急诊抢救室内昏迷患者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以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急诊科2013年5月 ~2014年5月期间收治且患有内科疾病的110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因和预后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急性脑血管意外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有机磷中毒以及其他等原因均可造成患者昏迷.根据患者死亡情况分析,发现其与昏迷程度 、昏迷后入院时间 、入院原发疾病等情况有关,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昏迷患者初入院后,应建立绿色通道,对其体征和症状做详细检查,同时在家属提供患者既往病史的基础上以短时间对患者病因作出判断,继而给予相应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存活率,为预后效果做好基础.

  •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凡

    目的 探究分析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7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智能异常率和预后不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临床中运用早期干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儿的智能异常率和预后不良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护理特点及预后效果的研究

    作者:赵丽娜

    目的 研究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护理特点与预后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60例患者分成两组,取其中30例患者应用常规手术护理设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护理特点与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预后优良率96.7%,对照组预后优良率80%,观察组预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症胰腺炎患者分析手术护理特点,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临床康复,提高预后效果.

  • 综合护理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预后康复的作用观察

    作者:张桂荣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预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我院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预后效果,提升患者康复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 当心,有些癌症可能是“吃”出来的

    作者:郭小毛;龙江

    俗话说,病从口入.其实,有些癌症的发生的确和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3个"吃"出来的癌症,和读者解析其发病原因,并告诉大家早期发现的"利器",达到更好的预后效果.

  • 甲状腺肿瘤,正确认识规范治疗是关键

    作者:吴毅

    生活中,当我们提及"肿瘤",普通百姓便会"不寒而栗".的确,某些肿瘤的"杀伤力"极强,预后效果也不甚理想.但是,某些肿瘤的诊断相对较为容易,治疗效果也是相当不错,这类肿瘤的代表就是甲状腺肿瘤.普通市民在生活中如果能够加强对甲状腺肿瘤的认识,树立自身对于疾病的科学态度,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防癌的意识.一旦患病,患者如如能够得到专业的规范的治疗,甲状腺肿瘤的预后效果也是相对不错的.

  • 肝胆外科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和和个体化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探讨

    作者:陆志华

    目的:观察肝胆外科患者实施询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后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肝胆外科患者180例随机分为90例观察组和90例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询证护理,对照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有2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有2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患者随访3个月,躯体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得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情感功能得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实施询证护理和个性化护理,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相同;患者采用询证护理能够改善躯体健康,而采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消除患者自身的情感障碍。

  • 切口选择对乳腺癌根治手术预后的影响

    作者:倪曙光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选择不同切口对乳腺癌根治术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在我院使用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患68人,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34人,为治疗组中的病患使用横行切口,为对照组中的病患使用纵行切口,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中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8%,对照组中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横行切口手术适合使用在各分期乳腺癌病患中,可以满足各种根治要求,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为术后病患乳房再创造提供良好条件,在临床治疗中应推广使用。

  • 失咬合及手术保存对纵折后牙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

    作者:张洁;沈国华;吕翔;王晓英;李春艳;曹倩

    目的:研究失咬合及手术保存对纵折后牙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笔者科室接受治疗的纵折后牙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存治疗,观察组则进行失咬合及口外粘结再植手术保存治疗,分别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优良率对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优良率为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精神、睡眠及心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失咬合及手术保存治疗纵折后牙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佳,且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后效果显著.

  • 肺癌影像学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白银安;张晓斌;刘娜;王雪莉(综述);激扬(审校)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于恶性肿瘤的首位[1],5年生存率极低。肺癌的致病因素主要是吸烟、空气污染、电离辐射、慢性肺部疾病(矽肺、石棉肺、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等)。由于吸烟人群数量超过4亿,以及空气污染的加重,我国已经成为肺癌患者多的国家。肺癌的诊断方法较多,但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像学是临床诊断肺癌的主要方法。影像学诊断肺癌的目的是发现病变,确定病变位置,鉴别良恶性,判断有无转移灶及局部有无侵犯,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肺癌早期临床症状隐匿,无特异性,绝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到了中晚期,中晚期病例治疗花费大,预后效果差,因此肺癌的影像学早期诊断就显得极为重要。降低肺癌病死率的主要有效手段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通过影像学诊断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选择有效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方案,是临床医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循证医学的发展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391 条记录 14/20 页 « 12...11121314151617...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