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

    作者:田晓燕;刘涛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3a 176例320眼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经行激光光凝治疗后,定期观察视力,眼底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3~4mo),记录新生血管、视网膜出血渗出、玻璃体积血等情况,观察期4mo~3a.结果:完成激光治疗后1mo,视力提高≥2行139眼(43.4)%,无变化123眼(38.4)%,视力下降≤2行58眼(28.1)%.造影示新生血管消退307眼(95.9%),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眼压正常.28眼(8.8%)发生玻璃体积血,后行玻璃体切割,术中补激光.结论: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 血清ICAM-1水平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作者:金咏红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5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健康人血清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含量.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ICAM-1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ICAM-1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高于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结论:ICAM-1可能在DR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弥漫性黄斑水肿

    作者:林艳辉;郭小健;朱小华;高建萍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以减轻黄斑部水肿,增进视力.方法:选择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13例17眼,向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mg/0.1mL,术前、术后及术后,1,2,3,6mo分别进行佳矫正视力、OCT、HRT-Ⅱ检查.结果:术后6mo各随访时间点平均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01),术后6mo与术后3mo比较,视力显著回退(P=0.033);术后6mo内黄斑中心凹1mm范围内神经感觉层平均厚度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P<0.001),术后6mo较术后3mo有显著增厚(P=0.001);术后3mo各随访时间点e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0).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在短期内能够有效减轻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弥漫性黄斑水肿,恢复视力,但随后疗效会逐渐减退.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光凝治疗

    作者:霍鸣;张海江;吴昊;李娟

    目的:探讨532 nm半导体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应用美国IRIS公司生产的Oculighht GL激光治疗机,对视网膜病变达Ⅲ期以上者,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分3~4次完成.对黄斑局限性水肿行局部光凝、弥漫型水肿或囊样水肿者作"C"型光凝.伴黄斑水肿者先行黄斑区"C"型光凝,然后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结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87例(153眼),光凝后视力提高及保持不变者127眼,视力降低者26眼,光凝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黄斑水肿大部分减轻,微血管瘤逐渐消退.结论:532 nm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70例随访分析

    作者:陆小明;梁社生;谭国萍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各期病程改变及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单纯性Ⅰ,Ⅱ,Ⅲ期170例290眼.单纯型进展为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Ⅳ期,随访2a为42眼14%,5a为98眼34%.结果:Ⅰ,Ⅱ,Ⅲ进展至Ⅳ期的发生率:Ⅲ期>Ⅱ期,Ⅱ期>Ⅰ期,差别均有显著性(P<O.05).糖尿病黄斑水肿随随访年限增长而增加,初诊黄斑水肿70眼,2a内增至86眼,5a内增至110眼.视网膜静脉串珠状改变,视网膜内大量微血管异常和4个象限内存在出血和/或微血管瘤是单纯型进展至PDR的危险性病变.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病程长和高血压可能是单纯型进展至PDR的危险因素.结论:为预防或减少DR致盲,应早期发现DR,并给予长期随访.

  • 倍频YAG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黄钢

    目的总结倍频YAG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对195例(347眼)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例行分次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光凝后2、4、8、12周复查眼底、视力.1月后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部分病例复查时补充光凝治疗.结果本组病例347眼,有效308眼(88.8%);其中增殖前期244眼有效236眼(96.7%);增殖期103眼有效72眼(69.9%).视力提高126眼(40.9%);视力不变166眼(53.9%);视力下降16眼(5.2%).结论倍频YAG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及时进行光凝治疗,阻止病情发展,以保护视功能.

  • 27G玻璃体切除原位切膜法治疗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苏定旺;岑志敏;刘浇艺

    目的:探讨27G玻璃体切除原位切膜法治疗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01/08晚期PDR 10例15眼临床病例,行27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采用切割头原位切膜法切除增殖膜,观察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硅油填充率、术前术后佳矫正视力、眼压等指标.结果:患者4眼(27% ,4/15)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6眼(40% ,6/15)硅油填充;术后3mo时仅2眼视力不提高,13眼术后视力提高,好视力0. 6,术前佳矫正视力分别与术后7d,1、3mo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前平均眼压16. 95±6. 87mmHg,术后3mo平均眼压15. 27±4. 57mmHg,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27G玻璃体切除原位切膜法在晚期PDR术中处理视网膜前增殖膜时优势明显,疗效确切,可为晚期复杂PDR的优选术式.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DR合并DME的疗效

    作者:侯力华;王敏;杜建英;王芳;张少华;刘昊;李小静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nti-VEGF)药物康柏西普(conbercept)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选取2015-08/2016-06确诊的DR伴DME、有完整随访记录的患者48例80眼,其中非增殖期DR(non-proliferative DR,NPDR)中度者4例5眼, NPDR重度者38例65眼,处于增殖期 DR(proliferative DR,PDR)者6例1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激光组.联合组进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ntravitreal conbercept,IVC)和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激光组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和PRP.观察两组患者完成PRP后1wk,1、3、6、12mo的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激光能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BCVA:在各个随访时间点,联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BCVA明显优于激光组.联合组PRP后1wk,1、3mo视力较上次观察时间点视力提高,6、12mo与上次观察时间点相比,视力保持稳定;激光组PRP后1、3mo视力较上次观察时间点提高;1wk,6、12mo与上次观察时间点相比,视力保持稳定.CMT:在各个随访时间点,联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CMT均低于激光组.联合组PRP后1wk,1、3mo的CMT较上次观察时间点降低明显,6、12mo与上次观察点相比,保持稳定;激光组PRP后1、3mo的CMT较上次观察时间点降低;1wk,6、12mo与上次观察时间点相比,CMT保持稳定.PRP所用能量: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发现激光光斑融合;联合组PRP所用激光能量明显低于激光组.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PRP治疗非增殖期中重度和增殖期DR合并DME,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减轻视网膜水肿,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干眼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玲;沈玺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干眼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08/2017-02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干眼患者资料,其中2型糖尿病无DR患者50例100眼,合并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50例100眼、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50例100眼,非糖尿病的干眼患者50眼作为对照组.分别行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和角膜荧光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检查.比较三组糖尿病患者干眼的患病率及各组干眼程度的差异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 DR 眼、合并 NPDR 眼、合并PDR眼的干眼患病率分别为:44%、51%、59%.无 DR干眼患者与对照组干眼程度、OSDI、SⅠt、BUT、F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PDR干眼患者较无DR干眼患者干眼程度更严重,OSDI、SⅠt、BUT、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干眼患者较NPDR干眼患者干眼程度更严重,SⅠt、BUT、F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OSDI评分低,与无DR干眼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DR的发生与进展,干眼的患病率增加,干眼的严重程度也增加,但严重DR患者眼表不适症状可能减轻.

  • 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角膜上皮缺损

    作者:唐孟苏;张淑琦;米玛卓玛;张帆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后角膜上皮缺损的疗效及眼部舒适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于我院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并于术后出现角膜上皮缺损的患者20例20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10眼使用软性角膜接触镜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对照组10例10眼仅使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比较两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的时间,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眼部舒适度进行比较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4.1±1.20d,对照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14.2±6.07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舒适感明显减轻,对照组改观不明显,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两组患者的眼部舒适度基本恢复到术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软性角膜接触镜可以减轻角膜上皮缺损对患者造成的不适,缩短缺损修复的时间。

  •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作者:赵燕;吴建华;严立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非增生性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研究组患者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管瘤体积、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视力、30°内阈值敏感程度)、炎症因子指标(血清hs-CRP、VEGF、IGF-1)、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5 mo,血管瘤体积、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均低于治疗前(t研究组=24.81、19.59、8.567、17.79,t对照组=12.02、8.60、10.32,10.85,P<0.05),视力、30°内阈值敏感程度均优于治疗前(t研究组=-5.24、-8.79,t对照组=-2.26、-3.39,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管瘤体积、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均低于对照组,视力、30°内阈值敏感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2.97、-9.47、-13.54、-5.59、2.65、4.05,P<0.05).(2)两组患者治疗5mo,血清hs-CRP、VEGF、IGF-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t研究组=34.30、23.33、42.118,t对照组=18.68、17.46、26.73,P<0.05);研究组的hs-CRP、VEGF、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4.79、-7.43、-15.35,P<0.05).(3)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352,P<0.05).(4)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1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生性DR,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相关,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 三种不同造影方式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作者:夏蓉;冯春阳;周莅斌

    目的:比较分析虹膜荧光血管造影(iri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IFA)联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sphy,ICGA)和FFA在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itis,DR)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08/2016-08期间我院收治的DR患者70例136眼,全部患者分别接受ICGA、FFA、IFA+ FFA检查,分析三种造影方式的检出结果.结果:FFA检出病变120眼(88.2%),ICGA检出病变124眼(91.2%),IFA+FFA检出病变130眼(95.6%),三种检查方法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A检出48眼出现新生血管,18眼玻璃体积血,38眼黄斑水肿,16眼无灌注区;ICGA检出49眼新生血管,38眼黄斑水肿,17眼玻璃体积血,20眼无灌注区;IFA+FFA检出17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虹膜病变(DI),22眼非增殖性DI,5眼NVG,92眼无DI.结论:在DR诊断中,IFA+ FFA、FFA、ICGA均具有不错的诊断价值,但IFA+ FFA可及时发现合并的糖尿病虹膜病变,为及时治疗提供帮助.

  • 不同激光光凝术治疗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观察

    作者:郭勇;刘燕;张少波

    目的:观察采取不同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 diabetic retinopathy ,DR)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0-11/2012-11进行激光治疗的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患者98例153眼,分为3组, A组:38眼(25%)给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B组:55眼(36%)给予象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C组:60眼(39%)给予缺血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所有病例手术前后均进行了血糖、验光、眼压、视野、视觉诱发电位(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 , ERG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fundus fluorescence antiography ,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的检查,术后随访3mo。结果:术后3mo,复查患眼OCT,与C组相比,A组和B组,黄斑厚度减少(P<0.05);视力提高3行以上纳入统计,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术后视力改善(P<0.05)。结论:对视网膜缺血区进行象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以明显改善视网膜缺氧状态,阻止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长,而且保护了黄斑区视功能。

  • 正元芸生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作者:关小康;王淑霞;高雁

    目的:探讨正元芸生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确诊非增生期DME患者共40例7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40眼,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0例36眼,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服正元芸生滴丸进行治疗.于治疗后3mo检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佳矫正视力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黄斑水肿消退率分别为13眼(32.5%)和24眼(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元芸生滴丸对非增生期DME消退及视力提高方面有明显治疗作用.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作者:柳力敏;胡悦东;李金蔓;刘宁宁;才娜;陈蕾

    目的 了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患者群体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AION)的发病情况,进一步探讨AION与糖尿病及DR的可能关系,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选择需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DR患者515例,根据是否同时伴有AION分为AION组(DR合并AION组)和对照组(单纯DR组),行眼部及全身检查,对比分析两组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构成、DR分期无差异,视盘形态、屈光状态、眼内压无差异,血糖、血脂、血压水平无差异.结论 糖尿病可作为AION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血压不是.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伟靖;徐国兴

    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并非独立的一种眼病,常见于许多眼病中,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都会形成新生血管,是严重损害视力的病变.此类疾病丧失正常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引起病理性出血、渗出、水肿和视网膜脱离等病理性改变,是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致盲性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针对病因进行激光封闭,或行玻璃体切除术,或是反复、多次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虽然短期效果好,但不能防止复发,目前仍没有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干细胞治疗的出现为此提供了潜在的替代疗法.本文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中的新应用进展作一综述,展示其移植优势和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DR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向湘;唐仕波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是近年新兴发展的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无需使用造影剂便能快速、安全获得高分辨率眼底血管成像,已被广泛应用于眼科疾病的诊治和随访,尤其是血管性病变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视网膜中央/分支静脉阻塞(CRVO/BRVO),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等.本文就OCTA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水通道蛋白1和4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小娟;曹楠珏;强薇;陈晓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DR早期微血管细胞受到损害,微血管扩张、渗漏,形成微血管瘤,随后微血管闭塞,形成无灌注区,终视网膜缺血缺氧形成新生血管,进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随着病情加重,将造成纤维血管膜的形成、视网膜前膜的纤维化加重,终将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近研究发现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 AQP1)、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 AQP4)在DR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导致视网膜内外屏障破坏,诱发视网膜水肿,参与新生血管形成,是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子.

  • 内皮素-1与眼科主要致盲性疾病的关系

    作者:熊帅;曹霞;马林昆

    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是一种含有21个氨基酸的血管活性肽,它是目前被认为的强的缩血管物质。它不仅具有强大的收缩血管的作用,还可以促进炎症的产生。它除了对心血管、泌尿、呼吸、消化、神经、生殖、内分泌等系统中起作用外,对眼科的各种致盲性疾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内皮素-1在眼部中主要分布在脉络膜中,它对白内障的发展、青光眼眼压的升高及视神经的损害有一定联系。内皮素-1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微血管稳态的维持及病情的诊断有一定作用;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它的浓度的高低与病变程度相吻合,对病情的判断和预后评估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随着内皮素-1在这些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眼科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将大有裨益。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真宝;徐国兴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为目前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911 条记录 40/46 页 « 12...37383940414243...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