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体外增殖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对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寻求佳浓度.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RT-PCR方法鉴定SD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不同浓度的KGF刺激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增殖,寻求佳浓度.结果 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表达Nestin和CK19,不表达Insulin及Glucagon;不同浓度KGF刺激胰腺导管上皮细胞2d后,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增殖,20 μg/L KGF作用2d时,细胞数为0.35±0.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7±0.02(P <0.01).结论 KGF在本实验的剂量范围内可促进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增殖,20 μg/L为促进增殖的佳浓度.
-
胰腺导管系统对内分泌的功能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胰腺的内、外分泌系统在形态学和功能上存在密切联系.胰腺导管腔内的成分可能作用于一些直接开口于管腔的内分泌细胞,并通过内分泌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终对更大量的内分泌细胞产生特殊的刺激.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主要分泌富含碳酸氢钠(NaHCO3)的胰液,故胰液中NaHCO3可能对内分泌胰岛产生功能影响.研究表明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在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大量表达,对分泌碳酸氢根(HCO3-)至关重要;但CFTR是否在内分泌胰岛表达仍有争议,在内分泌胰岛的作用更是鲜有研究.深入研究胰腺导管系统对内分泌胰腺功能上的影响及其机制,对糖尿病的防治及新药的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胰腺导管上皮细胞 碳酸氢钠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因子 胰岛素分泌 -
体外诱导细胞转化为胰岛细胞的研究进展
巢素蛋白(nestin)阳性细胞、成体干细胞(包括间充质干细胞和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和胚胎干细胞是常用的体外诱导转化为胰岛细胞的种子细胞,本文就这三类细胞的来源、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及转分化胰岛样细胞免疫学特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胰岛样细胞与天然胰岛细胞进行免疫原性比较,了解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及转分化胰岛样细胞的免疫学特性.方法: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胰岛样细胞和天然胰岛在体外与淋巴细胞共培养,检测淋巴细胞MHCⅠ、MHCⅡ抗原决定簇,IFN-γ和IL-2、IL-4水平.将三组细胞分别植入到大鼠糖尿病模型皮下,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MHCⅠ、MHCⅡ表达、ELISA检测IL-2、IL-4水平和机体对其反应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三组细胞与淋巴细胞共培养,MHCⅠ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P<0.05),MHCⅡ的表达胰岛样细胞(29.5%±3.1%)和天然胰岛细胞(32.6%±3.6%)较胰腺导管上皮细胞(10.8%±0.9%)明显升高(P<0.05).淋巴细胞分泌IL-2水平和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细胞数,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较胰岛样细胞和天然胰岛细胞组显著性降低(P<0.01).植入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外周血IL-2水平和淋巴细胞MHCⅡ表达均随着植入时间逐渐升高,胰岛样细胞和天然胰岛细胞组较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组升高明显,IL-4水平在三组细胞无明显差异.病理结果显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组淋巴细胞浸润较胰岛样细胞和天然胰岛细胞组为轻.结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转分化的胰岛样细胞免疫原性近似天然胰岛.
-
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体外诱导分化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尼克酰胺(NIC)、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葡萄糖(Glu)、角脘蛋白生长因子(KGF)和β细胞素在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健康SD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分于70个培养孔中,加入含有多种营养因子(不含血清)的PRMI 1640培养液中培养.每个孔中6种诱导剂均进行随机组合.在胰岛样细胞团(ICCs)形成前后的不同天数进行细胞计数、电镜观察、胰岛素测定以及免疫细胞化学和荧光分析.结果 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培养7d后,单个贴壁上皮细胞分裂增殖,呈鹅卵石样细胞片,单层覆盖;加入诱导和促生长因子后,单层覆盖上皮细胞中逐渐产生一定数量类似胰岛样球状细胞团,直径为80~130μm.结论 6种促生长和诱导因子中,Glu、NIC、KGF、EGF作用较强;在所设定的浓度范围内,其作用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
SD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
目的分离纯化SD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为将其转分化为胰岛细胞提供细胞来源.方法用酶消化法培养SD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观察细胞增殖动态,用CK-19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可在体外有效扩增,有效去除成纤维细胞是扩增的关键.结论低血清培养和反复贴壁法可获得较纯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
-
昆明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
目的:建立能够在体外长期培养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方法.方法:成年昆明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取胰腺组织,以Ⅴ型胶原酶消化,400目滤网过滤,分离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用添加有各种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待细胞达到90%以上汇合时以胰酶消化传代.在不同时间点取样,于普通光镜和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情况;并行双硫腙(DTZ)染色.结果:原代及传代培养的细胞具有上皮样细胞的典型特征,CK-19染色阳性,DTZ染色阴性,可初步鉴定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结论:所建立的原代和传代培养方法,适宜于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体外生长.
-
PDX-1促进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向胰岛细胞分化的研究
胰岛移植是治疗I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但胰岛来源的不足限制了胰岛移植的临床应用[1].我们采用含PDX-1(蟾蜍同系物XIHbox8)的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诱导其分化为胰岛β细胞,探讨外源性PDX-1在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向β细胞定向分化中的作用.
-
Bmi-1基因诱导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B细胞特异性莫洛氏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过表达对人正常胰腺上皮细胞株hTERT-HPNE恶性转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转染方法将携带原癌基因Bmi-1的质粒或空质粒稳定转染hTERT-HPNE,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在mRNA及蛋白水平鉴定转染效果.采用MTS法、Traswell小室法、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稳定转染Bmi-1对hTERT-HPNE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Real-timePCR及Western blot结果均表明成功建立稳定转染Bmi-1基因的hTERT-HPNE细胞株.过表达Bmi-1基因使hTERT-HPNE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增高.结论 在细胞水平过表达Bmi-1基因恶性转化hTERT-HPNE细胞.
-
昆明小鼠胰腺导管上皮样细胞的培养方法研究
1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引起的胰岛B细胞破坏,造成胰岛素的绝对不足,从而引起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1].患者为了生存必须接受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尽管外源性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改善症状.但是其疗效是暂时的,患者必须终生使用.因而胰岛移植是一个有希望完全治愈糖尿病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当前移植用胰岛细胞主要来源于尸体,这个来源的胰岛细胞根本不能满足1型糖尿病患者的需要.如何寻找一个稳定的胰岛细胞来源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2].干细胞作为具有全能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向内、中、外三个胚层的任何细胞分化.那么在理论上从干细胞可以衍生出任何一种细胞.而且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只要保持在未分化状态就可以无限传代,并且反复传代以后也并不影响其分化能力,这一特性使干细胞有希望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细胞库[3].干细胞主要包括胚胎干细胞、生殖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4].通过对胚胎发育的研究,发现胰岛是由一组ck-19阳性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在一定发育阶段向外分泌组织中移行形成的.据此,提出胰腺的成体干细胞存在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之中,研究者称其为胰腺导管上皮样细胞[5,6].相对于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的严格要求、繁琐步骤和高额花费,成体干细胞无论是提取还是培养都要容易进行得多.作为一种更经济的方法,成体干细胞迅速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对正常昆明小鼠的胰腺导管上皮样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传代以及鉴定技术做一研究.
-
体外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与胰腺腺体培养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以胰腺导管上皮和腺细胞培养获取胰岛细胞的差别,以探寻获取胰岛细胞的可靠途径.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取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和胰岛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细胞形态、细胞纯度和胰岛素分泌量,比较两种细胞来源获取胰岛细胞的差异性.结果:在光镜下见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组(Ⅱ组)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能够产生胰岛样细胞团;硫腙(DTZ)染色阳性细胞团纯度记数高于腺体细胞组(Ⅰ组)(87.6%/73.7%);胰岛素分泌量明显高于后者(237.23±52.41/566.07±55.66;162.87±38.17/431.22±57.59;105.89±31.47/359.68±62.27;P<0.01),但组内则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P>0.05),Ⅰ、Ⅱ组胰岛素分泌量随时间延长而衰减,其第4、6天分泌量分别为第2天的68%、44%和75%、63%.结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具有较强的转分化为胰岛细胞的能力,在胰岛细胞培养取材过程中,不能忽视或丢弃,它可能是可转分化为胰岛细胞的胰腺干细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