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癌抗原19-9和甲胎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袁华魏;徐鸰鸽;付胜军;方红;张恩民;王守东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癌抗原(CA)19-9、甲胎蛋白(AFP)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探讨栓测肝硬化患者上述两项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9例肝硬化患者为病例组,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26例,酒精性肝硬化19例,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3例,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静脉血做肝功能指标、CA19-9、AFP检测并进行对照.结果:病例组血清CA19-9和AF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血清CA19-9与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胆汁酸、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存在正相关性(P<0.05).与血清白蛋白存在负相关性(P<0.05),与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及Child-pugh评分无相关性(P>0.05);病例组血清AFP水平与ALT、AST、ALP以及DBII存在正相关性(P<0.05).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除外恶性肿瘤和肝外胆道梗阻的前提下,胆汁淤积及肝细胞受损可能是造成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和AFP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低蛋白血症可能是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的主要原因.

  • 携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作者:李绍祥;凌昌全;李瑞利

    目的构建含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启动子或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 调控序列驱动下的蜂毒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进行体外抗肿瘤效果的比较.方法人工合成蜂毒素基因时,用Kozak序列优化翻译起始区,并进行人类适密码子的转换,然后置于CMV启动子或AFP调控序列之后,用细菌内高效同源重组法构建腺病毒质粒,脂质体转染293细胞进行包装.结果目的基因成功地重组人腺病毒质粒.结论上述蜂毒素-腺病毒载体构建时的几个特点,有助于载体的顺利构建,并为下一步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 携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对HepG2细胞甲胎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绍祥;李瑞利;凌昌全;张晨;李柏;张亚妮

    目的观察以甲胎蛋白转录调控序列(transcription regulatory element of α-fetoprotein, rAFP)驱动蜂毒素基因转录的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将蜂毒素基因置于rAFP之后,用细菌内高效同源重组法将目的基因重组入腺病毒质粒中,重组质粒在293细胞中进行腺病毒的包装.携有蜂毒素基因的腺病毒感染肝癌细胞后,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观察蜂毒素基因的转录;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蜂毒素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流式细胞术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 ase-2,MMP-2)分子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体外转染HepG2肝癌细胞后,蜂毒素基因在rAFP的控制下,可以抑制AFP阳性肝癌细胞的增殖,明显降低其AFP的生成量,但MMP-2分子的表达却是升高的.结论蜂毒素基因转染肝癌细胞后,可改变肿瘤细胞的部分生物学行为,使其表达谱发生改变.

  •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甲胎蛋白、α-L-岩藻糖苷酶、CA199及γ谷氨酰转移酶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袁明生

    目的 评价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CA199、γ谷氨酰转移酶(GGT)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癌组)、40例慢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中AFP、AFU、CA199、GGT的水平,比较检测阳性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AFP、AFU、CA199、GG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肝癌组患者血清AFP、AFU、CA199、GGT检测阳性率分别是87.5%、82.5%、60.0%和87.5%,均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AFU、CA199、GGT对PHC的诊断临界点分别为0.025 mg/L、32 U/L、37 U/ml、40 U/L,PHC患者的AFP、AFU、CA199、GGT检测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3、0.966、0.754和0.948.结论 通过ROC曲线评价,各指标诊断PHC的效能如下:AFP>AFU>GGT>CA199.

  • 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异常凝血酶原、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赵运胜;王猛;李军良;吴侠;李洪臣

    目的 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异常凝血酶原(DCP)、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4-9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共110例,根据患者疾病分为PHC组50例、慢性肝炎组20例、肝硬化组20、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其他肿瘤组)20例.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正常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GP73、DCP、GPC-3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AFP水平.评价各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对早期PHC的诊断价值.结果 各组血清GP73、DCP、GPC-3和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P73、DCP、GPC-3和AFP诊断早期PHC的曲线下面积(AUG)分别为0.824[95%CI(0.735,0.912)]、0.640[95%CI(0.533,0.746)]、0.635[95%CI(0.527,0.743)]和0.668[95%CI(0.564,0.773)].将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其他肿瘤组及对照组合并为非PHC组,与PHC组进行比较:单项检测以GP73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以GPC-3特异度高;联合检测以GP73/AFP灵敏度和准确率高,系列试验中GP73与其他任何一项或几项指标联合的特异度均可达100.0%.结论 单独检测GP73对早期PHC诊断价值优于AFP,单独检测DCP或GPC-3对早期PHC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与AFP相当,GP73、DCP、GPC-3和AFP联合检测对早期PHC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根据临床实际选择不同的项目组合.

  • 甲胎蛋白异质体3及其比值对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何建伟;曹薇薇;李静;何建国;程江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及其比值对原发性肝癌(HCC)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及诊断界值.方法 应用AFP-L3快速分离微量离心柱分离40例HCC患者和65例肝硬化患者的AFP-L3,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夹心法检测血清AFP水平,计算AFP-L3比值,即AFP-L3绝对值占血清AFP总量的百分比.结果 HCC患者AFP-L3比值大于肝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33,P=0.000);AFP -L3比值诊断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大,为0.916;AFP-L3比值≥15%时诊断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大,为177.1%.结论 AFP-L3比值对HCC的诊断效能优于AFP和AFP-L3,对肝硬化和HCC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标志物筛选研究

    作者:刘智屏;李博;陈俐丽;张朝霞;陈言钊;唐芳政

    背景 视网膜母细胞瘤(RB)多发于婴幼儿,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治疗较困难,易复发转移.目的 筛选出对RB有临床意义的肿瘤标志物.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化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RB患儿20例为RB组,同期选取本院体检健康的儿童20例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体检时,RB组化疗前、化疗3个疗程后、化疗6个疗程后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蛋白抗原(CA)125、CA153、CA199、CA724水平.结果 对照组与RB组化疗前、化疗3个疗程后、化疗6个疗程后AFP、CEA、CA125、CA72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RB组化疗6个疗程后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组化疗前、化疗3个疗程后NS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B组化疗前、化疗3个疗程后、化疗6个疗程后CA153、CA19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B组化疗前、化疗3个疗程后、化疗6个疗程后AFP、CEA、CA125、CA153、CA199、CA72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组化疗6个疗程后NSE水平低于化疗前、化疗3个疗程后(P<0.05).结论 血清NSE、CA153、CA199水平对RB诊疗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RB的肿瘤标志物;其中NSE水平下降相对较早,更有利于早期诊断RB的复发.

  • 高尔基蛋白-73和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袁明生;唐富英

    目的 探讨高尔基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为肝癌组,其他肝病患者40例为肝病组,健康体检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GP73和AFP水平,比较其差异并评价GP73、AFP及平行试验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血清GP73和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GP73、AFP及平行试验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曲线下面积(AUG)及其95%CI分别为0.964[95%CI(0.935,0.994)]、0.973[95%CI(0.926,1.020)]和1.000[95%CI(1.000,1.000)].GP73、AFP及平行试验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度高于GP73(χ2=4.103,P<0.05)和平行试验(χ2=6.944,P<0.05).GP73、AFP及平行试验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漏诊率分别为10%(4/40)、10%(4/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86,P=0.117).结论 GP73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与AFP相似,且与AFP具有优势互补作用,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降低原发性肝癌的漏诊率,达到早诊早治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尔基体糖蛋白73、α-L-岩藻糖苷酶、甲胎蛋白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肖蕾;毛睿;杨颖;张瑞丽;忙尼沙·阿不都拉;包永星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5-9月初次就诊于我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为肝癌组,肝硬化患者65例为肝硬化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4例为肝炎组,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定量法测定受检者血清GP73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AFU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AFP水平.计算GP73、AFU、AFP单项检测与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等.结果 4组受检者血清GP73、AFU、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GP73、AFU、AFP单项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AUC为0.804[95%CI(0.746,0.862)]、0.798[95%CI(0.739,0.858)]和0.797[95%CI(0.731,0.862)],GP73、AFU诊断原发性肝癌的AUC与AF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P73单项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82.5%)、特异度(63.3%)与AFP(66.3%、88.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灵敏度=4.65,χ2特异度=28.91,P<0.05);AFU单项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73.8%)与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P>0.05),特异度(77.5%)与AF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P<0.05).联合检测中,GP73+AFU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为92.5%,GP73+AFU+AFP的敏感度为96.3%.结论 GP73对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敏感度,而AFP具有较好的特异度;GP73、AFU、AFP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率,减少漏诊.

  • NIH3T3细胞膜上甲胎蛋白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研究

    作者:李孟森;陈倩;李平风;杜国光;李刚;马秋玲

    目的观察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促肿瘤细胞增生的信号转导方式.方法从人脐带血清中提取的AF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IH3T3细胞,用噻唑蓝(MTT)染色计数法,3H-脱氧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等指标检测细胞增生状况;再用放射免疫结合法分析在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FX)预处理前后AFP对细胞内环腺苷酸(cAMP)浓度、细胞内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A,PKA)活性变化和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细胞内钙离子(Ca2+)浓度,以及Western blot分析p21ras蛋白的表达.结果AFP 10-80 mg/L作用24 h后,对NIH3T3细胞有不同程度的促增生作用;AFP能显著提高NIH3T3细胞内的cAMP浓度、PKA活性和Ca2+浓度,对p21ras的表达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TX能阻断AFP对NIH3T3细胞内的cAMP浓度和PKA活性的影响,而对AFP提高NIH3T3细胞Ca2+浓度、p21ras的表达则没有明显的阻断作用.抗AFP的单克隆抗体也能阻断AFP的作用.结论AFP具有促NIH3T3细胞增生的作用,AFP受体通过cAMP-PKA、Ca2+等多信号转导途径调节NIH3T3细胞生长.

  • 代谢组学在肝细胞癌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王建钢;李华成;费新应

    代谢组学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组学研究手段,能够揭示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代谢谱差异,成为HCC生物标志物研究的热点。简述了代谢组学在HCC诊断中的意义,概括了HCC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代谢组学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以血清、尿液及肝组织代谢物为对象,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指出分析和监视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相应代谢物的变化,对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肝细胞癌的血清学诊断——挑战与希望同在

    作者:鲁凤民

    血清学指标因无创和操作简易的特点一直是肝细胞癌诊断的研究热点.简要介绍了传统血清学指标AFP在HBV感染相关肝癌辅助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评述了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异常凝血酶原/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等新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一系列的文献回顾对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作为肝癌实验室辅助诊断的可能性提出质疑,并依据笔者的实验结果,提出了血清GP73测定或可作为进展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实验室诊断指标的建议.

  • 甲胎蛋白应答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预后价值

    作者:贾佳;祁兴顺;韩国宏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因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准确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至关重要.尽管目前影像学是肝癌预后评估的标准方法,但其仍存在诸多局限性.甲胎蛋白是重要的肝癌肿瘤标志物,广泛的应用于肝癌的筛查、诊断及预后评价.总结了甲胎蛋白应答在评判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文献.整体上,甲胎蛋白应答在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钇90放射性栓塞、索拉菲尼等分子靶向药物、全身化疗、肝动脉灌注化疗或同步放化疗等治疗后具有良好的预后价值.

  • 血清AFP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

    作者:程婉秋;管世鹤;张浩;杨凯;陈治东;邵璇璇

    目的 探讨血清AFP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等级的关系,评估血清AFP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7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已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住院患者286例,另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本院门诊体检中心体检合格健康成人1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CHB患者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血液学指标检测PLT、ALT、AST、TBil、Alb、Glo、ALP、GGT、AFP、HBV DNA、HBsAg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AFP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和分析;血清AFP水平预测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结果 286例CHB患者中肝纤维化分级S0 19例、S1 156例、S2 52例、S3 39例、S4 20例,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AFP水平与肝纤维化分级呈正相关(r=0.373,P<0.000 1);CHB患者血清AFP水平为2.89(1.87~5.59) ng/ml,健康对照组AFP水平为2.11(1.21 ~3.1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7).CHB非显著纤维化患者血清AFP水平为2.51(1.70 ~3.81)ng/ml,显著纤维化患者AFP水平为4.17(2.42~14.0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9);CHB患者血清AFP水平与ALT、AST等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3、0.419,P值均<0.000 1),且与HBV DNA呈正相关(r=0.231,P<0.05).此外,AFP水平与HBsAg无明显相关性(r=0.154,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CHB患者血清AFP水平与APRI评分呈正相关(r=0.342,P<0.000 1);ROC曲线评估CHB患者血清AFP水平预测肝纤维化临床价值,截断值为3.8 ng/ml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4.92%和37.41%,95%可信区间2.03~8.00 ng/ml,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74(P<0.000 1).结论 CHB患者血清AFP水平随着肝纤维化等级升高而逐渐增高,具有评估肝脏显著性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不同AFP水平下血清IL-1与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邓伟伟;朱文明;易超;冯阳春;黄艳春

    目的 研究IL-17在不同AFP水平下的HBV相关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HCC根治术后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HBV相关HCC行根治切除术的连续病例167例,另外选取肝血管瘤患者115例(其中HBV携带者8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167例HBV相关HCC血清中IL-17表达,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浓度,并分析IL-17的表达与不同AFP水平的关联性及其与HBV相关HCC患者根治切除术后复发和生存的关系.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相关性分析、Log-rank检验以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将HBV相关HCC患者以血清AFP水平分为2组,AFP <400 ng/ml组IL-17的阳性表达率为50.9% (58/114),AFP≥400 ng/ml组为34.0%(18/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1,P=0.002).AFP< 400 ng/ml组和AFP≥400 ng/ml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34.1个月vs 13.4个月)、总体生存期(84.2个月vs 57.4个月)、1年内肿瘤复发率(28.9% vs 50.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34、3.13、10.89,P值均<0.05).Kaplan-Meier分析发现,AFP< 400 ng/ml的HBV相关HCC患者,IL-17阳性表达组术后1年复发率高于阴性表达组,无瘤生存期、总生存期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x2值分别为7.350、3.814、9.744,P值均<0.05).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IL-17阳性表达、血管癌栓、组织分化程度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值均<0.05).结论 AFP <400 ng/ml的HBV相关HCC患者中IL-17阳性表达预示着早期复发和预后不良.

  • 甲胎蛋白诊断和筛查原发性肝癌的阈值分析

    作者:田州;张建淮

    目的 探讨AFP在原发性肝癌(HCC)诊断和早期筛查中的佳阈值.方法 收集2007年-2017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住院、门诊和健康体检确诊的2212例HCC和1998例非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AFP水平.将AFP水平划分为10~20 μg/L、21 ~65 μg/L、66 ~ 110 μg/L、111~155 μg/L、156 ~ 200μg/L、201 ~ 250 μg/L、251~300 μg/L、301 ~ 350μg/L、351~400 μg/L、>400 μg/L 10个阈值.比较各阈值、B超以及二者联合诊断HCC的联合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优势比.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测定佳诊断阈值.结果 AFP阈值201 ~ 250 μg/L组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大(1.370 1),ROC曲线下面积大(0.896 4).AFP> 20 μg/L联合B超诊断肝癌的敏感度高(95.35%),诊断优势比为26.13.结论 临床诊断HCC的AFP佳阈值为200 μg/L.应用AFP检测联合B超检查对HCC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时,可以将AFP >20 μg/L作为阳性指标,结合进一步的鉴别诊断、密切随访和跟踪检查,减少筛查漏诊率.

  • 肝细胞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AFP、脱-γ-羧基凝血酶原水平的变化及其对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作者:闫乐乐;倪才方;李智;胡波;徐家晨

    目的 探讨AFP联合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在预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接受TACE治疗的85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ACE术前、连续2次TACE术后患者血清AFP、DCP的水平变化,以mRECIST标准评价TACE治疗效果,将AFP、DCP水平变化情况与同期影像学(mRECIST标准)进行对照分析.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mRECIST分级与AFP、DCP水平变化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缓解组的价值.结果 依据mRECIST标准,缓解组38例,未缓解组31例.缓解组治疗后AFP和DCP均明显低于未缓解组(Z值分别为-3.366、-4.065,P值均<0.05).缓解组△AFP、△DCP、△AFP%及△DCP%与未缓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837、-5.597、-4.210、-5.851,P值均<0.001).mRECIST分期与△AFP、△DCP均呈明显的负相关(rs分别为-0.552、-0.593,P值均<0.001).△AFP%用于诊断缓解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6,△DCP%为0.912,△AFP%+△DCP%联合为0.921,△AFP%+△DCP%的诊断价值大.结论 联合分析TACE前后血清AFP和DCP水平变化可评估肝细胞癌TACE的治疗效果.

  •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在肝细胞癌诊疗中的意义

    作者:孙玉;张洪海;袁春旺;扈彩霞;刘博君;崔石昌;钱智玲;张英华;张永宏;郑加生

    目的 研究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性状、病理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并经外科手术切除组织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80例,检测患者术前血清DCP及AFP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信息、影像学、病理学结果与DCP水平的关系.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样本的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HCC患者血清AFP与DC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41,P>0.05);HCC患者血清DCP水平与肿瘤直径之间显著相关(r=0.563,P<0.01);肝内多发肿瘤、合并远处转移、存在肉眼或微观血管侵犯的HCC患者血清DCP水平分别高于肝内单发肿瘤(Z=-5.484,P<0.001)、无远处转移(Z=-4.569,P<0.001)、无肉眼血管侵犯(Z=-3.713,P<0.001)或微观血管侵犯(Z=-3.244,P=0.001)患者;按国内分期标准,Ⅰ期HCC患者血清DCP浓度明显低于Ⅱ期及Ⅲ期患者(P值分别为0.005、<0.001),而Ⅱ期与Ⅲ期患者间血清DC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7).病理Edmondson-Steiner(ES)Ⅱ级及Ⅲ级患者血清DCP水平均低于ESⅣ级患者(P值分别为<0.001、0.002),而Ⅱ级与Ⅲ级患者间血清DC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结论 HCC患者血清DCP水平与肿瘤数量、大小、临床分期、远处转移、血管侵犯、病理分级相关.

  •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李嘉妍;宋金云;王建芳;吴旭平

    目的 研究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和住院的肝病患者248例,分为原发性肝癌组(n=88)和非肿瘤性肝病组(n=160),另选取1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Roche cobas e 411 analyzer检测3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A19-9、CEA水平,分析3种肿瘤标志物单个检测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Beckman Coulter AU5800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采用Biotek ELX808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CV抗体.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CA19-9、CEA及3者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结果 在原发性肝癌组和非肿瘤性肝病组中,肝功能异常患者的AFP、CA19-9均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原发性肝癌组:t值分别为35.64、3.38,P值均<0.05;非肿瘤性肝病组:t值分别为12.51、8.19,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中肝功能正常患者的CEA均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肝病组中肝功能正常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中肝功能异常患者的AFP、CA19-9、CEA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肝病组中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血清AFP、CA19-9、CEA水平随Child Pugh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在原发性肝癌组肝功能异常患者中,AFP、CA19-9、CEA水平B级较A级,C级较B级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在非肿瘤性肝病组肝功能异常患者中, AFP、CA19-9水平B级较A级,C级较B级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CEA水平C级显著高于A、B级(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AFP、CA19-9、CEA的阳性率高于非肿瘤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各组的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中,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36%和92.35%,单项检测中AFP、CA19-9、CEA的灵敏度分别为71.59%、52.27%和39.77%,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CA19-9、CEA及三者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0.704、0.681及0.817.AFP在原发性肝癌组中与GGT相关(r=0.54, P=0.04),在正常对照组中与IBil相关(r=0.50, P=0.01);CA19-9在原发性肝癌组与ALT、 DBil、 IBil、TBil、TBA存在不同程度相关(r值分别为0.58、0.63、0.61、0.65、0.58,P值均<0.05),在非肿瘤性肝病组与ALT、ALP、DBil、 IBil、TBil、TBA存在不同程度相关(r值分别为0.51、0.63、0.66、0.64、0.70、0.59,P值均<0.05).结论 AFP能较好地反映肝损伤,但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仍有部分假阴性;CEA轻度升高对原发性肝癌的指示性不强;CA19-9受ALP、胆红素等因素影响明显,假阳性较高;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优于AFP、CA19-9、CEA的单项检测,可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甲胎蛋白、铁蛋白检测对HBV相关肝细胞癌的辅助诊断意义

    作者:文君;李嘉;王春妍;马莹

    目的 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PIVKA-Ⅱ)、甲胎蛋白(AFP)、铁蛋白(FER)单项及联合检测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CC)辅助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7年2月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40例HBV相关HCC、4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并检测PIVKA-Ⅱ、AFP、FER水平,分别分析三者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HBV相关HCC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产生三项指标联合预测概率的新变量pre.结果 血清AFP及PIVKA-Ⅱ水平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HBV相关HCC及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446、59.613,P值均<0.001).AFP水平在HBV相关HCC组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Z值分别为-4.609、-6.026、-6.031,P值均<0.001),乙型肝炎肝硬化AFP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Z=-2.30,P=0.021);PIVKA-Ⅱ水平在HBV相关HCC组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Z值分别为-6.080、-6.595、-5.608,P值均<0.001),慢性乙型肝炎组PIVKA-Ⅱ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Z=-2.153,P=0.031);FER水平在HBV相关HCC患者组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Z=-2.177,P=0.029).单项指标检测诊断HBV相关HCC时,AFP的敏感度高(79.49%),但FER的特异度高(94.28%);双项目检测方案中,AFP/PIVKA-Ⅱ方案的敏感度高(89.74%),FER+AFP和FER+ PIVKA-Ⅱ方案特异度较高(97.14%);三项目检测时,FER/AFP/PIVKA-Ⅱ方案的敏感度较高(92.31%),FER+AFP+ PIVKA-Ⅱ特异度较高(97.14%).结论 PIVKA-Ⅱ、AFP、FER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单独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血清PIVKA-Ⅱ和AFP对HCC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单项即可很好辅助诊断,二者联合未提高诊断率.

351 条记录 8/18 页 « 12...567891011...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