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舌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自强

    目的:研究测评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例原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针对于我院45例的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含有年龄、性别、医治方案、病例等级、肿瘤的体积、临床分期、肿瘤侵犯中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患者采取访问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收集,使用Kaplan-Meier法算出存活率率,在使用COX比例风险方案对众多原因叠加到一起进行有关的分析。结果45例口腔鳞癌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是75.6%和57.6%,单方面原因分析证明,不一致的病例等级、癌细胞转移、肿瘤的体积、临床分期以及肿瘤侵犯中线等方面对存活几率的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合一些原因则只有通过手术进行诊治才是影响预后的单独原因(<0.05)。结论用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改善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

  • 微创技术在开颅术后矢状窦,横窦附近迟发性血肿的应用

    作者:杨佳宁;曾群;郭凌志

    目的研究利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比较开颅术后矢状窦,横窦附近迟发性血肿的当时手术效果及远期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0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开颅术后矢状窦,横窦附近迟发性血肿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取1998年1月~2002年3月收治的开颅术后矢状窦,横窦附近迟发性血肿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77例患者中,7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效果以及远期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硬膜外血肿,选择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预后明显优于开颅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 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效果

    作者:马晓燕;张春丽;何翠嫦

    高通量血液透析(HPD)是指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在容量控制的血液透析机上进行常规血液透析的一种高效血液净化技术[1].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期逐年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治疗的预后效果也逐渐受到医疗领域的广泛重视.高通量血液透析器是通过增大透析膜的孔径,具有很高的水力学通透性和扩散性能,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增加了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使更多的分子量较大的溶质转移到透析液中,提高了透析效果,减少了远期并发症的发生[2].为探讨常规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在高通量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将32例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常规肝素进行抗凝,现将相关资料和统计结果报道如下:

  • 无痛型心肌梗死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作者:武晓蕾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节奏不断地加快,思想压力不断加大,冠心病的发病率及致死率也在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已成为生命的“第一杀手”[1],值得引起重视。
      无痛型心肌梗死(PMI)患者临床表现比较典型,缺乏特征性胸痛,尤其是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通常以合并并发症的症状来就诊,往往会影响到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效果,死亡率比较高。因此在护理观察过程中应与疼痛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同样重视。

  •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维维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是腹主动脉瘤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率低,约占所有腹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 aneurysm,AAA)的0.7豫~3豫[1],其病因、发病机制仍然不清,外科手术治疗存在较大风险。死亡率约为5豫~44豫,死因主要为AAA破裂及脓毒血症。1999年Parodi等首次通过股动脉用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取得成功,因其具有创伤小、操作安全、恢复迅速、预后效果良好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围术期的良好护理对指导患者康复也起到重要作用。我院于2015年2月5日收治1例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作者:郭美霞

    近年来,急救专业的护理人员已经开始广泛参与到伤病员救治的具体工作中,这也是急诊医学未来几年主要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心肺复苏手术过程中,急救护理人员所起到的作用会对伤病员的预后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2005年制定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明确的指出,只需要确定患者没有身体动作、咳嗽、呼吸等行为,就可以判断是否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即使患者只是有偶然的喘息,急救人员也要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心脏骤停的情况,必要时实施心肺复苏。乳沟患者有双侧瞳孔散大、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心音消失、意识不清等症状,同时伴有大小便失禁以及四肢抽搐等行为,心电图检查结果表明心室纤颤、心室静止以及心电一机械分离,就可以说明患者已经心跳骤停。事实上,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表面的预测就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处于危急的情况。新复苏指南中明确的指出,心脏骤停主要的特征是患者心跳是否有循环消失的症状,而颈动脉是否搏动是决定是否需要实施心肺复苏的重要指标之一。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江珍

    目的对颅内出血的新生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6月~2014年5月,位于我院实施颅内出血疾病治疗的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36例。根据颅内出血新生患儿的情况,对其采取适合的治疗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新生患儿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神志和意识状态、前囟张力情况、惊厥情况、皮肤及颜色变化、吃奶和大小便情况等。结果经过治疗后,大部分新生患儿的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现象,只有少部分的新生患儿治疗和护理无效,甚至是死亡;通过随访的方式,了解出院后患儿的恢复情况,在随访的20例患儿当中,正常恢复的患儿19例,产生后遗症的患儿1例,因此护理对绝大部分患儿来说,有良好的预后效果。结论对颅内出血疾病的新生患儿采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后遗症的发生概率,提高预后效果。

  • 老年重症哮喘加强整体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

    作者:黄欢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哮喘加强整体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随访复发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疾病复发率仅为6.98%,显著低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25.58%;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其疾病复发率,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对预后影响分析

    作者:李春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面的护理方式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 对比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

    作者:王欢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肝胆外科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个体化护理,研究组在个体化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3 3%)和对照组(2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丰年的随访,研究组的躯体功能以及整体健康情况等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社会功能及情感功能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在肝胆卜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躯体健康,个体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情感状态,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合理选择有效的护理方式,提高预后效果,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浅谈外科护理工作应用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李爱秀

    外科患者大多对手术有焦虑和恐惧心理,这种紧张的精神状态,影响手术预后效果.随着整体护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本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外科收治的55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龄18-60岁,其中,肝脏手术10例,脾脏手术8例,胆囊手术12例,胃部手术17例,结肠、盲肠手术8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35例,高中以上20例.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手术部位、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阑尾周围脓肿合并回盲部结核及HIV阳性1例报告

    作者:谢成斌;王金

    阑尾周围脓肿是化脓性或已穿孔阑尾所产生的脓液被局限于阑尾周围,将阑尾包裹并粘连,从而形成的炎性肿块[1,2]。回盲部结核主要为结核杆菌肠部感染所致,在消化系统结核疾病中为常见[3]。上述两种疾病中阑尾周围脓肿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而回盲部结核多采用保守内科治疗方式,但两种疾病的临床治疗难度与风险相对较高,而同时伴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表现会使得临床治疗难度进一步提升。本院2011年9月收治1例阑尾周围脓肿合并回盲部结核及HIV阳性患者,经合理临床诊治措施的开展获得满意的预后效果。

  • 扩大翼点入路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岳祥英;李孝忠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后对其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法抽取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并行传统入路手术治疗的2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同期接收并行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的20例颅脑损伤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结果:(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高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死亡率10%,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ND评分低于对照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予以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不仅改善其神经功能及昏迷症状,而且还能大幅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获得满意的预后效果,值得在神经外科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作者:宋东;王涛;郭卫东

    目的 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7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实施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前后胃动素水平、术后胃泌素水平、免疫指标、并发症及一般情况.结果 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平均止痛次数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2组患者无明显差距(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根治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恢复速度和预后效果.

  • 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效果产生的影响

    作者:陈传玲

    目的: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并行常规临床治疗的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A组,另选同期接收并行早期综合康复训练的2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预后效果优于A组(P<0.05),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的预后效果分析

    作者:高文广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各自3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之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28%(33/35),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77.14%(27/35),数据疗效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院外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效果分析

    作者:孙荣国;韦美玉;贾国伟;马博聪;蔡美娜;刘晓雨;张巍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院外管理模式加以干预后对其预后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研究出院后管理模式期间,对照组(61例):未对患者给予出院管理;观察组(61例):选择院外管理模式给予出院管理;终就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再住院率以及死亡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下降(P<0.05);同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31.15%)以及死亡率(24.59%)对比,观察组(8.20%)、(6.56%)获得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选择院外管理模式展开出院管理,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再住院率以及死亡率降低方面获得明显效果,从而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好转以及预后改善做出充分保证.

  • 清热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汤芷妮;骆鹏;葛菲;李荣亨;陆锦

    肿瘤一直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报披露,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5.91/10万,全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估计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1],并仍在上升。虽然现代医学对肿瘤的防治手段发展迅猛,其在防治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手段对早中期肿瘤有一定疗效,但其毒副作用对身体机能损害较大。另外,恶性肿瘤种类繁多、病情复杂,仅靠现代医学治疗的预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肿瘤的治疗已成为目前国际医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而寻找有效且毒副作用小的抗癌药物则显得尤其重要。

  • 肝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王冠文;杨爽;张全胜

    在世界范围内肝癌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五位,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疾病[1].肝癌易复发和转移,预后效果差,研究表明,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5年存活率仅为30%~40%[2].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逐步演变恶化的过程.

  •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蒋雪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院前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院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救治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救治后的神经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救治总有效率、救治后神经功能显著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给予院前急救护理不仅能够提升救治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还能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神经功能,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391 条记录 15/20 页 « 12...1213141516171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